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知识初步

合集下载

地理 月相知识点

地理 月相知识点

地理月相知识点地理:月相知识点月相是指月亮在其围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

这些形态的变化是由于太阳的光照不断照射到月球表面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月相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以及不同月相周期进行探讨。

一、月相的基本概念月相的基本概念是指月亮在其运行轨道上,从地球上观察到的不同形态。

根据月亮在太阳光照下的位置和不同的照明面积,我们可以将月相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 新月:太阳照射到月亮背面,地球上观察不到月亮的一面;2. 上弦月:月亮的右半部分被太阳照亮,看起来像一个半圆;3. 满月:月亮被太阳完全照亮,呈现出完整的圆形;4. 下弦月:月亮的左半部分被太阳照亮,形成半圆形状。

这四种月相形态是最常见的,但实际上,月亮在运行轨道上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呈现出更多其他形态的月相。

二、月相的形成原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以及太阳的光照所导致的。

当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在不同的位置上,太阳照射到月球的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就会有所不同。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我们只看到了月球的一个面。

在月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的光照下使用的月亮表面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月相。

三、月相的周期月相的周期被称为月相周期,它是指从一个月相到下一个相同月相的时间间隔。

一个月相周期大约为29.5天,这是因为月球的公转时间和自转时间并不完全相等,并且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位置,所以月相周期不是一个精确的整数值。

月相周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新月到上弦月:约为7.4天;2. 上弦月到满月:约为7.4天;3. 满月到下弦月:约为7.4天;4. 下弦月到新月:约为7.4天。

在这个周期内,月球的位置、太阳的位置以及光照的强度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形态。

四、月相对地球的影响月相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月相的变化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月相明亮的夜晚,人们更容易进行活动和观赏;其次,月相也对地球上的潮汐产生影响,潮汐的涨落与月亮的位置有关;最后,月相的变化也对农业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月相对于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

月相的知识

月相的知识

月相的知识月相是指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不同形状,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到的月亮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太阳的光照射到月球表面的不同角度造成的。

月球的一个月相周期约为29.5天,这个周期被称为朔望月。

在朔望月中,月亮从新月变为满月,再从满月变为新月。

新月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背对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黑暗。

满月时,月亮的背面完全被太阳照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圆盘。

除了新月和满月之外,还有半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不同的月相形状。

半月时,月亮的一半被太阳照亮,另一半处于黑暗中。

上弦月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弯月形状,其中右侧被太阳照亮,左侧处于黑暗中。

下弦月时,弯月的形状与上弦月相反,左侧被太阳照亮,右侧处于黑暗中。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同一侧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侧时,我们看到的是半月、上弦月或下弦月。

月相的变化对人类有很多影响。

首先,月相的变化是农历历法的基础。

许多文化都使用农历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而月相的变化是农历历法的重要指示。

其次,月相也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些动物根据月相的变化来选择繁殖、迁徙或其他行为。

此外,月相的变化也对人类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有些人相信满月时会导致人类行为异常,而有些人则认为新月时会带来好运。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结果,与人类的行为和情绪没有直接的关系。

月亮的形状是由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决定的,与地球上的事物并无实质性的联系。

因此,对于月相的解释应该基于科学的原理和观察数据,避免过度解读或妄加揣测。

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形状的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和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

观察月相知识点总结

观察月相知识点总结

观察月相知识点总结1. 月球的运转与地球的影响月球是绕着地球运转的,它的周期大约是29.5天。

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月球的运转会产生不同的月相。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所造成的影响是月相产生的原因。

2. 月相的分类月相可以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

新月是指当月球完全与太阳重合时,月球处在我们看不见的位置,此时月球几乎没有光亮反射出来。

上弦月是指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所形成的直线上,看上去就像一个半圆形。

满月是指月球与太阳和地球呈直线排列,看上去是一个圆形。

下弦月是指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所形成的直线上,同样看上去是一个半圆形。

3. 月相观察的工具月相观察并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肉眼就可以进行观察。

不过,一些天文爱好者会使用一些天文望远镜来更清晰地观察月相的细节。

4. 影响月相的因素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运转速度的关系,使得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月相在每天都会稍微改变。

此外,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月球的轨道形状也会影响到月相的变化。

5. 月相与气象月相与气象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天文学家们的关注。

有些学者认为满月时气温会有所下降,而新月时气温则会有所上升。

此外,月相变化也与降雨、潮汐等自然现象有一定的关联。

6. 月相观察对人类的影响月相观察对于人类来说有许多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月相来农作物的种植、渔民出海、航行以及其他生活活动。

