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医药行业政策盘点

合集下载

2012年医药市场前沿信息

2012年医药市场前沿信息

2012年9月FDA批准新药概况核心提示:2012年9月,FDA批出新分子实体药品4个,新剂型药品2个。

新分子实体药品分别有治疗白血病药品BOSULIF,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品AUBAGIO,用于前列腺癌检测的显像剂CHOLINE C11,治疗晚期肠癌药品STIVARGA。

新剂型药品是QUILLIVANT XR(盐酸哌甲酯口服混悬液),LOTEMAX(氯替泼诺眼用凝胶)。

2012年9月,FDA批出新分子实体药品4个,新剂型药品2个。

新分子实体药品分别有治疗白血病药品BOSULIF,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品AUBAGIO,用于前列腺癌检测的显像剂CHOLINE C11,治疗晚期肠癌药品STIVARGA。

新剂型药品是QUILLIVANT XR(盐酸哌甲酯口服混悬液),LOTEMAX(氯替泼诺眼用凝胶)。

表:2012年9月FDA批准新药BOSULIF,通用名伯舒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该产品有两个规格,100mg和500mg。

生产公司为惠氏,即现时的辉瑞公司。

有专家预计2016年该产品的全球销售总额或将达3.41亿美元。

AUBAGIO,通用名特立氟胺,是一种具有消炎性质、改善病情的免疫调节口服药,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

每日一片。

生产公司为赛诺菲安万特。

临床试验中,使用Aubagio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肝功能异常、恶心和脱发。

CHOLINE C11,为胆碱C11注射液,是一种显像剂,用于复发性前列腺癌检测。

胆碱C11注射液静脉给药可产生图像,帮助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在组织取样中寻找特定身体部位。

QUILLIVANT XR,是盐酸哌甲酯口服混悬液,之前剂型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

这次产品获批为片剂或胶囊吞服困难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STIVARGA,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肠癌,为拜耳公司产品。

拜耳集团相信STIVARGA可用于治疗晚期肠癌以及胃肠道间质瘤,且每年的销售额最多将可达到5亿欧元。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报告2012年医药工业继续平稳增长,生产、销售和利润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医药工业整体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但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外贸形势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一、总体运行状况(一)产销稳步增长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平稳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45.3亿元,同比增长20.1%。

2008-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注:本文医药行业除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医药制造业外,还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从2008-2012年各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来看,2012年在持续两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后,在三季度出现企稳。

与2011年底28.9%的增速相比,上半年累计9.8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下半年有所减少,全年累计增幅重新恢复到20%水平。

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成药生产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4个子行业增速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增幅水平最低,为14.0%。

2012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2、销售产值增速小幅上升2008-2012年医药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7355.2亿元,同比增长21.1%。

除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和中成药生产业外,其余4个子行业的增速均高于医药工业平均水平,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业的增速较平均水平高了6.5个百分点。

2012年医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累积完成情况3、产销率稍有回落2008-2012年医药工业产销率变化情况2012年全行业整体产销率有所回升,全年行业平均产销率为95.6%,低于2011年底水平0.4个百分点。

与2011年同期相比,除中药饮片加工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外,其余各子行业的产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最大的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下降了1.4个百分点。

2012医药行业主要政策整理

2012医药行业主要政策整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
19日,《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优先发展县医院,2将完善医药产业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务院
11月
6日,《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兼并重组、严格药品委托生产资质审查和审批、设立企业退出机制、对通过新版认证的药品招标采购给予优惠等六个方面
卫生部
16号,《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要集中发挥中医药研究机构技术优势,;探索中医药信息化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机制新模式,促进新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8月
1日,《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通知》:通知指出,2012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均要探索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10日,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区域性批发企业布局的通知:要进一步提高麻精药品经营和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医疗需求
SFDA
SFDA
22日,《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淘汰内在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品种,促进我国仿制药整体水平提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SFDA
27日,商务部发布首批药品流通行业五项标准:《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药品流通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药品流通企业通用岗位设置规范》主要对医药流通环节中的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药店这两大类企业制定了分级规范
发改委
10月8日实施
18日,《2012年北京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方案》,采取“左右联动,上下衔接”的联动模式。

