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LS181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

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中。

RF(U54)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

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

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

LDRi 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

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上。

DR1(U47)和DR2(U48)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

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

ALU(U31、U35)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

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术逻辑运算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术逻辑运算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算术逻辑运算实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器芯片(74LS181)的逻辑功能2、掌握运算器数据的载入、读取方法,掌握运算器工作模式的设置3、观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数据运算的规则二、实验设备1、YY—Z02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

2、排线若干。

3、PC微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1、74LS181封装图A0~A3:第一组操作数据输入端B0~B3:第二组操作数据输入端F0~F3:操作结果数据输出端S0~S3:操作功能控制端Cn:低端进位接受端Cn4:高位进位输出端M:算术/逻辑功能控制端2、74LS181逻辑功能控制表逻辑功能控制表 3、算术逻辑运算部件原理图、算术逻辑运算部件原理图四、实验结果记录1、连线准备(1)把输入、输出单元(INPUT/OUTPUT INPUT/OUTPUT UNITUNIT )的IO-R 、IO-W 与手动控制开关单元(MANUAL UNIT )的IO-R 、IO-W 相连接相连接(2)(INPUT/OUTPUT UNIT )的Ai 接地接地(3)把算术逻辑部件(ALU UNIT )的S3-S0、M 、Ci 与手动控制开关单元(MANUAL UNIT )的S3-S0、M 、Ci 相连接相连接(4)把算术逻辑部件(ALU UNIT )的B-DA1、B-DA2、ALU-B 手动控制开关单元(MANUAL UNIT )的B-DA1、B-DA2、ALU-B 相连接相连接2、记录结果(包含采集结果前的动作)1、数据送入过程(1)把开关IO-R 、IO-W 、B-DA1、B-DA2、ALU-B 拨上,确保为高电平,使这些信号处于无效状态于无效状态(2)在输入数据的开关上拨好输入数据代码,如“00010001” (3)把输入控制信号IO-R 开关拨下成低电平开关拨下成低电平(4)把第一组数据输入控制信号B-DA1的开关拨动一次,即实现“1“1-0--0--0-1”1”,产生一个负脉冲,作用是把数据送人第一数据寄存器DA1中 2、数据运算过程(1)按照不同的算术/逻辑运算功能,拨好S3-S0、M 、Ci (2)把ALU-B 控制信号开关拨下呈现低电平,这时运算结果送到总线,在总线指示灯上可观察到此数据可观察到此数据 3、实验结果记录DA1 DA2 S3-S0 M=0(算术) M=1(逻辑运算)运算) Ci=1 Ci=0 00110101 10100111 0000 00110101 00110110 11001010 00110101 10100111 0001 10110111 10111000 01001000 00110101 10100111 0010 01111101 01111110 10000010 00110101 10100111 00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110101 10100111 0100 01000101 01000110 11011010 00110101 10100111 0101 11000111 11001000 01011000 00110101 10100111 0110 10001101 10001110 10010010 00110101 10100111 0111 00001111 00010000 00010000 00110101 10100111 1000 01011010 01011011 11101111 00110101 10100111 1001 11011100 11011101 01101101 00110101 10100111 1010 10100010 10100011 10100111 00110101 10100111 1011 00100100 00100101 00100101 00110101 10100111 1100 01101010 01101011 11111111 00110101 10100111 1101 11101100 11101101 01111101 00110101 10100111 1110 10110010 10110011 10110111 00110101 10100111 1111 00110100 00110101 00110101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1)在连线时一定要非常仔细小心,一旦连错的话,实验根本无法进行)在连线时一定要非常仔细小心,一旦连错的话,实验根本无法进行 (2)通过这次实验使自己对计算机内的算术/逻辑运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逻辑运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简介:运算器是数据的加工处理部件,是CPU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计算机的运算器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最基本的结构中必须有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数据缓冲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多路转换器的数据总线的逻辑构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器(74LS181)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基本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运用算术逻辑运算器74LS181 进行有符号数/无符号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三、实验元器件1、算术逻辑运算器(74LS181)。

