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教学大纲
中兽医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兽医基础适用专业:畜牧兽医、宠物医学学时数: 64学分: 42014年2月13日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兽医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一、适用对象适用于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医学专业等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使用。
二、课程性质《中兽医基础》为拓展课,专业必选课。
其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四大国粹之一,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有着无限可以发掘的潜力和广大的研究前景。
中兽医的基础理论及中兽医诊断和治技术在畜牧兽医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为60。
课程内容顺序及对应的建议学时数如下:课程内容及学时数四、学分 4学分。
五、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习者经该课程学习后达到如下预期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培养学生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章 次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讲授实习绪论 2 2 1 阴阳五行 4 4 2 脏腑 4 4 3 经络 2 2 4 病因4 45 中草药及方剂的基本知识 4 2 26 常用中草药及方剂 28 24 4 7—8 针灸术 6 2 4 9 诊法 4 4 10 防治法则 2 2 11辨证论治4 4 合计645410(二)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针灸疗法的实际操作技能;2、能贯彻“中西兽医结合”的方针,灵活应用中药方剂;3、“辨证论治”应用中草药防治畜禽疾病;4、具有一定的应用中兽医学理论与技术独立分析和解决畜禽疾病防治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药理础理论;2、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中心的中兽医基础理论。
六、设计思路中兽医学是一门独特理论体系的课程。
许多内容文体古朴,词汇深奥难懂,理论只能会意。
中兽医学基础

心肾相交
心处上焦属火;肾处下焦属水;相互 制约,相互作用,保持平衡,即心火向下 交于肾,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 肾水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 这种心火与肾水上下相通、互济的关系, 称心肾相交或水火互济。若心肾不交,会 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头昏目眩、腰背 酸软等症。
脏与腑的关系
主要表现:阴阳表里关系;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如心热易下移小肠致小便短赤;小肠热上薰 于心致口舌糜烂;治疗心热,常利小便。 如肺的肃降减弱可致气虚便秘;肺热可致大 肠热结;大肠不通,影响肺的肃降,出现咳嗽、 胸闷。 治法:釜底抽薪(上病下治),提壶揭盖(下病 上治)。 脾胃关系最为 密切:1、纳运结合 2、燥湿相 济 3、升降相因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事物内部 所共有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一对 对立统一概念。 二、基本特性 (一)普遍性 (二)可分性 (三)可 变性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交感相错 (二)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 互制约的关系) (三)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 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前提下, 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 ) (五)阴阳相互变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The conception of the organism as a whole:动物机体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功能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与自 然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 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一.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强调整体概念: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 家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
疗等各个方面。 (2)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2.突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辨证:就是分析患畜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辨别疾病 的证侯; 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证候),确定治则和 治法,给予相应的治疗。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四、肝与胆 (一)肝 1. 肝藏血: 2.肝主疏泄:具疏通、开泄功能: (1)精神活动;(2)
消化方面;(3)水液代谢;(4)调畅气血运行;(5) 调理冲任二脉 3.肝主筋,”其华在爪: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4.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二)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证”与“病”、“症” 的概念及区别
1.病:即疾病,是一种病理过程。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 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如上呼吸道感染、 痢疾等。
2.症:即症状,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和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 呕吐等。也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 依据。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2.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 “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 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 。 “奇”是 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 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兽医基础》教学大纲

《兽医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兽医基础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144学时,8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兽医基础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讲重点及难点,并结合实验条件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三、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四、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及教学重点、难点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基础兽医的3个基本概念,即诊断、症状和预后。
2. 了解基础兽医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重点:掌握诊断、症状和预后的基本概念。
难点:症状学中的一些概念。
