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铣磨车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轨、辙叉打磨作业指导书(地铁)

钢轨、辙叉打磨作业指导书(地铁)

钢轨、辙叉打磨作业指导书(地铁) 1.目的与要求目的:常常保持钢轨、辙叉踏面平顺,预防钢轨接头病害,保持叉心轮缘槽和护轨轮缘槽间隔尺寸。

要求:作业人员须经培训持证、把握要领,娴熟操作。

2.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一般线路接头钢轨、无缝线路焊接接头钢轨及各种类型的锰钢叉心,拼装叉心的打磨作业。

2.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点内作业。

3.作业预备3.1.工具材料所需材料及工器具见表1。

表1 材料和工器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动力站史丹利台12打磨机台13平直尺1m把14卷尺5m把15塞尺把16灭火器瓶27液压油管个18角磨机台19线盘个110方木30cm根13.2 劳防用品作业劳防用品如表2所示:表2 劳防用品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工作服有反光条套每人一套2工作鞋绝缘双每人一双3帆布手套-双每人一双护目镜个若干4.作业程序4.1点名分工4.1.1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安全留意事项、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准时间,检查劳动爱护装备是否齐全。

4.1.2做好作业前安全交底工作,作业范围、作业内容、作业要求需具体,不得有遗漏。

4.2工(机)具检查4.2.1检查扭力扳的计量检定合格有效期。

4.2.2检查所携带的工器具是否齐全、状态良好,电动器具要检查绝缘层有无破损、状态是否良好。

4.2.3检查工(机)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机)具等带病上道作业。

4.2.3使用的工(机)具必需根据部门要求用反光漆(膜)进行编号,以防止侵限或遗留在线路上。

4.3设置防护施工负责人携带《施工作业令》和施工负责人证到车场调度(车站车控室),经车场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签认后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状况,方可进入轨行区施工。

4.4作业预备4.4.1调查打磨工作量。

确定打磨部位、打磨量,并标出打磨符号。

并作好记录。

4.4.2试运转打磨机,怠速和高速空载运转1-2分钟。

4.4.3打磨肥边、磨耗掉块、波磨前,使用直尺检查钢轨波磨的深度与长度,钢轨接头端轨面有无磨耗、肥边以及剥离掉块状况,确定钢轨打磨工作量。

手工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

手工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

手工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意见规定了手工打磨钢轨(道岔、焊缝)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相关标准。

1.2本作业指导意见适用于线路、道岔钢轨及焊缝使用小型打磨机进行人工打磨钢轨的作业。

2 作业目的2.1 经常保持钢轨踏面平顺,确保钢轨质量符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标准。

3 作业流程图4 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相关标准4.1作业条件。

4.1.1 施工负责人由工长及以上人员担任。

4.1.2 利用维修天窗或施工天窗作业,车站设驻站联络员、现场设现场防护员,对讲机或有线电话联控,设置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

4.1.3 作业人员须经培训持证上岗、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4.1.4 夜间作业必须备齐备足照明设备。

4.1.5 160Km/h以上速度级线路严禁使用手抱打磨机。

4.1.6 岔区、轨道电路区段作业需电务人员配合。

4.1.7 打磨机由两人配合作业,一人负责推动打磨机,控制打磨机的平衡及倾斜度,使砂轮能磨及缺陷部位。

另一人负责控制打磨质量及观看轨面弧度,同步控制手轮调节,确定打磨效果。

4.2 作业内容及流程。

4.2.1 作业前准备。

4.2.1.1 准备工具:仿形打磨机、轨面打磨机、道岔打磨机、角向打磨机、发电机、轨距尺、平直尺(仪)、1m钢直尺、塞尺、游标卡尺、活口扳手、石笔。

(根据需要选择使用)4.2.1.2 调查工作量。

作业前对打磨地段设备进行调查。

4.2.1.3 申报计划。

根据工作量申报打磨作业计划。

4.2.1.4 通知电务和供电部门配合。

4.2.2 班前会。

4.2.2.1 施工负责人组织职工列队点名。

4.2.2.2 出示书面《生产任务作业单》,明确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人员分工、作业标准、工机具材料及作业时间等。

4.2.2.3 针对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布置安全预想。

4.2.2.4 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2.3 检查工机具,准备作业。

10PGM-48钢轨打磨车作业指导书

10PGM-48钢轨打磨车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份驾驶运行1.目的保证在驾驶作业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

2.合用范围合用于我段PGM—48钢轨打磨车。

3.运行驾驶的要求及分工4.驾驶运行程序运行前需要进行“三项设备”及ITCS检查:1、GYK自检,自检项目:信号自检、常用自检、紧急自检、键盘自检、提示音测试、并要检查GYK感应线圈安装是否牢固,车下紧急排风阀是否打开。