2012年10月(上半月)医药行业要闻综述

2012年10月(上半月)医药行业要闻综述

2012年10月(上半月)医药行业要闻综述2012-10-16一、政策监管1、食药局印发《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月8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完成《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的工作目标,国家局依据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相关规定,在《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并印发。

意见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电子监管网产生的预警,高风险预警(药品已过有效期、批准文号已过有效期、企业证书已过有效期、特药相关预警)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工作。

2、财政部、卫生部颁布《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新闻办公室10月10日消息,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近日,财政部联合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办法》明确了医疗收费票据的种类、内容和适用范围,统一了医疗收费票据式样、防伪措施和监制章,规范了医疗收费票据的印制、发放、使用、保管、核销、销毁、稽查等管理,明确提出了将医疗收费票据管理纳入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监管。

点评:《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强化医疗收入监督检查,有效防治虚假医疗票据,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月15日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设定了未来三年基层中医药的覆盖目标,要求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点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中药行业市场增长空间,中药类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04.14•【文号】国办发[2012]20号•【施行日期】2012.04.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巩固扩大医改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医改,现提出2012年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精神,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持医改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保持医改良好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阶段性改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1.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2012年医药行业大事记

2012年医药行业大事记

2012年医药行业大事记第一篇:2012年医药行业大事记政策篇】一、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于10月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发展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快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

【时代方略点评】卫生投入持续加大,刺激药品市场需求。

“规划”规定未来五年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在不低于前三年基础上有所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个人支出控制在30%以下。

“基药制度”执行力加强,基药市场空间扩大,利好优质基药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面临营销战略转型。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所有零售药店和其他医疗机构都应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报销比率将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中药、民族药企业迎来新机会,应把握政策机遇,借力发展。

现有地、县两级中医民族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覆盖率争取100%;中医临床科室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达50%。

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如下:目标项指标总体规模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发展领域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基药供应确保基本药物供应。

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售前20 位企业占80%以上市场份额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 个以上,开发30 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完成200 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开发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品种行业标准质量安全上水平。

医药制造中成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2

医药制造中成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医药制造-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品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7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5)(1)主要法律法规 (5)(2)主要政策 (6)3、行业监管制度 (9)(1)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管理 (9)(2)药品管理 (10)(3)药品定价 (14)(4)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15)(5)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15)二、行业概览 (17)1、全球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17)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18)(1)我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18)(2)我国医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18)(3)我国医药工业利润率 (19)(4)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20)三、细分行业市场情况 (21)1、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市场情况 (21)(1)脑血管中成药市场情况 (22)(2)抗抑郁药市场分析 (23)(3)抗精神病药物市场情况分析 (26)2、消化系统药物市场情况 (29)(1)胃肠促动力药市场情况 (30)(2)胆道疾病用药市场情况 (31)3、眼科药物市场情况 (32)4、其他领域市场情况 (33)四、行业进入壁垒 (35)1、法规壁垒 (35)2、资金壁垒 (35)3、市场壁垒 (36)4、技术壁垒 (37)5、品牌壁垒 (37)五、影响本行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8)1、有利因素 (38)(1)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升民众的医药需求 (38)(2)经济结构转型带动需求不断扩大 (39)(3)国家加大民生建设和转移支付力度,将促进医保市场的扩大 (39)(4)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市场化 (40)(5)专项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41)2、不利因素 (41)(1)产业集中度低,整体上缺少规模化优势 (41)(2)研发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42)(3)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42)(4)能耗大、污染重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 (43)六、行业技术特征及发展方向 (43)1、行业技术特征和特点 (43)2、经营模式 (44)3、行业平均利润水平 (45)4、医药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45)七、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46)医药制造业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四大行业;其中,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化学药行业包括合成原料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行业包括分子免疫药物、分子治疗药物、分子诊断药物。

