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岩土工程详勘报告武汉长江隧道含地铁工程地质初勘
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关键字:土体坍塌,违规操作,不合法转包一、事故背景(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铁路一号线建设工程2.项目内容:建设中的杭州地铁1号线项目,线路总长48公里,共30个站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20亿元。
其中投资约为82亿元的机电设备项目,由杭州市地铁集团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特许经营公司出资、建设并获得25年的特许营运权。
3.铁路概况:车站为地下三层上下重叠的岛式站台结构,车站长161.75米,宽36.6米,深约27米,呈矩形状。
最上面层是站厅层,中间层是设备层,下面则是站台层。
(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于2021年8月成立,为杭州市地铁集团下属单位,主要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地铁运营与管理。
2.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3.分包单位:(1)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主导产业,主要经营范围,涉及铁路、公路、机场跑道、各类桥梁、隧道、市政公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给排水及建筑安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铁路、公路桥梁预制构件生产、制造、安装和销售,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销售,施工机械租赁、维修及混凝土加工销售等。
(2)设计单位:持有工程总承包、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咨询、建筑智能化、境外工程承包、工程监理、测绘、勘察综合类等多项甲级证书4.监理公司: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同济大学对外服务的大型监理咨询和项目管理企业,工程领域涉及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造价控制、项目管理等。
拥有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水利、电力、通讯等十多项专项监理甲级资质。
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王松平;陈勇华
【期刊名称】《浙江建筑》
【年(卷),期】2010(027)002
【摘要】杭州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属松软地基.杭州地铁1号线南端湘湖站存在高含水量的淤泥、淤泥质士,钱塘江两岸广泛分布厚度20m左右的粉土和砂性土地基土,萧山和下沙地区深度23~28m处存在地下沼气.目前杭州地铁1号线有8个车站基本竣工,其余各工点均进入了施工高峰期,由于个别施工和设计单位对杭州市的地质条件认识不足,个别工点出现了一些险情.在此简要介绍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列举了一些地下车站和盾构施工中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施工对策.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王松平;陈勇华
【作者单位】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3
【相关文献】
1.长沙地铁1号线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对策 [J], 朱国恩
2.杭州地铁盾构隧道的地层组合结构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J], 卜令方;汪明元;金忠
良
3.太原地铁1号线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地质问题研究 [J], 孙宝忠;潘瑞林
4.论不同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的变形破坏类型、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支护设计对策[J], 范士凯
5.论不同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的变形破坏类型、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支护设计对策[J], 范士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申论试题(地铁塌陷)

一、给定资料材料一:中国城市有个普遍的特点:少土地、多人口、高密度、小规划、窄交通、高发展。
而地铁的出现,实现了土地及地下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建设成本,而且解决了土地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缓解了能源紧张。
地铁所利用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新型的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空间容量和功能严重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空间狭窄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的地下空间利用率已达40%- 60%伦敦于1843年建成水下带防护设施的隧道,并于1863年建成地铁系统;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市已有40多年历史,是世界最早和最大的地下城市之一。
在地下空间利用研究方面,1982年,联合国正式将地下空间列为?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后由于建设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于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
从开始酝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也是有可能的;在动工之后,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从开始动工到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以上及其他种种原因也直接造成了地铁建造成本之高,如杭州全长52公里的一号线地铁,建设总投资为就高达152亿人民币,如果加上其他线路,那资金将达上千亿人民币,而且这些还仅仅是预算费用,实际费用有可能大大多余此费用;而在建设过程中以及运行中的种种事故的发生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因此地铁的建设众人关注。
