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RS485总线要接终端电阻
RS485通信终端电阻--通信丢数据原因之一

RS485通信终端电阻--通信丢数据原因之一
在进行RS485 通信硬件电路设计时,会遇到一个设计的问题,即485_A 线和485_B 线之间是否并联一个120Ω电阻?如下图所示:
RS485 通信终端电阻
图中120Ω电阻称为通信终端电阻。
这个通信终端电阻是否应该添加,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一定要加,具体原
因为:
RS-485 是差分电平通信,在距离较长或波特率较高(19200 以上)时,线路存在回波干扰,此时需要在通信线路首末两端并联120Ω匹配电阻同时匹配电阻会降低线路带负载能力,因此我们推荐在通信速率大于19.2Kps 或线路长度大于200 米时,才需加接匹配电阻。
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初设计一个485 通信模块,波特率使用的是9600,线路距离很短,添加了终端电阻,然后就发现在通信过程中出现了丢数据的现象,不停的考虑软件编程,都找不到原因,后来是无意中去掉该电阻,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建议在设计电路时,在PCB 中添加该电阻,但是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焊接。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485 120的匹配电阻 -回复

485 120的匹配电阻-回复在电子学和电路设计中,匹配电阻是非常重要的元件之一。
匹配电阻的作用是将两个电路或电子元件之间的阻抗(即电阻、电感和电容等)进行适配,以保证电路间的能量传输效率和信号幅度的一致性。
本文将探讨485和120的匹配电阻。
一、什么是485通信?485通信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的特点是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在较长距离上进行数据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的优点。
因此,485通信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二、为什么需要匹配电阻?在485通信中,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进行匹配。
当发送端电阻和接收端电阻相匹配时,可以使信号在电路中传输时无反射,并且能够降低传输线上的噪声干扰。
三、485通信中的匹配电阻选择对于485通信,匹配电阻一般是通过电阻分压网络来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匹配电阻取值为120欧姆,这是由于120欧姆是接收端的特性阻抗。
四、匹配电阻的连接方式在485通信中,匹配电阻可以连接在发送线和地线之间,也可以连接在接收线和地线之间。
这取决于具体的通信系统和电路设计。
五、如何计算匹配电阻的阻值在设计485通信电路时,需要计算匹配电阻的阻值。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匹配电阻的阻值= 发送线特性阻抗× 接收线特性阻抗/ (总线特性阻抗- 接收线特性阻抗)其中,发送线特性阻抗和接收线特性阻抗可以从相关手册或规格表中获得,总线特性阻抗一般为120欧姆,这是485通信的标准特性阻抗。
六、匹配电阻的作用匹配电阻的作用是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适配,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它可以减少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和噪声干扰,从而保证数据的传输质量。
七、匹配电阻的选取注意事项在选择匹配电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匹配电阻的阻值符合计算的要求;2. 选择质量好的匹配电阻,以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确保匹配电阻的功率耐受能力足够。
CAN总线两端加终端电阻

