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教案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对温州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温州的美丽风光和发展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2. 温州的历史沿革3. 温州的文化特点4. 温州的风土人情5. 温州的发展成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温州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主动了解温州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温州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温州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温州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温州的资料,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
(2)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如习俗、饮食、语言等。
(2)成果展示: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温州的著名景点、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文化特点。
(2)分析温州的发展成就,如经济、科技、教育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温州的文化特点?(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家乡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温州的特点和成就。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温州的短文,展示自己对温州的了解。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方历史与文化1. 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地方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课时:地方地理与环境1.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第三课时:地方风土人情1. 分析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
2. 探讨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
第四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 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家乡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3. 学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地域认同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材。
2. 课件: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参考资料:关于家乡的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历史探索之旅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第二课时:地理探索之旅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学生记录考察过程中的发现,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七、风土人情体验第一课时:民俗风情1. 教师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2. 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课时:方言与民间艺术1. 教师讲解家乡的方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方言交流。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本次周末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家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强化爱家、爱乡的意识。
本次活动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现了家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中增长。
以下是针对本次活动的教案及实践心得。
I. 教案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风貌,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活动内容(1)实地走访家乡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家乡文化:走访桃花源村的古建筑、书院、祠堂、村史馆等,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家乡风俗:走访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
家乡自然景观:走访绿荫公园、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体验家乡自然美景。
(2)调查研究家乡特产和名胜古迹家乡特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土特产和地方美食,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家乡名胜古迹:通过走访探险,了解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感受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3)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开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展示自己了解的家乡文化、彰显他们的艺术才能。
3. 活动步骤(1)分组交流将学生随机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家乡文化、风俗、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交流并相互补充。
(2)实地考察将分好组的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3)文艺表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凭借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对阅读、话剧、歌舞等方面的掌握,挖掘和展示家乡文化内涵,让文艺表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艺的舞台。
(4)结语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经历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家乡、了解家乡并树立对家乡的责任和归属感。
六年级上册美丽宝鸡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丽宝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学习宝鸡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宝鸡的自然风光1. 学习宝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 欣赏宝鸡的自然景观,如太白山、法门寺、秦岭等。
第二课时:宝鸡的历史文化1. 学习宝鸡的历史沿革,了解宝鸡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欣赏宝鸡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周原、炎帝陵、宝鸡博物馆等。
第三课时:宝鸡的经济发展1. 学习宝鸡的产业结构,了解宝鸡的经济发展状况。
2. 探讨宝鸡的经济发展对家乡的影响。
第四课时:宝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宝鸡的民间艺术,如凤翔剪纸、宝鸡皮影等。
2. 体验宝鸡的民俗活动,如社火、庙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对宝鸡的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2. 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小组合作探究的工具,如笔记本、彩笔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课时:宝鸡的自然保护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生灵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宝鸡自然保护区的视频资料。
2.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宝鸡自然保护区的信息。
3. 讨论如何保护宝鸡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七课时:宝鸡的城市建设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
2.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发展,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意识。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家乡的美主题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六年级上册家乡的美主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背景,认识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2.能够用适当的词语、语言描绘家乡的美景;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词语、语言的运用,感情的表达。
教学难点:感情的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论学生的家乡,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展示相关图片。
2.提问:“你们对家乡有哪些美好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对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1.通过教师出示的图片,读课文并谈论。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分角色表演课文,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文中内容。
4.导读评点课文,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美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5.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家乡的美,用自己的角度、方式来描绘家乡的秀美、壮美、神奇,让学生从中发现新的美。