材料二:2008 年11月15日下午14:30左右,浙江省杭州市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八车道的风情大道塌下去100多米长,塌陷深度20米左右,边上的河水倒灌向塌陷的地铁坑道内。
最后造成21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社会公众十分关注事故调查结果。
吴更安解释了调查结果至今没有出来的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事故施救影响了事故调查的进度。
现在还有4名失踪者没有找到,但施救工作却因特殊的的地质情况被迫暂停下来。
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特殊地质施工方法

进行 加密布孔 。有害气体释放在穿 越隧道施 工前 3个
月完成 , 在穿越前 1 月进行探孔 复查 , 发现气量 并 个 如
积 聚 或 压 力 回升 , 需 继 续 释 放 。 则
[ ]夏 明 耀 , 2 曾进 伦 . 下 工程 设 计 施 工 手 册 [ . 京 : 地 M] 北 中国
( 辑: 编 郝京红 )
Co s r c i n o v r c o sng Tun l n t u to fRi e — r s i ne
o a g ho S wa n nd r n H n z u ub y Li e 1 u e
S ca o o ia n to s pe i lGe l gc lCo dii n
了有效缓解 , 在后续 的施 工过程 中未再 发生 喷涌 、 漏浆
或 管 片上 浮 等情 况 。
有 害气 体释放 工作从 2 0 0 9年 3月 6日开始 进行 ,
至 20 0 9年 1 2月 2 日结 束 , 计 完 成 沼 气 释 放 孔 2 7 5 累 7 个 。 经 打孔 施 工发 现 , 分 区 域 的沼 气 含 量 较 为 丰 富 , 部 压 力 最 大 达 到 0 1 P , 均 压 力 为 0 0 P , 要 集 .5M a 平 .7M a主 中在 钱 塘 江 南 岸 至 江 中 心 段 , 中 心 段 至 北 岸 区 间 沼 江 气 含 量 较 少 。 在 盾 构 推 进 的 整 个 过 程 中 , 生 过 一 次 发 沼 气 报 警 的情 况 , 警 值 为 0 4 。报 警 发 生 后 , 场 报 .% 现 施 工 人 员 立 即停 止 推进 , 闭 电源 , 全 员 携 带 沼 气 检 关 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盾构施工前对穿越 区域 内的有害气体进 行泄压 释
工程项目管理失败案例

工程项目失败案例杭州地铁事故工程到承建方已转手四次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正在逐步厘清责任。
11月1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称,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工段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除了地方政府有关部分监管不力外,其余的四个问题分别是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而在杭州地铁施工过程中,有关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转包等问题再次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
层层转包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发生事故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工程存在转包迹象。
湘湖站项目业主为杭州地铁集团,主要施工方虽为中铁集团,但到承建方手中已转手了四次──杭州地铁一号线的承建方是中铁四局杭州地铁项目部,而中铁四局隶属于中铁集团下属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而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的“项目部”,通常就是一些有能力但却拿不到项目的小公司,这些公司上缴给中铁股份有限公司5%的管理费后,便变身为中铁集团层层下包的最后一环。
在事故中遇难(失踪)人员包括钢筋、木工、凿除、杂工4个工班,而这4个工班分属不同的承包人。
今年9月才“接包”的凿除工班负责人李金透露,他是以个人名义与中铁股份公司项目部方某处承包的,开工2个月来还未与后者签订正式合同。
在事故中因右腿开放性骨折正在萧山医院住院治疗的木工宋长法说,他是向他“上面”的老板承包了木工活儿,该老板也是从“上面”承包的。
安徽籍的刘姓工人所在的杂工班是四川人承包的,赵明所在的木工班的承包人来自千岛湖。
工班里的工人多数为承包者老乡。
在17日的一次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质问中铁四局负责人“工程转包了几次”,后者承认有些工序转包出去,有些则通过劳务公司进行招工。
一名包工头向本报表示,转包现象已成为建筑行业的行规,“像这种要赶工期的项目,转包多次也很正常”。
有观点认为,转包可能影响了部分项目工期。
例如,湘湖站中标标段编号是2007-010-07-01,价格为30621.4188万元,原施工计划在2009年9月完成。
重温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北二基坑“2008.11.15”坍塌事故2008年11月15日15时15分,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车站北2基坑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 4人重伤,20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一、工程概况: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湘湖站〜滨康路站区间(19号盾构)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风情大道与乐园路、湘西路交叉口东北角,工程中标价为3. 06 亿元。
工程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浙江省地质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公司承建,X公司人员组建“XXXX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及湘滨区间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合同工期为2007年7月26日至2009年6月30日。
因业主征地、拆迁、管线改移等严重滞后的原因,实际正式工时间为2008年4月初。
湘湖站为地铁1号线起始站,其主体结构建筑面积约36082. 5m2,为地下两层结构,车站总长约934. 5m, 标准段宽20.5m,为12m宽岛式站台车站,最大埋深约17. 7mo二、施工情况:湘湖车站工程按明挖顺作法施工,共分8个独立的基坑。
其中,北2基坑长106m,标准段宽度21. 5m。
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墙厚800隱,深度为31. 5m〜34.5m,基坑深度为15.5m。
