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宫内节育环异位34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环异位34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环异位3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爱母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

方法分析34例宫内节育器嵌顿、穿孔异位的情况。

结果 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34例嵌顿、穿孔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其中爱母宫内节育器24例(70.58%)。

结论爱母宫内节育器嵌顿、穿孔异位率高于其他节育器。

【关键词】爱母宫内节育器嵌顿穿孔异位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采用的节育器具,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特点,也存在着异常出血、疼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及感染、嵌顿、穿孔等并发症[1]。

爱母宫内节育器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节育器,具有脱落率低、避孕效应高、副反应低的特点。

但该节育器因支架纤细,两角跨度大,嵌顿、异位穿孔的并发症较高。

现就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4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或穿孔异位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年龄为23—52岁,置节育器1 -22年。

其中月经干净后3—7天放置19例,产后半年内放置10例,流产后即时放置5例。

1.2 34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或穿孔异位,均经B超,宫、腹腔镜或剖腹探查确定。

16例嵌顿、异位的宫内节育器经多次取环失败或断裂, 11例因患者出现月经异常或腰骶部、下腹部疼痛不适,B超检查发现节育器异常穿出子宫肌壁;7例无诱因体检时B超发现宫内节育器嵌顿、穿孔异位。

2 结果2.1 异位宫内节育器的类型:T环2例,金属环8例,其余24例为开放的“V”字型支架,两臂端固压两个铜粒的爱母宫内节育器。

7例金属环置环10年以上、其余均发生在置环5年内,最短一例1年。

2.2 异位情况:嵌顿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均经宫、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证实并取出。

l例“T”型节育器倒置穿透子宫前壁于膀胱壁;5例金属单环部分穿透子宫浆膜,部分嵌顿于子宫肌层。

3例金属单环完全穿透子宫浆膜,异位于盆腔,被大网膜包裹。

18例爱母宫内节育器一臂或双臂异位突出于子宫角浆膜或者肌壁外,6例爱母宫内节育器一臂或双臂嵌顿于子宫峡部宫颈内口,1例一臂甚至穿出于阴道穹窿。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1、引言本文旨在对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嵌顿现象,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适感。

因此,深入了解宫内节育器嵌顿的相关因素对于改善避孕效果和保障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2、宫内节育器的分类和原理2.1 宫内节育器的分类宫内节育器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铜节育器和荷尔蒙节育器两大类。

2.2 宫内节育器的原理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或激素来改变子宫内膜和宫颈粘液的环境,阻止精子的进入和受精卵的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3、宫内节育器嵌顿的因素3.1 安装技术不当在宫内节育器安装过程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会影响到宫内节育器的正确放置和定位。

3.2 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可能会导致宫内节育器无法正确放置,增加嵌顿的风险。

3.3 孕妇或未曾分娩的女性孕妇或未曾分娩的女性相对于已经产过子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宫内节育器嵌顿的情况。

3.4 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时嵌顿的风险较高。

3.5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宫颈条件、阴道分娩史、盆腔感染等也可能影响宫内节育器的嵌顿风险。

4、宫内节育器嵌顿的临床表现4.1 无症状部分宫内节育器嵌顿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纤维镜下才能发现。

4.2 子宫镜检查通过子宫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宫内节育器未能完全插入或偏移的情况。

4.3 异常出血和腹痛宫内节育器嵌顿可能导致异常出血和腹痛等不适症状。

5、宫内节育器嵌顿的处理方法5.1 取出宫内节育器对于出现宫内节育器嵌顿的患者,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是重要的处理方法。

5.2 使用其他避孕方法在取出宫内节育器后,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药、避孕环等。

6、本文涉及附件附件1、宫内节育器安装操作步骤附件2、宫内节育器嵌顿患者病历记录表7、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宫内节育器(IUD)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于子宫内的避孕装置,通过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实现避孕效果。