三、巩固1.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图片、手绘、手工、游戏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情,以展示形式展示作品并互相交流。
2.整理出不同表达方式的感性段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鼓励。
2.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五、作业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写一篇短文。
2.学生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摄影作业,拍下家乡的美景并进行介绍。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堂以家乡为主题的语文课,旨在通过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体会。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表达对家乡的感情,不断提高他们的情感品质和语文素养。
吉林省小学六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每周1节每周1节课时计划月日一周共( 1 )课时课时计划月日二周共( 1 )课时教学过程家乡开发了独特的以冰雪、生态、边境、民俗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西部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密布的湿地、湖泊、名胜古迹,少数民族风情独特。
中部有辽阔的平原和特色鲜明的城市。
东部有巍峨的长白山和茫茫林海。
1、和同学交流下,你们都在旅游过?有什么收获?四、试一试,挑战指数针对以下问题与同学交流1、居住地的周边有哪些景点可以向大家介绍?2、假如让你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吸引大家来家乡旅游,你会怎样介绍?3、可以试着以“缤纷四季,最美家乡”为主题写一段宣传文字,,然后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在家乡旅游长白山、松花湖、向海、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课时计划月日三周共(1 )课时教学过程的西瓜闻名遐迩。
(2、)中部平原地区的庭院果树栽种广泛。
主要有李子、樱桃、杏、草莓、西瓜、甜瓜等。
(3、)东部山区主要出产苹果梨、山楂、蓝莓、山莓、酸栗、山葡萄、蓝靛果等。
其中,苹果梨是特色水果。
三、试一试,挑战指数我省出产的水果有哪些特点?看哪个小组例举的水果种类多。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家乡水果葡萄、沙棘、欧李李子、樱桃、杏、草莓、西瓜、甜瓜等。
课时计划月日四周共( 1 )课时教学过程此外,长白山还出产许多野山菌类,滑子蘑、榆黄菇、黑木耳、银耳、榛蘑等。
除了长白山,我省还产出黄花菜、婆婆丁、小根蒜等。
三、试一试,挑战指数投票选出你最喜爱的山野菜,制作一张海报。
看哪个小组创意好。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山野菜蕨菜、薇菜、刺嫩菜、山芹菜、黄瓜香、柳蒿、桔梗等风味独特的野生蔬菜课时计划月日五周共(1 )课时教学过程三、试一试,挑战指数小组的同学讨论,让我们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吧,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有创意。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大草原天然的草原,水源丰富、草质良好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授课十周月日课题白山市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白山市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自然、动物资源。
六年级综合实践可爱的家乡教案

小学综实六上《得意的家乡》教案第一课时我的家乡我理解一、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目的:学生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展总结、沟通,增进对家乡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的:在活动中熬炼、进步学生的多种实力,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共享、沟通意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的:通过活动,培育学生酷爱家乡、建立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利用各种展示汇报方式进展总结、沟通,增进对家乡的理解。
难点:在活动中熬炼、进步学生的多种实力,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共享、沟通意识。
三、教学打算:师生前一阶段搜集各种关于家乡的资料、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习指导语:同学们,我们从十月初开场进展了理解《我的家乡》的主题活动,经过制定活动方案、小组调查、分析整理几个阶段后,今日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状态迎来了本次汇报沟通。
在活动期间,教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首歌颂我们滕州的歌曲《荷花别样红》,想观赏一下吗?那要留意听,歌曲中都唱出了什么呢?3、学习指导语:这首歌好听吗?你都听出了什么?(生答)是啊,巍巍龙泉塔,清清微湖水,我们的家乡多美啊!你们在前一阶段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调查的?课堂预设:1、实地调查2、访谈自己的父母及身边长辈3、翻阅书籍4、上网查找5、4、学习指导语:你们可真有方法!下面就把你们的收获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理解得意的家乡吧!(师板书课题:我的家乡我理解)【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沟通,并以歌曲引入课题,让学生对家乡多一些理解。
】(二)汇报活动1、师:哪个小组情愿先来?2、分小组汇报史地小组汇报:汇报内容:介绍德州的政区分布、人口、历史……学习指导语:德州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汇报内容:展示家乡现代化建立和开展改变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互相沟通、倾听别人的汇报,让学生养成做事情肯定要有打算,有安排的习惯,从而更加完善自我,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上册美丽宝鸡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丽宝鸡教案第一章:宝鸡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宝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宝鸡的气候类型及特点3. 宝鸡的地形地貌特征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宝鸡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宝鸡的自然美景。
2. 视频播放:播放宝鸡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宝鸡的自然景观。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宝鸡自然风光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第二章:宝鸡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古代文明、历史遗迹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宝鸡的古代文明2. 宝鸡的历史遗迹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宝鸡的历史文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宝鸡的历史氛围。
2. 故事讲解:讲解宝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宝鸡的历史变迁。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宝鸡历史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章:宝鸡的民俗风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民俗风情,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内容:1. 宝鸡的传统节日2. 宝鸡的民间艺术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宝鸡的民俗风情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宝鸡的民俗特色。
2. 视频播放:播放宝鸡民俗风情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宝鸡的民俗文化。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宝鸡民俗风情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第四章:宝鸡的现代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现代发展成果,如城市建设、经济产业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宝鸡的城市建设2. 宝鸡的经济产业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宝鸡的现代发展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宝鸡的发展变化。
2. 视频播放:播放宝鸡现代发展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宝鸡的发展成果。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宝鸡现代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老家吉林
累计1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吉林的悠久历史。
2、教育学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的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家乡吉林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这块黑土地上,生活的朴实善良的人们,为保卫和发展自己的家乡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议一议:
1、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吉林的行政区划最早形成于那个时期。
三、读一读:
1653—1954年吉林省行政区划的变迁,思考:
1、在不同的时期,吉林省的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
2、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形成于哪一年?
四、试一试
1、为了发展家乡和保卫家乡,你有什么好的感想和建议?
