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指南

合集下载

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技术

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技术

浅谈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技术摘要:橡胶沥青AR—SAMI应力吸收层是由橡胶沥青胶结料和单粒径集料组成的应力吸收薄膜。

根据橡胶沥青AR—SAMI应力吸收层材料要求,研究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橡胶沥青;AR-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Abstract: Rubber asphalt AR-SAMI stress absorbed layer is cemented by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material and the single particle size of aggregate of stress absorbed film. According to the rubber asphalt AR-SAMI stress absorbed layer material requirements, the rubber asphalt SAMI stress absorbed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Rubber asphalt; AR-SAMI; Stress absorbed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带的绝大多数城市为加快城市道路改造步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对城市中心路网原有水泥混凝土道路进行改造,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进行了“白加黑”改造。

由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砼板块之间存在大量接缝,加铺柔性沥青面层后,刚性基层(原水泥混凝土板)水平、竖向超限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便会在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出现反射裂缝(交通荷载是造成板缝两侧竖向位移的原因,水平位移则由温度变化引起)。

为此,道路路面“白加黒”改造,如何防止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反射到沥青路面,造成新铺沥青路面的病害是关键。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重庆交大道路桥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工办编制2010年8月目录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介绍 (3)2.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优点 (3)3.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领域 (4)4.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设计与施工 (5)4.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设计 (5)4.1.1材料技术要求 (5)4.1.2施工技术要求 (5)4.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6)4.2.1设备要求 (6)4.2.2施工工艺 (6)4.3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7)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简称SAMI,是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的一种应力吸收层结构。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在路面上洒布2~3kg/m2的橡胶沥青,同时在橡胶沥青上撒布一定量(一般建议为15~22kg/m2)的粒径9~12mm的预拌沥青碎石,形成1cm左右厚度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有效地防止水分的侵入,同时与下面层和铺装层粘结紧密。

2.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优点(1)防水作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形成1cm左右厚度的沥青膜,能有效防止水分浸入基层和路基,起到保护路基和基层的作用。

(2)粘结作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优良的粘结作用,与下面层和上铺装层的粘结力均在 1.0MPa 以上(稀浆封层的粘结力为0.2~0.4Mpa,普通粘层油的粘结力为0.1Mpa左右),能有效将路面铺装层与基层粘结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结构整理受力,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3)抗老化和耐久性SAMI采用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橡胶沥青具有优良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故SAMI也具有优良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

(4)减少路面反射裂缝橡胶沥青胶结料能有效封闭原路面表面的微裂缝和空隙,同时,对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收缩和干缩裂缝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切缝等均具有良好的封闭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反射到道路铺装层表面的裂缝。

(5)应力吸收层作用SAMI采用橡胶沥青做胶结料,表面撒布单级配的碎石,整个结构是一种柔性体系,对半刚性基层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集中应力有显著的缓冲和吸收作用,能有效缓解应力向铺装层的反射;同时,由于SAMI的应力吸收和缓冲作用,能将铺装层承受的荷载均化,减少和缓冲铺装层底拉应力,这也是采用SAMI结构能减少表面铺装层厚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能延长表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1]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1]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手册[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Rubberized Asphalt Stress Absorbing Layer,简称RASAL)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路面材料,它由橡胶粉和沥青混合而成,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和机场跑道等路面工程中。

本手册将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应用技术和施工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特性1.1弹性特性:橡胶粉的添加使得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有效吸收车辆的振动和冲击力,减少了路面噪音和车辆疲劳性,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2耐久性:1.3环保性:二、应用技术及施工要点2.1路面准备:在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准确的勘测和评估,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如有必要,应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工作。

2.2施工方法:(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采用喷洒法,由专业的施工队通过喷洒机将预制的混合料均匀喷洒在路面上。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喷洒的厚度和质量,确保不同路段的施工一致性和紧密性,避免出现裂缝和空鼓等问题。

(3)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施工工地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交通的安全通畅。

2.3施工环境:(1)室外施工时,应避免在雨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以免影响橡胶沥青的固化效果。

(2)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杂物和尘土的污染,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1施工不均匀:如果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不均匀,可能导致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不一致。

解决方案是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控制,确保喷洒的厚度和质量均匀一致。

3.2裂缝和空鼓:在施工中,如果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喷洒不紧密或存在施工缺陷,容易产生裂缝和空鼓的问题。