腹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及异位1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及异位16例临床分析
后 即时 上环 4例 ; 净 5d上环 4例 。 全部 病 例 曾 经 在外 院取环 多次未 能成 功或宫 腔 内无环 感 。在我 院
1 谭俊铭 , 家顺 , 连顺 . 度骨盆骨 折患 者预 后 的危险 李 贾 重
因素分析 [ . J 中华创伤杂志 ,031 :9—0. ] 20 ,16971
腹 腔 镜 治 疗 宫 内节 育器 嵌 顿 及 异 位 1 例 临床 分 析 6
贵 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50 3 刘 敏 利 杨 雪 陈 纪 朝 500 )
查 。 ¨
于应激状态 , 防御机制受到削弱 , 凝血 功能不足 , 抗
感 染 能力 降低 , 时行 骨 折 切开 内 固定 术 易 招 致 严 此 重 感 染 , 以此 期 只宜行 简单 的外 固定及 牵 引 , 所 以防 止继 发 出血及 保护 骨折端 附近 的血 管神 经 免遭 继发 损伤 。 骨 科术 后 患 者 均未 出现 深 部感 染 , 口愈合 良 切 好, 1例后 遗 大 便 失禁 及 性 功 能 障碍 概 因 骨折 原 发 损伤 骶 神经所 致 , 与手术 无关 。 综 上 所述 , 骨 盆 骨折 作 为 多发 伤 的 一个 组成 将 部分 进 行整 体治疗 , 明显提 高患 者 的生存 率 , 将 改善
维普资讯

1 ・ 56
Guz o dc l o r a ,0 7 Vo. 1 No 2 ih uMe ia u l2 0 , 13 , . J n
院 20 0 0年 5月 至 2 0 0 5年 6月 间 收到 腹 腔异 位 环 、
位 于第 二腰 椎 处 , 整腹腔 镜 方 向 , 调 在上 腹 部大 网膜
嵌 顿环 1 例 腹腔 镜手 术取环 情 况报告 如下 。 6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一、引言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宫内节育器嵌顿现象时有发生。

宫内节育器嵌顿是指宫内节育器在子宫内异常移位或嵌顿的情况,可引起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对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对预防和处理宫内节育器嵌顿具有重要意义。

二、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及适应症1. 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宫内节育器分为铜制和荷尔蒙制两种类型。

铜制宫内节育器利用铜离子的抑制作用对精子进行杀伤,起到避孕的作用。

荷尔蒙制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激素进入子宫内膜,使其变薄并抑制排卵,达到避孕的效果。

2. 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宫内节育器适用于已经生育并不打算继续生育的妇女,具体适应症包括:- 足月产后、人工流产后或非计划剖宫产后的避孕- 手术宫颈扩张或子宫腔解剖后的避孕- 宫外孕手术治疗后的避孕- 子宫肿瘤等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避孕三、宫内节育器嵌顿的因素分析1. 术前因素- 患者子宫异常解剖结构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子宫管堵塞等- 手术操作时未注意子宫位置、大小和形态等因素2. 术中因素- 手术者操作技巧不当,如过度牵拉宫颈、过度扩张宫颈等- 宫内节育器选择不当,如选择过大的宫内节育器- 子宫腔内有其他异物或肿瘤等,影响宫内节育器的放置3. 术后因素- 患者子宫收缩能力差,无法很好地固定宫内节育器- 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或有血液凝固异常,增加宫内节育器嵌顿的风险- 患者未按照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和拆除宫内节育器四、预防和处理宫内节育器嵌顿的策略1. 术前策略-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包括子宫结构和大小的评估- 提前准备好合适尺寸的宫内节育器- 培训手术者进行正确的操作技巧2. 术中策略- 操作者应注意手术过程中的细节,避免过度牵拉宫颈或扩张宫颈- 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前,检查子宫腔内是否有其他异常物质存在- 根据患者的子宫形态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3. 术后策略- 定期复查患者并进行宫内节育器的超声检查- 手术后24-48小时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针对发现嵌顿现象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如拔除宫内节育器或手术取出附件:本文附有宫内节育器嵌顿病例报告和相关的图表资料。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病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病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病例分析作者:赵健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第23期关键词:宫内节育器节育器嵌顿【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52-01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形的,通常叫做节育环。