标准段钢支撑为四层、端头井位置钢支撑为五层;基坑中部沿长度方向(南北方向),设计格构柱和连续钢梁以支撑加固水平钢管支撑。
2008年11月15日下午,北2基坑第1施工段下二层侧墙、柱进行钢筋施工,安排钢筋工20人,木工15人作业;第2施工段已具备浇筑垫层保护层砼条件; 第3施工段进行基坑人工清底,安排杂工10人作业,浇筑垫层砼的人员正准备下基坑作业;第4施工段7人在进行接地装置施工,其中,2名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指导;第5施工段幵挖第五层土方,2名司机分别驾驶2台小型挖掘机在基坑内作业。
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一、引言A. 研究意义B. 地铁1号线工程背景C.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二、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分析A. 区域地理背景B. 地层岩性分布与特点C. 土层力学性质分析D.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E. 岩土体特殊性状描述三、岩土工程问题剖析A. 岩体稳定性分析B. 等效连续围岩特性分析C. 岩石裂隙特征与处理措施D. 同位移点分析E. 岩土体抗滑稳定性分析四、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对策A. 岩体支护方式选择B. 抗震措施与方案设计C. 岩体与地下水协调处理D. 地铁隧道开挖施工措施E. 岩土体质量检测与处理五、结论A. 研究成果总结B. 对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的启示和应用C.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一、引言A. 研究意义地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地质问题,如地层差异、岩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等,这些问题对地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地铁建设中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对于保障地铁建设安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B. 地铁1号线工程背景杭州市地铁1号线起点为下城区彭埠站,沿西溪路、体育场路、古墩路、文一路、文三路、西湖大道、城站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终点为萧山机场。
全长约49.2公里,设车站31座,其中换乘车站9座。
该地铁线路过程中,建立在山地、地下水丰富的区域,工程难度较大。
C.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杭州地铁1号线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地铁1号线的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研究过程中,将分析该区域的地质条件,重点分析其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以期为该地铁线路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杭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分析A. 区域地理背景杭州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邻上海,南接温州,西邻湖州和金华,北与绍兴和嘉兴接壤。
岩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河北遵化县西铺村织布厂布机车间倒塌案例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低劣的毛石基础,在承载能力不足的地基上,在上部结 构荷载的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随之房屋整体倒塌。事后现场检查,毛石基 础采用块石和卵石混合砌筑,也无拉结石,又是白灰砂浆,毛石基础的整体性 很差,强度也很低,基础上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圈梁,使荷载不能均匀传递到地 基上,发生不均沉降。这样的地基和基础是承受不了上部荷载的。这是一起无 证设计、无证施工造成的重大事故。
(5)、对广州市基坑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初始对基坑深度大于5米的 严格限制使用喷锚支护方案,后经证求社会各方意见,改为基坑深度 大于9米的严格限制使用喷锚支护方案。“7.21”事故之前,广州地 区70%的基坑采用喷锚支护方案,现只有1/3的基坑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6)、该事故对广州市政府造成 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新闻媒 体、网络使该事故传遍让全世界。 该事故是近十几年来广州最大的 工程安全事故,在国内是继2004 年上海地铁安全事故后的又一在 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事故;
2011年3月29日,设计、施工、监理四方针对这种复杂的地质结构,进行了会商,对DK349+060~ DK349+040段进行了设计变更,将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提升至Ⅲb-2型支护,但由于作业班组未按变更后 的Ⅲb-2型衬砌支护进行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施工,2011年4月4日4:00时左右,DK349+035掌 子面爆破引起岩体扰动,20分钟后DK349+055~DK349+035段(20米长)左侧顶部塌方,塌方高度0~4m ,所 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月4日的初次塌方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会商认为是施工单位“现场隧道作 业班组未按2011年3月29日现场会勘后确定的变更给定的工程措施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参数进 行开挖及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1)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1)1.3.1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1.3.2 勘察目的及任务 (2)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2)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3)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3)1.6工作质量评述 (4)2、工程地质特征 (4)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4)2.2区域地质概况 (4)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4)2.4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2.4.