解决方案是加强施工队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和维护工作。

3.3天候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雨水或低温会影响橡胶沥青的固化效果。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性 。建 议橡 胶 沥青 S A M I 应力 吸 收 层 石料 级 配 和 石 料性 能要求 见表 1 和表 2 。
表 1 橡胶沥青 S A MI 应 力吸 收 层 碎 石 级 配 方筛孔尺寸/ m m
1 3. 2
( 2 )起步 和终 止 位 置 应 铺 工程 纸 , 以 准 确 进行
形 成 的富油层 起 到较 好 的防水 渗 作用 。
1 橡 胶 沥青 S A M I 应 力 吸收层 功 能
( 1 ) 防止水分 渗入 基层 和路基 , 起到保护路基
和基 层 的作 用 ;
( 2 )橡 胶 粉 添 加 材 料 能 抵 抗 沥青 胶 结 材 料 氧
化;
沥 青面层 问设 置 中间 层 ; ( 3 )采 用 加 筋 沥 青 混 合 料
( 1 )建议 橡胶 沥青 洒布量 为 2 ~3 k g / m  ̄ , 洒 布应
均 匀, 喷 洒 最 大 偏 差 量 不 应 超 过 规 定 洒 布 量 的 ±0 . 2 0 k g / m  ̄ 。 预拌 碎 石 应 先 采 用 油 石 比 O . 4 0 %一 O . 6 o % 的普 通 沥青预 裹附 , 并 应 没有 粉尘 。

要i 橡胶沥青 S A M I 应 力吸 收层是 由橡胶 沥青胶 结料 和单粒 径集料 组成 的应 力吸 收薄 膜。根据 橡胶 沥青 S A M I
应 力吸 收层材料要 求 , 研究橡胶 沥青 S A MI 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 。
关键词 : 橡 胶沥青 ; S A MI ; 应 力吸收层 ; 施 工技 术
设 备简单 、 施 工速 度 快 等 特 点 在 国 内正 逐 步得 到 推 广应用 。橡胶 沥青 是 通过橡 胶 和热 沥青 进行 热 反 应 制成 的。沥青 中加 入 橡 胶后 , 使 沥 青 的力 学 性 能 发 生了较大 变化 , 具体 表现为针入 度降低 、 软 化 点 提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性能研究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性能研究

试验中, 试件规格为$10cm×10cm, 层间结合 3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研究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No.17, 2008( ISSUE No.1739)
2008 年第 7 期( 总第 179 期)
J BH 交 通 标 准 化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162
剪应力τR, 即要求在垂直荷载与水平荷载层共同作
用 下, 基 层 、 面 层 间 可 能 产 生 的 最 大 剪 应 力τmax不
大于基层、面层间的容许剪应力 。
2 应力吸收层抗剪与粘结性能研究
2.1 粘结性能试验设计方案
为更好地分析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间的粘结
特性, 制备不同类型层间结合方式的直剪试件, 这
撒布碎石的目的为: a) 增加其粘结强度和抗剪 强度, 使剪应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b) 保护沥青层 薄膜不受运料车和摊铺机的破坏; c) 碎石与碎石 间的空隙足够大, 在摊铺高温层沥青混合料时, 混 合料能很好地压入碎石空隙中, 不会出现混合料中 的大碎石架空现象, 可形成良好的嵌挤效果, 使应 163 力吸收层与沥青混合料完全融为一体。 4.2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研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多雨和冰冻地区, 来自路面 的水会通过反射裂缝或其他裂缝渗入到基层中。如 果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水排不出来, 在行车荷载的反 复作用下, 所产生的泵吸作用就会造成基层唧浆甚
至唧泥现象。在路面车辆行驶时, 层间处于滑移状 态或半滑移状态 , 与路面结构设计时理想的完全 连续状态的假设就有了很大的区别, 路面结构性能 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基于上述原因, 有必要对反 射裂缝和水损坏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根治。 1 应力吸收层层间力学特性分析

橡胶沥青应SAMI力吸收层技术方案汇总

橡胶沥青应SAMI力吸收层技术方案汇总

G312合六路合肥段改建工程2标段1cm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广西裕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施工技术方案一、1cm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工程具体情况G312合六路合肥段改建工程2标段1cm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计划于2012年6月18日至2012年6月20日完工,共142264.3m2。

1cm 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筑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二、1cm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原材料1、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省高指及设计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橡胶粉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2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含有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结。

表2 橡胶粉筛分规格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符合表7的要求。

表3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4、集料应力吸收层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有条件时建议以0.4~0.6%(按照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120℃以上),预裹附的集料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周。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集料级配范围如表4,一般情况可选用A级配。

,应力吸收层上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时可选用B级配。

表4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SAMI用集料技术要求见表5,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省高指对面层粗集料的相关要求。

表5 SAMI应力吸收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三、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1、主要施工机械(1)橡胶沥青生产设备1套(2)橡胶沥青洒布车1台(3)碎石撒布机2台(4)洒水车(5)森林灭火鼓风机2台(6)压路机:25吨轮胎压路机2台2、主要检测仪器(1)沥青针入度仪(2)沥青延度仪(3)沥青软化点仪(4)布氏旋转粘度计(5)标准筛(方筛孔)四、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1cmSAMI)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下承层的清扫、吹尘和清洗。

浅谈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浅谈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浅谈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摘要: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是由橡胶沥青胶结料和单粒径集料组成的应力吸收薄膜。

根据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材料要求,研究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的典型结构是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而在大中城市的城市道路上,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罩面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板)水平、竖向超限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便会在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出现反射裂缝。

交通荷载是造成板缝两侧竖向位移的原因,水平位移则由温度变化引起。

为防止这些裂缝反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并采取了各种防裂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下承层处理;(2)在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路面)与沥青面层问设置中间层;(3)采用加筋沥青混合料或改性沥青混合料;(4)沥青罩面层预锯缝;(5)加厚沥青罩面层。