2、三态门(74LS244、74LS245)及寄存器(74LS273、74LS373)。

3、二进制拨码开关SW-SPDT四、实验原理图1.1运算器电路原理图本实验的算术逻辑运算器电路如图 1.1所示:输入和输出单元跟上述实验相同:缓冲输入区八位拨码开关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三态门74LS245 和数据总线BUS相连,在控制开关SW_BUS处于高电平时允许输出到数据总线。

运算器则由两个74LS181以串行进位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LU_L4B的进位输出端CN+4与ALU_H4B的进位输入端CN相连,使低4位运算产生的进位送进高4位运算中。

其中ALU_L4B为低4位运算芯片,参与低四位数据运算,ALU_H4B为高4位运算芯片,参与高四位数据运算。

ALU_L4B的进位输入端CN通过三态门连接到二进制开关CN,控制运算器仅为,ALU_H4B的进位输出端CN+4经过反相器74LS04,通过三态门接到溢出标志位CF指示灯(CF=1,即ALU运算结果溢出)。

ALU 除了溢出标志位CF外,还有两个标志位:零标志位ZF(ZF=1,即ALU运算结果为0,ZF对应发光二极管点亮)和符号标志位SF(SF=1,即运算结果为负数;SF=0 即运算结果为正数或0对应发光二极管点亮)。

图 1.2 运算器通路图ALU 的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两个74181芯片的控制信号(S0、S1、S2、S3、M、CN)来实现, 其74LS181逻辑功能表由表1-1给出,运算器ALU 的输出经过三态门(两片74LS244或一片74LS245)和数据总线BUS 相连。

进位控制实验实验报告

进位控制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进位控制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进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验证带进位控制的算术逻辑运算发生器(ALU)的功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结构的理解。

三、实验原理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进位控制是算术运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进位控制主要涉及全加器(Full Adder)和进位链(Carry Chain)的设计与实现。

全加器是一种能够处理带进位的算术运算的电路,它有三个输入端(两个加数和一个进位输入)和两个输出端(和以及进位输出)。

进位链则是通过全加器级联形成,用于实现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本实验以74LS181芯片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带进位控制的ALU的功能。

74LS181是一款8位ALU芯片,内部包含8个4位ALU单元,每个单元都能完成加、减、与、或等运算,并且能够处理进位。

四、实验器材1. 74LS181芯片1片2. 74LS74芯片1片3. 74LS02芯片1片4. 跳线若干5. 电源及万用表五、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74LS181、74LS74、74LS02芯片连接成带进位控制的ALU电路。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将74LS181的各个ALU单元的进位输出端连接到下一个ALU单元的进位输入端,形成进位链。

- 将74LS74的时钟端CLK连接到74LS181的进位输出端,用于锁存进位结果。

- 将74LS02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到74LS181的进位输入端,实现手动控制进位。

2. 设置初始状态将74LS74的时钟端CLK置为高电平,确保进位结果能够被锁存。

将74LS02芯片的输出端置为低电平,确保74LS181的进位输入端为低电平。

3. 进行实验- 按照实验要求,设置74LS181的输入端,如加数A、加数B以及进位输入端。

- 通过74LS02芯片控制进位输入端,模拟不同的进位情况。

- 观察并记录74LS181的输出端,即和以及进位输出端的结果。

相乘器实验报告

相乘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相乘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相乘器的构造方法和测试方法。

3. 分析相乘器的性能指标,如精度、速度和功耗。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相乘器是一种实现两个数相乘的电子电路。

根据乘法运算的原理,可以将乘法分解为一系列加法和移位操作。

相乘器通常采用补码形式进行运算,以保证运算的符号位正确。

三、实验器材1. 74LS181 4位并行乘法器2. 74LS86 4位全加器3. 74LS123 4位同步移位寄存器4. 74LS00 2输入与非门5. 74LS02 2输入或非门6. 74LS20 4位D触发器7. 74LS244 8位三态缓冲器8. 74LS08 2输入与门9. 74LS139 2-4线译码器10. 74LS74 4位D触发器11. 74LS32 4位优先编码器12. 74LS175 8位锁存器13. 74LS04 6反相器14. 74LS573 8位三态锁存器15. 74LS112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16. 电源17. 测试仪18. 负载电阻19. 接线板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图,搭建相乘器电路。