在RS485组网过程中另一个需要主意的问题是终端负载电阻问题,在设备少距离短的情况下不加终端负载电阻整个网络能很好的工作但随着距离的增加性能将降低。
理论上,在每个接收数据信号的中点进行采样时,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
但这在实际上难以掌握,美国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条经验性的原则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数据速率和电缆长度时需要进行匹配: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3倍以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
一般终端匹配采用终端电阻方法,RS-485应在总线电缆的开始和末端都并接终端电阻。
终接电阻在RS-485网络中取120Ω。
相当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因为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大约在100~120Ω。
这种匹配方法简单有效,但有一个缺点,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功率,对于功耗限制比较严格的系统不太适合。
另外一种比较省电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
利用一只电容C隔断直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
但电容C的取值是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衷。
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法,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抗干扰~~一般在总线两端接终端电阻即可,但也有例外,例如有临时加上的总线诊断设备,形成支线。
在不接终端电阻的情况下,除了EMC性能下降,其他影响也是有的,例如若CAN总线断开一根,与接终端电阻是不一样的,没接的居然还能收,单线通讯??不过EMC大大的下降,一半左右。
关于阻值计算,好像跟收发器驱动特性,电缆特性有关。
而总线长度主要取决于位定时参数,位速率允许情况下,才能达到一定的总线长度。
总的来说,终端电阻主要用于增强EMC性能,然而EMC性能在汽车级的应用中当然十分重要,一般在两端加入120欧姆的电阻即可。
本人初学,抛砖引玉。
关注~~~另外可推荐一本书:《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85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485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485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据传输。
在485总线中,传输线一般采用双线制,分为A线和B线。
而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则是在485总线通信中常见的电路元件。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都是一种电阻,它们的作用是控制总线上信号的电平。
在485总线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连接在A线和B线上,起到调整总线电平的作用。
上拉电阻是将总线电平拉高的电阻,它连接在总线A线上,并向上拉高总线电平。
上拉电阻的阻值一般较大,通常为1kΩ至10kΩ。
当总线无信号时,上拉电阻会将总线电平拉高至逻辑1的电平,以保证总线处于高电平状态。
下拉电阻则是将总线电平拉低的电阻,它连接在总线B线上,并向下拉低总线电平。
下拉电阻的阻值一般较小,通常为150Ω至300Ω。
当总线有数据传输时,总线会出现电平变化,下拉电阻则会将总线电平拉低至逻辑0的电平,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在485总线通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保证总线电平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终端电阻

终端电阻的含义
高频信号传输时,信号波长相对于传输线较短,信号在传输终端会形成反射波,干扰原信号,所以在传输末端要加终端电阻,使信号到达传输末端后不反射。
对于低频信号则不用,在长线信号传输时,一般避免信号的反射和回波,也需要在接受终端接入终端电阻匹配。
终端匹配电阻取决于电缆的阻抗特性,与电缆长度无关。
RS485/RS422一般采用双绞线连接(屏蔽或非屏蔽),终端电阻一般介于100-140欧姆,典型值为120欧姆,在实际配置中,在电缆的缆的两个终端节点上,起始端和最远端各接入一个终端电阻,儿处于中间的各节点,不能接入终端电阻,否则将导致通讯失误。
终端电阻的作用:一般说法: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电缆中的信号反射,在通信中有两种情况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1.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值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这种信号反射原理,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原理相似,消除这种反射,就必须在电缆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到的终端电阻,使电缆阻抗连续,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一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在恐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RS485通讯原理,采用两根双绞线,一根A+或信号正极,一根A-或信号负极,采用差分信号,正信号在+2--+6V之间,负信号在-2---6V之间。
RS422通讯原理,采用四根线。
发射+,发射-,接收+,接收-.
RS232通讯原理,三根线,发射2-3,接受3-2. 5-5GND,发射和GND比较电压,接受和GND 比较电压,记录电压即可。
关于modbus通讯电缆的终端电阻器的作用

关于modbus通讯电缆的终端电阻器的作用大家知道基于西门子200(200smart)集成的RS 485通讯协议下的通讯类型,其中有modbus通讯。
其下面又被细分为modbus rtu通讯(西门子官方提供库指令文件)、modbus ascll通讯、USS(西门子特定仅仅只能与西门子驱动器通讯的一种协议)、自由口通讯。
通讯原理:假设系统中有一个主站(只能在系统中设置唯一的主站),与一个或者多个从站plc设备连接。
如果主站在发送请求信息中包含其中一个从站地址信息及数据请求。
(如果不带有从站地址信息,则被判断为广播通讯模式,即向所有的从站发送数据请求),从站会判断请求中的地址与本机中被设置的地址等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会根据信息请求内容,把从站数据发送给主站;如果不一致,则从站会忽略主站的信息数据,如此循环轮询方式或者用户自定义方式进行。
RS 485通讯模式是采用正、负2根信号线(双绞屏蔽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线间电压+2V ~ +6V,则表示逻辑电平1(高电平),线间电压为-2V ~ -6V,则表示逻辑电平0(低电平),差分输出来实现主站与各从站之间建立通讯消息的传递。
如果通讯伙伴之间的距离大于50米(西门子通信手册的规定),则需要在最后一个通讯从站的端子上添加终端电阻器,这个电阻的作用和意义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说道说道。
如何计算两根导线之间的相关数据:如果这2根导线作无限延长,那么主、从站之间的通讯线路上存在线路电阻(线损)加大;容抗会随着干线的延长而减小,这个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来求证。
Rl = ρ* L/S(Ω)其中,ρ导线电阻率L导线长度(米)S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Xc = 1 / ω* C (Ω)其中,ω = 2 * 3.14 * f(频率)C 电容容量(法拉)线路间的电容计算Co=0.01207÷[lg(D/r)]其中,Co—两输电线间的电容(μF/km)D—两输电线轴线间的距离(cm)r—导线半径(cm)这3个值的差异决定了通讯电缆的可选择长度范围,当通讯工作频率越高;或者通讯距离增大,2根导线之间的“线阻”就越大,通讯时逻辑电平高或低值是有规约的,如果这些逻辑电平被畸变或者被缩放,则会制约有效的逻辑电平正常传输,使主、从站无法判断正确的信息。
关于RS485总线匹配电阻使用的说明