就防止反射裂缝的效果、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等综合角度而言,第2种方案,即在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路面)与沥青面层间设置中间层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处治措施,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为防止裂缝反射而在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路面)与沥青面层间设置的中间层通常也称作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SAMI(StressAbsorbingMembraneInterlayer)应力吸收层以其应力吸收能力优良、施工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国内正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橡胶沥青是通过橡胶和热沥青进行热反应制成的。

沥青中加入橡胶后,使沥青的力学性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针入度降低、软化点提高、低温延度增加,并明显增加了回弹性能。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能够承受由于下承层的水平位移引起的拉应力,阻止下层裂缝尖端延伸至罩面层,可以延缓裂缝的产生,同时形成的富油层起到较好的防水渗作用。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2)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2)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一、前言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建设的先进施工技术。

该工法采用特殊配方的橡胶沥青与骨料混合,形成一种柔软可变形的路面层,可以有效吸收车辆产生的应力,减少路面的破坏和损坏,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工法特点1. 高强度: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承受大型车辆的负荷。

2. 耐久性强:该工法采用耐久性较高的骨料和橡胶沥青,使得路面层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 减震效果好:橡胶沥青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吸收车辆行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对车辆和路面的损伤。

4. 良好的稳定性:由于橡胶沥青的柔韧性和粘附性,可以与基层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的整体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适用于各种道路建设项目,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需要承受大型车辆负荷的道路。

同时,该工法也可以用于旧路面的修复和加固工程。

四、工艺原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通过选择优质的橡胶沥青和骨料,确保路面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施工工法:采用特殊的施工工法,将橡胶沥青与骨料混合均匀,并通过加热使其熔化,形成柔软可塑的路面层。

3. 与基层的结合:橡胶沥青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可以与基层材料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的整体稳定性。

4. 弹性吸能:由于橡胶沥青的柔韧性,可以吸收车辆行驶产生的应力,减少对路面层的损伤。

五、施工工艺1. 母线处理:对原有的母线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2. 橡胶沥青加热:将橡胶沥青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以使其熔化。

3. 骨料拌合:将预先配好的骨料与熔化的橡胶沥青进行拌合,使其均匀混合。

4. 施工层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厚度。

5. 层间粘结:如果在多层路面中使用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需要在层间进行粘结处理。

6. 整体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施工好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整体压实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指南及验收标准
金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OO五年三月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指南
应力吸收层(SAMI)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及应用经验,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施工提出如下施工建议。

、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
1橡胶沥青
参考我国现行改性沥青产品技术标准和美国亚利桑那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并结合
工程应用经验,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抽检频率符合表
5的要求。

2、集料
应力吸收层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碎石以〜%(按照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120C 以上),预裹附的集料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周。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集料级配范围如表2,应力吸收层上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时选用B级配。

表2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
SAMI用集料技术要求见表3,抽检频率应满足规范对面层材料的相关要求。

表3 SAMI应力吸收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二、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1主要施工机械
(1)橡胶沥青生产设备1套
(2)橡胶沥青洒布车1台
(3)碎石撒布机2台
(4)洒水车
(5)森林灭火鼓风机2台
(6)压路机:25吨轮胎压路机2台
2、主要检测仪器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 沥青软化点仪
(4) 布氏旋转粘度计
(5) 标准筛(方筛孔)
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AR-SAM)I 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吹尘和清洗。

要求基层干燥、无灰尘、石屑、杂物等。

对基层裂缝应进行灌缝处理。

阴雨天及雨后路面潮湿不得施工。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

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 (例如18%、20%、22%) 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 r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 3 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

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1) 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r;
(2)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3)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4)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
(1) 推荐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 2.2kg±0.2kg /m 2,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适当减少;
(2) 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3)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4)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
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满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2~16±2kg/m2,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7、碾压
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
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

碾压遍数为3遍,从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表4规定时间内完成。

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上面层的粘结性能。

9、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 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
25km/h。

在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须加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宜控制在0.25kg/m2左右。

五、质量管理
1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橡胶沥青性质、橡胶沥青洒布量、集料撒布量、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2、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见表5。

表5沥青路面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3、橡胶沥青洒布量和碎石撒铺量控制
1)沥青撒布和撒布量控制
将要撒布沥青时,在标准尺寸矩形容器内置沥青油毡,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5〜 10m 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再结合沥青撒布 车电脑调节装置直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2)碎石撒布和撒布量控制
将要撒布碎石时, 取一标准尺寸矩形容器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已洒布沥青路面 的路段最尾处,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然后通 过调节装置直至调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13吨橡胶沥青每升「C 的时间为2分钟,185C 升到200r 需要30分钟。

正常的工作时间,撒布完 13吨橡胶沥青的时间为 2〜3小时。

金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5年3月15日
4、 橡胶沥青施工时间关键点 1) 沥青车预热准备时间为 2 小时。

2) 沥青撒布车泵满 13吨沥青的时间为 30分钟。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