2、CIR出车前检查。

以上检查合格后才可检查以下项目。

4.1运行的检查工作:4.1.1检查一号车主发动机的机油油位,冷却水水位,走行和打磨液压箱油位,柴油箱油位。

4.1.2检查辅助发动机的机油油位.冷却水水位;检查安全行车备品是否齐全和完好。

4.1.3检查三号车主发动机的机油油位.冷却水水位.走行和打磨液压箱油位.柴油箱油位;检查三号车第5.6号打磨小车及工作装置的锁定是否坚固。

4.1.4检查二号车第3.4号打磨小车及工作装置锁定是否坚固,负责三号车车底铁鞋的取出;负责三号车与宿营车(或者其它车)的摘车和连接;负责拆除三号车与宿营车的电源连接线。

4.1.5检查一号车第1.2号打磨小车及工作装置锁定是否坚固,二号车的消防水系统的检查;一号车与宿营车(或者其它车)的摘车和连接;拆除一号车与宿营车的电源连接线。

4.1.6检查,验收全车。

4.2 辅助发动机的启动4.2.1 确认外接电源已拆除或者断开。

4.2.2 将发动机蓄电池开关置于接通位。

4.2.3 检查辅助发机电主控箱的开关打在“合位”。

(便于操作,已打在常“合位”)4.2.4 将起动开关打到启动位,辅助发动机启动后,观察辅助发动机控制面板上的显示是否正常。

4.2.5 确认正常后,将转换开关打到工作位(转换开关垂直向上为“工作位”,中间水平位是“隔离位”,垂直上下是“外接位”)。

4.3 一号车发动机的启动4.3.1 将发动机蓄电池开关置于接通位。

4.3.2 检查故障停机指示灯的显示是否正常。

4.3.3 怠速/运行开关置于RUN位,保持这一位置不动。

PGM-48型钢轨打磨车运行作业指导书

PGM-48型钢轨打磨车运行作业指导书

PGM-48型钢轨打磨车运行作业指导书目次一、运行流程示意图 (2)二、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3)1上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接受运行任务 (3)1.2上车准备 (3)1.3进行值勤前的检查 (3)2动车前的检查 (3)3启机前的检查 (4)三、运行中的安全卡控 (4)1GYK、CIR操作 (4)2制动机试验 (5)3防溜撤除 (5)4调车作业、区间运行 (5)5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5)四、返回驻地 (7)1防溜设置 (7)2关闭设备 (7)一、运行流程示意图大机流程涵盖了运行前的作业准备、运行中的卡控、运行结束后的驻地返回等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作业流程示意图二、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上车前的准备工作1.1接受运行任务驻站防护先到车站确认无车接近后通知作业负责人,由作业负责人带领工区人员上作业车。

1.2上车准备严格遵守三集一规定制度,穿戴好工作服、劳保用品、携带夜间照明设备。

1.3进行值勤前的检查检查安全备品是否齐全,有效、夜间照明设备、检修工具、三项设备是否完好等。

2动车前的检查动车前检查的标准如下:1.每日上车前环车检查,由工班长/机长安排,责任到人。

2.检查打磨小车车门关闭牢靠。

3.摇篮电机上对电机下放位置的锁定销完好无缺失,处于锁定位,锁定销如图2所示。

4.检查小车安全绳是否锁好,安全绳状态如图3所示。

5.打磨小车都在高位锁定状态。

图2打磨电机定位销图3打磨小车安全绳3启机前的检查启机前检查的标准如下:1.检查发动机的状态。

2.检查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相关元件的状态。

3.启动辅助发电机,观察其在运转状态下的参数。

4.启动主发电机,观察其在运转状态下的参数。

三、运行中的安全卡控1GYK、CIR 操作1.1GYK 数据版本、慢行揭示方面的卡控,进行GYK 自检。

该步骤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1.2输入GYK 参数,将GYK 输入相应的控车模式。

1.3调整好CIR,便于进行车机联控。

图4GYK操作2制动机试验2.1检查制动校验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钢轨打磨的操作规程

钢轨打磨的操作规程

钢轨打磨的操作规程《钢轨打磨操作规程》一、目的钢轨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设施,经常遭受列车的轮轨磨耗,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需要定期对钢轨进行打磨。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钢轨打磨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打磨效果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铁路运输单位对钢轨进行打磨的作业过程。

三、操作流程1. 钢轨检查(1)在进行打磨前,需对钢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钢轨表面没有明显的损坏或裂纹。

若有损坏情况,应及时报告,不得进行打磨操作。

(2)检查轨道的弯曲程度,确保在打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磨损或破坏轨道状况。

2. 打磨准备(1)准备打磨设备和工具,包括打磨机、砂轮、工作服、安全帽、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2)检查打磨机和砂轮的工作状况,确保设备和砂轮没有损坏或异常。

