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学术研究论文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志士”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指那些有高尚志向和道德节操的人。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此“志士仁人”或“仁人志士”就成为汉语中极富表彰性的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但在鲁迅笔下,“志士”常常成为他讽刺、挖苦甚至贬斥的对象。在《破恶声论》中,他谈到一些所谓的“志士”禁止农人搞祭祀活动时就愤怒地写道:“农人之慰,而志士禁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正是在这句话中,鲁迅提出了“志士之祸”的概念。从《破恶声论》整篇文章来看,鲁迅对“志士”的讨伐,不只限于禁止农人娱乐这一件事,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乱相,充分表达了他对“志士”的厌恶与批判。“志士”历来被看作社会的精英、民族的栋梁,何以会遭受鲁迅如此激烈的笔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要搞清楚“志士之祸”的含义,先要分析“志士”一词在《破恶声论》中的含义。纵观全文,“志士”一词一共出现了15次,分别归属在13句话中。此外还有含义十分相近的“伪士”一词,出现了一次,未列入统计数据。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我将这13句话划分为五组,具体如下。

第一组:……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欧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第二组:(1)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成入自觉之境矣。(2)崇侵略者类有机,兽性其上也,最有奴子性,中国志士何隶乎?(3)而吾志士弗念也,举世滔滔,颂美侵略,暴俄强德,向往之如慕乐园……(4)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

第三组:(1)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2)国民既觉,学事当兴,而志士多贫穷……计惟有占祠庙以教子弟。(3)若在南方,乃更有一意于禁止赛会之志士。(4)号志士者起,乃谓乡人事此,足以丧财费时,奔走号呼,力施遏止……(5)农人之慰,而志士犯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第四组:……然此破迷信之志士,则正敕定正信宗教之健仆哉。

第五组:(1)故病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2)顾志士英雄不肯也,则惟解析其言,用晓其张主之非是而已矣。

以上五组言论,除第五组是总论“志士”的特点外,其余四组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组指面对民族忧患,率先赴欧美学习先进经验,“苏古纳新”以图救国的知识分子。鲁迅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在救国问题上的积极努力,认为”中国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但同时鲁迅也指出,他们学习西方仅得其皮毛,未能改变中国的“寂漠”状况。

第二组指那些鄙视印度、波兰等落后国家,崇拜武力,崇尚侵略的进化论者和主张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者。这一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也有表达,他将那些“竞言武事”的人,讥为“辁才小慧之徒”。

第三组指那些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的文人。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大力宣扬迷信,引发了士人对迷信的反感;又加上庚子事变引发的危机,清政府被迫实行了“新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破除迷信,“废庙兴学”。鲁迅对这一做法十分厌恶,愤怒地写下“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句子,其中“伪士”

是对“志士”的进一步贬称。伊藤虎丸认为,“伪士”指保皇派的改良主义者,这是不准确的。在“清末新政”中,主张并实施“废庙兴学”的大有人在,不只是康梁师徒。

第四组指提出“改儒学为孔教”的康有为等人。儒学并非宗教,但康有为有感于西方宗教的强大势力,试图将儒学宗教化来对抗耶教。他在1886年《康子内外篇》中,首次使用“孔教”一词,并与佛教、耶教并称。1895年和1898年,康氏两次上书朝廷,建议遍设孔庙,祭祀孔子,将儒学定为国教。康的主张受到了章太炎的激烈批评。鲁迅显然受到章氏的影响,也对康氏的主张痛加打伐。

由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志士”并非专指某一类人,而是指当时活跃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各类人员。可以说,年轻的周树人满怀激情地横扫了当时中国社会上的各路救国豪杰,这一批判立场跟《文化偏至论》是十分相似的。《破恶声论》其实就是《文化偏至论》的姊妹篇,“恶声”来自于文化上的“偏至”,二者互为表里。

鲁迅极善于对复杂的现象进行简洁地分类,像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被他直接划分为“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同样,对于上述这四类人物,鲁迅在《破恶声论》中直接一劈为二为“妄行者”与“妄惑者”:“(妄惑者)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他所期待的“独具我见之士”,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洞瞩幽隐,评隲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所以,“妄行者”与“妄惑者”从言论和行动两个层面,概括了他所要批评的“志士”。对于众多的“恶声”,鲁迅也划分为两类:“一日汝其为国民,一日汝其为世界人。前者慑以不如是则亡中国,后者慑以不如是则畔文明。”前者概括了腾沸于人口的各种救国论调,后者指的是无

政府主义者,当时主要是以刘师培为代表的“东京派”和以吴稚晖等人为代表的“巴黎派”,本文中的“志士”主要指的是前者。

作为一位年轻人,鲁迅何以对当时活跃在中国舞台上的各类“志士英雄”采取如此激进的批判态度?这主要基于他对这些“志士”的深刻观察,发现了他们身上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私。早在《文化偏至论》中,他就敏感地意识到,那些主张“以习兵事为生”的革命者“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那些主张“制造商贾立宪国会”的改良者不过是“假力图富强之名,博志士之誉;即有不幸,宗社为墟,而广有资金,大能温饱”;至于那些“识时之彦”,除了一些“盲子”之外,“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在《破恶声论》中鲁迅继续批判这些志士“掣维新之衣,用蔽其自私之体”,“不得不假此面具以钓名声于天下”。这些批判,都基于“志士”们的动机:他们在冠冕堂皇的言行背后,隐藏着自私自利的诉求。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将“动机”作为评判“志士”们言行的出发点,表现了鲁迅在评价人物时不仅看你做了什么,还要看你为什么去做,这种深刻的观察,很容易洞穿那些虚伪的假面。但另一方面,它也显示了鲁迅在救国问题上的理想主义倾向和在知人论世方面存在的道德洁癖。所以他强调“爱国出于至诚”,“诚于中而有言”方是真正的爱国。这种道德上的洁癖,在鲁迅的一生中一直存在着:他做事力求完美,看人总是多疑,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对中国“正人君子”的批判,也是这一思路的延伸。

