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款祛湿消肿汤饮
除湿利水茶100方(四)

除湿利水茶100方(四)31、白术安胎茶。
原料:白术5g、白芍3g、黄芩2g、乌龙茶3g、红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调和肝脾,清热安胎。
用途:肝脾不和、胎元不安之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
32、白术泽茶。
原料:白术5g、泽泻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除湿。
用途:小便不利;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浊阴趁热上逆而致头目眩晕。
33、二术茶。
原料:白术5g、苍术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燥湿。
用途:水肿;肾炎肾病;降低转氨酶。
34、白术麻黄茶。
原料:白术5g、麻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运脾。
用途:风湿蕴于肌肤之急慢性肾炎水肿;咳喘。
35、白术消肿茶。
原料:白术5g、苏叶3g、浮萍3g、蝉衣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消肿。
用途:急性肾炎水肿。
36、茯苓茶。
原料:茯苓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抗菌,利尿,降血糖。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泻;淋浊。
37、五苓茶。
原料:茯苓5g、猪苓3g、泽泻3g、白术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
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
用途: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
或外有表证、内有饮停,发热、头痛、小便不利、烦渴引饮。
或水湿内停水肿身重。
38、茯苓山药茶。
原料:茯苓5g、山药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肾。
用途:小便多、滑数不禁。
39、茯苓白术茶。
原料:茯苓5g、白术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运湿。
中药清热利湿的药方

中药清热利湿的药方中药清热利湿的药方主要应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所致的疾病。
湿热内蕴是指机体内湿邪与火邪相交相搏,阻滞了正气的运行,导致脾胃湿热,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清热利湿的药方。
1.苦参瞿麦汤:组成:苦参12克,瞿麦12克,赤芍12克,以及黄芩12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适应症: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湿疹、痈疽、疮疡等。
2.五味消湿汤:组成:防风9克,苦参9克,瞿麦9克,黄芩9克,连翘9克,大黄6克。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适应症:适用于痈疮疡肿、浮肿、湿热感冒等症状。
3.竹叶石膏汤:组成:竹叶15克,大葱4根,石膏30克。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症:适用于痢疾、呕吐、热毒病症等湿热内蕴引起的症状。
4.金银花连翘汤: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板蓝根15克,薄荷15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5.海藻泻火汤:组成:海藻100克,连翘20克,瞿麦20克,黄连10克,神曲30克,珍珠母30克。
功效:清热泻火、利湿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痰火郁滞、便秘、小便短赤等症状。
6.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10克,栀子9克,瞿麦10克,芦荟3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泻火。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口腔疮疡、湿疹、痈疡等症状。
7.大青皮承气汤:组成:大青皮30克,立时茶30克,车前子30克,厚朴15克,白芍15克,白术3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通便。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大便干结、尿黄等症状。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中药清热利湿的药方,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选择。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剂量的使用,并注意是否有过敏现象。
若有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健脾除湿汤

健脾除湿汤健脾除湿汤,健脾除湿喝什么汤才有效夏季防暑更要防贪凉,健脾除湿是养生的关键,排除湿气可喝一些健脾除湿汤,既美味又有营养。
中国吃网向你介绍几款健脾除湿汤。
正是炎热夏季,从养生角度说,夏季防暑更要防贪凉,因为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多食生冷,增加脾脏负担,湿邪侵入人体,使人食欲不振、头重倦困、心情烦躁,因而夏季进补应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在饮食上,应注意多进食具有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的食物。
健脾除湿汤1、扁豆瘦肉汤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
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
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
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
祛湿汤材料

祛湿汤材料春季湿气重,人就容易生病,多喝去湿汤是最好的缓解方法。
那么春天喝什么汤去湿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荷叶薏米煲瘦肉汤材料:荷叶、薏米、瘦肉、莲子、扁豆、干淮山适量。
做法:将莲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净,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升发阳气,健脾祛湿,驱除疲劳。
荷叶有升发阳气之效,加上健脾祛湿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气潮湿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与不爽的感觉。
2、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
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
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
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3、芡实莲子苡仁汤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首先把芡实、莲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最后放点儿盐,这道芡实莲子苡仁汤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湿,陈皮,醒脾行气开胃。
4、猪横脷夏枯草汤材料:猪横脷,夏枯草、棉茵陈,生姜。
做法: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5、三豆鳅鱼健脾祛湿汤材料: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生姜5片。
除湿利水茶100方(八)

功能:通利调经。
用途:妇女闭经,月经不调。
73、木通漏芦茶
原料:木通1g、漏芦3g、栝蒌根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木通、漏芦、栝萎根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利尿。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带下;暑湿泻痢;湿痹。
79、车柏茶。
原料:车前了3g、黄柏1g、白芍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了、黄柏、白芍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除湿,利小便。
原料:木通1g、木香2g、通草2g、血通1g、香通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乳散结。
用途:乳腺炎;乳腺增生。
76、木通竹茶。
原料:木通1g、淡竹叶3g、甘草梢3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木通、淡竹叶、甘草梢、生地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心泄热。
用途:疱疹口腔炎;口腔溃疡。
77、木通路茶。
原料:木通1g、路路通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清心,活血消肿。
用途:脑积水;水肿兼瘀肿症。
78、车前子茶。
原料:车前了5g、绿茶3g。
用法。
用途:妇女产后乳汁不下。
74、木通滑石茶。
原料:木通1g、滑石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除湿茶饮配方大全

