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 鼻窦炎课件
合集下载
鼻炎鼻窦炎PPT课件

鼻炎
(rhinitis) 医学院 董鸣
最新课件
1
❖一、鼻炎的分类
❖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是病毒、细 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 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 症。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 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 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最新课件
2
❖二、急性鼻炎
❖ (2)继发性:长期慢性鼻炎、慢性鼻窦 炎,有害粉尘、气体的刺激,鼻腔结构手术 切除过多,结核、梅毒和麻风对鼻粘膜的损 害。
最新课件
16
❖ 2.临床表现: ❖ (1)鼻塞: ❖ (2)鼻、咽干燥感: ❖ (3)鼻出血: ❖ (4)嗅觉丧失: ❖ (5)恶臭:臭鼻症 ❖ (6)头痛、头昏:
最新课件
色、淡黄如荔枝肉样半透明肿物。
最新课件
20
❖ 3.治疗:
❖ (1)激素治疗:
❖ 局部糖皮质激素:小息肉,或手术前后
❖
布地耐德,氟替卡松
❖ 口服激素:伴有变态反应或哮喘,或鼻息 肉术后,泼尼松
❖ (2)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要 采取综合措施。
最新课件
21
鼻窦炎
(sinusitis)
最新课件
17
❖ 3.治疗: ❖ (1)局部治疗: ❖ 鼻腔冲洗,鼻内用 ❖ 药,手术治疗(包 ❖ 括鼻腔外侧壁内移 ❖ 加固定,前鼻孔闭 ❖ 合术,鼻腔缩窄术) ❖ (2)全身治疗:
营养,维生素,铁、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新课件
18
❖六、鼻息肉
❖ 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 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 肉为临床特征。
7
❖四、变应性鼻炎
(rhinitis) 医学院 董鸣
最新课件
1
❖一、鼻炎的分类
❖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是病毒、细 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 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 症。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 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 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最新课件
2
❖二、急性鼻炎
❖ (2)继发性:长期慢性鼻炎、慢性鼻窦 炎,有害粉尘、气体的刺激,鼻腔结构手术 切除过多,结核、梅毒和麻风对鼻粘膜的损 害。
最新课件
16
❖ 2.临床表现: ❖ (1)鼻塞: ❖ (2)鼻、咽干燥感: ❖ (3)鼻出血: ❖ (4)嗅觉丧失: ❖ (5)恶臭:臭鼻症 ❖ (6)头痛、头昏:
最新课件
色、淡黄如荔枝肉样半透明肿物。
最新课件
20
❖ 3.治疗:
❖ (1)激素治疗:
❖ 局部糖皮质激素:小息肉,或手术前后
❖
布地耐德,氟替卡松
❖ 口服激素:伴有变态反应或哮喘,或鼻息 肉术后,泼尼松
❖ (2)手术治疗: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要 采取综合措施。
最新课件
21
鼻窦炎
(sinusitis)
最新课件
17
❖ 3.治疗: ❖ (1)局部治疗: ❖ 鼻腔冲洗,鼻内用 ❖ 药,手术治疗(包 ❖ 括鼻腔外侧壁内移 ❖ 加固定,前鼻孔闭 ❖ 合术,鼻腔缩窄术) ❖ (2)全身治疗:
营养,维生素,铁、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新课件
18
❖六、鼻息肉
❖ 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 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 肉为临床特征。
7
❖四、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疾病PPT演示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鼻息肉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发病机制研究
近年来对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炎症反应、 细胞增殖和基因遗传等方面的研
究。
诊断技术改进
鼻息肉的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如内 窥镜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 的应用,使得鼻息肉的早期发现和 准确诊断成为可能。
治疗手段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鼻息肉的治 疗手段也不断创新,如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等,为患者提 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定期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
1 2 3
定期进行鼻腔检查
对于有鼻息肉病史或疑似症状的患者,应定期进 行鼻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鼻息肉的复发 或并发症。
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或复 发。
及时就医处理并发症