2、把你的想法简单的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老家吉林
吉林省的行政区划
建设和保卫家乡的想法
第2课:在家乡旅游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吉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2、让学生懂得宣传我们吉林的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吉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宣传我们吉林的旅游资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你都知道吉林的哪些旅游风景区?
2、旅游是重要的生活内容,我们的家乡吉林到处都有好山好水好风景。
二、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
1、家乡人都开发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2、吉林省的旅游资源都有哪些特点?
三、试一试
1、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大家都到哪儿游览过?有什么收获?
2、我们居住的周边有哪些景点和可以向大家介绍?
3、假如让你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吸引大家来家乡游玩,你会怎么介绍?
四、做一做
同学们,请以“缤纷四季,最美家乡”为主题写一段宣传文字,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在家乡旅游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
选择一下自己的家乡
第3课:家乡的水果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水果及其主要分布。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劳动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教学重点:
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水果的宣传资料,广泛了解各区域的水果特产。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家乡特色水果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省虽然地处东北,但出产的水果种类繁多,有的甚至是我国的特有品种。
二、说一说
1、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看,谁知道的水果种类多。
2、在你知道的这些水果中,哪些是我们家乡的水果。
3、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说说我省都有哪些水果及其分布的情况。
4、在我们吃过的这些水果中,哪些是我省在全国出名的水果。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夸一夸我们家乡的特色水果。
三、试一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自己的水果做推销广告。
、
1、你推介的水果的名称是什么?
2、你所推介的水果的广告词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家乡是水果
种类
推介
第4课:大草原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吉林大草原的分布。
2、感受草原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吉林大草原的分布。
教学难点:
感受草原的风土人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没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时,我们的眼前不禁会浮现出草原的美丽景象。
二、说一说
1、吉林省的草原分布?
2、我省的草原建设都有哪些举措?
3、吉林的草原旅游怎么样?
三、试一试
夏季是草原旅游的最佳时期。
请你设计一个和亲朋好友一起赴草原旅游的旅游方案。
四、做一做
和小组的同学一起,用熟悉的旋律,试着填写一段歌词来形容草原、绿草的美丽。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大草原
草原的分布、草原的旅游资源
第5课:山野菜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野菜的名称和种类。
2、让学生懂得推介家乡山野菜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野菜的名称和种类。
教学难点:
让学懂得推介家乡山野菜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吉林省乡村,生长着无数的山野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山野菜越来越常见于餐桌。
二、读一读
1、家乡的山野菜有哪些优点?
2、家乡的山野菜有哪些种类和名称?
3、在食用山野菜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试一试
1、以小组为单位投票选出一种最喜爱的山野菜。
2、制作一张推介山野菜的海报。
3、小组间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山野菜制作的最有创意。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山野菜
第6课:东北林蛙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林蛙的特点。
2、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东北林蛙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莽莽林海,浩浩松波,美丽的长白山孕育了数不尽的野生动植物,林蛙就是其中之一。
二、议一议:
1、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东北林蛙有哪些特点。
三、读一读
1、东北林蛙有哪些作用?
2、东北林蛙有什么价值?
3、东北林蛙的生存面临着哪些问题?
四、试一试
1、林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人们对林蛙有一定的需求;同时林蛙也是森林和农田的守护者,我们应该保护林蛙,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设计两条保护林蛙的宣传广告标语!
3、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设计得最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东北林蛙
作用、价值、保护
第9课、蒙古族
累计8节第周教学目标:
1、了解“草原骄子”蒙古民族。
2、了解蒙古族独具特色的狩猎方式。
3、了解大蒙古族交通民俗。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知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医院,是我省少数民族之一,游牧生活的历史让蒙古族拥有“草原骄子”的美誉
1.你了解蒙古传统风俗习惯中的哪一项?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
2.除了这些方面,关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你还知道那些?
3.组内充分交流后,载有一名代表参与全班分享。
如能辅以图片或表演就更好了!
4.读一读:吉林省的蒙古族、蒙古族的习俗
5.试一试:观察插图,品读文字,想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蒙古族的性格特征,你会选择那个词?为什么?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
蒙古族
习俗服饰歌曲
第8课:朝鲜族高句丽文化遗产
累计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高句丽文化遗址在我省的分布及主要遗址,激发学生的情感。
2、能力与方法:了解高句丽文化遗址在我省的分布及主要遗址。
教学重、难点:了解高句丽文化遗址在我省的分布及主要遗址。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高句丽世界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吉安市,其中有将军坟和好太王碑等名胜古迹。
二、读一读
将军坟:位于吉安市东北约千米的龙山脚下,因其造型很像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好太王碑:由一整块天然大石料稍加修琢而成,呈方柱形。
介绍好太王,姓高名安,是高句丽的第19位王。
洞沟古墓群:
作为古代东北地区很有影响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高句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高句丽文化遗址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一名同学都能争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高句丽文化遗址
将军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