同时,月相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中。

7. 月相观察的重要性月相观察对于天文科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观察月相,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月球的运转规律,探索月球的表面特征,并且可以研究月球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等。

8. 月相观察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月相观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太空任务的时间和轨道,以减少太空飞船与月球表面的撞击风险。

另外,月相观察也对一些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月相观察是一项非常有趣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天文活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月相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月相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月相月相是指地球上观测到的月亮表面的不同形状。

月相是由于月亮绕地球运行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月相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不同的月相类型。

一、月相的概念月相是指观测者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不同形状。

我们通常能够观测到的月相有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这些月相形成的原因与月球绕地球轨道的位置以及太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二、月相的形成原因月相的形成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所造成的。

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部分面积,当我们从地球上观察时,就能够看到这些面积上的月亮。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和太阳光的角度不同,导致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三、不同的月相类型1. 新月新月是指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看起来像一个黑圆盘。

这是因为太阳的光照射到了月球的背面,使得我们无法看到月球的阳面。

在新月期间,月球的阳面是背对着我们的。

2. 上弦月上弦月是指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半位置,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一个半圆形。

在上弦月期间,太阳的光照射到了月球的一半面积,使得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

3. 满月满月是指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外的位置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一个完整的圆形。

在这个时候,太阳正好照射到了月球的阳面,使得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月亮。

4. 下弦月下弦月是指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半位置,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也是一个半圆形。

与上弦月不同的是,在下弦月期间,太阳的光照射到了月球的另一半面积,使得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另一半。

通过观测和了解月相,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月亮在太阳系中的运行规律,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了解月相也有助于我们进行天文学研究,例如预测潮汐、观测宇航飞行等。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总结起来,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不同的月相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一地理知识点 月相

高一地理知识点 月相

高一地理知识点月相月相是指月球在其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展现给地球观察者的光亮部分。

在地球上观察月相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地月关系以及月球与太阳的相互作用。

一、月相的形成原因月相的形成源于太阳光的照射。

月球表面没有自身发光的能力,只能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展现不同的光亮部分。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所呈现的形状、亮度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月相的形成原因。

二、月球的运动及影响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由于轨道不是完全在地球的赤道面上,所以在一年当中,月球在地球上升起的位置会有所偏移。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约27天7小时43分钟,这也决定了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月相。

三、月相的分类及特点1. 新月: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会看到月球的背面,此时月球的表面全部处于阴影中,形成了新月。

新月期间,月球不可见或仅能看到微弱的月晕。

2. 上弦月:当月球继续绕地球运行,角度达到与太阳之间90度的位置时,我们会看到月亮的一半面积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形成上弦月。

此时,月球的右边呈现出明亮的部分。

3. 满月:当月亮与太阳正好处于地球两侧位置时,我们会看到月球的正面全部被太阳照亮,形成满月。

满月期间,月亮呈现出圆形且光亮充足的状态。

4. 下弦月:当月球继续运动,角度与太阳之间达到90度的位置时,我们会看到月亮的一半面积仍然受到太阳光的照亮,形成下弦月。

此时,月球的左边呈现出明亮的部分。

5. 弯月:上弦月和下弦月之间的阶段,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呈现出弯曲的形态,这就是弯月。

弯月有时也被称为半月。

四、月相变化与潮汐关系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会引起潮汐现象。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的水产生引力,使得海洋表面形成周期性的高潮和低潮。

在满月和新月时期,地球、月球和太阳呈一条直线,这时引力叠加,引起显著的大潮,即潮差最大的时刻。

而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相互抵消,潮差较小。

五、月相观测的方法观测月相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天文仪器进行。

4.4 月相(解析版)

4.4 月相(解析版)

4.4月相知识点一、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3.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月相变化规律知识点二、月相与农历与月相口诀1.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2.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3.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例题1](2023•金东区二模)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半影月食,一轮古铜色的圆月挂在天上。

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为满月,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

故选:C。

[例题2](2023•杭州模拟)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图中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的月相叫朔月或新月,日期是农历三十、初一。

故选:A。

[例题3](2023春•上城区期末)清晨,小金上学路上抬头看到了月亮挂在天边,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的知识,小金猜测当天可能是()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解答】解:上弦月是西边亮,下弦月是东边亮,图中的月亮西部部分被遮挡,东部亮,符合下弦月的特征,下弦月在下半个月份的下半夜出现,所以只有农历二十二符合条件。

月相知识点归纳总结

月相知识点归纳总结

月相知识点归纳总结月相,是指月球以地球为中心绕地球运行时,不同的观察角度所呈现的月球表面的不同亮度。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球表面的亮度会因其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相主要有新月、嫦娥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和残月六种。