第1章一般临床检查(16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攻击人的习性,学会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方法。
2. 熟知常见动物的接近和保定注意事项。
3. 熟练掌握常用的绳结法。
4. 掌握问诊、视诊、嗅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概念、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
5. 掌握体温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体温变化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并熟记常见动物正常体温。
掌握各热型变化特点。
6.掌握不同动物的脉搏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脉搏变化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并熟记常见动物正常脉搏数。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兽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临床课。
适用专业:三年制兽医专业。
课程总学时:90学时。
实践教学安排: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实习环节。
实验学时:30学时;实训1周;该课程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实习期。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该课程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兽医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中兽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传统医学思想;使学生初步建立用中医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用中兽医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中兽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兽医的诊断技术。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兽医的各种辨证论治方法并能在实践临床上灵活选择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兽医中药和方剂的基本理论,掌握兽医临床常用中药和方剂的内容,并能在临床实际中合理选择、灵活变化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际中能运用中兽医防治技术和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正确分析和合理防治畜禽疾病。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性质学时1实验一病因致病特性的验证试验理论验证32实验二中药炮制技术用药技术33实验三兽医临床常用中药材识别技术用药技术34实验四清热药的体外抑菌实验用药技术35实验五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用药技术36实验六五苓散对家兔的利尿作用用药技术37实验七大承气汤的攻下作用用药技术38实验八中兽医诊断技术诊断技术3三、考核考核要点:实验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保护实验动物的意识;爱护中药标本和实验室公共设施的意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项目中对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性;实验创新意识。
考核要求:实验教师或指导教师必须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设计考核方案,并在实验进行前告知学生,实验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汇总考核结果,对实验项目进行评估或改进创新。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兽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临床课。
适用专业:三年制兽医专业。
课程总学时:90学时。
实践教学安排: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实习环节。
实验学时:30学时;实训1周;该课程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实习期。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该课程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兽医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中兽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传统医学思想;使学生初步建立用中医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用中兽医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中兽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兽医的诊断技术。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兽医的各种辨证论治方法并能在实践临床上灵活选择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兽医中药和方剂的基本理论,掌握兽医临床常用中药和方剂的内容,并能在临床实际中合理选择、灵活变化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际中能运用中兽医防治技术和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正确分析和合理防治畜禽疾病。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性质学时1实验一病因致病特性的验证试验理论验证32实验二中药炮制技术用药技术33实验三兽医临床常用中药材识别技术用药技术34实验四清热药的体外抑菌实验用药技术35实验五延胡索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用药技术36实验六五苓散对家兔的利尿作用用药技术37实验七大承气汤的攻下作用用药技术38实验八中兽医诊断技术诊断技术3三、考核考核要点:实验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保护实验动物的意识;爱护中药标本和实验室公共设施的意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项目中对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性;实验创新意识。
考核要求:实验教师或指导教师必须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设计考核方案,并在实验进行前告知学生,实验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汇总考核结果,对实验项目进行评估或改进创新。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

《兽医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的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畜禽解剖生理》、《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动物病理基础、动物药理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兽医诊疗技术》、《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XX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XX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动物疾病防治员(四级)职业资格标准,反映动物疾病防治、兽药生产发展趋势,确定课程内容。
3.按照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及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以动物病理学诊断、药理学识记为主线,结合畜禽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设计学习任务。
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设计。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动物病理基础、动物药理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修;如果不选修,可将该部分课时灵活调整到其他教学内容。