如果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等鼻息肉相关症 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和加重。
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免疫系统的 异常激活,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 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
息肉生长与恶变风险
生长机制
鼻息肉的生长受到多种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 生长因子等。
恶变风险
虽然鼻息肉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和遗传因素等可能增加其 恶变的风险。因此,对于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的鼻息肉,应定期进行病理检查和 随访观察。
鼻息肉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 录
• 鼻息肉概述 • 鼻息肉的病理生理 • 鼻息肉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鼻息肉的并发症与处理 • 鼻息肉的预防措施与生活调理 • 总结与展望
01 鼻息肉概述
鼻炎鼻窦炎课件PPT经典.ppt

了解鼻炎 自由呼吸
最新.课件
1
自 由呼 吸
最新.课件
2
最新.课件
3
最新.课件
4
最新.课件
5
最新.课件
6
最新.课件
7
最新.课件
8
最新.课件
9
最新.课件
10
❖一、鼻炎的分类
❖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是病毒、细 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 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 症。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 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 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最新.课件
22
❖
(2)手术治疗: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
术,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
移术。
最新.课件
23
❖忌 ❖用 ❖优 ❖鼻
最新.课件
24
最新.课件
25
最新.课件
26
难受 吧
最新.课件
27
最新.课件
28
最新.课件
29
最新.课件
30
最新.课件
31
最新.课件
32
❖四、变应性鼻炎
21
❖
(2)局部治疗:局部应用辅舒良、伯克纳
等糖皮质激素药,应用1%麻黄素或盐酸羟甲
唑啉滴鼻药;鼻腔清洗。
❖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 1.临床表现
❖ 单侧或双侧持续鼻塞,无交替性。鼻涕 不多,常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闭塞感及 头痛、头昏、咽干、咽痛。
❖ 2 .治疗
❖ (1)药物治疗:同单纯性鼻炎。
36
最新.课件
37
❖ (2)药物治疗和手术物理治疗: 临床最常用
❖ ① 糖皮质激素: 包括鼻用激素(如伯克 纳、辅舒良等),口服激素短期突击疗法 (如泼尼松)。
最新.课件
1
自 由呼 吸
最新.课件
2
最新.课件
3
最新.课件
4
最新.课件
5
最新.课件
6
最新.课件
7
最新.课件
8
最新.课件
9
最新.课件
10
❖一、鼻炎的分类
❖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是病毒、细 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 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 症。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 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 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最新.课件
22
❖
(2)手术治疗: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
术,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
移术。
最新.课件
23
❖忌 ❖用 ❖优 ❖鼻
最新.课件
24
最新.课件
25
最新.课件
26
难受 吧
最新.课件
27
最新.课件
28
最新.课件
29
最新.课件
30
最新.课件
31
最新.课件
32
❖四、变应性鼻炎
21
❖
(2)局部治疗:局部应用辅舒良、伯克纳
等糖皮质激素药,应用1%麻黄素或盐酸羟甲
唑啉滴鼻药;鼻腔清洗。
❖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 1.临床表现
❖ 单侧或双侧持续鼻塞,无交替性。鼻涕 不多,常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闭塞感及 头痛、头昏、咽干、咽痛。
❖ 2 .治疗
❖ (1)药物治疗:同单纯性鼻炎。
36
最新.课件
37
❖ (2)药物治疗和手术物理治疗: 临床最常用
❖ ① 糖皮质激素: 包括鼻用激素(如伯克 纳、辅舒良等),口服激素短期突击疗法 (如泼尼松)。
鼻息肉科普讲座PPT课件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容易引 起鼻塞、喷嚏等症状。 鼻窦炎症是鼻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预 防和治疗鼻窦炎对鼻息肉的管理很重要 。
总结
如果鼻息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考 虑手术切除。