3. 打磨作业(1)根据钢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打磨机和砂轮进行打磨。

(2)操作人员需佩戴好各项防护用具,确保安全操作。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磨,确保打磨的均匀和钢轨表面的平整度。

4. 打磨结束(1)在完成打磨后,需要对打磨后的钢轨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打磨效果符合要求。

(2)将打磨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工作状况良好。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打磨技能和经验,确保安全操作和打磨效果。

2. 在打磨过程中,需注意防护用具的佩戴和安全操作,确保不会发生意外伤害。

3. 打磨机和砂轮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超负荷使用或存在异常情况。

4. 打磨机和砂轮的维护和保养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

五、执行本操作规程由铁路运输单位相关部门负责执行,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打磨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六、附则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相关规定变更或补充,需及时进行更新和通知。

PGM-48型钢轨打磨车施工作业指导书

PGM-48型钢轨打磨车施工作业指导书

PGM-48型钢轨打磨车施工作业指导书目次一、作业介绍 (2)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3)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4)1作业准备 (4)1.1召开交班会 (4)1.2运行至请点站等待 (4)1.3接收调度命令、进入封锁区间 (4)2开始作业 (5)2.1作业前准备 (5)2.2打磨作业 (7)2.3作业结束 (11)3返回驻地 (12)3.1返回销点车站 (12)3.2开通区间 (12)3.3返回驻地 (12)一、作业介绍适用范围: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适用钢轨线路打磨,用于消除钢轨病害、修复钢轨廓形。

整车布局: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由1号车、2号车、3号车顺序连接而成,共有2个司机室,分别位于列车两端的1号车和2号车司机室内。

作业方向: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运行时,以1号车的方向为正方向,以3号车的方向为反方向。

岗位分工:1.全车共有6个号位,一号位、二号位、五号位位于1号车,三号位、四号位、六号位位于2号车。

2.一号位和三号位为主操作位,二号位和四号位为副操作位,三号位和六号位主要用于机房巡视等工作。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涵盖了施工前的作业准备、施工中的作业卡控、施工结束后的驻地返回等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作业流程示意图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作业准备1.1召开交班会每日施工前召开交班会,总结设备保养及故障处理情况,安排次日施工情况,交代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1.2运行至请点站等待做好动车前的设备检查,严格操作三项设备,按照施工计划到达请点站后,等待施工调度命令。

1.3接收调度命令、进入封锁区间1.3.1接到调度命令后,及时进行调度命令的复核,调度命令如下图2所示,调度命令复核如下图3所示。

根据调度命令内容,一、三号位输入区间作业和区间返回起止里程等参数,输入完毕后前后运监数据确认。

1.3.2五、六号位撤除1、3号车防溜铁鞋。

1.3.3用对讲机和驻站防护联系,确认可以动车进入区间。

钢轨铣磨车作业指导书

钢轨铣磨车作业指导书

钢轨铣磨车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要求目的:指导机械操作人员正确、安全的使用钢轨铣磨车要求:机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钢轨铣磨车的各项操作规程2. 适用范围2.1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轨铣磨车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要求和作业安全。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SF03-FFS型钢轨铣磨车,其它钢轨铣磨车机型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

4. 作业程序4.1 作业条件4.1.1 作业时必须封锁线路,封锁时间应满足《修规》有关规定。

4.1.2 封锁区间为区间线路、站内正线。

4.1.3 封锁前后无限速。

4.1.4 钢轨铣磨车作业范围包括区间线路、站内正线以及道岔前后25米的区间线路和站内正线。

作业允许的最小曲线半径为180米。

4.1.5 钢轨铣磨在道口作业时,若道口宽度、深度影响铣磨时,需停止该道口的铣磨。

4.1.6 影响铣磨作业的红外线探头需通知线路设备管理方将其拆除。

4.2 作业准备4.1.1 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作业人员点名,明确作业范围、节点时分及安全注意事项,所有人员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2.2 安全预想4.2.2.1 上班要集中思想,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及联控。

4.2..2.2 按规定要求设置好相应的防护,加强操作人员与防护员之间联系。

4.2.2.3 严格“天窗修”点内作业规定和动车组运行区段避车安管理规定。

4.2.2.4 作业前确认机械状态良好,各作业装置位置正确到位。

4.2.2.5 线路设备管理方负责提前清除作业地段及两侧的可燃物,在作业中做好防火措施。

4.2 设置防护4.2.1 现场设置随车防护员,防护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

上道作业前,必须指派驻站联络员并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加强与车站值班员联系,全面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4.2.2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号、施工起讫时间)后,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铁路线路工小型机械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