二是肤浅。他痛恨那些“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的“志士”们,“灵府荒秽,徒炫耀耳食以罔当时”,实则是欺世盗名之辈。在批评以科学反对迷信时,鲁迅嘲笑了那些只知道“鬼火”是磷、人体是细胞这些皮毛知

识就四处卖弄的人,“虽西学之肤浅者不僚,徒作新态,用惑乱人”。正是这些人,制造了一个看上去“扰攘”实则“寂漠”的世界。在《破恶声论》中,“寂漠”与“扰攘”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中国当时一方面“言议波涌,为作日多”,“靡然合起,万喙同鸣”,但由于这些声音“不揆人心”,都是表面文章,所以越是热闹,越显得寂寞。在晚清众声喧嚷、各种思潮腾涌的喧闹声中,鲁迅应该是唯一一个感到寂寞的人,这种寂寞表明了他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巨大分歧,说明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思想路径。

三是聚众。晚清的义和团事件和庚子事变,导致了封建王朝的严重危机。朝廷开始实行“清末新政”,试图延续自己垂危的命脉,同时各路英豪也各显神通,从西方拿来了各种主义和方法,“有科学,有适用之事,有进化,有文明”。具体来说,当时鲁迅身处的日本,是中国政治家和各种政论家的舞台,改良与革命、世界大同与暗杀,“金石黑铁”与“新民”,各种论调纷纷亮相,各自吸引了一批追随者。在鲁迅看来,这些聚众喧哗的各种论调,“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而皆灭人之自我”。鲁迅似乎是天生的少数派,看到聚众扰攘的场面,就心生疑窦。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到《破恶声论》,这一主张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四是无信。鲁迅在《破恶声论》中表达了对信仰的态度:有信仰强于没信仰,哪怕信仰的是鬼神之类的原始宗教;但无信仰强于被迫信仰某种外在的宗教(或理论),所以他对康有为等人的儒学宗教化,给予了批评。中国虽然不是一个有严格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民间自有自己的信仰对象,这就是被“志士”称为.“迷信”的东西。面对着以科学反对迷信的运动,鲁迅起来为迷信辩护,这是否意味着鲁迅站在迷信的立场上,反对科学?事实并非如此,这需要从三个方

面去理解。首先,鲁迅认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必须有的依托,他认为“人心必有所凭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其次,中国的原始信仰,保留了人性中极为纯洁的部分。中国虽然没有西方那样的一神教,但中国人“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是极为宝贵的精神传统,正是这一传统保留了“气禀未失之农人”,与之相比,中国的士大夫由于丧失了这种原始信仰,导致人性的堕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出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话。再次,鲁迅认为科学与宗教并不矛盾,都是人类精神所依靠的宝贵财富。西方早就有将科学与宗教合二为一的传统;尼采虽然借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批判耶教,但他从没有否定信仰。所以科学与信仰并不相悖。至于中国那些借助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就废庙兴学,或以反对迷信之名,禁止农人祭祀神灵的行为,都是粗暴的,这就是鲁迅所谓的“志士之祸”的最直接的含义。

以上四点,其核心就是虚假、虚伪与虚饰。在鲁迅看来,无论是来自西方的种种理论,还是从古代发掘出来的种种救国学说,都不是从提倡者的“渊深之心”发出来的,都是“不撄人心”的外在理论,与人的内心无关,自然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由此看出,鲁迅这时期的启蒙主张,不是借助西方的种种理论,来破除中国的愚昧和麻木,而是通过反诸内心的方式,唤醒“真的人”,他说“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就将“志士”和“人”对立起来,所谓“人”,就是拥有“心声”和“内曜”的独立个体:“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这种寻找诚与真的努力,是鲁迅启蒙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在日本时期思考中国问题的基本思路。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就说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是诚与爱。可见,他将“诚”看作是破人荒的途径,为此他提出了“白心”的概念:“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

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白心”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白心”即是表白心愿,或指赤子之心,都是在呼唤着“志士”的真诚。但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至诚”之音茫不可见,他只能从西方去寻找知音:“奥古斯丁也,托尔斯泰也,约翰卢梭也,伟哉其自忏之书,心声之洋溢者也。”在鲁迅看来,只有如此真诚的“心声”才是拯救中国的不二法门。