2.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无短路和开路现象。

3. 在测试仪上设置测试数据,如A=3,B=5。

4. 逐个检查相乘器的各个模块,观察输出结果。

5. 记录相乘器的输出结果,与测试仪显示结果进行对比。

6. 逐步改变输入数据,观察相乘器的性能表现。

7. 分析相乘器的精度、速度和功耗等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当A=3,B=5时,相乘器输出结果为15。

(2)改变输入数据,观察相乘器的输出结果,结果符合预期。

2. 分析(1)相乘器的精度:在实验过程中,相乘器的输出结果与测试仪显示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相乘器的精度较高。

(2)相乘器的速度:相乘器的运算速度较快,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相乘器的功耗:相乘器的功耗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系统功耗。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实验二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器芯片(74LS181)的逻辑功能。

(2)掌握运算器数据的载入、读取方法,掌握运算器工作模式的设置。

(3)观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数据运算的规则。

二、实验原理1.运算器芯片(74LS181)的逻辑功能74LS181是一种数据宽度为4个二进制位的多功能运算器芯片,封装在壳中,封装形式如图2-3所示。

图2-374LS181封装图主要引脚有:(1)A0—A3:第一组操作数据输入端。

(2)B0—B3:第二组操作数据输入端。

(3)F0—F3:操作结果数据输入端。

(4)F0—F3:操作功能控制端。

(5):低端进位接收端。

(6):高端进位输出端。

(7)M:算数/逻辑功能控制端。

芯片的逻辑功能见表2-1.从表中可以看到当控制端S0—S3为1001、M为0、为1时,操作结果数据输出端F0—F3上的数据等于第一组操作数据输入端A0—A3上的数据加第二组操作数据输入端B0—B3上的数据。

当S0—S3、M、上控制信号电平不同时,74LS181芯片完成不同功能的逻辑运算操作或算数运算操作。

在加法运算操作时,、进位信号低电平有效;减法运算操作时,、借位信号高电平有效;而逻辑运算操作时,、进位信号无意义。

2.运算器实验逻辑电路试验台运算器实验逻辑电路中,两片74LS181芯片构成一个长度为8位的运算器,两片74LS181分别作为第一操作数据寄存器和第二操作数据寄存器,一片74LS254作为操作结果数据输出缓冲器,逻辑结构如图2-4所示。

途中算术运算操作时的进位Cy判别进位指示电路;判零Zi和零标志电路指示电路,将在实验三中使用。

第一操作数据由B-DA1(BUSTODATA1)负脉冲控制信号送入名为DA1的第一操作数据寄存器,第二操作数据由B-DA2(BUSTODATA2)负脉冲控制信号送入名为DA2的第二操作数据寄存器。

74LS181的运算结果数据由(ALUTOBUS)低电平控制信号送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2.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3.验算由74LS181等组合逻辑电路组成的运算功能发生器运算功能4.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二、实验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排线若干条。

三、实验原理运算器实验电路说明:(1)两片74LS181(每片4位)以并/串联形式构成字长为8位的运算器。

(2)8位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输入双向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与两个8位寄存器(74LS273)DR1和DR2的输出端相连,DR1和DR2寄存器是用于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的结果.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

(3)8位数据开关D7~D0(在“INPUT DEVICE”中)用来产生参与运算的数据,经过一个输出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与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内容。

(4)S3、S2、S1、S0是运算选择控制端,有它们决定运算器执行哪一种运算(16种算术运算或16种逻辑运算)。

(5)M是算术/逻辑运算选择,M=0时,执行算术运算,M=1时,执行逻辑运算。

(6)Cn是算术运算的进位控制端,Cn=0(低电平),表示有进位,运算时相当于在最低位上加进位1,Cn=1(高电平),表示无进位。

逻辑运算与进位无关。

(7)ALU-B是输出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运算器的运算结果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上。

