新工艺设计、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

新工艺设计、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
新工艺设计、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导入作业流程,协调导入过程中公司各部门的关系,降低成本提高良率。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从样品试用到成批量生产的过程。研发的新产品涉及到的需要材料不适用本程序。

3.定义:

3.1新材料:以往生产中不曾使用的材料;已使用材料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原供应商新增供货材料。

3.2新供方材料: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材料;

3.3新工艺:以往生产过程中不曾试用过,能给公司带来成本降低和产品质量提升的工艺技术。

4.职责和权限:

4.1研发部:负责主导和协调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导入过程;协助采购收集新材料、新供方材料相关资料与供方的信息沟通。负责新材料、新供方样品评鉴及承认书的审核;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导入所需的相关工程文件的制作;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检验标准的制定;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试用过程中的异常解

决;给出试用效果评估意见;完成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试用总结报告。

4.2 采购:负责新材料、新供方材料样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4.3仓库:负责样品及其试用材料的存贮;

4.4 PMC: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试用计划的制定。

4.5品控部:负责参与样品的评鉴,试用过程的跟踪,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制作,给出试用效果评估意见;新材料、新供方材料检验标准的制定;协助研发部门对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试用过程中的异常解决。

4.6生产部:负责参与样品的评鉴并配合对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进行试用,给出试用效果评估意见;

4.7研发负责人:负责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试用总结报告的批复,确定新工艺是否可导入生产使用的批准。确定新材料、新供方材料是否可纳入采购和使用的批准。

4.8 其它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新工艺、新材料、新供方材料的导入实施。

5.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1)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新工艺

6.1.1新工艺申请:

有新工艺提出时,需填写《新工艺试用申请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由研发部,研发部组织相关工程师评估风险和论证。对由没有试用意愿的在《新工艺试用申请单》中回复不试用的原因,反回申请部门。对有试用意愿的,研发部形成报告交由研发负责人批准,批准后返回研发部。

6.1.2新工艺的试用:

6.1.2.1研发部制订《新工艺实施方案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组织生产部、品控部、PMC

进行确认。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由生产部自行安排实施日期。研发部主导,生产部实施,品控部监督和验证。如影响产量,则由PMC制订《新工艺试用排程》。并发送相关部门。

6.1.2.2研发部对新工艺试用过程负有主导的义务,生产部及品控部需将相关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提交给研发部,研发部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新工艺试用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

6.1.2.3品控部负责对试用过程进行监督;对试用结果给出评价,试用是否通过,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试用。

6.1.2.4生产部负责试用的实施;对试用结果给出是否适用的评价,试用是否通过,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试用。

6.1.2.5如需进行二次试用,参照《新产品试产规范》执行。

6.1.2.6试用通过后,研发部完成相关工艺文件的更改,交文控部受控下发。

6.2新材料、新供方材料

6.2.1新材料、新供方材料开发申请

6.2.1.1新材料、新供方材料有需求时,需填写《新材料开发申请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由研发部,研发部召集相关部门并主导评估风险并形成报告交由研发负责人批准,批准后交由采购;

6.2.1.2 采购接到批准的《新材料开发申请单》后,开始采购,联系送样作业;

6.2.2 样品评鉴

6.2.2.1采购到样品及其相关完整资料后,将样品和资料交由研发部。资料应包含:

A、供方基本信息调表(适用新供方)

B、图纸或材料技术说明书(型号、名称、规格、特性说明等)

C、材料的合格证明或第三方的检测报告

D、供方对材料的信赖性实验报告

E、经批准的外观批准报告

F、材料的检测项目、标准、对应的检测设备(应包含:尺寸、功能、性能)

G、与材料检测标准相对应的检测报告

H、包装说明

I、批次管理说明

6.2.2.2 研发部发出《新材料样品评价表》召集品控部、生产部、采购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鉴;研发部对样品相关参数、资料进行确认;品控部对样品的相关项目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和资料进行确认;生产部根据相关资料给出可试用性评鉴;

6.2.3 样品试用

6.2.3.1 由研发部召集成立新材料试用小组,小组由研发部、品控部、生产部及组成;

6.2.3.2 由研发部根据新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试用计划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

6.2.3.3 PMC根据生产现况及《试用计划表》制定出样品的试用排程,经新材料试用小组各部门主管会签后与《试用计划表》一起发至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6.2.3.4 研发部对样品试用过程负有主导的义务,生产部及品控部需将相关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提交给研发部,研发部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新材料试用报告》,并召开样品试用总结会议,并将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

6.2.3.5 品控部负责对试用过程进行监督;对试用结果给出评价。

6.2.4 小批量试用

6.2.4.1 样品试用OK的新材料,研发部按小批量试用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给采购;

6.2.4.2 采购按照研发部提供的小批量试用需求,要求供应商(原则上免费)提供,如需下单则供应商必须是合格供应商;

6.2.4.3 由研发部按照新材料特性制定相应的《试用计划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6.2.4.4 PMC根据生产现况及《试用计划表》制定出小批量试用排程,经新材料试用小组各部门主管会签后与《试用计划表》一起发至各相关责任人;

6.2.4.5 技术部对小批量试用的过程负有主导义务,生产部及品保部需将相关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提交技术部,由技术部按实验过程出具《小批量试用报告》反馈给各相关部门;如小批量试用问题多且不顺利时,召开小批量试用总结会议。

6.2.4.6品质负责对小批量试用过程进程的监督;对试用结果给出评价。

6.2.5 量产承认:

6.2.5.1新材料经过小批量试产成功后,正式大量采购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提供该新材料的供应商必须是合格供应商;

供应商必须取得本公司签属的《样品承认书》,

公司内部的相关作业指导书必须发放到位;

公司内部的相关检验文件、检验设备必须到位;

6.2.5.2采购看到核准后的《样品承认书》后,如在合格供方名录内方可进行采购作业;如没在合格供方名录内,需组织相关部门对供方进行考核,成为合格供应商后,方可进行采购作业。

6.3新材料、新供方材料可参照《新产品试产规范》执行。

6.4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停止

新工艺、新材料开发过程的任何环节出现失败时,均需从头开始,如果某新工艺、新材料屡次失败或其他因素,新工艺、新材料试用小组成员有权提出停止导入,经试用小组成员部门主管会签同意并获得总经理核准后,停止该材料的导入开发。

7.相关文件:

7.1采购管理程序

7.2供应商管理程序

7.3新产品试产规范

8.相关记录

8.1《新材料开发申请单》8.2《新工艺试用申请单》8.3《新工艺实施方案计划》8.4《新材料样品评价表》8.5《试用计划表》

8.6《新材料试用报告》

8.7《采购申请单》

9.附件

9.1附件:新工艺导入管理流程9.2附件:新材料导入管理流程

9.1附件:新工艺导入管理流程

9.2附件:新材料导入管理流程

新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对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进行控制,确保设计满足顾客合理期望和法规及规范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2.1新产品定义——产品功能有突破性进展、技术指标有显著提高、工艺流程有改变或本公司未做过 的产品。 2.2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结构改造与增加功能的设计开发活动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并执行设计控制与验证书面程序。 3.2 组织跨部门横向协调小组,由设计、品质、生产、采购、销售、服务、市场等相关职能的人员参加,其职能为: a)组织产品策划,编制设计开发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b)完成样机试制与投产前有关设计方面的准备工作; c)明确顾客指定的特殊工序与特殊特性; d)进行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的开发与评审。 3.3 生产负责组织小批试生产的各项工作。 3.4 技术部负责试制工作中有关职能部门的相关活动,服务、销售、市场负责配合技术部进行市场调研工作。 3.5 品质负责产品的检验及试验。 4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 a)营销部与顾客签订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 b)根据市场调研或多方分析,由营销部提出《项目建议书》,报技术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 c)技术部综合各方面信息,提交《项目建议书》,报技术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 d)制造部根据技术革新的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技术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 第 1 页修改码:0 共10 页

4.1.1 技术部根据以上来源负责制定《设计任务书》,明确任务和责任,确认设计人员资格条件,其内 容包括: a) 设计开发计划的目的; b)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c)主要技术参数及质量特性值; d)与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及其要求; e)合同评审的结果; f)市场调查报告; g)本公司技术、设计、设备能力等条件。 4.2.5 技术经理根据《设计任务书》对开发的项目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 析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其内容如下: a) 产品水平(与国内、外同型比较); b)产品结构的继承性和复杂性; c)加工的工艺性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d)产品生产的可靠性(生产能力、质保能力、时间速度)。 4.1.3技术部根据《设计任务书》、《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设计计划书》。计划书应包括: a)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 c)资源配置需求。 4.1.4《设计计划书》由技术经理批准,由技术部负责实施。 4.1.5 随着设计开发进展,技术部应适时修订设计计划及进度安排。 4.1.6 总经理室负责为技术部配备所需的资源,配备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员承担设计工作,包括有关资 料信息,工作手段,计算机软、硬件等。 4.2 规定设计控制的组织与技术接口 4.2.1 由技术部提出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如:销售、采购、生产、品质等与技术部的 关系。 4.2.2 技术部规定相互提供资料、信息的文件。如: a) 各专业设计组之间互提供资料的规定; b)相关部门与本公司技术部互相提供资料的规定; c)外部组织与本公司设计部门互相提供配套资料的规定。 4.2.3 技术部与各部门的联络渠道、信息传递方式均以文件形式进行并经过技术经理的批准。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和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及更改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各类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重大技术改进。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项目,技检副总组织协调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工作。 3.2 技术部负责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设计输出文件、评审验证报告等的编制、样 品的制作及整个设计工作的实施。 3.3 市场部负责提供市场调研报告,提出对新产品的设想与要求,并负责新产品 的试用安排。 3.4 采购部负责样品及试制所需零部件的采购 3.5 生产部负责批量试制(试产)的安排。 3.6 质检部负责产品鉴定报告的编制,样品及试制产品的检测。 3.7 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配合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的工作流程见附图。 4.2 设计、开发的策划和输入 4.2.1立项的依据、设计和开发的项目来源于以下方面:

4.2.1.1与顾客签订的特殊合同或技术协议。 4.2.1.2市场调研和分析。 4.2.2技术部根据以上立项依据,组织编制《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应 包括以下内容: 4.2.2.1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初稿、设计评审、样品制作、设计验证、设 计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4.2.2.2各阶段的人员职责分工、进度要求、信息传递和联络方式; 4.2.2.3需要增加或调整的资源(如仪器、设备、人员等)。 4.2.2.4产品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及主要零部件结构要求等; 4.2.2.5适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顾客的特殊需求等; 4.2.2.6以前类似设计的有关要求,及设计开发所必须的其它要求,如环 境、安全、寿命、经济性等要求。 4.2.3 每个设计项目均指定具有合适资格的设计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 设计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4.2.4由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进行评审(保持评审记 录),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作出澄清和解决。经技检副总审批后,作为正式文件予以实施,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将根据设计进展的变化作出修改。 4.3设计输出 4.3.1各组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和开发计划书》的要求开展各项设计工作,编 制相应的设计初稿,包括指导采购、生产、检验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输入输出和简单程序设计