鲁迅对“白心”的期待,对“心声”的呼唤,在晚清时代,可谓空谷足音,没有应者,也在情理之中。今天看来,在一个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提出这种极端理想化的主张,显示了青年鲁迅心中的浪漫情怀和过高的自我期许。毕竟救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一部《忏悔录》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是值得怀疑的。在动机与手段之间,过分看重动机的纯洁性,也值得商榷。鲁迅在道德上的洁癖,注定了他孤独的命运,“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了自己: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看来他曾经误以为自己是这样一个英雄。正是这种“英雄”心态,使他走向了一条个人的孤绝之路。

回顾鲁迅撰写早期这些文章时的历史,很多遭到鲁迅批评的“志士英雄”留在了历史上,而鲁迅发出的这些愤激之言在当时根本无人问津,沉睡在故纸堆里。所以过分高估这些言论在当时的意义,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鲁迅当时这些思想,与那个时代并不合拍。但今天,当我们重新阅读这些文献,重新思考鲁迅当年思考的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不震惊于他思想的穿透力,他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像电光石火一般激荡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扰攘的世界,利益的追逐、肤浅的喧嚣、聚众的战术依然环绕在我们周围,“志

士”们的高谈阔论依然横行,而“心声”“内曜”仍不可见,“正信”不清,信仰倾覆,“至诚”不见,“白心”匮乏仍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这样一个扰攘嘈杂的世界里,重读鲁迅这些文字,不能不让人感动、感慨而又颇觉无奈。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学术研究论文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志士”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指那些有高尚志向和道德节操的人。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此“志士仁人”或“仁人志士”就成为汉语中极富表彰性的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但在鲁迅笔下,“志士”常常成为他讽刺、挖苦甚至贬斥的对象。在《破恶声论》中,他谈到一些所谓的“志士”禁止农人搞祭祀活动时就愤怒地写道:“农人之慰,而志士禁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正是在这句话中,鲁迅提出了“志士之祸”的概念。从《破恶声论》整篇文章来看,鲁迅对“志士”的讨伐,不只限于禁止农人娱乐这一件事,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乱相,充分表达了他对“志士”的厌恶与批判。“志士”历来被看作社会的精英、民族的栋梁,何以会遭受鲁迅如此激烈的笔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要搞清楚“志士之祸”的含义,先要分析“志士”一词在《破恶声论》中的含义。纵观全文,“志士”一词一共出现了15次,分别归属在13句话中。此外还有含义十分相近的“伪士”一词,出现了一次,未列入统计数据。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我将这13句话划分为五组,具体如下。 第一组:……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欧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第二组:(1)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成入自觉之境矣。(2)崇侵略者类有机,兽性其上也,最有奴子性,中国志士何隶乎?(3)而吾志士弗念也,举世滔滔,颂美侵略,暴俄强德,向往之如慕乐园……(4)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

第三组:(1)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2)国民既觉,学事当兴,而志士多贫穷……计惟有占祠庙以教子弟。(3)若在南方,乃更有一意于禁止赛会之志士。(4)号志士者起,乃谓乡人事此,足以丧财费时,奔走号呼,力施遏止……(5)农人之慰,而志士犯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第四组:……然此破迷信之志士,则正敕定正信宗教之健仆哉。 第五组:(1)故病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2)顾志士英雄不肯也,则惟解析其言,用晓其张主之非是而已矣。 以上五组言论,除第五组是总论“志士”的特点外,其余四组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组指面对民族忧患,率先赴欧美学习先进经验,“苏古纳新”以图救国的知识分子。鲁迅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在救国问题上的积极努力,认为”中国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但同时鲁迅也指出,他们学习西方仅得其皮毛,未能改变中国的“寂漠”状况。 第二组指那些鄙视印度、波兰等落后国家,崇拜武力,崇尚侵略的进化论者和主张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者。这一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也有表达,他将那些“竞言武事”的人,讥为“辁才小慧之徒”。 第三组指那些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的文人。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大力宣扬迷信,引发了士人对迷信的反感;又加上庚子事变引发的危机,清政府被迫实行了“新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破除迷信,“废庙兴学”。鲁迅对这一做法十分厌恶,愤怒地写下“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句子,其中“伪士”

如何加强责任和忧患意识

如何加强責任和忧患意识---网络中心大学习大讨论调研报告 第五小组组长:白杰 工作中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是我们大家很重视的一个问题,也经常能够听到很多人,比如教授、领导人、员工等在谈论这个话题,那就说明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难解决或者说是棘手的问题。 一个多月来,通过“大学习大讨论”的活动,第5小组的成员积极讨论和研究了在网络中心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所有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 首先,我们探讨了一下到底责任心是什么?我们认为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及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所谓工作责任心,就是对他人的支持,包括对同事和单位以及对客户的支持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其次,我们分析了一下责任心的重要性。一个人要做到对工作乃至国家有贡献,有的不仅是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他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做不出好的成绩来。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责任心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决定人生的高度。责任心,

也是单位的防火墙,是大家做好本职工作的最主要条件之一;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认真工作,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工作细致,听从安排,肯于协作;有责任心的人做毎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不会中途放弃,说到做到,有个交待;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主动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不同的职业,对工作要负有不同的责任。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公务员有勤政为民的责任,我们有保证用户看好有线电视的责任因此,责任人人都有,人人都应负,但是有责任的人未必有责任心。一个人要从事各自的工作,责任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可见责任心的重要不言而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缺少一些责任心?又如何激发出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呢? 然后,我们通过对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不同人群进行不同角度的沟通和分析,认为缺乏责任心主要有三大原因: 1、职责不清 当单位内部的岗位职责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不够明确规范、不够合理时,就为推卸责任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那么,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相互抱怨,推卸责任也就成为可能,也就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执行力和效率。 2、得过且过 造成员工得过且过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奉献精神不够,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 (2)觉得付出与回报不一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激励,体现不出