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及离散性性评价 (6)2.4.2热物理性质试验(TPPT) (6)2.4.3 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SPT&DPT) (6)2.4.4扁铲侧胀试验(DMT) (7)2.4.5 十字剪切强度试验(VST) (8)2.5场地电阻率测试 (8)2.6水文地质特征 (8)2.7场地地震效应 (9)2.7.1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 (9)2.7.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特征周期 (9)2.7.3饱和粉(砂)土地震液化判定 (9)2.8不良地质作用 (10)2.8.1地下障碍物 (10)2.8.2 地层液化 (10)2.8.3 软土震陷 (10)2.8.4 有害气体 (11)2.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1)3、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1)3.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1)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与评价 (11)3.3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 (11)4、基坑工程评价 (12)4.1基坑工程安等级 (12)4.2基坑开挖围护及降水方案 (12)4.3深基坑开挖围护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2)4.4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参数 (13)5、桩基 (13)5.1桩型选择 (14)5.1.1围护桩 (14)5.1.2抗浮桩 (14)5.2桩基持力层选择 (14)5.2.1围护桩 (14)5.2.1抗浮桩 (14)5.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 (15)5.4桩基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6)6、结论与建议 (16)附件序号附件名编号页数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一览表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3 土工试验成果表4 地层统计表5 图例6 湘湖站勘探点平面布置和工程地质分区图7 ○152层强风化粉砂岩顶板高等值线图8 ○153中等风化粉砂岩顶板高等值线图9 工程地质剖面图10 钻孔柱状图11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图12 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图13 固结试验成果图表14 河断面15 井中电阻率测试报告16 钻孔单孔波速测试报告17 水质分析报告18 热物理指标检测报告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本站属于杭州地铁1号线的起点。
位于萧山湘湖杭州乐园二期北侧,风情大道、湘西路相交路口东侧,地处城乡结合部,紧贴湘湖旅游度假区和萧山城区。
湘湖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K0+299.09米,车站起点里程K0+103.29米,车站终点里程K0+495.29米,有效站台宽度12.0m。
拟建物主要包括湘湖站起点至终点里程之间的主体部分及附属设施(出入口和风亭等)。
主体及围护结构特征一览表表1.1.1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确定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根据场地复杂程度,本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根据地基复杂程度,本工程地基等级为二级。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1.3.1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 50011-2001);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程》(GB 50191-93);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2006);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1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13)《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2、地方标准1)《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2)《浙江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3、其它支持性标准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3.2 勘察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地下站室施工图阶段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工程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地基土的利用、整治、改造提出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和论证。
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场地内工程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评价其工程特性。
查明基岩浅埋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风化层厚度、破碎程度。
2、查明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特性,并对地下水对混凝土和的腐蚀性作出评价。
3、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暗浜、暗塘、地下障碍物、甲烷等) 及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整治建议。
4、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法和降水措施提出建议,对开挖可能导致的岩土问题(如流砂、突涌等)进行预估,提供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参数。