它的避孕原理在于:①干擾着床:炎症反应—损伤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子宫腔液体性炎症—前列腺素—输卵管蠕动不同步—着床受阻。

②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内膜受压、吞噬细胞—激活纤溶酶原—纤溶活性增强—囊胚溶解。

由于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所以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

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在我国占40%以上,有效率约为90%。

宫内节育器的种类有以下几种:①惰性宫内节育器:以不锈钢丝或塑料、硅胶制成,如金属单环、麻花环及不锈钢宫形环等。

②带铜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活性宫内育器,利用铜对精子或受精卵的杀伤作用来增强避孕效果。

③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将载于宫内节育器的孕激素缓慢恒定地释放到子宫腔内,提高了避孕效果,并可明显减少出血。

④释放止血药物的宫内节育器:可有效控制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月经量的增加。

节育器的有效时间因节育器的材质不同而不同。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金属环可放15~20年;硅胶、塑料或其它类型的节育环可放置5~7年。

绝经后的妇女停止排卵,也就不会再怀孕了,因此也就不必再避孕了,可以取环,一般在绝经后6个月至三年时取环。

过早取环,由于绝经不稳定,可以再怀孕,太迟了,子宫萎缩,会给取环带来困难。

在一般情况下节育环是放入在子宫中,并不是贴在子宫肌壁上的。

子宫内膜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脱落、出血、排出和再生的周期性变化,这样节育环就不会固定在子宫内膜上,更不会长在子宫肌层中,因此,也就不会嵌在子宫内了。

但是在宫内节育器的放置过程中仍有以下并发症:①出血;②疼痛;③子宫穿孔;④感染;⑤节育器嵌顿;⑥节育器异位;⑦带器宫内妊娠;⑧带器异位妊娠;⑨节育器断裂、变形、脱落。

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分析
31பைடு நூலகம் 患者在 住 院期 间无死 亡病例 。其 中3例 患者发 生颈部 吻合 口 瘘 ,经过 换 药引 流后得 到治 愈 ,并无 其他 并发症 发 生 。所 有 的患者 随访均 满1年 ,4例 患者 术后 的1年之 内死于转 移并发症 ,1年存活率为 90.3%。多数患者 随访 时间 已满足3年 ,3年后 的存 活率 为38.7%。 3讨 论
【摘 要】 目的 探讨 宫 内节 育 器 (IUD)嵌 顿的 原 因。方 法 通过 对 253例行 IUD 取 出术 中发现 的 42例 IUD嵌 顿因素作 了回顾 性调 查 ,进
行 了统 计与 临床 分析 。结果 ① IUD 嵌 顿率 随年 龄 的增 长而增 高 ;②人 流 、药流 清 宫术后 即放 置者 嵌 顿率 明 显 高于 月经 干 净后 放 置者 ;③
吻合 口瘘 是食 管癌术 后最常见且 最严重 的并发症之一 ,同样也 是
造成 患者 术后死亡 的主要原 因。但 是因为吻合 口瘘 发生 的因素很多且 非常复杂 ,所 以至 今没有任何一种手 术能完全避免 出现瘘 ,因此在行 食管癌根 除术之前 要预 防吻合 口瘘的发生并积极的对其治疗 。 3.2.1术前预 防
食 管 癌手 术切 口有 很 多种 ,但 是根 据多 年 的经验 及 临床 报道 显 示 ,右胸 、上腹 、左 颈三处切 口是最常选择 的。选择在第 5或第6肋 问 进胸 ,能使食管和 肿瘤无遗漏 的显露 出,而且能较为容 易的清 除气 管 叉下 的淋 巴结 。由于在右胸 内可以直视胸导 管和奇动 脉 ,而且如果 发 现肿瘤侵入可 以同时切除病灶部位 。 3.2吻合 口瘘
国眶|豳啊|匿一 201 3年 1月第 1 1卷 第 2期
· 临床研究 · 543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临床诊治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临床诊治分析