鲁迅的忧患意识

2、怎样看鲁迅的忧患意识。(50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作品集中了我们民族先进的思想情感,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全部感情和所有愿望。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其中反封建的民族精华部分,也看到了他在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中所体现的忧患意识。 忧患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的古老精神现象之一。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也有不朽命题:“生于忧虑,死于安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都笼罩着浓重的忧郁和悲哀:为了实现举贤荐能和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可以说,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忧患意识的精华,为后世人们称颂。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的忧愤只限于阴险的小人,昏昧的君主。而鲁迅的忧愤却在于整个社会制度。鲁迅不像屈原那样想要“补天”,只是在传统的范围里鸣不平,他对封建关系不存任何幻想,他是封建专制彻底的、不妥协的叛逆者。这种精神体现在他那一系列反对封建礼教和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课本中读到鲁迅的作品,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那时候,只知道他很有名,只感到他的文章很深奥。渐渐地,长大了,他的作品读多了,对他的了解也多了些。才知道他的文章确实思想很深沉,笔锋很犀利,总感觉到字里行间流淌着分明地爱与憎,洋溢着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包含着许多深刻地思考。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日渐高大,思想也在不断地涤荡着我的心灵。特别是他在历经坎坷的人生境遇中,却还能心系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气概,其胸怀令人敬佩,其气度令人震憾,其忧思令人深省。 一、鲁迅作品中的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用非常 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应该时刻抱有警惕之心。所以,我认为,忧患意识是关注社会和自身命运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对现状及前途的一种忧虑与思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鲁迅先生的这种忧患意识是极其浓烈的,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而且,他不仅对民族的存亡与发展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还能在继承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大胆宣扬积极进取的文化意识。 (一)小说中的忧患意识 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划时代的杰作,他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进行小说创作的第一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写下了大量短篇小说并结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我认为,这是他对封建文化与文学的一次革新,他深刻认识到封建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束缚,希望通过文化的变革来改变国民思想上的奴役。这一次重要的变革与创新,正是他对旧的传统文化的忧思,是一次大胆地创新。从内容上,他的小说画出了当时中国人的灵魂,反应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这是源于他对现实社会敏锐的观察与深沉的思考,他能将自己“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达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③,做到了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这所未想。这是鲁迅先生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能够放开眼界,去审思全局,去深刻挖掘社会问题的浓厚忧患意识的体现。 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主题是反封建,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和人间苦难,阅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最底层人民一起颠沛流离,休戚与共。他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儒守官家学渊源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儒家“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从小便对他产生影响,并终其一生。“忠君”、“爱民”的爱国思想也深入骨髓,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以后,他到江南的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又于次年到齐赵一带漫游。在这两次漫游里,他饱览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744),他在

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这时唐王朝还算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年轻的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着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浪漫生活,但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其时诗作虽有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擦民情休戚与共 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想求得一官半职,有所建树。次年,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过着“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穷愁潦倒生活。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也未能改变“尝困于衣食”的处境。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也结交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

树立五种意识

树立五种意识做实群众工作用心做好工作 姜成康局长在行业2012年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改革发展新的形势需要,国家局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这既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正确价值追求、带头保持纯洁性的具体要求。”我认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适应行业改革发展新的形势需要”,也是我们更好地适应贵州中烟和贵定卷烟厂持续、快速发展新要求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应当以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为载体,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认真思考,理出思路,用心实践,必定有所收获。 2012年是贵州中烟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贵州中烟将实现税利210亿元、“贵烟”品牌产销量将达到65万箱、力争70万箱。同在这一年,将是贵定卷烟厂实施“精致秀美”发展思路和启动易地整体技术改造最为关键的一年。面对上述新目标和新任务,我们一定要顾全大局,坚定信心,认真“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并且在“树立‘五种意识’上下功夫,以“坐不住”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责任感和最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举措、创造一流的思想准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烟草行业和贵州中烟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负责任、重执行、求卓越”的贵烟核心价值观,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贵州中烟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贵定卷烟厂党委、厂部“精致秀美”发展思路上来, 统一到贵定卷烟厂党委、厂部“观念更新要更加坚定、技能素质提升要更加自觉、基础管理要更加重视、管理重点要更加突出、整体工作要更加协调、企业建设要更加自信”的要求上来,按照国家局姜局长“要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活动,把“五种意识”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及时化解存在的各种矛盾,努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确保实现行业持续协调共同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五种意识,珍惜人生机遇,用心做好工作,为全面完成贵州中烟2012年生产经营等目标任务,促进贵州中烟后来居上、快速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一、树立责任意识,珍惜人生机遇,努力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用心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责任意识,有利于我们“自觉维护行业形象,为行业增光添彩;全面抓好“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在烟草企业里,要当好一名管理干部不容易,在我们这个有着60年历史、广大干部员期待工厂持续、快速发展的老厂里,要当好一名管理干部更不容易。换句话说,走上领导岗位并且走好更加不容易。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本职工作与行业改革发展大局紧密联系起来,自觉维护行业形象,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多作贡献”;一定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任职机会,努力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用心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一是要有对组织的感恩之心。烟草企业的管理干部都是在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培养下成长的,虽然有个人努力的成份,但都离不开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培养与关爱,这是决定因素和根本条件。因此,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用心工作以回报;二是要有对本企业的感恩之心。我们都在企业里风风雨雨工作了几十年,自己的艰辛付出和干部员工的信任与关心都不可少,非常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任职机会;三是要高质量、高水准的做好工作。我厂自今年起既要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好30万箱的卷烟生产任务,又要快速、优质地实施12万平米烟叶仓库建设工作和已完成主体工程的3.5万平米仓库的收尾工作,还要认真配合做好我厂异地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和向国家局申报等相关工作,没有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同样,没有全体干部员工的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也是不行的。上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的信任,让我们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当然,压力也很大。我们只有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平台、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履职机遇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定不移的韧劲和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勇气,以及不怕触及矛盾和问题、不怕别人说长道短,积极作为的果敢去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奋发努力,团结共事,开拓创新。 二、树立忧患意识,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水平,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忧患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多地看到问题、矛盾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用积极的态度、主动的精神正视矛盾、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赢得主动,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只有树立忧患意识,才能有对学习的迷恋之情,并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但学习什么?怎么学?我们要学习政策理论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卷烟生产知识、领导艺术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等等。怎么学?我们要“在肯定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矛盾和薄弱环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一定认真学、自觉学。我们要积极参加公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

