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牧民新歌》教案

《牧民新歌》教案教案:《牧民新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牧民新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2)理解歌曲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3)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牧民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学习歌曲的发音和旋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用图片展示大草原和牧民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牧民生活的了解和兴趣。
2.学习新词:课堂呈现新词:牧民、大草原、蓝天、白云、明亮、放牧、欢乐、歌声学生跟读、读音规范3.学习歌曲《牧民新歌》:1)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分段学习歌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歌词的意思。
3)反复听歌,让学生跟着唱歌。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互相问答牧民生活的关键词,以巩固学习效果。
2.教学新词:课堂呈现新词:骏马、绿芳、流淌、辽阔、跳跃、奔放、舞蹈、欣赏学生跟读、读音规范3.感受歌曲《牧民新歌》的意境:1)分析歌词中的描写手法和意境,引导学生思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联想。
第三课时:1.复习歌曲《牧民新歌》:1)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2)让学生分组合唱歌曲,提高合作能力。
2.创作:通过学习歌曲中的描写手法和意境,引导学生创作一个小短文,描述牧民生活的画面和感受。
3.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大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2.音频:《牧民新歌》的录音;3.课件:包括新词和歌词的课件。
五、教学评价:1.小组合作唱歌表演;2.个人创作短文;3.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牧民新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听歌和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摘要:1.引言2.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背景和概述3.笛子独奏吐音部分的教学方法4.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演奏技巧5.结论正文:【引言】牧民新歌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乐曲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表现力在音乐界享有盛誉。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民乐。
其中,笛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以其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吸引了大量爱好者。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首著名的笛子独奏曲目——牧民新歌,并详细讲解其吐音部分的教学方法。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背景和概述】牧民新歌是一首富有内蒙民族特色的笛子独奏曲目,描绘了内蒙大草原上牧民们欢快生活的场景。
该曲目以其高亢、热情、奔放的旋律,展现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在演奏过程中,吐音是牧民新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它使得曲目的旋律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
【笛子独奏吐音部分的教学方法】吐音是笛子演奏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它通过改变气息的力度和口型的形状,使笛子发出短促、有力的音符。
在牧民新歌中,吐音的运用让曲目的旋律更加生动、富有感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吐音教学方法:1.指法练习:在练习吐音之前,首先要熟练掌握笛子的基本指法。
通过指法的练习,可以使演奏者更加熟练地控制笛子的音高和音色。
2.气息控制:吐音的演奏需要严格的气息控制。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调整气息的力度和节奏,以保证吐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口型练习:口型是影响吐音发音的重要因素。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口型,以保证吐音的发音准确。
4.音阶练习:在熟练掌握吐音技巧后,可以通过音阶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在音阶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吐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演奏技巧】在演奏牧民新歌时,除了吐音技巧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现力:在演奏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曲目的背景和情感,通过演奏技巧的表现,展现出曲目所蕴含的情感。
2.节奏感:牧民新歌的旋律热情奔放,因此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节奏感的把握,以保证曲目的韵律感。
竹笛赏析