宫内节育器嵌顿的临床诊治分析
孙拾梅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目的:对宫内节育器嵌顿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析。

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2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而造成宫内节育器部分嵌顿患者21例,运用有效的方法将宫内节育器取出。

结果21例患者的宫内节育器
均顺利地取出,同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对患者长达30d~90d的随访显
示患者月经正常,无明显的症状,取得了预期的疗效。

应12例患者的要求于术后半年重新放置宫内节育器。

结论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操作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实施完成,其选择需要符合宫腔大小标准;根据患者宫内节育器嵌顿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操作取出,术后做好预防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总页数】2页(P66-66,68)
【作者】孙拾梅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江苏泰州 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微创手术在宫内节育器嵌顿或异位的临床应用 [J], 李雪莹;王秋毅;刘冬;傅璟;陈
恒禧;黄薇
2.嵌顿性宫内节育器使用米索前列醇取出难易程度的临床研究 [J], 徐素琴
3.宫内节育器嵌顿临床特点及诊疗方式 [J], 杨华;彭萍;刘欣燕;金力;陈蔚琳;李春颖;
滕莉荣
4.嵌顿性宫内节育器使用米索前列醇取出难易程度的临床研究 [J], 徐素琴
5.HEOS宫腔镜与传统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J], 邓罗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节育环嵌顿125例临床分析

节育环嵌顿125例临床分析
延长 、 子宫 肌 瘤 、 症 状 组 明 显 增 高 , < 无 P 0 0 , 慢 性 盆 腔 炎 妇 女 上 环 后 出 现 节 育 .5 而
互为关联 , 密不可分 的。因上环术后大部
分 手术 者会 出 现 月 经 量增 多 、 间 延 长 等 时 不 良反 应 。若 阴 道 反 复 出 血 则 会 增 加 子
宫内膜 炎的发生 , 也会增加节育环嵌顿 的 机会 。同时 , 子宫 黏膜 下肌 瘤 、 的肌壁 大
间 肌瘤 亦 应 及 早 取环 , 类 患 者 由于 月 经 此
环嵌顿发生率较宫肌瘤、 无症状组 明显增 高 , 0 0 。但 与上环后月经期延 长 , P< . 5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P 0 0 。子 宫 肌 瘤 与 无 症 状组节育环嵌顿发 生率无 统计学 意义 , P
因 。 方 法 : 治 取 节 育 环 发 生 嵌 顿 患 者 收
史 的回顾性调查 , 只能根据 门诊病例 的累
积及总结进 行探讨 性分析 。故暂 时不讨 论 以上 因素 。
15例 , 关 因 素 按 设 定 组 登 记 。 结 果 : 2 相 取 环 总数 6 2例 , 中宫 内节 育 环 嵌 顿 发 7 其
结 果
环时间等 因素可能有相关性 。结论 : 避免
人 流 术 中上环 、 环 后 避 免 或 减 少子 宫 内 上 膜 炎 的发 生 是 减 少节 育 环 嵌 顿 发 生 的 重 要 环 节 , 据 实 际情 况 及 时换 环 或 取 环 是 根 减 少 节 育环 嵌 顿 的 又 一 个 重要 环 节 。 关键词
患者 6 2例 , 中 节 育 环 发 生 嵌 顿 15 7 其 2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内节育器嵌顿因素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

方法通过对978例行IUD取出术中发现的97例IUD嵌顿因素作了回顾性调查,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与临床分析。

结果(1)IUD嵌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2)人流术中安置者嵌顿率明显高于月经干净后安置者P<0.05;带器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P<0.05;IUD的嵌顿率与IUD的种类也有明显关系,金属类环嵌顿率最高,P<0.05。