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2.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应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
规范实践教学,动物病理剖检、兽药临床应用等教学内容注重工作过程体验。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
中兽医学教学大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 课程目标和背景:介绍兽医学的基本目标和人才培养背景,阐述该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包括基本的兽医学知识和理论,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内容。
同时,还需介绍实验室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3. 教学计划和进度: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编制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教学进程的有序进行。
4. 课程评估和考核:明确学生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实验和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评估指标和权重。
5. 参考教材和资源:列出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材料来源。
6. 补充资源和外部支持:提供学生参与实践和实验的机会,如实验室实验、实地考察等,还可列出相关专家和学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获取外部支持和指导。
以上是一份典型的中兽医学教学大纲,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学校和具体课程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大纲(三年制适用)
一、课程名称:《中兽医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采的病症防治技术。
在高等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中,《中兽医学基础》历来都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作为中兽医基础理论和病证防治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理解中兽医理论的独特之处,能应用中兽医基础理论理法方药,掌握解决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其中要求掌握的部分为重点内容。
2、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在学生具有了一定《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产科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中兽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中草药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掌握使用中草药方药来解决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0学时。
六、教学要点
1、绪论:
《中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一套独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观点是认为家畜是完整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上,主要是根据辨证原理以确定治则,并提出方法。
2、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本章主要在于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阴阳五行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
要求学生掌握阴阳的属性、划分与对立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之间的关系;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脏腑
本章主要阐述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基本概述,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脏腑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五脏之间的资助与制约关系;六腑之间的承接和合作关系;脏腑的表里关系;气血津液对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关系。
第三章经络
主要阐述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经络学说的涵义及起源)、经络组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及中兽医临床中的功用。
要求学生掌握十二经脉来源和各条经脉走向与功能;经脉运行规律;经脉和络脉的主要作用。
第四章病因与病理
主要阐述病因及病理的基本概念,中西兽医病因概念的异同点。
要求学生掌握病因和六淫的致病特征和病理过程;病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3、第二篇、辩证施治基础:
辩证施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体系的核心,本篇主要讲述辩证施治的内容,临证原因以及独特性。
第五章诊法
讲述内容: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和步骤。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望诊和切诊的有关事项。
第六章辩证
讲述内容:八纲辩证与八证、脏腑辩证、六经及卫气营血辩证。
要求学生掌握八纲的具体内容,阴阳为八纲的总纲;脏腑辩证的具体内容,辩证根据;六经辩证与六经传变;卫气营血辩证与传变过程。
第七章防治法则
讲述内容:预防与治疗法则,各种不同的治法。
要求学生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正治与反治,扶正祛邪,治常与治变,治标与治本;八法的具体内容。
4、第三篇中草药及方剂:
主要讲述近300种中草药的主要功用,掌握方剂的组成与临床运用。
第八章中草药总论
讲课内容:中草药的采集、加工、贮藏、炮制与性能、配伍禁忌、剂型、剂量及用法。
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主要炮制方法;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七情、十八反、十九畏、胎娠禁忌。
第九章常用中草药
讲课内容:常用中草药归类、作用范围。
要求学生掌握各类中草药归类依据和适应症;各类中草药具体药味及异同点。
第十章常用方剂
讲课内容:方剂的组成原则、加减变化及常用方剂。
要求学生掌握方剂主辅佐使及变化规律;各类代表方剂的应用范围。
5、第四篇、针灸
第十一章针灸术
着重介绍针术、灸术、针具、取穴方法、针灸作用原理。
第十二章穴位
着重介绍牛、猪的主要穴位和适应症。
第十三章针剌麻醉
着重介绍针剌麻醉所采用的针具、针麻方法、针剌麻醉原理和研究动向。
第十四章阉割术
着重介绍牛、猪、鸡的阉割术及术后处理。
6、第五篇、病症防治:
第十五章总论
讲述内容:温热病、内外科、胎产疾病的诊治概要。
要求掌握温热病诊治的一般规律;内科各脏腑诊治要点;外科与伤科诊治概
要;胎产疾病的诊治概要。
第十六章常见证候
讲述内容:介绍二十四种临床常见证候。
要求掌握:各种证候主症、病因病理及相应的治则和方药。
第十七章常见疾病防治
讲述内容:常见内科、外科、产科、幼畜、寄生虫及中毒病。
要求掌握内科几种常见病中兽医疗法;外科几种常用的中兽医疗法与方药;胎产疾病中常用的中兽医疗法和方药;幼畜疾病的几种中兽医治疗;中兽医驱虫术;中毒病的中兽医疗法和方药。
七、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试内容及方法的要求和提示
在目前的条件下,考试以开卷考试为主。
考试内容以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为主,避免难题。
在条件逐步具备时,可以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九、使用教材及其它参考书目的提示
建议使用使用适用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年制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材。
参考书目:各大院校使用的《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基础》均可作为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