竹笛独奏《牧民新歌》赏析《牧民新歌》是70年代简广易在内蒙伊克昭盟有感于生活,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曲子。
随着竹笛声响起,我们很自然地就闭上了双眼,静静地聆听着,陶醉在了这美妙的音乐当中,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渐渐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第一段的笛声比较缓慢,深情悠长,让人感觉到好像来到了一片广阔无垠的绿油油的大草原上,草长得很高很高,微风吹来,把草吹的东歪西倒地拂倒在大地上,好像在感受着大地母亲的温暖;蔚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的蔚蓝,越发的宽广,越发的洁净,越发的透亮了,朵朵白云使这蓝天更加迷人,蓝天白云下还有着一个个牧羊的人和那成群的牛羊,牧羊人在悠闲地放着羊,羊群也是悠闲地吃着草儿。
此时的传来的阵阵笛声仿佛不再仅仅是我们听到的了,放佛就是骑在马背上的牧民正在吹着竹笛,从那远方的草原飘扬我们的耳边。
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刺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派祥和的画面。
我们可以想象到,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宁静祥和,令人无限向往和憧憬。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所不同,节奏较快,显得很活跃,令聆听者感受到了满满的朝气与活力。
我们看到的是牧民骑着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的欢乐的情景,时不时还在嬉戏着、追赶着,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朗朗的笑声,大大的笑容,是那么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个个草原儿女豪迈潇洒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段的节奏又转向了柔和悠长,旋律舒展。
似乎是牧民们在马背上任马儿随意走着,他们在交谈着,互相称赞着对方精湛的骑术,在歌颂着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我想正是有了社会主义,他们才可以悠闲地牧羊,赛马,翱翔在这蓝天白云草原羊群之中,惬意地享受着难得的恬淡和轻松的吧。
第四段音乐在变调后走向高潮,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急促感紧迫感,让人顿时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在这一段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牧民们在一番谈笑后决定一比高下,于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万马奔腾,个个争先恐后,好不热闹。
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曲谱

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曲谱笛子独奏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而牧民新歌则是在新时期应运而生的优秀代表之一。
以下是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曲谱,欢迎音乐爱好者们来鉴赏。
一、乐曲简介《牧民新歌》,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章太炎创作的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民歌。
该曲于1986年被收录在《亚洲之声》专辑中,随后风靡全国各地。
二、技巧要点1.笛子的吹口要紧,舌面要平,气流要稳定;2.笛子演奏的音乐要注意到节奏的感觉,突出重点;3.演奏时注意力的转移。
在突出某一音符的同时,不要忘记后面的旋律及节奏。
三、曲谱【A段】1、1、2、34、5、6、7、6、5、45、3、3、2、11、1、2、34、5、6、7、6、5、45、3、3、1【B段】<!--st--><span style='color:red;'>7(连续吹3次)</span><!--et-->、7、1、2、34、5、6<!--st--><span style='color:red;'>7(连续吹3次)</span><!--et-->、7、1、2、34、5、3【C段】6、7、1、2、34、5、4、4、4、4、4、4、4、46、7、1、2、34、5、4、4、4、4、5、5、5、5【D段】<!--st--><span style='color:red;'>6(连续吹3次)</span><!--et-->、6、7、1、2、3、3、3、3<!--st--><span style='color:red;'>6(连续吹3次)</span><!--et-->、6、7、1、2、3【E段】4、5、6、2、34、5、6、7、6、5、45、3、3、2、14、5、6、2、34、5、6、7、6、5、45、3、3、1四、结语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牧民新歌》是一首优秀的蒙古族风格的民歌,该曲难易适中,曲式经典,旋律清新优美,演奏起来也极为有趣。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一、吐音简介在笛子演奏中,吐音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见的演奏技巧。
吐音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发音方法,在演奏笛子时使得音色更加丰富、生动。
吐音的运用可以让乐曲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也可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掌握吐音部分的教学对于学习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掌握吐音所需注意的事项1. 呼吸控制:吐音的发声要依赖于呼吸,因此在演奏《牧民新歌》时,需要注意控制呼吸的力度和节奏,以便准确地发出吐音的音色。
2. 唇舌协调:吐音的发声还需要借助唇舌的协调,通过唇部的微妙变化来产生特定的音色效果,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唇部的敏感性和协调性。