定期就医、鼻腔保湿和饮食调节都是预 防鼻息肉的重要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鼻息肉科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介绍鼻息肉 鼻息肉的危害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总结
介绍鼻息肉
介绍鼻息肉
什么是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上生 长的肉样突起,常常伴随鼻窦炎症状。 鼻息肉的表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和 嗅觉减退等症状。
介绍鼻息肉
鼻息肉的原因:鼻窦炎症引起的慢性鼻 炎和过敏性鼻炎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鼻 息肉,可考虑手术切除。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定期就医:定期就医检查鼻腔状况,及 时发现和治疗鼻息肉。 鼻腔保湿: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 盐水等鼻腔清洁剂。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 持饮食均衡。
总结
总结
鼻息肉的危害
鼻息肉的危害
呼吸问题:鼻塞可导致呼吸困难、嗅觉 减退等问题。 感染风险:鼻息肉堵塞鼻窦引发的炎症 易导致细菌感染。
鼻息肉的危害
影响生活质量: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会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对鼻腔敏感 的物质,如尘螨、花粉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过敏药物、鼻喷剂等 缓解鼻窦炎症状。
总结
如果鼻息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考 虑手术切除。
定期就医、鼻腔保湿和饮食调节都是预 防鼻息肉的重要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鼻息肉科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介绍鼻息肉 鼻息肉的危害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总结
介绍鼻息肉
介绍鼻息肉
什么是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上生 长的肉样突起,常常伴随鼻窦炎症状。 鼻息肉的表现:鼻塞、喷嚏、流鼻涕和 嗅觉减退等症状。
介绍鼻息肉
鼻息肉的原因:鼻窦炎症引起的慢性鼻 炎和过敏性鼻炎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鼻 息肉,可考虑手术切除。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定期就医:定期就医检查鼻腔状况,及 时发现和治疗鼻息肉。 鼻腔保湿: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 盐水等鼻腔清洁剂。
鼻息肉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 持饮食均衡。
总结
总结
鼻息肉的危害
鼻息肉的危害
呼吸问题:鼻塞可导致呼吸困难、嗅觉 减退等问题。 感染风险:鼻息肉堵塞鼻窦引发的炎症 易导致细菌感染。
鼻息肉的危害
影响生活质量: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会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预防和治疗鼻息肉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对鼻腔敏感 的物质,如尘螨、花粉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过敏药物、鼻喷剂等 缓解鼻窦炎症状。
鼻窦炎鼻息肉和鼻内镜手术 PPT-

✓ 內鏡下鼻腔手術 ✓ 內鏡下鼻竇手術 ✓ 內鏡下鼻眼相關外科和顱底外科手術
鼻窦炎47/23
鼻內鏡手術適應症
• 炎性疾病 • 鼻腔鼻竇結構異常 • 鼻腔鼻竇腫瘤 • 鞍區占位病變 • 鼻眼相關疾病 • 其他(腦脊液鼻漏、鼻腔鼻竇及前顱底異
物、 眶內膿腫)
鼻窦炎48/23
鼻內鏡外科技術應用領域拓展
5.鼻竇X線片及CT檢查:示 鼻竇粘膜增厚、竇腔密度 增高、上頜竇可見液平面。
6.穿刺沖洗法:擬診上頜竇 炎,在抗菌素控制下,退 燒後可用,觀察有無膿液, 並做細菌培養。有診治之 功效。
四、治 療
原則:根除病因,通暢引流,控制感染和預防併發
症。 1.一般治療:同上感。 2.控制感染:及時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很重要,以防 轉為慢性,避免產生併發症。
鼻竇炎、鼻息肉和鼻內鏡手術
鼻 竇 炎(Sinusitis)
一、定義 鼻竇炎是指鼻竇粘膜的化膿性炎症。其發病率占
鼻科總發病率1/4~1/5。 二、解剖特點與鼻竇炎發生關係 • •上頜竇: 發育早,竇腔大 , 底低, 自然開口高 ,
處於額篩引流通道下方,發病率最高。 • •篩竇:發育早,吸入氣流的首先衝擊部(前篩),
根據息肉中浸潤細胞 •中性粒細胞息肉 •嗜酸性粒細胞息肉
鼻窦炎29/23
臨床表現
1. 鼻塞
– 多為持續性 – 血管收縮劑無明顯療效
2. 嗅覺減退或消失 3. 粘液性或黃、綠膿性分泌物
臨床表現
3. 鼻竇炎的症狀
– 源於息肉的同一病變 – 息肉繼發病變
4. 中耳炎的症狀
– 耳鳴、聽力下降
鼻窦炎30/23
影像引導定位手術(導航手術) image-guided surgery
鼻內鏡手術基礎訓練 與規範操作
鼻窦炎47/23
鼻內鏡手術適應症
• 炎性疾病 • 鼻腔鼻竇結構異常 • 鼻腔鼻竇腫瘤 • 鞍區占位病變 • 鼻眼相關疾病 • 其他(腦脊液鼻漏、鼻腔鼻竇及前顱底異
物、 眶內膿腫)
鼻窦炎48/23
鼻內鏡外科技術應用領域拓展
5.鼻竇X線片及CT檢查:示 鼻竇粘膜增厚、竇腔密度 增高、上頜竇可見液平面。
6.穿刺沖洗法:擬診上頜竇 炎,在抗菌素控制下,退 燒後可用,觀察有無膿液, 並做細菌培養。有診治之 功效。
四、治 療
原則:根除病因,通暢引流,控制感染和預防併發
