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八章第三节,主要讲述了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2. 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3.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学会用实验方法测量大气压值,并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以及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吸管、杯子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吸管吸饮料的原理,引发学生对大气压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的概念,解释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如气压计的使用。

3. 实验演示: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4. 课堂讨论:分析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吸饮料、离心力等。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值,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2. 测量大气压的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本节课的实验数据,描述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大气压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如晴天大气压较高,阴天大气压较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对大气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学生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以及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2.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交流的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袋、水杯、吸管等。

2. 学具:每人一个塑料袋,一张纸,一支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魔术表演,让学生亲眼看到空气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实验一:让学生用吸管把塑料袋吹满空气,然后用双手握住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压力。

3. 实验二:让学生用水杯装满水,然后用纸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将水杯倒置,观察水是否会流出。

4. 实验三:让学生用气球吹出不同大小的气球,然后用塑料袋包住气球,感受气球的弹性。

五、活动重难点1. 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压力和弹性,理解空气的作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课后,我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空气的秘密,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空气例子,比如风、气球等,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魔术表演:我选择了魔术表演作为课堂的引入环节,是因为孩子们对于魔术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通过魔术表演,我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空气的力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空气产生疑问,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 实验一:用吸管把塑料袋吹满空气,然后用双手握住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压力。

这个实验的设计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空气的压力。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主要涉及8.3节空气的力量。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气压的概念、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气压的概念:介绍气压的定义、单位以及气压的产生原因。

2. 气压计:介绍气压计的原理、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3. 大气压强的应用:讲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压的概念,能够运用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大气压强。

3. 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气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2. 教学重点:气压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吸管、饮料、抽水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气,提问空气是否有力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气压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气压的存在。

介绍气压计的原理和种类,讲解气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数值。

通过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实例,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杯子倒置水不流出、为什么吸管能吸起饮料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气压的概念单位:帕斯卡(Pa)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1. 吸管喝饮料2. 抽水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气压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答案: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的撞击力,单位为帕斯卡(Pa)。

在生活中,气压的应用实例有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

2. 请介绍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教案:8.3 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8.3节空气的“力量”。

本节课主要讲述气压的概念,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压力,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压的概念,知道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

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玻璃管、水银柱、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吸管吸饮料,引出气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气压的定义、单位以及测量方法。

介绍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4. 应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呼吸、抽水机等。

5. 讨论:让学生讨论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气压的概念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请说明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请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压的存在,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气压的概念和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气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气象学、工程学等。

也可以让学生探索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呼吸、血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一、气压的定义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气压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数量、温度和体积有关。

在地球表面上,大气层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八年级物理全册8_3空气的“力量”教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8_3空气的“力量”教案2新版沪科版

8.3 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2、明白得大气压强产生的缘故,并能简单说明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明白大气压强的值最先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缘故。

难点:说明生活中大气压产生的现象。

实验器材演示用:杯、硬纸片、试管、水槽、马德堡半球实验仪学生用:每人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教学方式讨论法、分析法、教学法、练习法、念书自学法等、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引入新课提问:1、固体压强计算公式?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做几个趣味大气压小实验,引发学生求知欲,以说明产生的缘故为切口引入新课。

二、投下学案、展现疑点教师投下学案,学生依据学案看书自学,自学完成后请同窗依照自己的明白得补充完整学案第一部份空白内容从而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而且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并出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试探:1、咱们生活在大气层的最底部,什么缘故空气会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而且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能说明讲义中所示的实验吗?试一试看。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你能计算出压在每一个半球上的大气压力吗?4、请回答图1所提出的问题。

那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图15、若是托拆利实验中,倒置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倾斜,会显现什么情形?1标准大气压等于多少帕斯卡?若是托里拆利实验用水来完成的话,玻璃管至少需要多长?三、合作探讨、解决疑难(一)大气压强:1、请同窗们阅读讲义“马德堡半球实验”与同窗讨论,从中能取得的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专门大)。

2、教学地的周围让厚的空气层包围着,包围着的地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咱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份气体散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一样,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都有压强。

大气对当在它里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达标测评一、单选题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2、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0C,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3、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4、以下各事例中不足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A.高压锅 B.抽水机C.拔火罐 D.吸盘式挂衣钩5、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非选择题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

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随之;因为高压锅良好的密封性,使水蒸气不易外泄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从而提高水温,所以容易煮熟食物。

8、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 ___(填“高”或“低”),球内的气压____ 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9、茶壶的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你知道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小孔吗?如果没有这个小孔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阐明其中的道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明白大气压强的数值是专门大的.2.明白得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培育学生观看、分析、归纳能力.4.培育学生动手实验能力.5.培育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程与方式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把握推理的方式.2.渗透等效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明白大气压强的数值是专门大的.2.明白得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教学难点:明白得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导学进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们,今天罗教师先要来当一回魔术师,给大伙儿演出两个魔术。

