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说勤奋》教案

合集下载

说勤奋教案(精选6篇)

说勤奋教案(精选6篇)

说勤奋教案(精选6篇)说勤奋教案篇1课题:16、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课前准备: 课件收集古今中外勤奋成才的人的故事以勤奋相关的。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上节课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你懂得了什么?听写自由回答。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1、师述: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是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学成材的故事?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朗读2、3 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2)、交流司马光勤奋的事例。

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展开四人小组学习。

交流: (1)、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

(2)、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

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长大后用“警枕”自励自勉。

“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

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3)、交流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

2、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精读课文第三段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才能…… 1、自由读第三段,2、思考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

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学生理解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

《说勤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说勤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说勤奋》教学设计《说勤奋》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勤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勤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生字、运用文中方法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小时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能够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

能和我说说你们的理想吗?(指名说,相机鼓励评价)2.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那么你们认为,实现理想靠什么呢?3.同学们所说的,其实就是这么两个字——勤奋(板书勤奋)4.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勤奋(板书说)5.(指课题)请大家把课题响亮地读一遍。

6.关于勤奋的名人名言有很多,爱因斯袒说:“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说:“聪明的大脑是勤奋铸造出来的。

”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作者是怎样来说勤奋呢?(请大家打开书84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要勤奋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作者是怎样谈勤奋的?(学生回答,可读文,可概述,教师肯定,评价)3.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课文一开头,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两个事例,(板书举例子、司马光、童第周)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在课文结尾再次强调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老师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

司马光是北宋的大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于材料丰富,文字生动,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说勤奋》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培养勤奋的品质。

3. 学习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通过学习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勤奋精神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思考他们成功的共同因素,引出勤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讲解勤奋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勤奋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

(2)分析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勤奋的意识。

(3)学习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或身边人勤奋的事例,分享成功经验。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勤奋的品质。

4. 例题讲解:(1)列举一些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理解其内涵。

(2)分析名言警句中勤奋的意义,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写一句关于勤奋的名言。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勤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说勤奋2. 板书内容:(1)勤奋的含义及重要性(2)勤奋与成功的关系(3)勤奋的名言警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勤奋的认识。

(2)请列举三个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 答案:(1)勤奋是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去追求目标。

勤奋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

16《说勤奋》教学设计

16《说勤奋》教学设计

16《说勤奋》教学设计仅供个人参考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16 说勤奋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4个生字,规范书写9个生字,重点书写“惯、末”,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理解、积累“滚瓜烂熟、警枕、毫不气馁、名列前茅、远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的段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凭借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体会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的段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难点:凭借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体会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了解说理文的篇章结构。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结合生活积累谈,融入课文中读”的方法,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领悟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精神。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

(见附件1)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案。

4.熟读课文,查找勤奋有关的成语,名言以及名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16、说勤奋(附教案)

16、说勤奋(附教案)

青蛙 卵是像小 米粒那么 大的小黑 籽,外面 还有透明 的胶质膜, 遇水即膨 胀,且彼 此相连 , 具有保护 卵的作用 。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 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 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毅然站了 出来,说:“我来试试”。面对别人的讥笑,童 第周并没有退缩,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终 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整个生 物界。当时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 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 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 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 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 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 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 剥离手术。
(附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语。
16、说勤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绿线内的 5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 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前提, 除此别无 他途。 三、教学难点: 在读懂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每段的大意。 四、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 2 课时
说 勤奋 谈
16
1、自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 不认识的生字词。 2、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 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3、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小组学生互相学习字词。
biàn zhěn shāo
mò xiào guàn

遍 枕
jī chǔ

jiàn

《说勤奋》教案精选八篇

《说勤奋》教案精选八篇

《说勤奋》教案《说勤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略知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一般的篇章结构是: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讲道理。

【教学过程】一、由名言导入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请你说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3、引导分段。

(1)各自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1、提出问题;2、列举事例;3、点题总结。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准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读巩固预习效果――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2、重点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3、钢笔描红。

4、练习书写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熟读课文。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末()稍()杜()粱()度()《说勤奋》教案「篇二」在通往幸福天堂的路上,都是些什么呢?一定有人认为铺满了鲜花,像彩虹一样美丽;也一定有人认为铺满了金子,到处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或者在这条路上,到处都飞翔着美丽的天使。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12篇)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12篇)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及时而巧妙地将一些生活哲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将育人与教书融为一体)请生读(正音:qin)。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

(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从“勤”字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勤奋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新授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指名说。

2、出示投影: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对这句话的理解很重要,只有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观点。

)②、理解第二句。

师读第一遍(强调“只有”一词):听出什么来了?(引导学生体会: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生齐读。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说勤奋》这篇课文。

该课文位于教材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勤奋的含义、勤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勤奋的品质。

详细内容涵盖了对勤奋的诠释、勤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勤奋与成功的关系,以及身边勤奋的榜样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勤奋的意识,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动力。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学会如何将勤奋运用到学习、生活之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含义,并将勤奋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位勤奋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勤奋的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勤奋有初步的了解。