症。 1.一般治療:同上感。 2.控制感染:及時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很重要,以防 轉為慢性,避免產生併發症。
鼻竇炎、鼻息肉和鼻內鏡手術
鼻 竇 炎(Sinusitis)
一、定義 鼻竇炎是指鼻竇粘膜的化膿性炎症。其發病率占
鼻科總發病率1/4~1/5。 二、解剖特點與鼻竇炎發生關係 • •上頜竇: 發育早,竇腔大 , 底低, 自然開口高 ,
處於額篩引流通道下方,發病率最高。 • •篩竇:發育早,吸入氣流的首先衝擊部(前篩),
根據息肉中浸潤細胞 •中性粒細胞息肉 •嗜酸性粒細胞息肉
鼻窦炎29/23
臨床表現
1. 鼻塞
– 多為持續性 – 血管收縮劑無明顯療效
2. 嗅覺減退或消失 3. 粘液性或黃、綠膿性分泌物
臨床表現
3. 鼻竇炎的症狀
– 源於息肉的同一病變 – 息肉繼發病變
4. 中耳炎的症狀
– 耳鳴、聽力下降
鼻窦炎30/23
影像引導定位手術(導航手術) image-guided surgery
鼻內鏡手術基礎訓練 與規範操作
鼻息肉讲课PPT课件

专家建议与答疑
鼻息肉患者应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鼻息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息肉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鼻息肉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鼻息肉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鼻息肉患者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鼻内镜检查是诊断鼻息肉的主要方法 鼻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鼻腔内的情况,包括鼻息肉、鼻窦炎等疾 病 鼻内镜检查可以确定鼻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鼻内镜检查还可以发现其他鼻腔疾病,如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鼻窦CT检查
诊断鼻息肉的重 要手段
显示鼻腔和鼻窦 的结构
判断息肉的位置 和大小
协助医生制定治 疗方案
病理学诊断
鼻息肉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鼻息肉的概述
02
鼻息肉的诊断
03
鼻息肉的治疗
04
鼻息肉的预防与护理
05
鼻息肉的并发症及处理
06
鼻息肉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鼻息肉的概述
鼻息肉的定义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主要表现为鼻腔内出现肿块。 鼻息肉通常发生在鼻腔的鼻窦、鼻道等部位。 鼻息肉的形成原因包括炎症、过敏、遗传等因素。 鼻息肉可能导致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04
鼻息肉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 用手挖鼻孔、揉眼睛等不良
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PPT课件

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急性鼻窦炎
定义: 鼻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病程少于12周。 可累计骨质及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病因: (一)全身因素 1.过度疲劳、受寒受湿、营养不良 2.生活、工作环境不洁 3.特异性体质 4.全身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垂体或性腺功能 不全 5.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
病因:与急性鼻窦炎相似,至今未明。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全身症状 头痛头昏、睡眠不好、容易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局部症状 鼻塞 流脓涕 头面部疼痛 嗅觉减退或消失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中鼻
道或嗅裂黏膜增生,可见粘性分泌物,或伴有 鼻息肉产生。 鼻窦CT检查 上颌窦穿刺 鼻窦A型超声检查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鼻腔形态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中鼻道或嗅裂黏膜充血肿胀,明显粘性或脓性分泌 物。 鼻窦CT检查:窦内出现阴影充填,鼻窦X线检查作 用太小。 上颌窦诊断性穿刺:如发现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可 进一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治疗要点
全身治疗 1.抗感染治疗:敏感抗生素,或头孢II代抗生素。 2.抗过敏治疗:针对合并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 3.相关病治疗:针对相关邻近感染或全身慢性疾病
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鼻用减充血剂、粘液促排剂
2.鼻腔冲洗 3.上颌窦穿刺 4.鼻负压置换 5.鼻腔手术:处理相关疾病,如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 6.鼻窦手术:首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鼻息肉
概念: 过去作为独立疾病,现在已经并入慢性鼻窦炎 ,全称“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
急性鼻窦炎