结论对在人流术中安环、取环时年龄偏大、安环时间较长、安置金属类圆环要求取环的妇女,出现嵌顿环的机率偏大,在取环时应尽量在B超监测下取环,可以增加取环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嵌顿 B超
宫内节育器(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某部肌壁是IUD异位的一种形式。

以往对IUD嵌顿的原因,以强调安置手术的操作技术居多[1,2],对带器对象研究较少。

我们对IUD取出术中发现的IUD嵌顿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2002年来我所要求取IUD的妇女,包括绝经后、带器妊娠、因症取出、活性环到期、所外取IUD失败转来我所者共978例。

因吉妮放置的特殊性,未采用作研究对象。

1.2 嵌顿IUD的确诊[3,4](1)术前子宫碘油造影及X线摄片;(2)B 超监测术中情况;(3)需剪断后抽丝才能取出的IUD,检查取出的IUD附有宫壁肌组织;(4)宫腔镜检查部分IUD嵌顿。

1.3 取嵌顿IUD方法[5]在B超监测下见取IUD器械与IUD接触后,再用适当力量拉出。

(1)对部分拉至宫口、部分仍在宫体肌壁组织者,将宫颈外口处IUD剪断、抽丝,使其从镶嵌的肌壁抽出;(2)对断裂或残留宫内的嵌顿IUD断节,给予20%利多卡因2~3ml宫颈注射,待宫口松弛后扩宫,卵圆钳夹住游离于宫腔的断端取出;(3)对术中不能明确探及的IUD,可用刮匙刮去IUD表面覆盖层后,再钩取;对绝经多年,子宫宫颈萎缩扩宫困难者,可用雌激素软化宫颈后,用止血钳夹住被挤压至宫颈管的IUD,左右旋转,使其松动后取出;(4)宫腔镜下取环。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IUD嵌顿率见表1。

按取IUD时的年龄进行分组,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IUD的嵌顿率明显增高:20~、30~、40~、50~年龄组嵌顿率分别为6.23%、9.37%、12.31%、15.84%,X 2 =10.20,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1 各年龄组IUD嵌频率
2.2 安IUD年限与嵌顿率见表2。

按带器时间长短分为6组:<1年、1年~、5年~、10年~、15年~、20年~,其嵌顿率分别为0.73%、8.18%、11.3%、12.43%、1
3.45%、1
4.49%,X 2=20,48.P<0.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可见带器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

表2 安IUD年限与嵌顿率
2.3 IUD安置时机与嵌顿情况见表3。

978例取器妇女中,人流术中安置者为181例,其中39例发生嵌顿,嵌顿率为22%;月经干净后安置者797例,有59例发生嵌顿,嵌顿率为8%。

U=4.29,P<0.005。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可见人流术中安置的IUD发生嵌顿的机会明显高于月经干净后安置者。

表3 安置时机与IUD嵌顿
2.4 IUD种类与嵌顿率见表4。

将978例IUD按其顺应性分为:(1)金属支架圆环659例,包括金属圆形活性环、金属单环、金属麻花环、高支环,其中94例发生嵌顿,嵌顿率为14.26%。

(2)宫形环156例,硅宫Cu、药宫Cu、宫Cu,其中3例发现嵌顿,嵌顿率1.92%。

(3)硅胶支架类163例,包括T型IUD、Multiolad、Ⅴ型环,均未发现嵌顿。

嵌顿率为0。

X 2 =4
3.04,P<0.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可见IUD种类不同,嵌顿率也不同。

表4 IUD种类与嵌顿率
3 讨论
IUD嵌顿的原因以往的解释是:(1)安置IUD术者技术因素造成宫壁损伤,致使IUD异位或嵌顿;(2)安置术时选择的IUD形态大小与宫腔不相匹配[6]。