回顾2012-新药篇、政策篇、临床篇、并购合作篇

回顾2012-新药篇、政策篇、临床篇、并购合作篇

回顾2012——新药篇、政策篇、临床篇、并购合作篇在转瞬即逝的2012年,专利失效仍然是导致主要药物收益损失加速恶化的原因。

但是从新药获批方面而言,2012年保持了2011年的高水准,相比2011年FDA批准的35个新药,2012年则批准了39个新药,这一数量创16年来FDA 新药批准数量的新高。

加之新措施的提出也为未来的新药开发带来了新希望。

新药篇2012年FDA 批准新药数量创16年新高,EMA批准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专利悬崖于2012年达最陡点,分析家们预测在这一年通用名药物的竞争将是先前重磅炸弹的销售额减少330亿美元。

尽管2012年FDA共批准39种新药(表1),为16年来最高。

但是在这些药物中能有像辉瑞公司超级重磅炸弹阿托伐他汀(立普妥;Lipitor)一样带来巨额收益的药物似乎不太可能,但是2012年FDA 继2011年之后持续保持高数量的新药批准这本身就是对药物研发的巨大鼓舞。

而且,在FDA批准的新药中突破性产品所占比例很明显,比如Vertex制药的ivacaftor(商品名为Kalydeco),它是首个获批用于改善囊性纤维化病情的药物。

此外,辉瑞公司的tofacitinib (商品名为Xeljanz)是FDA近十几年批准的第一个口服用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欧盟方面,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物委员会(CHMP)于2012年7月批准荷兰生物科技公司uniQure 的alipogene tiparvovec (商品名Glybera)在欧洲地区上市,它是首个治疗因脂蛋白酯酶缺乏(LPL)导致重度或复发性胰腺炎发作的基因治疗药物。

Glybera的获批对整个基因治疗领域的促进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表1 FDA 2012年批准的39个新药获批日期商品名通用名生产公司适应证2012-1-17 Voraxaze glucarpidase BTG International 减少化疗患者血浆中氨甲喋呤浓度2012-1-23 Picato ingenol mebutate Leo Pharma 局部外用治疗光化性角化病2012-1-27 Inlyta axitinib 阿西替尼辉瑞对其他治疗无效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2012-1-30 Erivedge vismodegib 基因泰克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及放疗或有癌细胞扩散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患者2012-1-31 Kalydeco ivacaftor Vertex 制药罕见型囊性纤维化(CF)2012-2-10 Zioptan tafluprost 默克青光眼眼内压升高2012-3-6 Surfaxin lucinactant DiscoveryLaboratorie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12-3-27 Omontys peginesatide Affymax 肾透析贫血2012-4-6 Amyvid florbetapir F18 Avid 制药阿尔茨海默氏病诊断造影剂2012-4-27 Stendra avanafil(阿伐那非)Vivus性勃起功能障碍(ED)2012-5-1 Elelyso taliglucerasealfa辉瑞高歇氏病2012-6-8 Perjeta pertuzumab 基因泰克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病人,以及先前未接受HER2靶向治疗或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联合化疗的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2012,是当之无愧的医药政策年。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医药政策数量多、质量高,而在“漫天飞舞”的政策当中,总有一些政策让人“无法忘却”,如新版GMP、限抗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票据整治等等。

这些新政或有所突破,或触及体制,或聚焦热点,或影响深远,有的政策受到赞誉,也有的遭到抨击,但不管如何,都对医药产业当下及未来发展“添上了一把火”。

1、新版GMP深入推进
政策:2012年1月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实施工作的通知;2012年2月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GMP情况摸底调查做好分类指导工作的通知;2012年5月,药监局要求眼内注射液,眼内插入剂,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透伤用的眼用制剂以及眼用液体制剂在2013年12月前达到新版GMP要求,其他眼用制剂在2015年12月前达到新版GMP要求。