除湿茶饮配方大全湿气重是很多人的困扰,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或环境中,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除了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外,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除湿茶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理方法,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除湿茶饮的配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薏米茶。
材料,薏米30克,茶叶5克。
做法,将薏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炒香后捣碎,与茶叶一同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除湿的作用,茶叶清热解暑,两者搭配可以起到除湿的效果。
2. 荷叶茶。
材料,鲜荷叶2片,茶叶5克。
做法,将荷叶洗净切碎,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功效,荷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常饮可以帮助去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减轻身体不适。
3. 山楂茶。
材料,山楂10克,茶叶5克。
做法,将山楂洗净切片,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功效,山楂有助于促进消化,清热解暑,常饮有助于除湿去湿。
4. 菊花茶。
材料,菊花10克,茶叶5克。
做法,将菊花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功效,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气重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5. 薄荷茶。
材料,薄荷10克,茶叶5克。
做法,将薄荷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功效,薄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湿气重引起的身体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 红豆薏米茶。
材料,红豆30克,薏米30克,茶叶5克。
做法,将红豆、薏米淘洗干净,与茶叶一同煮沸后即可饮用。
功效,红豆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薏米有利水除湿的功效,两者搭配可以帮助去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除湿茶饮配方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饮品。
除了常规的除湿茶饮外,平时多喝温开水、多食用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身体健康。
夏天喝什么可以消水肿 4种汤赶走大象腿

夏天喝什么可以消水肿4种汤赶走大象腿
夏季是露美腿的季节,但是消肿的双腿看起来像萝卜一样实在是难看到不行,那么,夏天喝什么可以利尿消水肿?夏季水肿吃什么消肿最快?
一、薏米冬瓜汤
薏米50克,冬瓜150克,薏米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再用锅加水煮沸,冬瓜洗净去皮切块,再放薏米汤中继续煮沸,转小火煮熟至开花汤稍微变白即可。
作用:薏米和冬瓜都是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佳品,一起吃具有双重去肿之用。
二、西兰花土豆汤
西兰花150克,土豆1个,鲜乳酪50克,盐5克,胡椒粉适量,豆蔻粉3克。
西兰花掰成小朵,洗净切碎,土豆去皮切成丁,土豆和西兰花煮软,鲜乳酪放入汤中,搅拌均匀,加盐、胡椒粉和豆蔻粉调味,继续煮沸。
作用:土豆含钾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因食盐过多而滞留在体内的钠,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水分,西兰花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水分迅速分解。
三、山药白扁豆汤
鲜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适量的大米。
把白扁豆提前泡好,大米清洗干净,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将白扁豆和大米煮熟,再放山药
煮至材料软烂,可以加些白糖调味。
作用: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此食谱容易消化,含大量的膳食纤维,是减肥,消水肿的佳品。
四、黄瓜紫菜汤
紫菜适量,黄瓜100克,生姜少量。
紫菜用水发好后,切成段,生姜切末,黄瓜洗净切片,紫菜放水烧沸后,再放生姜末、黄瓜片,烧沸,最后调味,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作用:黄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不仅可以消水肿,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还可以美容润肤,舒展皱纹,紫菜清热,利尿,可消暑热,补养分,消水肿。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张仲景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张仲景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一些治疗下肢水肿的药方。
下面将从中选取一些常用的药方进行介绍。
1.苍术附子汤【组成】苍术、附子、白术、茯苓、制香附、生姜。
【功效】祛湿利水,温通经络。
【主治】热毒盛,湿重肢体水肿。
2.苡藓汤【组成】苍术、白术、蔓荆子、泽泻、冬瓜皮、白鲜皮、猪苓、五味子、山栀子、桔梗、厚朴、荷叶、竹茹。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湿热泛滥,水湿停留所致的下肢水肿。
3.沙苑膏【组成】生姜汁、黄酒、白芷粉、甘草。
【功效】散寒温经,化滞利水。
【主治】下肢寒湿所致的水肿。
4.芫花汤【组成】芫花、白术、附子、赤芍、黄连、泽泻。
【功效】祛湿温通,利水消肿。
【主治】下肢湿气化热所致的水肿。
5.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生石膏、麻黄、杏仁、甘草。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
【主治】夏季中暑所致的下肢水肿。
除了以上几个药方外,张仲景还提到了一些治疗水肿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水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湿气停留在体内造成的,因此治疗方法主要以利水消肿为主。
同时,他还强调了“诸有水气,皆取扁平物”,即尽量选择具有疏散水湿作用的草药进行治疗。
此外,张仲景还指出下肢水肿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的失调有关。
脾胃虚弱会引起湿气滞留,从而导致水肿的发生。
因此,他在治疗过程中也注重调理脾胃,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总体来说,张仲景在治疗下肢水肿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药方和原则,这些药方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调整,并配合适当的理疗和运动来加速康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水肿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