实验3 基本输入输出和简单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C语言语句,熟练应用赋值、输入、输出语句。 2.理解C语言程序的顺序结构,掌握顺序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以及调试跟踪的过程。 实验内容 1.准备实验环境: (1)启动Visual Studio 201X 或者Codeblocker等C程序开发的IDE (2)如果保留了实验1的工程项目,则可以直接双击工程项目文件夹中的.sln 文件打开它即可。否则,按实验1的做法,创建一个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即ConsoleApplication)工程,以自己的姓名全拼音为工程名称。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忘记了,我们再指导一遍: 首先新建项目:

2.理解分析程序,熟悉基本的C程序输入输出。 1)给工程新建一个源程序文件,取名为"你的姓名全拼_3_1.c",并将以下程序编写进该源程序保存: #include int main() { int a=25; double d = 4321.123456789012345; char c = 'T'; printf("你的姓名_3_1:理解输出!\n");/* 改姓名哦*/ printf("a = :%d;%5d;%-5d;%+05d!\n",a,a,a,-a); printf("a = :%5x;%o!\n",a,a); printf("d = :%f;%15f;%8.3f;%20.15f;%.2f!\n",d,d,d,d,d); printf("c = :%c;%5c;%-5c!\n",c,c,c); } 运行该程序,将运行的结果截图放在下面: 程序运行的结果图: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最新版本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XX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所应遵循的步骤及其全过程的控制和要求,旨在科学化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及市场适用性,进一步规范设计开发工作。 2.0定义: 2.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预研:指以实现产品功能为目标,完成产品功能样车的研发活动。 2.3 产品设计:指在预研功能样机基础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成产品样车制作、小批量生产的设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并是公司管理委员会和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主持产品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管理工作。 3.1.2负责批准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3.1.3负责协调所有项目的研发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3.1.4负责制定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 3.2公司管理委员会(见管理委员会章程) 3.3项目评审委员会(见项目评审委员会章程) 3.4研发部经理 3.4.1 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技术难点攻关、重大技术路线的确定,总体方案评审,试验报告审核; 3.4.2 重要子项目设计方案审核,重要子项目试验报告审核。 3.4.3 参与设计过程中重要设计活动讨论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3.5技术品质部经理 3.5.1参与设计开发个阶段性会议,并提出建议。 3.5.2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后续实现产品化工艺和品质控制问题审查。3.6项目经理 3.6.1负责立项报告的撰写并报批; 3.6.2负责所报项目立项后所有阶段性技术准备; 3.6.3负责《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6.4负责项目输入输出的控制; 3.6.5负责整个项目组的日常管理; 3.6.6负责设计进度的控制。 3.7项目组 3.7.1 项目小组的组成:由研发部各类设计人员组成、必要时可申请其它部门人员参加,设置项目经理一名。 3.7.2负责按照《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 3.8营销部 负责确定客户定制项目的设计要求。 4.流程图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1 四川泛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Q/14C.ZG15.007.01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产品实现策划的步骤、方法,明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主要工作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改进的实现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与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特性: 影响产品安全性、法规符合性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2 重要特性: 严重影响产品配套、功能、性能或后续产品加工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3 一般特性:除关键、重要特性以外的特性为一般特性。 4 职责 4.1 开发部组织进行产品实现策划,并组织实施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组织产品验证和确认工作。 4.2 各分厂负责组织产品制造的工艺设计与管理,并负责产品检验工作。 4.3 制造品质部负责产品的试验工作。 4.4 制造品质部负责对产品实现策划的实施的组织、监控,并负责组织产品样件生产、小批试生产、初期批生产和批量生产。 4.5 其余各部门负责完成产品实现先期策划实施中与本部门的相关的工作。 5 产品实现策划程序 5.1 产品实现策划的内容 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 5.1.1 顾客明示要求、顾客潜在要求和相关的法律要求。 5.1.2 根据顾客(或预测顾客)产品特点和要求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必要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 5.1.3 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5.1.4 产品质量目标要求,标准和工程规范。 5.1.5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必要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等设施,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人员资源需求。 5.1.6 确定产品实现的各阶段的验证、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监视和测量要求。 5.1.7 确定产品的接收准则。 5.1.8 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及评估,包括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5.1.9 支持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所需的资源。 5.1.10 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汇编语言_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之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指导老师:XXX 制作人: XXX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的相关知识完成输入输出程序的相关操作,理解有关改程序的理论知识,掌握设计报告的流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提高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灵活运用,具体步骤如下:

