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段教研活动记录(精)讲课稿

合集下载

小班段教研工作记录(3篇)

小班段教研工作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三、教研活动主题:小班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四、教研活动内容:1. 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2. 教研组成员分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困惑3. 教研组讨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4. 教研组共同制定小班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5. 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布置后续工作五、教研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班段的教研活动主题是“小班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园小班段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 教研组成员分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困惑教研组成员1:我在小班段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在穿衣、洗手、吃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自理。

教研组成员2:我同意上述观点。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幼儿在与人交往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幼儿树立自信。

教研组成员3:我觉得除了教学方法,我们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3. 教研组讨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教研组成员1: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1)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生活自理;(2)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生活自理的积极性;(3)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教研组成员2:针对小班段幼儿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2)通过示范、模仿、实践等方式,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3)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4. 教研组共同制定小班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教研组成员1: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培养计划:(1)每周开展一次生活自理能力主题教学活动;(2)开展生活自理技能比赛,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3)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小班段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

小班段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小班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园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小班段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小班段幼儿行为特点,提升教师观察与指导能力”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行为,提高教师观察、分析、指导幼儿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班段幼儿行为特点的认识,了解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

2. 培养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分析能力。

3. 提升教师指导幼儿行为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观看案例视频,分析幼儿行为特点活动开始,教师们共同观看了三个小班段幼儿的案例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等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

观看结束后,教师们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总结小班段幼儿的行为特点。

2. 分享经验,探讨观察与指导策略在讨论环节,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观察和指导幼儿行为方面的有效策略。

例如,如何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外在表现来了解其内心想法;如何针对幼儿的行为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

3. 观摩示范课,学习观察与指导技巧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观察与指导技巧,我们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

在示范课中,教师运用了多种观察方法,如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表等,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课后,教师们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小组讨论,制定观察与指导方案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共同制定了观察与指导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内容: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2)观察方法:采用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表、视频记录等多种方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3)指导策略:根据幼儿的行为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如针对幼儿的兴趣、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小班教研讲稿模板(3篇)

小班教研讲稿模板(3篇)

第1篇---一、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班教研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教研的主题是[主题名称],希望通过本次教研,能够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研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小班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析当前小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教研目的- 提升小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 探索适合小班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

- 优化小班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题内容1. 主题概述- 详细介绍本次教研的主题,包括主题的意义、内涵以及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2. 具体内容- 案例分享: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理论讲解: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 实践操作: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让老师们亲身体验并掌握相关技能。

3. 注意事项- 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安全、卫生、个性化教育等。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教学策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 注重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

2.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知识。

- 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评价1. 课程设置- 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 注重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均衡发展。

2. 评价方法-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 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全面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

---六、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 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包括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环境等。

小班教研课程活动记录(3篇)

小班教研课程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园开展了小班教研课程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共同探讨、实践和反思,提升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的理解,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课程活动的主题为“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培养策略”。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下午2:00-5:0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小班全体教师、教研组长、保教主任六、活动流程1. 主题讲座(1)主讲人:幼儿园教研组长(2)内容: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培养策略及家园合作(3)目的:帮助教师了解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掌握有效的培养策略,提高家园合作效果。

2. 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乖乖》(2)分析人员:小班教师(3)内容:从活动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4)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们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实践(1)实践内容: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的家》(2)实践人员:小班教师(3)目的:让教师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4. 反思与总结(1)反思内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2)总结人员:保教主任(3)内容:总结本次教研课程活动的成果,对教师们提出改进建议七、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教研组长以“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培养策略及家园合作”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词汇量逐渐增加、表达欲望强烈等特点。

(2)培养策略:教师应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丰富词汇、提高表达能力等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3)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2. 教学案例分析小班教师对《小兔子乖乖》这一语言活动进行了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活动目标: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研活动记载小班(3篇)

幼儿教研活动记载小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以“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探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 探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案例分析活动开始,教研组长以“小班幼儿午睡时间整理床铺”为案例,引导教师们进行讨论。

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等。

2. 经验交流随后,教师们分组进行经验交流。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分享本组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例如,有的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整理床铺;有的教师则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幼儿学习自理的积极性。

3. 专题讲座教研活动邀请了资深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讲座中,专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为教师们讲解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