以上因素均发生在放器术时,而嵌顿则需在取IUD术中出现困难后才被发现。

由于我们的资料均来自取IUD术时及病史的回顾性调查,而安置术中的情况不能详细了解,
故暂时不讨论以上两个因素。

人流术中安置IUD的妇女,由于妊娠期子宫长大,而且人流术中宫壁又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术后子宫恢复变小时,IUD受到挤压的力量增大,可能通过损伤后的薄弱部位穿入宫壁甚至肌层,造成嵌顿,使其嵌顿率高于月经干净后安置IUD的妇女。

IUD安放时间越长,子宫肌组织的顺应性及宫腔形态、大小等多方面的变化越大,发生炎症等疾病的机会越多。

这些因素均可能使IUD与宫壁的压力加大,宫壁的韧性降低,嵌顿的机会增多。

IUD要适应于子宫形态的变化,才可以减少IUD对子宫的机械性损伤[7],这种适应从属于IUD的形态和可塑性。

本文按IUD的形态及可塑性分类后,得出金属圆形环嵌顿率最高,硅胶类最低,为0。

但实际上T型IUD穿入肌壁的可能性较大[8],出现无嵌顿的原因是由于“T型”双臂光滑,摩擦力小,取出顺利。

故未在术前、术中、术后查出有无嵌顿。

而其它种类的硅胶IUD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在这次调查中,未发现明显嵌顿,故出现嵌顿率为0的结果。

宫形环嵌顿率明显低于圆形环,表明宫型比圆形更适应宫腔。

IUD嵌顿是造成经阴道取IUD困难甚至失败的一大原因。

B超监测取IUD 可以避免单凭感觉取IUD的盲目性,提高准确性和成功率,避免取器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基层医院即可以施行,而且费用较低;故对IUD嵌顿可能性大的高危人群,建议采用B超监测下取器。

参考文献
1 王淑珍.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58.
2 何月体.IUD异位的原因及处理.中国计划生育杂志,1996,4(4):239.
3 邵敬於.综述迷路宫内节育器的诊治.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4,(1):55-59.
4 李德秀.B超检测下诊断与处理IUD肌层嵌顿.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7,5(3):169.
5 贺庆循.金属节育环嵌顿子宫壁的取出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4,2(2):122.
6 钱信忠.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计划生育分册,1983,46-47.
7 李素春.宫内节育器机械性损伤因素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6):296.
8 harrith M.子宫的几何学和节育器设计.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4,83-85.
(收稿日期:2003-09-22)
作者单位:610031四川省成都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
节育环嵌顿的原因:
(1)安置节育环术时造成宫壁损伤,致使节育环异位或嵌顿;
(2)安置术时选择的节育环形态大小与宫腔不相匹配;>>>避孕环嵌顿怎么办
(3)人流术中安置节育环的妇女,由于妊娠期子宫长大,当术后子宫恢复变小时,节育环受到挤压的力量增大,可能通过损伤后的薄弱部位穿入宫壁甚至肌层,造成嵌顿;
(4)节育环安放长,子宫肌形态变化越大、炎症等疾病均可能使节育环与宫壁的压力加大,宫壁的韧性降低,嵌顿的机会增多。

节育环嵌顿是造成经阴道取节育环困难甚至失败的一大原因。

在微创技术配合宫腹腔镜下监测取节育环可避免单凭感觉取节育环的盲目性,提高准确性和成功率,避免取器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故对节育环嵌顿可能性大的高危人群,建议采用微创技术取出。

人们常说的宫内节育器长进肉里,在医学上称为“嵌顿”。

宫内节育器与宫腔的大小位置合适、正常,一般是不会发生嵌顿问题的。

有时也会发生嵌顿,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操作者的技术问题,例如节育器过大。

●节育器使用时间过长,例如进入更年期甚至绝经期后,子宫相对小或由于子宫萎缩,未及时取器。

●哺乳期妇女放置节育器,哺乳时间过长导致子宫收缩,节育器嵌入肌层。

即使发生嵌顿,也不必担心,医生可以在B超的直观条件下或采用腹腔镜等方法将节育器取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