定义: 鼻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病程少于12周。 可累计骨质及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病因: (一)全身因素 1.过度疲劳、受寒受湿、营养不良 2.生活、工作环境不洁 3.特异性体质 4.全身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垂体或性腺功能 不全 5.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
病因:与急性鼻窦炎相似,至今未明。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全身症状 头痛头昏、睡眠不好、容易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局部症状 鼻塞 流脓涕 头面部疼痛 嗅觉减退或消失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中鼻
道或嗅裂黏膜增生,可见粘性分泌物,或伴有 鼻息肉产生。 鼻窦CT检查 上颌窦穿刺 鼻窦A型超声检查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鼻腔形态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中鼻道或嗅裂黏膜充血肿胀,明显粘性或脓性分泌 物。 鼻窦CT检查:窦内出现阴影充填,鼻窦X线检查作 用太小。 上颌窦诊断性穿刺:如发现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可 进一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治疗要点
全身治疗 1.抗感染治疗:敏感抗生素,或头孢II代抗生素。 2.抗过敏治疗:针对合并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 3.相关病治疗:针对相关邻近感染或全身慢性疾病
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鼻用减充血剂、粘液促排剂
2.鼻腔冲洗 3.上颌窦穿刺 4.鼻负压置换 5.鼻腔手术:处理相关疾病,如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 6.鼻窦手术:首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鼻息肉
概念: 过去作为独立疾病,现在已经并入慢性鼻窦炎 ,全称“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
鼻息肉PPT演示课件

鼻息肉
汇报人:XXX 2024-01-11
目录
• 鼻息肉概述 • 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 • 鼻息肉的临床治疗 • 鼻息肉的并发症与风险 • 鼻息肉的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鼻息肉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起的肿块,多为双侧多发性, 表面光滑,颜色灰白或淡黄,质地柔软,可活动,无触痛。
炎细胞浸润。
息肉表面覆盖着鼻腔粘膜,其下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大量浆细
胞和淋巴细胞。
炎症反应及免疫机制
鼻息肉的形成与鼻腔内的慢性炎症反 应密切相关,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其中发挥重要作 用。
鼻息肉中常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提示过敏反应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免疫机制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也起 着重要作用,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 与。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保持饮食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增强 身体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 鼻腔,避免用手挖鼻孔等 不良习惯。
定期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情况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鼻炎
鼻息肉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炎 发生,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 嚏等症状。
鼻塞、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鼻塞
鼻息肉堵塞鼻腔,导致鼻塞,影响呼 吸通畅。
呼吸困难
严重鼻息肉可能导致呼吸道狭窄,出 现呼吸困难,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 活。
嗅觉减退或丧失等感觉障碍
汇报人:XXX 2024-01-11
目录
• 鼻息肉概述 • 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 • 鼻息肉的临床治疗 • 鼻息肉的并发症与风险 • 鼻息肉的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鼻息肉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起的肿块,多为双侧多发性, 表面光滑,颜色灰白或淡黄,质地柔软,可活动,无触痛。
炎细胞浸润。
息肉表面覆盖着鼻腔粘膜,其下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大量浆细
胞和淋巴细胞。
炎症反应及免疫机制
鼻息肉的形成与鼻腔内的慢性炎症反 应密切相关,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其中发挥重要作 用。