那个地址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若是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可不能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注意了,奇怪的情形发生了,(请学生回答:小试管不但不往下掉,还往上升呢。

)再来一个:我桌上有一个鹌鹑蛋,大伙儿看好了,此刻我要让小烧瓶把蛋整个吞下去。

看我变变变,瞧,进去了!方才的两个小魔术是不是教师施了魔法呢?不是的,学完“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后,同窗就明白什么缘故了。

【自主预习案】一、大气压的存在1.产生缘故:大气受作用且具有2.特点:大气向方向都有压强。

3.现象:用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塑料吸盘挂钩等。

二、大气压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间接显示大气压的大小。

2.标准大气压:通常把高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Po= Pa,3.气压计:经常使用的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有两种:气压表和气压计4.转变:(l)海拔越高,气压;(2)还跟有关。

5.液体沸点随气压的转变: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液体的沸点也会6.大气压的应用:【课堂探讨案】探讨点一: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试探〗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教案:8.3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8章第3节,主要讲述的是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2.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原理等;3.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能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应用实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及气压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吸管、饮料瓶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吸管喝饮料的现象,提问学生背后的物理原理;2. 讲解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演示气压计的使用;3.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如抽水机原理,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看法;4. 学生分组实验:用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记录数据并分析;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8.3 空气的“力量”一、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1. 大气压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二、大气压的应用实例1. 吸管喝饮料2. 抽水机原理三、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1. 实验方法2. 实验现象及分析七、作业设计1. 简述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举例说明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3. 描述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飞机飞行、气象预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及气压计的使用在本节课中,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及气压计的使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8.3 空气的力量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出示课题师: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确目标。

生: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回忆预习的知识
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神奇现象——瓶吞气球:
师:演示实验:瓶吞气球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思考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时展示




1、马德堡半球实验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师:播放视频:马德保半球试验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是非常大。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与视频,你
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生:总结展示:1、大气压强的存
在;2、大气压强非常的大
探究
新知
学生利用给出的器材,分组验证以下说法的真假。

硬纸片
不会掉下来
管中的水柱
不会下降
倒过来后
小试管不掉下来
千疮百孔的瓶子
也能装水
师: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分
别做以下实验
覆杯的纸片掉不下来、管中的水
柱不会下降、小试管掉不下来、
瓶子吸水等
生:利用器材做实验,并总结展

幻灯片 6
实验证明: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生:展示实验结论:1、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幻灯片 7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类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2) 空气具有流动性
师:让学生类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展示
生:总结展示:1、空气有重力2、空气有流动性
物理与生活
3、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
师:分组讨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例举生活中大气压强应用的实例: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衣钩、吸管吸饮料等
新课教学探究新知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托里拆利实验
师: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知
道大气压强非常的大,到底有多
大呢,下面我们来看下面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
生:观看实验,并小组思考讨论,
实验中的注意问题以及结论
注意:
(2)水银柱的高度与
(1)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一定要是真空,
无关
管的粗细、
倾斜角度、
管的长度、
提起还是下压
师:强调实验中的注意问题
1、实验中管内不能有空气
2、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管的
粗细倾斜的角度、管的长度、
提起还是下压都无关
生:讨论理解
大气压强等于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大气压
强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 0=ρ水银gh
=13.6×103kg/m 3×9.8N/kg ×0.76m =1.013×105Pa
人们通常把760mm 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叫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Hg 产生的压强: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师:找生展示板演大气压强的大小
生:板演、计算压强的大小 P0=ρ水银gh
=13.6×103kg/m3×9.8N/kg ×0.76m
=1.013×105Pa
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P 0=ρ水银gh 1P 0=ρ水gh 2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
师:出示问题: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呢,你能计算出大气压能支持水的高度吗? 生:思考并计算,个别板演
h=p/gp=1.013×105
P a/9.8N/kg
×1.0×103kg/m 3
=10.336m
新 课 探 究
8.8848km
6km
4km
2km
海平面
1013hPa 800hPa
620hPa
470hPa
320hPa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说说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师:大气压强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多媒体出示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生:总结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师:例举生活中使用高压锅的实例,导出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生:总结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师:生活中如何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呢,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气压计 生:观察了解
课 堂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B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C 托里拆利实验D 船闸
巩固练习
D
师:出示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进行补偿提高 生:做题并展示,同桌互相检查做题及掌握情况
2、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主要原因是()A 、高空温度低,像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
B 、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
D 、高空温度低球内气压增大,将球胀破
巩固练习
B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

如在玻璃管的顶部开一个小洞,那么管内的水银柱将()
A 向上喷出
B 稍微下降一些
C 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C
2、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住筒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A 是空的 B 有水,但不满C 充满水
D 无法判断
C
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课下作业:
1、预习8.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完成同步探究自我评价
大气压强的应用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通过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分组自制实验器材,课堂中的效果非常的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经常的运用,同时学生自传体笔记也要准备,个别的同学还要进行个别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