3. 课文解析:a.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握勤奋的含义。

b. 分析课文中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

c. 举例说明身边的勤奋榜样,让学生学会如何培养勤奋品质。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道关于勤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勤奋运用到学习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做到勤奋,并进行小组讨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勤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勤奋的作用。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勤奋榜样,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

b. 组织学生进行“勤奋与成功”的主题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c. 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分享经验,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的实践情景引入;2. 课文解析中的勤奋与成功关系的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要求及答案的指导;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说勤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中两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本课新词和重要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明白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本课新词和重要的词语。

2、使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明白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本课新词和重要的词语。

3、使学生初步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重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本课新词和重要的词语。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可是我们在这边,理想在那边。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引读)是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有了勤奋的法宝,就可以搭起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勤奋。

(板书:16 说勤奋)指导“勤”字的写法。

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3、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勤奋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1、读词解义:史学家司马光滚瓜烂熟警.枕《资治通鉴》生物学家童第周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远渡重.洋青蛙卵剥离手术数学家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有所作为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警.枕A 危险的情况B提醒,使人注意C警察的简称勤能补.拙A修补破损的东西B补养C弥补不足之处3、课文朗读。

自读,开火车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二、初读课文1、明题:本文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呢?请选择。

写景?写人?记事?说理?说理的文章被称为议论文,通常是先提出论点(观点,看法),再以论据(事例)再进行论证(证明)自己的论点,最后提出希望或号召。

2、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也就是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论点)?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也就是列举了什么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再读课文。

3、师读课文。

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4、指导分段。

(板书)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谈谈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论据论证:列举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三段:(第4自然段)结论号召:我们要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作者在开头就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在写作方法上叫做:开门见山。

(板书)(1)作者用了一个设问句来亮出自己的观点,请读一读。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一句,作者还用了另外一种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暗喻)把什么比作什么?(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幻灯片: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请读一读该句,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这里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2、指导朗读第一段。

3、填空。

(幻灯片)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的桥梁是什么?。

古今中外,每一个,都是他们用浇灌出来的。

四、课堂作业板书:16、说勤奋表观点摆事实再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光讲大道理没用,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古今中外,涌现了多少人才,多少成功者,文中选取的是哪两个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史学家滚瓜烂熟高声朗读抓紧时间编成巨著生物学家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远渡重洋产生影响二、走进故事,品词析句过渡: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俩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鲜花的呢?走进司马光:司马光,大家都熟悉吧,你能用两到三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光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两个事例吗?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注意到了哪个成语?说说原因。

(“滚瓜烂熟”抹红。

)●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是两遍吗?这就叫做(引读)——勤奋2、你还注意到一个动词了吗?(“躲”抹红)●自己读读这句话。

他为什么要躲起来呢?●透过这“躲”,你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吗?:(课件4)(三句逐句出示)春日里,彩蝶翩翩,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里,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他这样躲起来读书,为的是什么?这就叫做(引读)——勤奋长大以后的司马光有事怎样抓紧时间学习的?谁来读一读?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警枕”抹红)2、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习惯吗?为什么?3、这样就会影响你的——破坏你的——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警枕。

)4、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是警察的“警”吗?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这就叫做(引读)——勤奋5、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编成《资治通鉴》谁来读读文中这句话?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资治通鉴》吗?《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巨著(点出重点词语),它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

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所以说它是著名的史学巨著。

1、就是这样一部巨著,花费了司马光整整19年的时间,这是何等漫长的19年啊,19年,你能想象司马光是怎样度过的吗?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19年的夜以继日,19年的废寝忘食,终于编成了《资治通鉴》。

容易吗?(读好这句话)。

他手中的鲜花是怎么来的?你能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吗?古今中外……)3、司马光小时候挤出玩的时间读书,长大以后又挤出睡觉的时间来做学问。

这就是真正的勤奋。

值得我们学习,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第二节。

4、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走进童第周:那17岁才进中学大门的童第周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自读第三节,看看童第周手中的鲜花又是什么?在文中划出句子。

板书:完成蛙卵剥离手术童第周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生读相关句子。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1、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是什么?(起早贪黑)(笨鸟先飞)2、这儿虽然没有童第周的想法,但从他的动作我们能推想,他在想什么?在他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朗读)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3、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朗读)4、长大后的他也不忘勤奋努力,攻克了难度很大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读好这句话。

5、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再次出示:古今中外……三、对比感悟出示两人图片1、他们俩有什么共同之处?(1)两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都十分勤奋。

(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他们俩有什么不同之处?(1、一古一今2、天资聪明、、基础差)(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2)(板书:天资聪明、、基础差)看样子,基础好的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基础差的人要想成功也必须勤奋呀。

勤奋是成功的唯一法宝。

3、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

4、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真是-朗读: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四、走出故事,拓展延伸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

2、学完文章,你能围绕“勤奋“说说你的感受吗?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你知道哪些有关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梁刺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2、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6、说勤奋司马光(天资聪明)《资治通鉴》一生勤奋童第周(基础差)(名列前茅)青蛙蛙卵剥离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