鼻息肉中常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提示过敏反应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免疫机制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也起 着重要作用,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 与。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保持饮食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增强 身体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 鼻腔,避免用手挖鼻孔等 不良习惯。
定期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情况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鼻炎
鼻息肉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炎 发生,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 嚏等症状。
鼻塞、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鼻塞
鼻息肉堵塞鼻腔,导致鼻塞,影响呼 吸通畅。
呼吸困难
严重鼻息肉可能导致呼吸道狭窄,出 现呼吸困难,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 活。
嗅觉减退或丧失等感觉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息肉 鼻窦炎
学习交流PPT
1
鼻息肉 Nasal polyps
学习交流PPT
2
病因
• 纤毛运动功能障碍 • 微环境变化 • 嗜酸细胞和细胞因子
• 归根结底 ——免疫因素导致
学习交流PPT
3
临床特征
• 双侧 • 鼻塞 • 嗅觉障碍 • 变应性鼻炎症状 • 继发感染症状
• 去皮葡萄样新生物——堪称经典!
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
学习交流PPT
4
治疗
• 激素
• 全身激素 • 局部激素
• 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学习交流PPT
5
急性鼻窦炎 (Acute rhinitis)
发病率:
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蝶 窦炎
病因: 1、全身因素
2、局部因素
①、鼻腔疾病
②、邻近器官的感染 病灶
③、鼻窦外伤或异物, 游泳或跳水不当
13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以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病 变,恢复鼻窦口的引流和通气为 关键,用局限的手术解除广泛的 鼻窦病变.
鼻腔鼻窦内窥镜微创技术的发展
影像导航系统在鼻科手术中的运
用。
鼻颅底外科,鼻眼相关外科,鼻
④、鼻腔填塞物留置 时间过久
⑤、鼻窦气压损伤
致病菌:化脓性球菌
学习交流PPT
6
急性鼻窦炎(Acute rhinitis)
2、局部症状 (三联症) ①、鼻塞 ②、流脓涕 ③、头痛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发热、畏寒; 小儿症状重
学习交流PPT
7
急性鼻窦炎
诊断依据:
• 三联症 • 鼻腔检查;
脓液位置不同:前组鼻
病因:
一. 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 时合理治疗或阻塞鼻 窦引流因素未去处
二. 全身因素
临床特点:
• 三联症+嗅觉障碍
• 头痛特点:
伴有鼻部症状;有时间 性和固定部
位;随鼻部症状改善而 改善
学习交流PPT
• 全身症状
10
慢 性 鼻 窦 炎 (Chronic rhinitis)
检查: • 前鼻镜, • 位置引流,上颌窦穿刺, • 鼻窦X线或CT扫描
• 根据脓涕位置判定病变部位
脓涕来源
病变部位
中鼻道
前组筛窦
嗅裂 后鼻孔 下鼻道大量脓液
后组筛窦 上颌窦
学习交流PPT
11
慢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
首要症状
慢性鼻炎 鼻阻塞
鼻涕特性
粘液性为主;双侧鼻腔
鼻腔病变主要部位:
中鼻道及嗅裂
息肉形成
特殊检查法: 穿刺冲洗法 鼻窦X线或CT扫描
在下鼻甲 无脓涕
窦炎位于中鼻道,后组见于嗅 裂
• 鼻窦拍片,CT或MR • 上颌窦穿刺
学习交流PPT
8
治疗
治疗原则:
• 根除病因; • 解除引流和通气障碍; • 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治疗方法:
• 抗感染治疗 • 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时
机、操作要点) • 鼻窦负压置换吸引疗法 • 血管收缩剂滴鼻
学习交流PPT
9
慢 性 鼻 窦 炎 (Chronic rhinitis)
无
慢性鼻窦炎 多脓涕
脓性为主;可为单侧鼻 腔
在中鼻甲附近 有脓涕 可有
用于上颌窦炎,有脓。 有助临床诊断
学习交流PPT
12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 ①、上颌窦穿刺冲洗 适应症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②、鼻窦负压置换吸引疗法 目的 方法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治疗 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引流
学习交流PPT
神经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
鼻息肉 Nasal polyps
学习交流PPT
2
病因
• 纤毛运动功能障碍 • 微环境变化 • 嗜酸细胞和细胞因子
• 归根结底 ——免疫因素导致
学习交流PPT
3
临床特征
• 双侧 • 鼻塞 • 嗅觉障碍 • 变应性鼻炎症状 • 继发感染症状
• 去皮葡萄样新生物——堪称经典!