(保护测控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S485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图2
我司设备插件上的 RS485 总线终端匹配电阻一般是通过跳线来投入和移除, 跳线跳上即可将匹配电阻投入,如下图所示红圈标识部分:
图3
对侧其它公司设备(比如 GPS、通信管理机等)如果支持终端匹配电阻投入, 需要请该设备维护人员协助投入。如果该设备不支持终端匹配电阻投入,需要按 照下述方法接入终端匹配电阻:
图4
如果不方便在该设备端子上直接接入终端匹配电阻,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屏柜
的接线端子上接入,方法类似。总的原则是离该设备 RS485 接口越近越好。
附加说明: 1) 总线上最多只能有 2 处终端匹配电阻,不允许处于非首尾端点的设备安装终
端匹配电阻; 2) 因为不同设备 RS485 接口之间存在电气配合的问题,某些厂商的设备驱动能
见总线拓扑结构及终端匹配电阻的使用。
120欧姆的终端匹配电阻
RS485设备
(GPS等) +
-
RS485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
-
} 分支长度 不能大于 3米
……
RS485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图1
RS485设备 (保护测控设备)
GPS等
+
-
+
-
……
120欧姆的终 端匹配电阻
……
RS485设备
RS485设备
力较差,此情况下可能存在安装终端匹配电阻后反而通信误码率增加,此时 可以尝试去除一端或两端的电阻; 3) 不建议采用以太网线缆作为 RS485 通信电缆,因为存在阻抗不匹配、连接端 子时易断等问题;建议采用特征阻抗为 120 欧姆的 RS485 专用屏蔽双绞线(编 织网屏蔽层,双芯,每芯为多股线,线径大于 0.5mm); 4) RS485 总线拓扑结构只能是总线型,不允许星型等存在分支结构的型式,如图 5 所示。如在施工时不可避免存在分支,分支长度不能大于 3 米(如图 1 所 示);
为什么RS485总线要接终端电阻.