4. 分组讨论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分为四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2)如何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融入一日活动中?(3)如何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4)如何评价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教师们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园教研活动讲稿小班(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讲稿小班(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主题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们的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幼儿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看管式”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在社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胆小、孤僻、不懂得分享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成长,也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困扰。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 探讨有效的社交能力培养方法,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特点(1)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阶段幼儿社交能力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 陌生阶段:幼儿对陌生人产生恐惧、不安情绪。

② 认识阶段:幼儿开始与同龄人交往,但交往范围有限。

③ 熟悉阶段:幼儿与同龄人交往频繁,形成一定的友谊。

④ 独立交往阶段:幼儿能够独立地与同龄人交往,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

(2)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特点① 自我中心:幼儿在社交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② 情绪不稳定:幼儿在社交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③ 社交方式简单:幼儿的社交方式较为简单,缺乏复杂的人际交往技巧。

2. 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方法(1)创设良好的社交环境① 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和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关爱中学会与人交往。

② 模仿学习: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

(2)开展丰富的社交活动① 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

② 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合作,提高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研课记录(3篇)

幼儿园小班教研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特开展了小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课例、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也是幼儿独立生活的基石。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三、教研时间2022年9月15日四、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小班全体教师六、教研流程1. 集体备课(1)教师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这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

(2)教师们共同讨论制定了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2. 观摩课例(1)教师们观摩了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的《我是整理小能手》一课。

(2)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幼儿表现等,以便后续进行研讨。

3. 研讨交流(1)观摩课后,教师们针对观摩课例进行研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教师们针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提出了以下策略:a.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

b. 逐步引导,培养幼儿独立性。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完成生活自理任务。

c.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d. 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幼儿完成生活自理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自信心。

4. 教学反思(1)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2)教师们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七、教研成果1. 教师们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讲稿(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的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幼儿园教研活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研组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回顾本次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并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创新与实践成为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主题分享本次教研活动,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主题分享。

他们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家园共育等方面,分享了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经验。

2. 小组讨论在主题分享的基础上,我们分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将创新与实践融入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3. 经验交流各小组分别派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也为其他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 总结与反思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肯定了老师们在创新与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个人思考1. 创新与实践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动力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与实践是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2. 教师是创新与实践的主体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是创新与实践的主体。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

3. 家园共育是创新与实践的重要保障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渐进性,采用多种方式表现。潘红英:小班幼儿的评比栏,应该幼儿内容要求,可定位于生活习惯、自立能力、动手操作等栏目。
二、国庆节、中秋节的情感教育。何玉雕:我们
可以提供录像,让小朋友来感受过中秋节的气氛。许凤秋:通过晨间谈话让小朋友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小朋友要吃月饼。

垚:我们各班可以组织小朋友进行国庆庆祝活动,进行简单的装饰或表演庆祝活动。
效果
1
、老师们对班级环境布置都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地方,体现了老师们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各位老师已都在积极
应该培养幼儿
良好的吃饭、午睡、洗手等习惯。
效果
通过学习,老师们都能明确本学期的计划重点,为迎接本学期各项工作好充分的准备。
赤花幼儿园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大二班
主持人
李春艳
出席人
何玉雕、许凤秋、陆兰江、潘红英、周垚、李春艳
活动内容
一、教室墙面环境布置的研讨主持人:教室墙面环境布置,要根据各班开展的教学许凤秋:墙面的布置应该注意师幼互动,记录幼儿的参与过程为主,体现幼儿的参与痕迹。陆兰江:我们小班幼儿年龄小,班级的讲述墙应体现可操作性和趣味性。陶丽华:每班的主题环境要围绕本班开展的主线进行布置,要
幼儿园小班段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大二班
主持人
李春艳
出席人
何玉雕、许凤秋、陆兰江、潘红英、周垚、李春艳
活动内容
一、讨论制定
小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教研计划、各班班级计划
主持人:本学
期我们以本园的园务、教科研计划的重点为指导,以努力创设省优质
幼儿
园为目标,应该着重哪些方面?陆兰江:我们班级
的主题、区域及班级环境布置应该重点探讨,特别是幼儿的区域
游戏

许凤秋:
我觉得小班的常规很重要,
特别是小朋友的
各环节的生活
活动
常规,要做到有序、有规律非常重要。何玉
雕:我们开学后多和
家长
沟通,让
家长
也了解需要他们配合的
事情,特别是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方面。潘红英:陆老师所说的区域
游戏
,我们应该重点讨论怎样的开展形式更适合小班的小
朋友。

垚:
我觉得我们小班的保育也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