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
学习交流PPT
4
治疗
• 激素
• 全身激素 • 局部激素
• 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学习交流PPT
5
急性鼻窦炎 (Acute rhinitis)
发病率:
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蝶 窦炎
病因: 1、全身因素
2、局部因素
①、鼻腔疾病
②、邻近器官的感染 病灶
③、鼻窦外伤或异物, 游泳或跳水不当
13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以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病 变,恢复鼻窦口的引流和通气为 关键,用局限的手术解除广泛的 鼻窦病变.
鼻腔鼻窦内窥镜微创技术的发展
影像导航系统在鼻科手术中的运
用。
鼻颅底外科,鼻眼相关外科,鼻
④、鼻腔填塞物留置 时间过久
⑤、鼻窦气压损伤
致病菌:化脓性球菌
学习交流PPT
6
急性鼻窦炎(Acute rhinitis)
2、局部症状 (三联症) ①、鼻塞 ②、流脓涕 ③、头痛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发热、畏寒; 小儿症状重
学习交流PPT
7
急性鼻窦炎
诊断依据:
• 三联症 • 鼻腔检查;
脓液位置不同:前组鼻
病因:
一. 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 时合理治疗或阻塞鼻 窦引流因素未去处
二. 全身因素
临床特点:
• 三联症+嗅觉障碍
• 头痛特点:
伴有鼻部症状;有时间 性和固定部
位;随鼻部症状改善而 改善
学习交流PPT
• 全身症状
10
慢 性 鼻 窦 炎 (Chronic rhinitis)
检查: • 前鼻镜, • 位置引流,上颌窦穿刺, • 鼻窦X线或CT扫描
• 根据脓涕位置判定病变部位
脓涕来源
病变部位
中鼻道
前组筛窦
嗅裂 后鼻孔 下鼻道大量脓液
后组筛窦 上颌窦
学习交流PPT
11
慢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
首要症状
慢性鼻炎 鼻阻塞
鼻涕特性
粘液性为主;双侧鼻腔
鼻腔病变主要部位:
中鼻道及嗅裂
息肉形成
特殊检查法: 穿刺冲洗法 鼻窦X线或CT扫描
在下鼻甲 无脓涕
窦炎位于中鼻道,后组见于嗅 裂
• 鼻窦拍片,CT或MR • 上颌窦穿刺
学习交流PPT
8
治疗
治疗原则:
• 根除病因; • 解除引流和通气障碍; • 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治疗方法:
• 抗感染治疗 • 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时
机、操作要点) • 鼻窦负压置换吸引疗法 • 血管收缩剂滴鼻
学习交流PPT
9
慢 性 鼻 窦 炎 (Chronic rhinitis)
无
慢性鼻窦炎 多脓涕
脓性为主;可为单侧鼻 腔
在中鼻甲附近 有脓涕 可有
用于上颌窦炎,有脓。 有助临床诊断
学习交流PPT
12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 ①、上颌窦穿刺冲洗 适应症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②、鼻窦负压置换吸引疗法 目的 方法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治疗 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引流
学习交流PPT
神经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交流PPT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