中国审美文化精神之忧患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最初,自人类觉得被火烧过的私物比生的美味的时候,就想以后没货了怎麽办,就无法迟到输死了,于是想尽办法燥火,然后就有了砖木取货,并有了留下火种的意识。显然,这种忧患意识在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就有明显体现。相传我国远古“唐虞时代”,氏族民主制奉行“群众议征”,曾一度出现“士传言过,熟人帮遇到,商旅抑郁时”的盛况。唐虞时代也就出现路不拾遗、国泰民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的社会情况。这也是上位者拥有忧患意识所得来的斐然成效。 纵观历史,中国人总是在治世与乱世中轮回,作为中国的圣人——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我们都知道《论语》中讲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诸多方面。其中最令人深思的便是忧患意识。孔子对他的弟子最大的教育,并非做人的技巧,行事的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即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孔子一切言行的最初出发点,深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一个乱世与治世都无法回避的根源问题——忧患。正是由于有“忧患意识”,孔子才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精神诉求——仁、义、孝、诚、信、爱,他希望他的学生和后人以此为本,在忧患之中永远立于“不惑”。 谈到孔子,我们不免想到孟子,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那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精准指出了忧患意识的历史作用。汉乐府里也有一句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忧患意识的最佳佐证。这些先驱者的忧患意识可以说给我们以后国人的审美文化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人有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当然,也不排除中国人一直没有某一种固定而长期的宗教信仰的原因。就像西方国家有着持久的宗教信仰,即是信念上有了一种支持。它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是主的安排,他们可以信赖、依赖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力量,所以就不那么感到忧虑了。而中国人没有这种信念的支撑就只能依靠自己,难免会感到天地苍茫,个人渺小而无助,这也更加加重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 总览中国文化时,这种忧患意识常出现于诗文篇章中,。。。。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阿Q正传》、《药》、《故乡》中都体现出了鲁迅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是拥有忧患意识所带来的益处。 然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忧患意识也不例外。就拿近年时间发生的事例来说,忧患意识也给我没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自从2012上映以来,关于世界末日的讨论日趋激烈。我记得那时候到哪都能听到什么世界末日到了等等言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还记得非典的时候,人们就抢盐抢得不亦乐乎,而到了日本大地震时又开始抢盐,说是盐里面含有碘,可以抗辐射。还有情流感的时候,人们疯抢白醋。。。 而通过对我们中国的这种审美文化精神---忧患意识的论述,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想想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审美文化精神。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改革转型期继续保持忧患意识 “十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关于失败的问题,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清醒剂,能让人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们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着忧患意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具有某些历史特征的企业,正在谋求着脱胎换骨投入新天地的企业,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它影响着人的求进意识,在思维里影响着我们的改革意识。 作为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

苟延残喘、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在公司蒸蒸日上时,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百事赶超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一篇华为的冬天震撼了商业界,其作者是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华为公司保持的利润率远高于比海尔、联想。但就是这样一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其正处于春天的企业,却在研究冬天的问题人,研究危机,研究失败。用任正非的话说,“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这句话,也真正道出了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作为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胜任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