1. 新月新月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位置,此时其对于地球的一面被太阳照亮,而另一面则是暗的。

因此,新月时,月亮看起来被太阳所遮蔽,因而无法在地球上观察到。

新月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合日”。

2. 嫦娥月当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地球始终所呈现的状态,也就是半球显示为阴影,另一半球显示为光亮的状态时,被称之为嫦娥月。

在此时,月球的亮度和太阳的亮度刚好成反比,因此嫦娥月的观察者可以看到月球上一半的表面亮,而另一半的表面暗。

3. 上弦月当月球以地球为中心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但此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状态时,此时月球的亮度由阴暗处逐渐变亮,呈现为上弦月的状态。

上弦月时,观察者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右半部分光亮,而左半部分暗淡。

4. 满月满月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相反位置,也就是太阳直射地球时,月球恰巧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状态。

此时,月球的整个表面都是被太阳照亮,呈现为满月的状态。

满月时,观察者可以看到月球整个表面都是明亮的。

5. 下弦月当月球以地球为中心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但此时太阳处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状态时,月球的亮度由明亮处逐渐变暗,呈现为下弦月的状态。

下弦月时,观察者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左半部分光亮,而右半部分暗淡。

6. 残月残月是指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只有一小部分月球表面呈现明亮,而其余部分比较暗淡的状态。

此时,观察者只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呈现明亮,而其余部分都是暗的。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月相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月相状态。

超级月亮当满月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非常接近,此时月球看起来会比平时大,明亮,被称为“超级月亮”。

高中地理月相的变化知识点

高中地理月相的变化知识点

高中地理月相的变化知识点一、引言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光的照射而呈现出的不同形态。

月相的变化是由月球的自转和绕地球公转引起的,对于地理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月相的定义、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月相的定义月相是指月球与地球、太阳所形成的不同角度关系,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的亮面部分呈现出的不同形态。

常见的月相有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三、月相的形成原因月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的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月球表面的亮面部分从地球上观察到就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四、月相的变化规律1. 新月: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表面都是背向太阳的黑暗面,此时为新月阶段。

2. 上弦月:当月球绕地球公转约半个月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亮面部分逐渐增多,形成了上弦月。

3. 满月:当月球继续绕地球公转约半个月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表面完全被太阳照亮,形成了满月。

4. 下弦月:当月球继续绕地球公转约半个月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亮面部分逐渐减少,形成了下弦月。

五、月相的影响月相的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1. 潮汐现象: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会引起潮汐现象,潮汐的高潮和低潮与月相的变化密切相关。

2. 农作物生长:月相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施肥时间会根据月相的变化来确定。

3. 动物行为:月相的变化也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一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行为也会与月相的变化有关。

六、结论通过学习月相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月相对地球上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通过观察和研究月相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七、参考资料- 《地理学》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知识初步
月相
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就把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

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

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

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

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

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

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

已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为参照,月球每29.53天移动360°,每天约12°。

也可以说,月亮总是比前天晚50分钟出现在同一天空。

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

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不出来。

月相的方位
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的方位也不一样。

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

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一、月相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见月时间从短到长再从长到短,每月一个周期。

第二、月亮愈圆,夜晚见月时间愈长;月牙愈弯,见月时间愈短,满月通宵可见,弦月半夜可见,新月不可见。

第三、上弦月与下弦月的区别在于:“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半夜)可见,傍晚时位于天顶附近,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
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清晨是位于天顶附近,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

课堂练习: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探究: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
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
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
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答案:(1)C 月食(2)B 西(3)垂直小
课后作业:
1.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阅读下图,据此回答3~4题。

图5—3
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6.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8.读图,回答:
(1)月球位于轨道的A
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
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其原因为。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9.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图回答问题。

(1)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单项选择)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D.下弦月
(3)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单项选择)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甲一丁一丙
C.甲—丙一乙一丁D.丙一丁一甲一乙
10.材料: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有关活动及日期
有关活动火箭发射月球着陆“玉兔”首次月夜休眠“玉兔”重新工作
日期(农历)2013年12月2日
(十月三十)
12月14日
(十一月十二)
12月26日
(十一月廿四)
2014年1月9日
(十二月初九)
月相知识初步
(1). 火箭运行 18 分钟后,在太平洋某地(178ºE,0 º)高空实现探测器和火箭分离,此时该地的区时为当天的___________。

发射当日人们在上海看到的月相接近________。

(2)“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运动扬起的月尘会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月26日“玉兔”首次进入月夜休眠期。

有人说,月夜休眠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区转到了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地球上看不见了。

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