1)掌握输入输出指令的使用; 2)了解对CMOS RAM的读写 3)访问CMOS RAM,编程,以“年/月/日时:分:秒”的格式,显示当前的 日期、时间。 观察并记录运行结果。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 程序源代码: assume cs:code,ds:data data segment time db 'yy/mm/dd hh:mm:ss',0dh,0ah,'$' cmos db 9,8,7,4,2,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bx,0 mov si,0 mov cx,6 a: push cx mov al,cmos[bx] out 70h,al in al,71h mov ah,al mov cl,4 shr al,cl and ah,0fh add ax,3030h mov word ptr time[si],ax inc bx add si,3 pop cx loop a mov ah,6 mov al,0 mov bh,1fh mov cx,0 mov dx,184fh

int 10h mov ah,2 mov bh,0 mov dh,13 mov dl,32 int 10h mov dx,offset time mov ah,9 int 21h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 Masm 6.0,debug。 四、实验方法、步骤 1.使用masm6.0将所写的程序进行编译,生成exe文件,运行。 2.使用debug调试生成的exe文件,使用t命令进行单步调试。 3.记录下关键位置的调试截图。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经过masm编译的程序b6.exe,得到程序运行结果 2.r命令查看寄存器初始状态

进料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根据确认样品、承认书、工程图及相关检验规范等对材料进料(含半成品)进行检验,使材料符合工程规范和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凡公司所购进生产用材料。 3.定义: (无) 4.职责和权限: 品控部(主职部门): 负责对来料检验,依检验结果作出判定并对来料不良品质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跟踪改善。 品质负责人:负责物料的不合格最终裁决。 采购:负责主持急需来料不良品MRB评审,协助品控部就来料不良要求供应商改善。 研发部:参与MRB评审并给出处理意见。 仓库:负责来料品名、数量等的核对及点收;负责来料的送检,对不合格物料的退换跟进落实。 5.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1) 6.工作程序和内容: 材料接收 材料入库、储存、搬运、防护依《物料控制管理程序》执行; 物料清单(BOM)中标注的A类物料,仓库人员针对来料核对其厂商名、厂商代号、订单代号、品名、交货数量等并作来料暂收,并开据《送检单》(填写物料基本信息)送检到IQC;送检时依据采购提供该物料的紧急信息标注是否加急勾。 物料清单(BOM)中标注的B、C类物料,物料部人员针对来料核对其厂商名、厂商代号、订单代号、品名、交货数量等作来料暂收。并开据《入库单》(填写物料基本信息)送检到IQC;送检时依据供应链提供该物料的紧急信息标注是否加急勾。 材料检验 A类物料的检验: IQC检验员接到《收料通知/请检单》后,依急件、平件先后次序进行检验安排:急件应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以确保生产之急需。平件根据来料日期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当来料批次多时可延长到5个自然日。 IQC检验员接到《收料通知/请检单》后,根据物料信息进行确认。如果发现物料是非合格供方提供,且非转批量物料,IQC有权拒检,并退回送检部门。新产品或和工程变更的物料,则按三阶文件《新工艺、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执行。 检验测试项目依检验指导书、图纸、样品等进行,对能试装的物料应结合试装结果进行判定。若确定了“限度样板”时,应参照样品执行检验。抽样方式参考公司抽样标准进行。本公司抽样标准MIL-STD-105E,尺寸和功能检查基准(S2,),外观检验基准(S4,) 检验仪器及治工具设备的操作方法请参考相应仪器之操作规范。 B、C类物料的检验: IQC检验员接到《入库单》后,按照《入库单》上的信息对照物料进行确认是否一致,如果发现物料是非合格供方提供,且非转批量物料,IQC有权拒检,并退回送检部门。新产品或和工程变更的物料,则按三阶文件《新工艺、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执行。 B、C类物料确认内容:厂商名、厂商代号、订单代号、品名、交货数量、规格、批次。(B、C 类物料只作来料信息确认,不做检验报告)。 所有A、B类物料,要求供应商每批交货必须提供出货检验报告。 IQC须仔细核对供应商提供的上述资料,并确认其实物与所提交资料是否相符。 对于需要做委外检测的物料,由IQC填写领料单领料,安排送外检测,送外检验的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如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已检材料处理

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

新材料导入治理程序 11.0 目的 为了规范新材料导入作业流程,协调公司各部门的关系,降低成本 提高良率特制订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 辉煌硅能源(镇江)有限公司所有新材料从送样试用到成批量使用 的过程。 3.0 定义 3.1 新材料:生产过程中引入之前生产中不曾出现的材料;已使用材料 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 材料;原供应商的新增供货材料。 4.0 权责 4.1 SQE:负责主导和协调新材料的导入过程; 4.2 生产及物料打算部:负责样品及试用材料的存储。 4.3 技术部/设备部:负责新材料的样品评鉴及试用打算的制定;新材 料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的变更修改;新材料承认书的审核批准;负责 新材料导入所需的相关工程文件的制作发行;新材料相关检验标准 的制定;新材料试用过程中异常的解决。(辅材类由技术部主导, 备品备件类由设备部主导) 4.4 采购部:负责样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沟通; 4.5 质量部:负责参与样品的评鉴,试用过程的跟踪,产品质量检验报 告的制作;进料检验操作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检验文件的制作发行。 4.6 生产部:参与样品评鉴并配合对新材料进行试用,给出试用效果评