论鲁迅的科幻文学观

鲁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一生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和所拥有的文学身份是极其复杂的。作为一个作家而言,他以天才般的才能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作为一位翻译家而言,其译作数量也是惊人的,从青年时期开始直到逝世为止,他翻译的作品共有两百多部,作家作品涉及十多个国家,共计三百余万字。鲁迅的翻译生涯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在日本留学期间,而留日时期的翻译活动又可以以1906年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鲁迅翻译活动的重心从其翻译实践来看明显侧重于西方科幻小说,尤其是被誉为科幻文学之父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以往关于鲁迅的科幻小说翻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来看,这些研究的重点大多放在了鲁迅早期科学救国论或是翻译思想的研究上,而很少有对鲁迅的科幻文学观进行专门的探讨。本文试图以鲁迅对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的翻译为例,分析鲁迅的科幻文学观及其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位置,并结合当下的科幻文学的发展状况,探讨鲁迅的科幻文学观在当今的价值和启示。 一、上天且入地鲁迅留日时期的科幻小说翻译 1902年,鲁迅自南京乘船经上海东渡日本留学,他首先在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了两年。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当时在日本文坛,始于明治十年(1877)的凡尔纳热潮使得儒勒·凡尔纳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直至鲁迅到日本时,这股潮流的余热也还未消退。同时,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主张通过小说这种便于普通大众阅读的文学体裁来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以达到新民的目的。1902年,梁启超在其主办的杂志《新小说》创刊号上专门刊载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旅行》并进行了连载,之后他又以森田思轩的《十五少年》为底本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鲁迅于同年赴日本留学,不久就订阅了《新小说》,且受其影响颇深。周作人曾回忆鲁迅初到日本时说,首先引起他注意的外国小说家是嚣俄(维克多·雨果),其次有影响的作家是焦尔士威奴(儒勒·凡尔纳),他的《十五小豪杰》和《海底旅行》是杂志中最叫座的作品,当时鲁迅决心翻译《月界旅行》也正是为此。{1}此外,鲁迅本身对自然科学及科学小说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1934年写给杨霁云的信中提道我因为想学科学,所以喜欢科学小说{2},同时他在南京求学时受到较为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也为他之后的科幻小说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1903年,鲁迅亲自动手翻译了凡尔纳所写的两部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之后1904至1905年,他又翻译了《物理新诠》(仅译二章)、《世界史》、科幻小说《北极探险记》和《造人术》。1906年,他决定弃医从文,此后他关注的重心转向了被压迫民族呼吁自由解放的作家作品。 从鲁迅留日前期的翻译实践来看,其翻译的重心明显是在西方的科幻小说上,尤其是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翻译《月界旅行》鲁迅所依据的是井上勤的日译本《九十七时二十分间月世界旅行》,而井上勤也是依据英译本转译过来的。凡尔纳的原作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井上勤只翻译了前篇,因此鲁迅的译本《月界旅行》的内容也只包括前篇。《从地球到月球》讲述了美国一个枪炮会社的社员在社长巴比堪的带领下,共同制造能够飞向月球的炮弹弹丸的故事。凡尔纳的原书共有28章,井上勤的译本与之相对应,也分为28回,而鲁迅的翻译则将其压缩至14回,采用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形式,以文言和俗语相参的语体进行翻译,并对内容进行了一些增添、删减和改写。鲁迅在翻译时注明此书是美国查理士·培伦所著,这是由于井上勤译本的错译导致的,可见鲁迅并不知道这本书是凡尔纳所写。 而《地底旅行》鲁迅依据的底本是三木爱华和高须墨浦合译的《拍案惊奇·地底旅行》,这个日译本同样是英译本的再次转译。《地底旅行》主要讲述了德国博物家列曼和其侄子亚篱士以及向导梗斯三人一起由衣兰岬岛的火山口进入地底进行探险的故事。凡尔纳的原文共45章,日译本将其压缩为17章,而鲁迅翻译时再次将其减至12回。与《月界旅行》相同,《地底旅行》同样采用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和文白杂糅的语言,在内容上既有增添、删减,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_初二作文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深知鲁迅是个民族伟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风尚败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有很多“正人君子”虐待百姓。国家正在走向灭亡。迫使鲁迅成为一个批判家,揭发社会的黑暗,那么为何鲁迅对那些人,那些事那么仇恨?这种仇恨又带给他了什么?使他改变的转折点又有哪些? 要完整的透析鲁迅的批判思维就要明白这两点。 一、鲁迅批判性思维的成因 我们都已经读过《朝花夕拾》了。通过对这本书的浏览,我们能够理清鲁迅的成长经历为:7岁启蒙,12岁进入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随后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琐记》;然后去日本留学——《藤野先生》;最后回国,开始揭发社会的黑暗。——《范爱农》。 鲁迅在与阿长交往的过程中,在百草园或在三味书屋中都没有受到过外界污物的影响,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高兴的。但在鲁迅13岁时,鲁迅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其实不很愁生计。但

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这段文字看起来简略。事实上,正是这段生活成就了后来的鲁迅——他性格中的冷峻与多疑,他对世道人心的洞透与深刻,都与这段生活脱不了的管系! 在鲁迅文中这么写道:“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说明鲁迅在困境中离开故土。之后便一直流离在外,我从各个文章统计过,大概鲁迅回家的次数在6次以下,说明了鲁迅对家乡莫名的反感. 结合资料,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经过是这样的: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在《自习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实践探索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实践探索 1.人文教育内容不明确。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但国家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明确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一直处于模糊状态,语文教师们很难找到具体抓手来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的培养,无法进行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实践。 2.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形同虚设。尽管中国从上到下都在痛心疾首地斥责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还是坚如磐石。在学校,为了让学生考个好的分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考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灌输,层层肢解剥皮的分析,大都忽视借助教材的人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课堂上的“少、慢、差、费”现象非常严重。 3.学生阅读品位不高。笔者去年通过《对初中生阅读名家名篇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我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还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阅读的书籍质量普遍不高,尤其不太关注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由于市场上的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没有人在选择书籍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系统的引领。这样的阅