点评:由于种种原因,新版GMP在2011年的实施进展缓慢,这也导致2012年初国家就连续出台了两项新政,既有宏观层面的助推,又有操作层面的指导。

特别是对于药企的摸底和指导,由于企业对新版GMP理解处于初级阶段,再加上耗费时间长、投入成本大,在了解企业从设计到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新版GMP认证。

不过,国家还缺少一些鼓励政策或硬性措施,如招标和定价上给予扶持、资金税收优惠等。

2、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
政策: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选择300个左右的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力争2013年上半年总结评估,形成基本路子,为2015年实现县级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打好基础。

2012年9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建机制、控费用、调结构、强监管的原则,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收付费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点评:千呼万唤始出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当中提出的革除药品加成,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补偿渠道,则真正开始对补偿机制进行改革,触及核心利益。

随后出台的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更是对《意见》的深化,说明了国家对县级医院改革的重视,也使得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得到加强。

3、“限抗令”面市
政策:2012年3月,卫生部发布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012年4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今后将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并于2012年8月开始执行。

点评:在历经多轮征求意见后,限抗令终于面市,不仅实行分级管理、还细化了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将目录制定权下放到地方政府。

其正式出台及实施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使得抗菌药物限用走向常态化。

在抗菌药占据我国药品市场重要地位的当下,限抗令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逼迫许多企业进行调整和转型,最终会带来药品市场版图重构和行业洗牌。

4、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即将来临
政策:2012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将在2015年前完成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初步估计涉及500多个品种;对于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点评:从征求意见稿出台起,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根源上来看,一致性评价针对的是仿制药准入门槛低及制度和人为漏洞,解决我国仿制药质量偏低的现状,提高整体竞争水平。

但是,由于政策出台和实施的不确定性、制度设计以及执行问题,让一致性评价的实质影响大打折扣。

5、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步
政策:201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提出用两年左右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

点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出了第一步!新政不仅首次明确了时间表,以历史为参照物,向基层倾斜,同时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费用结算分周期。

结合人保部去年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意见看来,此次三部门联合颁发,说明了上层意见的统一以及推进的决心,将影响到医疗终端的扩容速度和药品结构,高性价比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6、降价令突破30大关
政策:2012年3月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2012年9月,发改委宣布从10月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7%。

点评:降价年年有。

药价虚高一直饱受诟病,是国家频频采取降价措施的直接原因,但在多达30把降价大刀之下,药价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而第29次和第30次降价令直指消化系统类药物和抗肿瘤、免疫、血液系统类药物,且降幅较大,涉及品种也较多,可以看出国家降价“决心不死”。

其实,国家更应该触及的是药价管控制度的完善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否则仍然治标不治本。

7、整治票据违法行为开展
政策:201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卫生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等7个单位发出《关于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三级以上公立医院、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发票使用情况的专项整治;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同时发出配套文件,强调要加大检查工作力度,重点检查问题发票,依法严肃查处相关单位的税收违法行为。

点评:票据整治政策屡见不鲜,但七部委联合却实属首例。

医药行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票据违法行为过于猖獗,是国家下决心整治的原由。

不过,尽管声势浩大,但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是行业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所致,光整治而不从制度着手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更何况执行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8、药用辅料管理紧急出发
政策:2012年4月,国家监管局发布《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2012年8月,国家药监局制定并出台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药用辅料将实施分类管理。

其中,新的药用辅料和安全风险较高的药用辅料将实行许可管理,其他辅料实行备案管理,并于2013年2月起执行。

点评:毒胶囊事件最终促使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的药用辅料监管新规,尽管是事后补救,但对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却是势在必行。

新政中的许可管理、药品原料式管理以及建立数据库、加大处罚尺度,不仅会提高药用辅料行业的门槛,带来洗牌效应,还将影响到下游
制药企业,乃至整个医药产业链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