估意见。 4.7 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新材料的导入实施。 5.0 作业内容 5.1 新材料开发申请 5.1.1 提出送样申请时,需填写<新材料开发申请单> GS-BD-SQE-003 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由SQE,SQE主导相关部门(采购部、技术 部/设备部、质量部、生产部)评估风险后,交工厂总经理核准 后开始送样作业。 5.1.2技术部/设备部由于新料件引入或料件ECN提出新材料开发申请 时,需附新材料的相关要求随<新材料开发申请单> GS-BD-SQE-003一起给SQE; 5.1.3 采购部接到核准后的<新材料开发申请单> GS-BD-SQE-003后, 由搜购负责人开始送样作业。 5.2 样品评鉴 5.2.1 搜购收到样品及相关资料后,将样品交给SQE或暂放仓库样品 区; 5.2.2 SQE发出<新材料样品评鉴表> GS-BD-SQE-005给技术部/设备部 &质量部&生产部进行3方评鉴: 技术部/设备部对样品的相关参数进行确认; 质量部对样品的相关项目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部依照相关资料给出可试用性评鉴。 5.3 样品试用 5.3.1 由SQE召集成立新材料试用小组,小组由技术部/设备部、质量 部、生产部、采购部、SQE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部门经理指定责任 人组成;

产品设计控制程序

产品设计控制程序 Q/NUMAX. CX09-2004/A 1 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X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和非标产品(包括在原有产品技术上的改进)的设计。 3 职责 3.1 副总经理负责设计的控制。 3.2 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 4 程序 4.1 设计的策划 4.1.1 设计项目的来源: 4新开发的项目一般来源于市场调研或相关方的信息分析,公司的任何一员或部门均可向研发部提出建议,经研发部经理同意后,填写《项目建议书》报副总经理审批。 5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向研发部下达《设计计划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研发部组织实施。 4.1.2非标设计项目来源: a)一般来源于销售部与顾客和相关方签定的新合同或技术协议,这类产品可以在已有产品的技术上的改造而来。经研发部经理同意后,并填写《项目建议书》报副总经理审批。 b)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向研发部下达《设计计划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研发部组织实施。 4.1.3 《设计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a)设计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进度要求。 4.1.4设计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管理 4a)设计的不同小组或专业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或不同层次,也可能涉及到公司外部; 5b)对于日常的设计信息,设计人员填写《设计信息联络单》,由设计组负责人审批后发给相关小组; 6c)销售部负责与顾客和相关方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2设计的输入 4.2.1设计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主要功能、性能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和相关方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一般应包含在合同、订单或项目建议书中;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 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环境正常使用必需的产品特性. 4.2.2 设计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并填写《设计输入清单(代设计输入评审单)》,附有各类相关的资料。 4.2.3副总经理组织有关设计人员和相关部门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对其中

对输入、输出模拟量的PLC编程实例解析汇报

对输入、输出模拟量的PLC编程的探讨及编程实例解析 对于初学PLC编程的人来说,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编程要比用位变量进行一般的程序控制难的多,因为它不仅仅是程序编程,而且还涉及到模拟量的转换公式推导与使用的问题。不同的传感变送器,通过不同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进行转换,其转换公式是不一样的,如果选用的转换公式不对,编出的程序肯定是错误的。比如有3个温度传感变送器: (1)、测温围为0~200,变送器输出信号为4~20ma (2)、测温围为0~200,变送器输出信号为0~5V (3)、测温围为-100 ~500,变送器输出信号为4~20ma (1)和(2)二个温度传感变送器,测温围一样,但输出信号不同,(1)和(3)传感变送器输出信号一样,但测温围不同,这3个传感变送器既使选用相同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其转换公式也是各不相同。 一、转换公式的推导 下面选用S7-200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EM235的参数为依据对上述的3个温度传感器进行转换公式的推导: 对于(1)和(3)传感变送器所用的模块,其模拟量输入设置为0~20ma电流信号,20ma 对应数子量=32000,4 ma对应数字量=6400; 对于(2)传感变送器用的模块,其模拟量输入设置为0~5V电压信号,5V对应数字量=32000,0V对应数字量=0; 这3种传感変送器的转换公式该如何推导的呢?这要借助与数学知识帮助,请见下图:

上面推导出的(2-1)、(2-2)、(2-3)三式就是对应(1)、(2)、(3)三种温度传感变送器经过模块转换成数字量后再换算为被测量的转换公式。编程者依据正确的转换公式进行编程,就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变送器与模块的连接

IATF16949-2016新产品导入管理程序

新产品导入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 1. 目的 1.1为有效执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确保产品达到客户指定的要求与品质,特制定此程序; 1.2使新产品开发流程标准化,作为新产品开发小组中各部门成员作业依据; 1.3通过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资料、文件的完善和经验累积,逐步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 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从策划到设计开发到量产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验证与控制? 在现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衍生零件而增加的新规格产品。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3914-ST6、FT7 4. 定义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一般具有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特征。 衍生产品开发:指在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零件的组合、增加或变更,从而衍生出一种新规格的产品的开发。 5. 职责 5.1总经理职责 5.1.1负责配置新产品所需的生产物资、工艺设备、人员、作业环境等资源; 5.1.2负责样品、小批量试制、批量生产各阶段物料的采购 5.1.3负责新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检验文件的审批

5.1.4负责量产之前产品验证质量信息传递及跟踪 5.1.5负责新产品开发项目推进工作的验收 5.2办公室职责 521负责制作新产品工艺流程图与作业指导书; 5.2.2负责新产品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工作; 5.2.3负责相关表单、标识的制作、跟踪 5.3技术部职责 5.3.1负责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验证、申报等; 5.3.2负责新产品模具开发与制作,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指导; 5.3.3负责推进技术革新、工艺改造等。 5.4生产车间主任职责 5.4.1负责新产品样品、小批量试制、批量生产的全面工作,制定整体生产计划、人员设计和监督流水线运行规则; 5.4.2负责配置新产品所需的生产物资、工装夹具、作业环境等资源; 5.4.3负责生产的相关报表及设备点检做好记录; 5.4.4负责新产品项目的跟进,配合相关人员处理好异常。 5.5仓库的职责 5.5.1负责对新产品电镀进出数量与存放点的管控 5.6品管部的职责 5.6.1负责新产品样件检验、试验,并提供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 5.6.2负责新产品质量问题改进的管控工作; 5.6.3负责组织对客户投拆的处理、回复书面对策报告; 5.6.4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理方案,批量报废、特殊采用等。 5.7销售部的职责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 xxx金属网有限公司 设计和开发管 理程序 编号: YKM-B-2013-019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号:

2013-08-01发布2013-08-01实施 ※※修订履历※※

一、目的 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量产的条件,特制订本程序。 二、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管理。 三、职责 3.1 贸易部 与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需求(资料)的沟通,试产订单的取得,样品的承认追踪。 3.1.1格按照新产品定义提出《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表》,并召开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说明会。 3.1.2客户端相关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图纸、样品等的提供。 3.1.3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表》评审结果,进行产品开发效益评估。 3.1.4制样阶段:样品订单的取得及《合同评审会签表》的完成。 3.1.5产品确认阶段:送样前留样封存或保存样品的各项参数、照片等信息,并向客户追踪送样结果,及 时向公司工艺部和生产部门传达样品确认结果的信息回馈。 3.2 工艺部 负责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全制程的管控: 技术资料输入、设计和开发案输出评审;试制过程的跟进及异常处理。 3.2.1对客户提供的新产品相关技术文件、图纸等技术资料完整性的审核。 3.2.2对客户样品与其相关技术文件、图纸一致性确认,确保收到样品正确,符合客户文件要求。 3.2.3新产品客户资料&客户相应资料的部文件转换及样品的收档管理。 3.2.4召集设备/品保/生产/物流部门召开“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会议”,进行产品制造可行性分析,并完成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 3.2.5新产品试产生产案的拟定,PBOM(制程物料表)的编制,生产工艺文件(流程图,织网工艺卡片, 深加工SOP)的编制及发行。 3.2.6试产时设备工艺参数/使用工装夹具正确性的确认,试产过程中异常的跟踪处理。 3.2.7参与新产品首段/首卷/首片的确认。 3.2.8客户样品确认进度的追踪,工艺相关问题的分析改善。 3.2.9制样完成后对工艺相关异常的分析及解决案汇总,工艺参数、工艺卡片、深加工SOP的优化。3.2.11制样完成后对相关工艺文件(PFMEA/工艺卡片/SOP/流程图/异常分析改善报告)的归档管理。 3.2.12新产品标准工时的制定。 3.3品保部 新产品质量输入资料的评审,设计和开发输出案的品质保证,开发过程中的品质管控。 3.3.1客户新产品材质/外观/规格/机械性能及质量要求文件的审核。 3.3.2客户样品材质的检测及外观,规格,机械性能等质量管控项目的确认。 3.3.3从品质保证角度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填写评审结果并签字。 3.3.4制样初期,对新产品《合同评审会签表》的审核。 3.3.5新产品品质控制计划的拟定,品质控制文件(SIP)的编制及发行。 3.3.6检验用量治具要求及适合性的确认,试产过程中品质良率的确认;

字符及字符串输入输出与顺序程序设计实验

微机原理第二次试验字符及字符串输入输出与顺序程序设计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字符及字符串输入输出与顺序程序设计实验 2.2.1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字符及字符串的输入输出方法。 2、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方法。 3、进一步掌握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2.2.2 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DOS功能调用中用于字符输入(功能号01H)、字符输出(功能号02H)、字符串输入(功能号为 0AH)以及字符串输出(功能号09H)的调用方法(详见教材5.5.6)。 2、复习BCD码运算调整指令。 3、根据“2.2.3 实验内容”中给出的源程序框架编写完整的源程序,以便实验时调试。 4、从“2.2.4 实验习题”中任选一道题目,编写源程序,以便上机调试。 2.2.3实验内容 从键盘输入两个一位十进制数,计算这两个数之和,并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问题分析 比如使用功能号为01H的用于实现单个字符输入的DOS功能调用接收从键盘输入的两个十进制数8和6,这时计算机内部得到的是这两个数的ASCII码值38H和36H。由于数字0?9的ASCII码值与其代表的数值之间相差30H,因此将其减去30H即可得到以非压缩型BCD数形式表示的十进制数08H和06H,使用ADD指令对它们进行相加后结果为0EH(00001110B),显然需要用非压缩型BCD数加法调整指令对ADD的运算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两个非压缩型BCD数01H和04H,将它们分别加上30H后变为其对应的ASCII码31H(1的ASCII码)和34H(4的ASCII码),然后调用功能号为02H用于单个字符输出的DOS功能调用将它们显示出来。综上所述,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从键盘输入一个一位十进制数的方法 通过功能号为1的DOS功能调用实现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格式如下: MOV AH, 01H INT 21H ;此时程序等待用户键入,键入字符的ASCII码值存在AL中 SUB AL, 30H ;减去30H后得到键入数字所代表的数值 (2)提示信息字符串的显示 通过功能号为9的DOS功能调用实现字符串显示,注意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必需为’$’。指令格式如下: MOV D X, OFFSET INFOR1 ;INFOR1为在数据段中定义的要显示的字符串 MOV AH, 09H INT 21H (2)非压缩型BCD数加法调整指令的使用 设从键盘输入的数值已存放在寄存器AL, BL中,可用下列程序完成数据相加和调整操作:XOR AH,AH ADD A L, BL AAA ;执行该指令后,AH中为和的十位上的数字,AL中为个位上的数字 请读者考虑,为什么要使用指令“XOR AH,AH”,不用行否? (3)计算结果的显示 执行完AAA指令后,只需分别将AH(十位上的数值)和AL(个位上的数值)加上30H,并依次调