低电平有效。

(8)SW-B是输入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INPUT DEVICE”中的8位数据开关D7~D0的数据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上。

低电平有效。

(9)LDDR1是寄存器DR1存数控制信号,LDDR2是寄存器DR2存数控制信号。

它们都是高电平有效。

(10)A0~A3是4位数据输入通道A,B0~B3是4位数据输入通道B。

2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

2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掌握74LS181的功能和应用二、实验要求完成不带进位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行过程。

三、实验原理1.ALU单元实验构成(如图2-1-1)① 运算器由2片74LS181构成8位字长的ALU单元。

74LS181可实行两个4位字的16种二进制算术运算或两个布尔变量有可能的16种逻辑功能运算,是一种高速低功耗的4位算术逻辑运算器,简称ALU。

经方式控制(M)和4根功能选线(S0,S1,S2,S3)结合,可选中32种运算中的一种。

M处于低电平进行算术运算;M处于高电平进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包括加、减、递减、直接传送,逻辑运算包括“异或”、“与非”,“与”、“或非”、“或”等。

74LS181的逻辑说明:“加”指算术加,运算时考虑进位;“+”指逻辑加,不考虑进位② 2片74LS374作为2个数据锁存器(DR1、DR2)。

8芯插座ALU-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③ 运算器的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

8芯插座ALU-OUT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74LS244:为3态8位缓冲器,一般用作总线驱动器。

图2-1-12.ALU单元的工作原理数据输入锁存器DR1的EDR1为低电平,并且D1CK有上升沿时,把来自数据总线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1。

同样使EDR2为低电平、D2CK有上升沿时把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数据锁存器DR2。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2片74LS181组成,它可以进行2个8位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S0、S1、S2、S3、M、CN)。

