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这⼀课的内容,它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与评述的综合课型。

该课提出的是美术知识中的⼀个重要⽅⾯——“质感”。

通过这⼀课的学习,让七年级的学⽣了解质感,学习画出质感的⼏种⽅法。

初步了解质感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学⽣们在欣赏和动⼿尝试中感受各种材质的⾃然特质。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

他们对“质感”是陌⽣的,但对材质的⾃然纹理是⽐较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是来⾃农村的孩⼦,特别对⾃然材料感受很深。

他们只是不知道对这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就叫“质感”,也不清楚质感在美术作品中的⼴泛运⽤,更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质感。

这需要教师使⽤正确的教学⽅法进⾏引导,更直观的进⾏实物效果展⽰,尽量使⽤多媒体去分析画家作品中的质感,讨论质感的运⽤,展⽰材质实物图⽚,增强视觉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课时教学⽬标:知识⽬标: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过程⽬标: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质感。

通过观察与练习表现⽅式,体会质感的表现。

情感⽬标:感受材质本⾝的美,学习细⼼观察⽣活中的材料纹理,感受质感之美。

进⼀步提⾼观察能⼒及培养对⽣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感受材料中的质感,理解作品中质感的表现。

教学⽅法:欣赏、评述、练习表现、讨论交流。

教具:课本、教学课件、实物材料(⽯头、树⽪、⽻⽑、棉布等)。

学具:课本、铅笔、橡⽪、绘图纸张。

教学过程:⼀、导⼊新课欣赏作品《根》,同时播放歌曲“黄⼟⾼坡”,画家对黄⼟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共同学习新课1)何为质感教师提问:刚刚看了《根》这张画,黄⼟地感觉很强烈,那么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七年级美术下_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

七年级美术下_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湘版普通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3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一课时
【授课年级】初中七年级
【授课教师】一中附中黄凤鹏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板块,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质感的表现的方法研究学习,了解绘画艺术语言,并运用于造型表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触摸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且学会用绘画方式去描绘对质感的情感表达。

【设计理念】本课的内容根据教材建议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不同物质的不同感受,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尝试与绘画表现。

第二课时不同质感的尝试练习,知识巩固。

【学情分析】通过给学段的学生绘画基础还不扎实,也不喜欢纯讲义教学所以游戏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性地教学,以学生为主而非满堂灌形式。

采取的是激趣生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不同物质的不同感受,了解美术作品中质感的表现方法,尝试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笔触去表现不同物质的质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生活中不同物质的质感所带来的情感表达,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掌握画出质感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用形状去表现物体质感。

【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1课时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1课时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
绘画中的质感是指触觉感受的视觉表现,通 常包括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硬、软等质 地。 绘画表现中的质感是通过光影变化以及物体 表面的纹理等手段获得的,其中也包括绘画 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种种因素。 质感对增强绘画表现的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谢谢观赏
丝绸 毛皮 玻璃 玉器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光泽、柔软、 细腻
感受:

感受:
晶莹、纯净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高雅
宁静迷蒙的湖面 鬼斧神工的奇石 清晨的露珠,嫩绿的小草,大自然为我们带来无 古老朴实的石屋 磅礴壮观的瀑布 斑驳沧桑的枯树 限美妙的自然质感之美。
画家笔下的质感(1)
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 察、感受以下几 种物质。
自主学习活动一: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物质
羽毛
质感
轻巧、柔软 坚硬、粗糙 光泽、柔软、细腻 柔软、蓬松 透明、高光反光强烈 光滑、温和
感受
飘逸、柔美 顽强、坚毅 华丽、典雅 温暖、舒适 晶莹、纯净 清新、高雅
石头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自主学习活动二: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解析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解析

五、课堂检测
(3分钟)
请你迅速用线条表现出树干上苍老 粗糙的质感。
奖给画的最有质感的你! 温馨提醒:2人展示,其他小组做点评。
六、作业布置
请你选择一个生活中你最熟 悉的物体,并运用所学的素描方 法表现出来。
要求:线条流畅,画面整洁,能准确把握 物体的形。
七、自主评价
(1+3+1)
要求:
1.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1 分钟)
用形状表现质感
质感不同的物体形态变化是不同的, 注意观察物体的形状,尤其是转折的地方, 硬或软,薄或厚,可以通过细心描绘轮廓 和结构形态表现出来。
外形的细微变化表现出了不同质感。
用线条表现质感
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在描绘质感方 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将软硬、粗细、 光涩等多种感觉形式表现出来。
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2+4+5) 质感的表现方法
思考练习: 选择一个简单的形(课本17页思考与
练习),通过形状和线条的改变,画出 两种不同的质感来,并谈谈你画的是什 么质感?
奖给回答最合理的你!
温馨提醒:1.独立构思。2.合作讨论、练习。3.展示交 流。(1号展示)Fra bibliotek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物体的质感以及画出质感 的几种方法—— 我请们同知学道们了观:察、触摸以下几种物质,分组讨 1.物论体完的成质下感表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线条 来表现。 2.不同的物体质感要选用适当的形状和线条来 描绘,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的抓住物体的整体 特征,创作出好的作品。 3.物体的质感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触摸体会, 以便于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能够准确定位,将 物体的质感用素描的形式展现出来。
各抒己见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1教学目标1、了解质感及画家笔下的质感的概念及分类;2、可以简单分析作品质感表现方法;3、尝试用不同线条描绘物品,以及不同技法表现质感。