产品设计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开发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以项目的方式实施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等程序,进而确保产品研发的品质。2.0适用范围 凡本文件所涉及本公司新产品项目立项及评估、产品研发、样品试制、小批试产、量产以及变更等作业阶段。 3.0职责 3.1技术中心: 3.1.1 负责新产品开发计划及常规产品生产的技术支持。 3.1.2 负责新品试制及试验验证。 3.1.3 负责提出新品试产工作计划、试制总结及技术改进。 3.1.4 在产品研发各阶段均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3.2 营销中心: 3.2.1 负责组织新产品的立项申请及项目评估。 3.2.2 负责与客户联络,将新产品参数等信息交于客户确认,并负责反 馈客户意见。 3.3 采购中心: 3.3.1 负责新品研发试制阶段原材料的采购。 3.3.2 负责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原材料的采购。 3.4 生产中心: 3.4.1 负责配合技术中心组织样机试制工作。 3.4.2 负责组织产品的批量生产。 3.4.3 负责样品生产和量产阶段的原材料的进料检验。 3.4.4 负责样品生产和量产阶段的产品质量检验。 4.0定义: 4.1一次设计:对电器设备的主线路设计,包括供电,配电之类,是电力 系统能源的传输和分配中心部分的设计。

4.2二次设计:对一次系统运行的参数进行测量,保护和控制的电路设计, 是电力系统信号类及指令类参量传输系统的设计。 5.0工作程序 5.1 新产品立项及评估阶段: 5.1.1 新项目开发依总经理指示或由市场中心依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或研 发单位依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新项目开发申请,填写《新产品开发评估 表》,同时进行可行性评估,评估内容可包括: A 市场预测与产业需求。 B 经济可行性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 D 开发日程与预算评估。 E 生产保证能力。 F 其它。 5.1.2 新产品立项经由市场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一致批准后生效。若 未经核准,则针对意见重新评估,再送件审查或成弃案。 5.2 新品研发阶段 5.2.1新产品立项后,由技术中心负责人根据市场调研及相关技术要求 下达《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输入的要求,指派研发人员及项目 负责人,安排产品研发进度,明确各阶段工作计划,进行新产品研 发。技术委员会及营销中心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审,相关意见 记录在《设计评审报告》中。 5.2.3 设计和开发输入 项目负责人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设计评审报告》的意 见,进行项目研发,进入设计程序。设计和开发输入应以新产品市 场功能、客户需求及类似产品之品质特性进行,这些输入应包括: A. 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必要时参考IEC标准的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的输入输出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2012 第1期总第25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T o tal N o.251 C语言程序设计的输入输出X 常 鑫 (集宁师范学院数学系,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在C语言中,提供的关于输入输出函数的格式非常多,也较为繁琐,不好记忆。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个不容忽视且难以攻克的难题,通过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概括和总结,帮助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解决掉这些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输入函数;输出函数;print f;scanf 中图分类号:T 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1—0085—01 接触过C语言程序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C 语言程序都包含输入和输出(有些是没有输入只有输出的)。很多C语言的初学者认为print f函数和scanf函数是C语言提供的输入输出语句。实际上,C 语言本身是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的。在C语言中,输入输出的功能都是由C语言的标准函数库中的函数来实现的。简单地说,就是printf和scanf不是C语言中的关键字,而是库函数的名字。如果不用这两个名字去命名,自己编写两个分别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的函数,也可采用C语言中其他合法的名字作为函数名,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C语言编译系统要将C 语句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的指令是在编译阶段完成的,不把printf和scanf作为C语句就可以避免在编译阶段处理与硬件有关的问题,可使编译系统简化,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在各种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编译环境下都适用。 1 C语言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C语言函数库中有一系列“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包括:格式输入输出函数print f和scanf,专门的字符输入输出函数put char和g et char,还有字符串输入输出函数put s和get s。笔者就以上几个函数在多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如下总结和详解。 在使用输入输出函数时,要在程序文件的开头用预处理命令#include“st dio.h”把头文件放在本程序中(有些C编译系统考虑频繁地使用printf和scanf,允许在只适用这两函数的情况下可以省去该命令)。 2 常用函数的一般形式 2.1 print f函数的一般形式 pr int f(参数1,参数2,…,参数n) 参数1是由双撇号括起来的格式控制字符串,一般的它包含2方面的内容:格式声明和普通字符。 1格式声明:(将数据按照指定格式输出)由“%”和格式字符组成。o普通字符:输出操作时,原样输出的字符(包括双撇号中的逗号,空格和转义字符等)。 参数2,…,参数n是输出表列,即需要输出的数据,一般式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由此可见,格式控制字符串和输出表列实际上都是函数的参数。例: printf(“x=%d,y=%f n”,x,y); 其中,“x=%d,y=%f n“是格式控制字符串,即参数1(x=,y=, n和第一个逗号都是原样输出的普通字符,%d和%f是格式声明,而第二个和第三个逗号是参数分隔符),x和y分别是参数2和参数3。 2.2 scanf函数的一般形式 scanf(参数1,参数2,…,参数n) 同print f函数,参数1也是由双撇号括起来的格式控制字符串。 格式控制同print f函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数据的输入,而不是像输出操作那样,我们在双撇号中怎么写结果就怎么输出,而是要求我们在有普通字符的位置在输入数据时要原样再输入这些字符。例: scanf(”x=%d n”,&x); 这里的“x=”和“ n“是需要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原样输入的,这点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同学们在写程序的时候,输入语句像输出语句一样写的详细明了,可在程序运行输入数据的时候却又忽略掉了这些具有提示意义的普通字符而导致输入错误。所以,在这里笔者建议大家,尤其是初学者,不要故意给自己增设障碍,我们不提倡大家对输入语句的格式控制部分的提示字符写的过于详细,而一般只书写格式声明部分即可。如上例可简化成: scanf(”%d“,&a); 或在输入语句上方加一条 printf(”a=“);等类似的提示语句即可。 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scanf函数中的参数2,…,参数n称为地址表列,意思是表示变量的地址,而不是变量,这点是不同于print f函数的,尤其在学习指针内容的时候尤为注意。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连续输入各类型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分隔的问题。 在连续输入多个非字符型数值(下转第87页) ? 85 ? X收稿日期:2011-11-28