5、结合场地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经济的基础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
提供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以及相关的桩基设计参数。
6、对主体结构的抗浮措施就岩土方面进行评价,提供基础抗拔桩的方案建议。
7、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对拟建场地20.0m深度范围饱和土液化和软土震陷进行评价。
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
8、评价成桩可行性,分析评价施工对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本次勘察除采用常规的钻孔取土、静力触探、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并配以室内土工试验外,还布置了十字板剪切试验、电测井测试、扁铲侧胀试验等多项特殊原位试验。
野外钻探作业取得的岩芯均用数码相机拍摄相片保存,代表性岩芯长期保存。
资料整理以野外钻探取芯观察、现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录、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样品测试的成果为依据,充分利用初勘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分析,综合初勘各项成果,深入进行资料整理,按规范相关规定进行数理统计,并完成报告文、图、表的编制。
本次勘察的各项操作包括工程测量、钻探施工和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报告编制均严格按照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本次详勘共布设46个勘探孔,其中钻孔36个,双桥静力触探孔10个,扁铲侧胀(DMT)试验孔2个,十字板剪切试验(VST )孔3个,剪切波速测试孔2个。
主要按建筑物轮廓线及围护结构外侧2~3m 位置布设,勘探孔间距距离一般为25~40m 。
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勘察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4.1.5 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各勘探点坐标及高程一览表 表1.5本次勘探孔孔口标高是根据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测绘队提供的水准点GE12(位于风情大道与湘西路,靠近风情大道东面路面花坛头)引测,其高程为6.168m ,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测绘队测试的E 级控制测量点依据为杭州市勘测设计院2003年~2006年施测的首级(D 级)GPS 控制点、二等水准点。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杭州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测量成果详见表1.5.11.6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为保证勘察质量,在充分研究初步勘察地质资料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钻探取芯率满足相关规程;土样采取、存放、搬运及测试过程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测试数据可靠。
各种原位测试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测试数据可靠。
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相互验证,取得了较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了勘察质量。
2、工程地质特征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交替明显,雨量充沛,据杭州市气象台资料,常年平均气温16. 0C,极端最高气温42.10C(1930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0.20C(1967年1月16日)。
年平均降雨量1464.2mm,每年有两个雨季,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雨季节。
拟建场地位于杭州市钱塘江南岸的萧绍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一般在5.25~6.35m之间。
地貌形态单一,属钱塘江河口冲海积地貌。
拟建车站东侧为建设河,西侧为钱塘春晓住宅小区,建筑物主要为小高层,道路下尚有较多市政管线(包括上、下水、污水、雨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穿过。
2.2区域地质概况依据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存在于本区的球川~萧山深断裂、昌化~普陀大断裂和孝丰~三门大断裂,均为形成历史悠久、延续时间长、反复活动多次,在近代地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微弱活动性断裂。
球川~萧山深断裂由江西弋阳经本省普陀大断裂横跨浙江北部,西起浙皖边界,东至杭州湾外,宽20km,长150km,形成于震旦纪中后期;孝丰~三门大断裂,由孝丰向东,经杭州南到宁海入三门湾,长480km。
三条断裂相交于本区萧山西兴~闻堰间。
上述微弱活动性断裂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在浙北平原第三纪、第四纪堆积厚度(下沉)的差异,以及有感地震两个方面。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杭州曾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三次,如发生于公元929年的西兴地震为5级,震中烈度Ⅳ度,震中区房屋有损坏。
但未曾有有关地面水平位移、错位以及地裂记载。
根据我省地震部门资料,上述断裂最新活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无构造错动,地震总的活动特点是强度低,震级小。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域稳定性较好。
总体上,本场地作为拟建项目的建设场地是适宜的。
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勘察揭露及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按照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成因时代,并结合本站初勘报告,将59m以浅地基土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0个工程地质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