[资源分享] 为什么RS485总线要接终端电阻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
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
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为简单方便,经常采用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补充说明:1.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
在短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
2. 为了抑制干扰,RS485总线常在最后一台设备之后接入一个120欧的电阻(即为上面所述)。
3.RS-485与RS-422的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
RS-485共模输出电压在-7V 至+12V之间, RS-422在-7V 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Ω;RS-422是4kΩ;R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为什么长距离通信时要加一个终端电阻?485的通信方式就是一个正极D+和一个负极D -,两线间的电压为0和1的信号,为什么长距离的时候要加一个终端电阻?在后面并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个人感觉并不并联这个电阻从电气原理上好像没有太多的意义?这个电阻为什么能识别是整个网络节点中的最后一个设备?最佳答案恩,作为网络传输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信号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分享]为什么RS485总线要接终端电阻
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
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
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为简单方便,经常采用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补充说明:
1.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
在短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
2.为了抑制干扰,RS485总线常在最后一台设备之后接入一个120欧的电阻(即为上面所述)。
3.RS-485与RS-422的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
RS-485共模输出电压
在-7V至+12V之间,RS-422在-7V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Ω;RS-422是4kΩ;R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为什么长距离通信时要加一个终端电阻?
485的通信方式就是一个正极D+和一个负极D-,两线间的电压为0和1的信号,为什么长距离的时候要加一个终端电阻?在后面并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个人感觉并不并联这个电阻从电气原理上好像没有太多的意义?
这个电阻为什么能识别是整个网络节点中的最后一个设备?
最佳答案
恩,作为网络传输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信号反射。
如果没有终端电阻来消除信号反射的话,那么发射信号的设备,在传输路径的终端后,反射信号到发射端,这样使得网络上的信号产生叠加,网络信号就紊乱了。
所以终端电阻是必要的,同时也是与网络的传输阻抗有关。
终端电阻本身应该处于网络中,但是位置建议放在最末端,这样不会衰减正常的信号,它本身是无法识别
其他答案
主要是避免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错误,加上终端电阻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
回答者:YHKingKong - 高级工程师第11级
2012-08-21 08:26:25 你好!
PROFIBUS是485网络,以差分电压信号来代表数据0和1。
如果没有终端电阻,或者拨了终端电阻但终端没有电压,会造成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反射,从而电压波形畸变。
但只要波形还能被正确识别,通信就还正常,但造成的影响是存在的。
因此正常来讲必须在终端拨上终端电阻并保持供电。
置评专家:西门子自动化技术支持 2011-07-08 17:04:25
RS485接口、电缆、布网、终端电阻RS485接口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 6V~- 2V表示“1”。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
在
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
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
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二个原因:(1)共模干扰问题: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
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
(2)EMI问题: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由于PC机默认的只带有RS232接口,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PC上位机的RS485电路:(1)通过RS232/RS485转换电路将PC机串口RS232信号转换成RS485信号,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工业环境最好是选用防浪涌带隔离珊的产品。
(2)通过PCI多串口卡,可以直接选用输出信号为RS485类型的扩展卡。
RS485电缆
在一般场合采用普通的双绞线就可以,在要求比较高的环境下可以采用带屏蔽层的同轴电缆。
在使用RS485接口时,对于特定的传输线路,从RS485接口到负载其数据信号传输所允许的最大电缆长度与信号传输的波特率成反比,这个长度数据主要是受信号失真及噪声等影响所影响。
理论上RS485的最长传输距离能达到1200米,但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的距离要比1200米短,具体能传输多远视周围环境而定。
在传输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加中继的方法对信号进行放大,最多可以加八个中继,也就是说理论上RS485的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9.6公理。
如果真需要长距离传输,可以采用光纤为传播介质,收发两端各加一个光电转换器,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是5~10公里,而采用单模光纤可达50公里的传播距离。
RS485布网
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
在构建网络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采用一条双绞线电缆作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
有些网络连接尽管不正确,在短距离、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信号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与原信
号叠加,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
(2)应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在阻抗不连续点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
下列几种情况易产生这种不连续性: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了不同电缆,或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再者是过长的分支线引出到总线。
总之,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在RS485组网过程中另一个需要主意的问题是终端负载电阻问题,在设备少距离短的情况下不加终端负载电阻整个网络能很好的工作但随着距离的增加性能将降低。
理论上,在每个接收数据信号的中点进行采样时,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
但这在实际上难以掌握,美国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条经验性的原则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数据速率和电缆长度时需要进行匹配: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3倍以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
一般终端匹配采用终端电阻方法,RS-485应在总线电缆的开始和末端都并接终端电阻。
终接电阻在RS-485网络中取120Ω。
相当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因为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大约在100~120Ω。
这种匹配方法简单有效,但有一个缺点,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功率,对于功耗限制比较严格的系统不太适合。
另外一种比较
省电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
利用一只电容C隔断直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
但电容C的取值是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衷。
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法,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信号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
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
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
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
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
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为简单方便,经常采用加偏置电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