2学情分析学生整体绘画水平不强,难以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第一课时将尝试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的感受及不同技法表现出来的质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质感概念及分类;2、理解画家如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质感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游戏导入1、游戏猜一猜2、请你连一连1、为学生提供游戏道具2、引入课题1、参加活动2、思考问题1、相互认识2、调节气氛、引入主题2学习内容(一)概念学习1、质感2、画家笔下的质感1、提问质感2、留下悬念:画家笔下的质感1、举例质感相差较大的物品2、掌握质感概念引出质感分类2学习:质感分类出示不同图片根据图片体会粗、细(人工、天然)质感分类引出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质感学习内容(二)如何用线简单线条表示不同质感出示:刚、柔、光滑、粗糙、轻、重尝试画不同质感的线条让学生了解线条对表示质感重要作用18赏析《根》出示图片尝试赏析师生画羽毛师演示、出示范画学生尝试创作交流1、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简评学生互评让学生懂得这个世界的“画笔”很多152、其他质感创作出示其他不同质感事例学生动手实践3、画家笔下的质感概念学习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从内心里理解这个概念,不死记硬背4、不同质感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课外拓展本课小结天然质感、人工质感,粗质感、细质感相互结合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么,能用手中的画笔在你的人生之路上绘出更多美丽的、不同的质感,让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缺。

3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一、质感:二、画家笔下的质感三、质感分类:第一类分法:人工质感、天然质感第二类分法:粗质感、细质感。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

《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说教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第3课,是“造型﹑表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了解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质感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并直接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已经对线条有了初步的学习,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手绘线条的艺术表达奠定了知识基础。

不过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结合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力来弥补学生抽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感受手绘线条的创造与表达。

说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游戏、思考、分析,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及表现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创新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说教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五周--《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一课时)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第五周--《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一课时)
• 1、可以是一个或者一组物体,通过质感从侧面表现一 种主题。
• 2、给你的作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能够直接表明主题 思想。
• 3、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一些材质的质感进行 创作。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 质的感觉。
质感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活动一:观看感受
请大家同学观看以下不同物体,说说图片中物体是什 么质感,给你什么感受。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质感:
光泽、柔软、 细腻
感受:
华丽、典雅
质感→主题
学习活动二: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活动三:作品欣赏
——画家笔下的质感
活动四:动手绘制
——画家笔下的质感
仿照《冠军的诞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 用草图的形式绘制能体现质感的形象,并谈谈自 己的想法。 (注:可以用文字详细说明) • 提示:
质感:
柔软、蓬松感Leabharlann :温暖、舒适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高雅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如果改变 一下画面中不 同物质的质感, 还能表现出作 者要表达的思 想主题吗?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光泽、柔软、 细腻
感受:
华丽、典雅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晶莹、纯净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高雅
宁静迷清蒙晨的的湖露珠面,嫩绿的小草,大古自鬼磅老然礴斧为朴我壮神实们观工的带的的石来瀑奇屋无布石 斑驳限美沧妙桑的的自枯然树质感之美。
谢谢观赏
重点总结
• 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更好的突 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 力。

质感——主题
自主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动手实践:
仿照《冠军的诞生》,选择一件 能表现自己部分生活的物品,尝试绘 制能体现质感的形象,并谈谈自己的 想法。 (注:可以用文字详细说明)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
绘画中的质感是指触觉感受的视觉表现,通 常包括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硬、软等质 地。
绘画表现中的质感是通过光影变化以及物体 表面的纹理等手段获得的,其中也包括绘画 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种种因素。 质感对增强绘画表现的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自主学习活动二: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田
如此强调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画家笔下的质感(1)
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 察、感受以下几 种物质。
自主学习活动一: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物质
羽毛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石头
坚硬、粗糙
顽强、坚毅
丝绸
光泽、柔软、细腻
华丽、典雅
Hale Waihona Puke 毛皮柔软、蓬松温暖、舒适
玻璃
透明、高光反光强烈 晶莹、纯净
玉器
光滑、温和
清新、高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