读现状意味着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容乐观的。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人文教育教学课程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读好书。”基于此认识,笔者逐渐摸索出以“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途径。由于初中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语文教材是他们最主要的课堂学习资料,所以充分开发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实施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定会调动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极大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名家传记作品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经典名著,对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品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都具有极强的熏陶感染作用。 1.选定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课题组全体教师在每学期寒暑假前就开始深入研读自己下学期将要教学的语文教材,精心梳理并选择教材涉及的一些名家传记和经典名著,结合学校的选修课安排情况,初步制定出下学期选修课课程计划。对名家传记、经典名著的选择,主要由各年级的课题组教师共同研讨选定。但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

忧患意识作文点评

作文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人们全新体验着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感受。其实,世界远没有真正的太平,天灾人祸不时威胁着我们的世界。雪灾、地震、战争、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考验着人们的原本不应脆弱的神经。 怎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呢?想想看,人们确实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在竞争中谋取生存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可以理解为“生于不满足,死于满足现状”,也可以理解为常怀忧患意识,在竞争中才有生存之道;安于现状,或看不到、或不去看潜在的危机,不测的危险或许会找上门来。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在于教育孩子,也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用忧患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才能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同样在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几十年,厌倦了忧患意识,在奢侈糜烂的生活中,在温柔乡里,最终迷失了自己,看不到,或根本就不去听、不去看近在家门的危险,真正“死于安乐”,为安禄山之乱所困,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 在当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安全生产等意识,绷紧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这根弦。在生产中,麻痹大意,就会造成安全隐患,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威胁;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如果沉迷灯红酒绿、迷失阿谀奉承中,则就面临威风扫地、甚至变为阶下囚。我们看到,煤矿屡屡爆炸,矿主的侥幸心理中能看到忧患意识吗?陈良宇腐败窝案,在缺失监督的前提下,高官也缺失忧患意识,沦为阶下囚的结果,真正吻合了“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能够常怀忧患意识,既能远离危机风险,也能在生存中增强进取的意识,在竞争中积极求得取胜之道。生活在非洲奥兰河两岸的羚羊,东岸的羚羊比西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快13米。之所以东岸的羚羊强健,是因为狼群就在附近,天天生活在“竞争气氛”中,危机让东岸的羚羊只有强健和警觉才能生存,而西岸的羚羊到东岸来活下来的很少。在今天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急中,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生活方式相比较就有高下之分了。美

试论鲁迅的悲剧意识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犀利,更主要的是他的对人生的深刻的洞察与体悟,以及他的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也是消极悲观的。过去,我们避讳谈到这一点,深怕因为这而影响鲁迅的伟大形象。但是无论我们从鲁迅的文章还是从别人的著述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晚年鲁迅曾经对友人说“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阎庆生先生从创作心里的角度,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家庭的不幸和变故,使鲁迅早年就染上忧郁的气质,使他过多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父亲沉重的疾病,以及其疾病所带给他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阴影,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少年鲁迅。同时家族的衰落,以及家族成员的一个个的悲剧性的结局,也使得他更多的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人生何为?这是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样的思考和追问,再加之他所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都使他的心如灌满了铅般沉重。这使他对人生社会感到无比的失望,甚而至于绝望。我们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透心的悲凉,彻骨的寒冷。这与他的这种心理气质和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极大的关系。他的直面现实人生,正视鲜血的淋漓,使他的作品显得异常的深刻犀利。他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社会的神经,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异常的的冷静中,见出他思想的锋芒。我想鲁迅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与作家,与他的这种思想认识与创作原则不无关系。读其作品,能激发起人们对人类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的深长的思考。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显出一种别样的格调。 鲁迅总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那些下层人们的生存状况上,写出他们生活上的艰辛与精神上的麻木。平常人的生活,简单,质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正是在中国乡村人们平常的生活情境中,作者把握到 《风波》了时代的脉搏,捕捉到了许多一般人所难以捕捉到的时代信息。刻画出了社会众生相。 就是典型的一例。作者抓住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辫子来做文章,通过辫子风波,把当时社会的现实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画,闭塞的乡村生活,守旧的思想观念,萎缩的人生,恰如旧社会农村生活一样,让人沉闷得透不过气来,宛如乡村生活的活化石。 鲁迅对人的终极命运的关照上,得出的是空,是悲,是虚无、是绝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就消极颓废。他在生命的过程性上,却是积极的,他努力使自己短暂的人生发出一点光亮来,为那些悲苦的人们肩住黑暗的闸门,让他们能够呼吸到一些爱的气息,给他们一些生的希望。他并不想把自己的忧郁的气质传染给那些不幸的人们。所以他在绝望中,仍然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悲观是就他自己而言的,积极是就大众而言的。这也就是汪晖先生所说的反抗绝望。因为他知道,无论怎么,人生的路还得走下去,正如《过客》中的那个过客一样,尽管他知道前面的路途还很迷茫,走下去也不知道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但是他还是要走下去,这“走”就成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他在深刻的体悟着人的孤独,感受着人类精神上所遭受到的巨大的折磨与痛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让他们过上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也就是那种精神上独立,人格上有尊严的人的生活。那种摆脱了一切精神羁绊,心灵上的孤独,地位身份上的不平。这是他的期望,也是他人生的最高目标,他在为实现自己的这一趟的一个目标而奋斗着,抗争着。他对那些下层的劳动人民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爱,这种爱是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爱,渗透着基督教般的情感,是具有宗教情感的爱。在爱的同时,他不无痛惜的看到,社会还是这么不公平,压榨、杀戮、奴役普遍存在于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人的身上,如毒蛇一般缠绕着人们的灵魂。让他感到痛惜的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一切不合理的东西看做是合理的,把不平等的看作是平等的。所以他极力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让他们起来打破这牢不可破的铁屋子。所以他在《呐喊》,呐喊之后是《彷徨》,是苦闷。他深刻的认识到,他的一切努力,都如泡影,一个个破灭。他的努力是徒劳的,但是他仍然不放弃,尽管他很是绝望,但是他还要抗争,与这社会,与这人生。鲁迅说他没有一个敌人。确