新物料导入作业流程

新物料导入作业流程 文件编号:WI-QC-10025 版次: V1.0 密级度:□机密?保密页码: 1 of 3作者:陈晓君签名:初审人:陈晓君签名: 标准化审查: 复审:(请以下?的部门/岗位进行复审) 部门/岗位审核签名日期部门/岗位审核签名日期 总经办□工厂厂办□ 财务部□PMC部? 行政部□仓储部? 营销总监□成品仓□ 国内销售部□品质部? 国外销售部□生产部? 采购部?售后服务部□ 工程部? 批准人:严国潮签名: 日期: 更改记录 版次更改内容修订人生效日期

1.0目的 为了规范新材料导入作业流程,协调公司各部门的关系,降低成本提高良率特制订定本程序。 2.0范围 深圳威视达康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新材料从送样试用到成批量使用的过程。 3.0 定义 3.1 新材料:生产过程中引入之前生产中不曾出现的材料;已使用材料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材 料;原供应商的新增供货材料等。 4.0 权责 4.1 计划部:负责主导和协调新材料的导入过程; 4.2 生产及计划部仓库:负责样品及试用材料的存储。 4.3 工程部:负责新材料的样品评鉴及试用计划的制定;新材料相关工艺规格参数的变更修改;新材料承认书的审核批准;负责 新材料导入所需的相关工程文件的制作发行;新材料相关检验标准的制定;新材料试用过程中异常的解决。 4.4 采购部:负责样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沟通; 4.5 品质部:负责参与样品的评鉴,试用过程的跟踪,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制作;进料检验操作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检验文件的制作 发行。 4.6 生产部:参与样品评鉴并配合对新材料进行试用,给出试用效果评估意见。 4.7 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新材料的导入实施。 5.0 作业内容 5.1 新材料开发申请 5.1.1 提出送样申请时,需填写《新材料开发申请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由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主导相关部门(采购部、工程 部、品质部、生产部)评估风险后,交总经理核准后开始送样作业。 5.1.2 工程部由于新料件引入或料件ECN提出新材料开发申请时,需附新材料的相关要求随《新材料开发申请单》; 5.1.3 采购部接到核准后的《新材料开发申请单》,由申购负责人开始送样作业。 5.2 样品评鉴 5.2.1 申购人收到样品及相关资料后,将样品交给暂放仓库样品区; 5.2.2 采购发出<新材料样品评鉴表>给工程部&品质部&生产部进行3方评鉴: 工程部对样品的相关参数进行确认; 品质部对样品的相关项目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部根据相关资料给出可试用性评鉴。 5.3 样品试用 5.3.1 计划部召集成立新材料试用小组,小组由工程部、品质部、生产部、采购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部门主管指定责任人组成; 5.3.2 由工程部根据新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表》,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给采购; 5.3.3 计划部根据需求及《实验计划表》制定出样品的《新材料试用排程》,经新材料试用小组成员各部门主管会签后,与《实验 计划表》及《新材料试用小组成员联络表》一起发至各相关责任人; 5.3.4 工程部对样品试用的过程负有主导的义务,生产部及品质部需将相关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提交工程部,由工程部按 实验进程出具《实验报告》或实验反馈给各相关部门; 5.3.5 计划部负责对样品试用过程进程的监督。 5.4 小批量试用 5.4.1 工程部根据小批量试用需要填写<送样申请单>提出需求量给采购; 5.4.2 采购根据工程部的需求要求供应商(原则上免费)提供,如需下单则供应商必须是合格供应商; 5.4.3 由工程部根据新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表>,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给采购; 5.4.4 采购根据需求及实验计划制定出小批量《新材料试用排程》,经新材料试用小组各部门主管(经理)会签后,与<实验计划 表>及<新材料试用小组成员联络表>一起发至各相关责任人; 5.4.5 工程部对小批量试用的过程负有主导的义务,生产部及品质部需将相关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提交工程部,有工程部 按实验进程出具<实验报告>或实验反馈给各相关部门; 5.4.6 采购部负责对小批量试用过程进程的监督。 5.5 量产承认 新材料经过小批量试用成功后,正式大量采购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