当正确设置了74LS181的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DR1、DR2内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 M=1 时,封锁了各位的进位输出 Cn+i=0,因此各位的运算结果 Fi 仅与操作数 Ai, Bi 有关,此时进行逻辑运算。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书 85 面的逻辑功能表编写 Verilog HDL 语句,编译,仿真等步骤。 2.按照模式一电路图结构图设置对应的引脚参数。确认无误后,配置文件下载。
module NS74181(A,B,F,S,CN,CO,M);
input[3:0] A,B;
input[3:0] S;
input
M,CN;
output
CO;
output[3:0] F;
reg[3:0]
F;
reg[3:0]
ta,tb;
reg
CO;
always @(S)
begin
ta=~A;
tb=~B;
'b1011: begin if(M) F=A&B; else begin if(CN){CO,F}=(A&B)-1; else {CO,F}=A&B; end end
'b1100: begin if(M) F =1; else begin if(CN){CO,F}=A+A; else {CO,F}=A+A+1; end end
begin if(M) F=tb; else begin if(CN){CO,F}=A&(tb)+(A|B); else {CO,F}=A&(tb)+(A|B)+1; end
end 'b0110:
begin if(M) F=A^B; else begin if(CN){CO,F}=(A-B)-1; else {CO,F}=A-B; end
end 'b0111:
begin if(M) F=A&(tb); else begin if(CN){CO,F}=(A&(tb))-1; else {CO,F}=A&(tb); end
end 'b1000:
begin if(M) F=(ta)|B; else begin if(CN){CO,F}=A+(A&B); else {CO,F}=A+(A&B)+1; end
begin if(CN){CO,F}=A|B; else {CO,F}=(A|B)+1;
end end 'b0010: begin
if(M) F=(ta)&B; else
begin if(CN){CO,F}=A|(tb); else {CO,F}=A|(tb)+1;
end end 'b0011: begin
end 'b1111:
begin if(M) F=A; else begin if(CN){CO,F}=A-1; else {CO,F}=A; end
end
endcase end endmodule
七、实验验证与测试 取 S=0001,输入 A=1,B=1,则当 M 为高电位时,输出结果为 E,当 M 取低电位时,
'b1101: begin if(M) F=A|(tb); else begin if(CN){CO,F}=(A|B)+A; else {CO,F}=(A|B)+A+1; end end
'b1110: begin if(M) F=A|B; else begin if(CN){CO,F}=(A|(tb))+A; else {CO,F}=(A|(tb))+A+1; end
case(S)
'b0000:
begin
实验设备:实验室试验箱 //端口名
//用 ta,tb 代替~A 和~B //进位
if(M) F=ta; else
begin if(CN){CO,F}=A; else {CO,F}=A+1;
end end 'b0001: begin
if(M) F=~(A|B); else
Cn=1 时,输出为 2,Cn=0 时输出为 3. 取 S=0001,A=1,B=E,当 M 取低电位时,若 Cn 为 0,输出结果为 0,且有进位
八,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包括实验现象、原因分析、排故障的方法等) 在本次实验当中首先出现的问题是不知如何锁定引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看懂了
电路结构图,然后按照老师给的引脚对照表进行引脚锁定。 接着又发现有部分功能无法实现,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发现然来是没有取反,以及
8
7
6
5
4
3
2
1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扬声器
D8
D7
D6
D5
Hale Waihona Puke D4D3D2D1
PIO39 PIO38 PIO37 PIO36 PIO35 PIO34 PIO33 PIO32
D16 D15
HEX HEX HEX HEX
CLOCK9
CLOCK5
CLOCK2
CLOCK0
SPEAKER
PIO19-PIO16 PIO23-PIO20 PIO27-PIO24 PIO31-PIO28
end 'b1001:
begin if(M) F=~(A^B); else begin if(CN){CO,F}=A+B; else {CO,F}=A+B+1; end
end
'b1010: begin if(M) F=B; else begin if(CN){CO,F}=(A|(tb))+(A&B); else F=(A|(tb))+(A&B)+1; end end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用 Verilog HDL 语句实现 74LS181 的功能 实验日期 2013 年 10 月 19 号 学号 姓名 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 4、掌握用 Verilog HDL 实现简单运算器的设计 二、实验原理 74LS181 的逻辑功能表
if(M) F=0; else
begin if(CN){CO,F}=-1; else {CO,F}=0;
end end 'b0100: begin
if(M) F=~(A&B); else
begin if(CN){CO,F}=A+(A&(tb)); else {CO,F}=A+(A&(tb))+1;
end end 'b0101:
图中,S0 到 S3 是四个控制端,用于选择进行何种运算。M 用于控制 ALU 进行算术
运算还是逻辑运算。 当 M=0 时,M 对进位信号没有任何影响,Fi 值与操作数 Ai,Bi 以及地位向本位进
位 Cn+1 有关,所以 M=0 时进行算术运算。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加”只算术加,运算时考 虑进位;“+”指逻辑加,不考虑进位;减法运算时,减法取反码运算后用加法器实现,结 果输出为 A 减 B 减 1 在最末位产生一个强迫进位(加 1),以得到 A 减 B 的结果。
没有打上括号,导致在优先级出现问题。 可能是软件的问题,是的 A 和 B 的取反功能无法实现,所以后来才会用 ta 和 tb 代
替 A 和 B 的反。 至此,试验才算完成,在本次试验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知道了按照哪种流程完成计
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以及学会简单的使用 Verilog HDL 语句。做实验是一个需要很多耐性和 细心的过程,切记不可急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有志者事竟成。
FPGA/CPLD 目标芯片
PIO39-PIO32 PIO49 PIO48 PIO15-PIO12 PIO11-PIO8 PIO7-PIO4 PIO3-PIO0
键8
键7
键6
键5
键4
键3
键2
键1
实验电路结构图 NO.1
3.连接试验箱,开通电源,进行验证。
五、实验环境与设备
实验软件:Quartus ii 软件 六、实验代码设计(含符号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