3. 情感表达:吐音所带来的音色效果往往与情感表达密不可分,因此在演奏《牧民新歌》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吐音部分的变化来诠释牧民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三、《牧民新歌》吐音部分的教学1. 基本吐音练习在开始教学《牧民新歌》吐音部分时,可以从基本吐音练习开始。
通过短促的连续吐音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呼吸控制能力和唇部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发出吐音。
2. 音色调整练习吐音的音色调整是吐音部分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简单的音色调整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演奏《牧民新歌》时,准确地调整音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 整体曲目练习在掌握了基本的吐音技巧和音色调整后,可以开始进行整体曲目练习,让学生将吐音技巧融入到《牧民新歌》的演奏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吐音在曲目中的运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笛子独奏者,我深知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重要性。
吐音不仅可以增加曲目的表现力,更可以让演奏更富有情感和生动性。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吐音技巧的重要性,并通过细致的指导,让他们真正掌握吐音在《牧民新歌》中的运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牧民新歌》吐音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吐音在笛子演奏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基本吐音练习、音色调整练习和整体曲目练习,逐步掌握如何准确、流畅地演奏吐音部分。
牧民新歌 音乐教案

牧民新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牧民新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牧民新歌,了解传统民歌的特点与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现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 创设氛围:播放一段以大自然为主题的音乐,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呈现(15分钟)1. 导入牧民新歌:播放牧民新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民歌的特点和韵律。
2. 解析牧民新歌:介绍牧民新歌的起源、背景和歌词内容,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深入理解。
三、探究(20分钟)1. 身体表现:使用简单的动作或舞蹈,让学生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对牧民新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2. 合作演唱:将学生分为小组,指导他们分工合作,利用简单的乐器或身体打击声音,演唱牧民新歌。
四、扩展(15分钟)1. 仪式模拟:模拟牧民新歌的呈现场景,让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种仪式形式(如躲藏、拜访等),结合牧民新歌进行现场表演。
2. 创作歌词:鼓励学生根据对大自然的感受,创作自己的歌词,可以是关于自然美景、生态保护等主题。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表演:选择一些小组进行现场表演,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分享对牧民新歌的感悟和体会。
【教案延伸】:1. 综合艺术: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结合舞蹈、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表现。
2. 探究传统音乐: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音乐的视野和理解。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评价学生的演唱和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3. 通过学生的创作歌词和仪式模拟表达能力,评价他们对牧民新歌的理解和应用。
【教案指导】: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牧民新歌的背景和情感内涵,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平衡整个教案的呈现形式,通过欣赏、表演、创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和合作精神。
牧民新歌笛子吹奏技巧

牧民新歌笛子吹奏技巧
1. 嘿,你知道牧民新歌笛子吹奏技巧里的气息控制有多重要吗?就像开车时控制油门一样关键!比如说,当你吹奏长音时,气息就得像那潺潺的溪流,平稳而持续,不能忽大忽小,否则那声音可不就难听啦!
2. 哇哦,指法在牧民新歌笛子吹奏中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呀!这就好比是武林高手的招式,得灵活多变呀!你看,快速的段落里,指法就得跟那蝴蝶翩翩飞舞一样敏捷,才能把曲子的活泼展现出来呀!
3. 哎呀呀,牧民新歌里的吐音技巧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呢!这不就像跑步时的冲刺嘛,要有力量又要恰到好处。
要是吐音太重,就显得生硬,太轻了又出不来效果,难吧?但掌握好了可就超厉害啦!
4. 嘿,你有没有想过,吹奏牧民新歌时的情感投入就像给曲子注入灵魂一样重要呢?当你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去吹奏,那感觉简直绝了!就好像你真的在那广阔的草原上奔驰一样!
5. 哇塞,装饰音在牧民新歌笛子吹奏里可是画龙点睛之笔呀!就跟给一幅画点缀上美丽的色彩一样。
比如一个小小的滑音,就能让曲子瞬间变得更有韵味啦!