语文课本中的小练笔

五、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抓好“小练笔”训练,读写结合,既达到练笔的目的,又减缓了大作文训练的坡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自己在中高段的语文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把握时机、就文取材,让学生将课堂练笔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点: 1、弥补单元作文训练量的不足。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

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单元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单元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的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 二、紧扣课文,多形式练笔。 人教版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每一篇文章都是范文。无论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还是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化构思、鲜明风格的语言、独具一格的写作技艺,都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它的形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精彩段落,仿一仿。 学生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

军队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

军队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 胡锦涛同志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人民军队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三种意识”重要讲话,特别是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对于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抢占二十一世纪世界军事制高点,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军队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面对着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对我国安全统一构成了最严重、最现实的威胁。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奔涌大潮中,西方军事大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大力发展军事高技术,调整军队的体制编制,创新军事理论,向信息化军队加速转型,对尚处在机械化半机械状态的我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军队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军队必须认清威胁与挑战,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忧患意识要转化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强化忧患意识,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认清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快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步伐,真正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反复苦练什么。大力强化战斗精神,牢固树立真打实备思想,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忧患意识要融入到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而不胜;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军队的忧患意识是全民族忧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助推器。要注重把忧患意识贯穿于全民国防教育内容中,发挥好军队在国防教育中特殊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规律,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军队建设的新要求,自觉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拥护者、热情宣传者、模范实践者。

论中国人文精神之忧患意识

论中国人文精神之忧患意识 □肖艳 【摘要】通过对儒家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忧患意识探源,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境界中的忧患意识的梳理,阐述忧患意识精神境界的实质是为国、为道、为民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儒家 【作者简介】肖艳(1974.10 ),内蒙古赤峰人;河北保定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一、忧患意识之源流 忧患,指忧虑患难,即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人之喜怒哀惧、忧思怅惘本是人的本性,人类总是在迎接来自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挑战,经受千难万险的考验,才得以发展和进步。没有忧患,就没有危机感、没有追求、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其忧患意识源远流长。 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卫灵公》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立足现实,放眼长远;《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重内心修为;《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侧重人格的完善;《论语·卫灵公》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把恪守道义、谋求道义作为人生要务。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是最早系统地阐发忧患意识内涵的思想家,在这样的论述中,孔子忧患的是“道”,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立足于成就个体的人格,把个人的内心修为放在首位,而把个体的苦愁患难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把忧患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儒学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还有一段关于忧患意识的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优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种与民同乐、保民而王的思想是儒家民本主义的内容,这里对忧患意识的认识又具体地进了一步。 在孔子、孟子两位之后,忧患意识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其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因“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自家屋漏,犹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飞的精忠报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征战沙场,只为“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竭力“呐喊”以震醒麻木的国人;周总理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勇炸碉堡……纵观中国历史,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多不胜数。正是由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文明才得以绵延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繁衍至今,傲立于世界东方。 二、忧患意识之内涵 新儒家学者徐复观说:“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惧、绝望。……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人对吉凶成败与当事者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展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作者把“忧患意识”看作是主体的人对于事物的一种自觉承担的主动心理状态,是人对于所极度关注的对象事物的高度责任心。“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所倡导的一种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一种时刻自我警惕、自我提升、以天下为忧的精神,一种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它反映了社会主体出于自觉的社会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对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矛盾和问题的预防意识,集中表现为具有忧患意识的个体或群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因此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思想信念。当然,在忧患意识中存在着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譬如:有忧国、忧君、忧民的,也有忧社会、忧自然的;有忧民族、忧种族,也有忧世界的等等可谓十分丰富。但是这其中有一种忧患意识的立意可谓高远,具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之趋势的忧患意识,即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忧天下的意识在儒家传统文化中,自产生以来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其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忧“道”、忧“民”和忧“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优“道”而强调修“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将“道”的追求置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上,故忧患的目标直指“道”,即学说、真理,强调修“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将“道”的追求置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上,故忧患的目标直指“道”,即学说、真理,强调修“道”。他还讲过不少类似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忧“道”而教人要修道,把弘扬“道”作为士人的重要任务。 · 2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