6. 哈哈,吹奏牧民新歌时和其他乐器的配合那叫一个精彩呀!就如同一场盛大的舞会,大家各自发挥,却又无比和谐。
想象一下笛子与马头琴一起共鸣,那场面得多震撼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牧民新歌笛子吹奏技巧丰富多彩,每一个技巧都值得我们去认真钻研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演绎出这首经典的曲子呀!。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教学【最新版】目录1.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背景介绍2.笛子独奏吐音部分的教学方法3.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4.笛子独奏吐音部分在牧民新歌中的应用实例5.结论正文一、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背景介绍牧民新歌是一首富有内蒙民族特色的笛子独奏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表达方式展现了内蒙大草原的辽阔和牧民们的热情。
作为一首经典的民乐曲目,牧民新歌笛子独奏在演奏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吐音部分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笛子独奏吐音部分的教学方法1.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在吹奏笛子时,要保持身体自然放松,吹嘴与笛子口之间的距离适中,以保证气流的稳定。
2.熟悉吐音的技巧:吐音是笛子演奏中的一种重要技巧,通过改变指法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吐音效果。
常见的吐音方法有单吐、双吐、三吐等。
3.练习吐音的准确性:在练习过程中,要掌握好每个音符的时长和力度,以保证整个曲目的连贯性和和谐性。
三、牧民新歌笛子独奏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1.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节奏感,掌握好每个音符的时长和力度。
2.注意气息的运用,要保证气流的稳定,避免出现断音或颤音的情况。
3.在演奏高音部分时,可以通过调整指法和吹嘴与笛子口的距离来实现准确的音高。
4.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表现力,通过音色、力度、节奏等方面展现曲目的情感内涵。
四、笛子独奏吐音部分在牧民新歌中的应用实例在牧民新歌的笛子独奏中,吐音部分出现在曲目的高潮部分,通过不同音符的组合和变换,表现出牧民们欢快、热情的生活态度。
五、结论总之,牧民新歌笛子独奏是一首富有特色的民乐曲目,掌握好吐音部分的技巧对于演奏好这首曲目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型:欣赏课(竹笛名曲)
授课对象:三年级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竹笛、陶笛、多媒体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细分乐曲的段落,理顺每个段落的音乐情绪。
通过乐曲的表达,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
教学难点:强化乐曲的“快板”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初步认知音乐的激情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对乐曲的风格的探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更好了解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
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乐曲分为五段:
1.引子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蓬勃激越之情,非常动人。
2.慢板显示乐曲主题,表现了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
3.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聘时蹄声哒哒的欢乐情景。
4.自豪的行板,展示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与草原的眷恋。
5.结束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主音在小快板转调之后回落在羽凋式,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复习演唱,新课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噢!苏珊娜》、《草原上》【美国西部牛仔的生活和中国草原的曲调的再记忆】
师:《草原上》是我国蒙古族的民歌,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知道的大草原的景象。
生:答略。
师: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与老师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大草原
播放PPT(草原的景象)背景配乐:《牧民新歌》
师:现在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有同学知道,今天的画面中的音乐是音乐的名曲叫什么吗?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
(《牧民新歌》竹笛名曲)
三、新课教学
(一)简单介绍中国竹笛,欣赏全曲。
1,材质,形制,特色:笛膜。
(脆亮)
师点击多媒体2:呈示课件片头《牧民新歌》(其中“新”字用红色突出)
师:聆听了音乐,看看书,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首乐曲分几个乐段吗? (PPT提问)
生:答略。
(PPT出示,五段,标注每段的音乐定义)
(二)分段欣赏、教学(PPT 分类,段落情绪连线)
A.引子: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乐曲引子部分伴奏,师吹奏此段。
师:乐曲此段的速度,还是悠长的慢还是奔放的快?
生:答略。
师小结学生发言:引导【辽阔草原,一望无际】
2,慢板:
师点击多媒体,播放乐曲慢板部分伴奏,吹奏此段。
师:乐曲此段节拍是深情的诉说,还是热情的歌唱?
生:答略。
师小结学生发言:引导【悠长述说,深情抒怀】
3. 快板:
师点击多媒体出示谱例:
一,竹笛清吹演奏此段。
二,请学生一起来演唱简谱,并辅以“竹笛”伴奏,强化节奏型。
【放慢速度练习】
三,学生打击乐器进入。
强化“快板”段落教学,师生互动,强化节奏型。
4.音频聆听“自豪的行板”+“快板再现的尾声“
【完成连线习题,脉络梳理。
】
引导:【这是一种---------乐曲】(ppt)
生:答略。
情感升华:
【那么近,这么远】
1,生平介绍(教室内音乐人物挂像)简广易
2,《牧民新歌》的荣誉:唯一一首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中国乐曲,如今收录于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的教材,它的如歌的旋律如天籁,必定经久让世人传唱。
3,延伸:陶笛介绍,激发学生学习陶笛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