铁路线路工小型机械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

铁路线路工小型机械打磨钢轨作业指导书一、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1、劳动组织小型机械打磨钢轨作业共需4人,其中驻站及施工防护各1人。

2、机具材料(表1—17)表1—17 小型机械打磨钢轨作业机具材料序号名称单位规格数量备注1 仿型打磨机台 1 状态良好2 钢直尺把1m 13 活口扳手把 14 丁字扳手把 15 塞尺把 1二、作业程序1、准备作业(1)由养路工长用1m长直钢尺测量,认真调查好工作量,确定打磨部位及打磨量,并按公里、轨号做好记录,在轨腰上用白漆划上符号。

(2)抬平接头,并捣固坚实。

(3)检查、调整机械状态;检查防护罩、更换砂轮片。

2、基本作业(1)两人抬机上道,一人负责打磨机的推动,掌握打磨机的平衡,转动螺杆控制打磨量,使打磨机往复均匀运动;另一人负责用厚薄规(塞尺)测量、控制打磨量,防止打磨过限。

(2)打磨马鞍形接头两轨头高低差时,应先磨高的一端接头,后磨低的一端接头。

3、整理作业抬机下道,清理现场,返回工区。

三、技术标准1、打磨后轨面平顺,无明显凹陷,用1m直钢尺测量,轨面不平误差不超过0.5mm,其纵向顺坡率不大于1‰。

2、钢轨接头处有肥边,应同时打磨。

3、轨端10~15mm范围易受车轮冲击磨损,打磨时,可比其他部位稍留高一些。

四、作业安全1、在线路上焊补、打磨钢轨(不含手提砂轮打磨机)及整治接头错牙,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

2、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中不碰伤手脚。

3、在自动闭塞或轨道电路地段打磨时,打磨机走行轮应绝缘。

4、钢轨打磨时,其他人员应远离打磨机前方。

5、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铁路局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指导书钢轨铣磨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要求1.1目的指导机械操作人员正确、安全的使用钢轨铣磨车(以下简称铣磨车)。

1.2要求作业人员熟悉作业流程,执行作业标准,清楚岗位风险,熟练掌握铣磨车的各项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铣磨车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及要求、应急处置。

2.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SF03-FFS型铣磨车进行线路铣磨作业,其它车型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3.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行车组织规则》、《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海铁路局200-250km/h客运专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行车组织办法》、《上海铁路局300-350km/h高速铁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行车组织办法》、《上海铁路局“问路式”、“指路式”调车作业办法》、《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行车运行速度160km/h及以上区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暂行)》、《上海铁路局300-350km/h客运专线劳动安全管理办法(暂行)》、《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4.安全风险提示及控制(见表1)表作业安全风险提示及控制表15.防护要求5.1铣磨施工设现场临时防护员,由机长或由机长指派的机组人员负责。

临时防护员必须经过段防护员岗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防护员上岗证。

5.2在两线间收、放作业装置或遇大机故障需在两线间抢修,必须“先防护,再进入”。

机组人员进入两线间必须先向机长报告,得到准许后方可进入。

5.3驻站联络员应确认施工主体单位按规定设置好防护,并及时预报、确报邻线来车信息。

6.作业条件6.1钢轨铣磨施工时,必须封锁线路。

6.2作业地段的曲线超高≤150mm;曲线半径≥180m。

6.3不适于在道岔上作业。

6.4影响铣磨车的电务导线、红外线测温仪、报警器等各类轨边设备需提前做好捆扎、拆除处理,否则都予以跳开不作业。

6.5钢轨铣磨在道口作业时,若道口槽宽度、深度影响铣磨时,须停止该道口的铣磨。

6.6钢轨目标轮廓和刀盘轮廓不符时,须停止作业。

6.7线路设备主管单位应提前提供当天作业区段钢轨病害情况、红外线、道口、护轮轨、隧道、曲线、坡度的资料以确定作业模式以及速度。

6.8机组人员必须满足岗位设置要求。

7.作业流程及要求7.1 作业流程图7.2 施工准备:7.2.1 班前会7.2.1.1 施工负责人组织机组全体人员召开班前会,点评前一次施工、运行、保养存在问题,落实整改要求,明确当天施工任务、作业要求和作业模式,交接“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布置运行要求。

7.2.1.2 重点针对当日实际作业地段不同的线路条件、特殊作业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大机编组计划、线路障碍情况、设备实际状况、当天不同的操作人员状况等,充分预想,布置落实安全预案。

7.2.1.3 司机、副司机共同参加班前会。

掌握大机编组及开行计划,明确运行分工及封锁施工时的停车地点及大机间分解、连挂顺序。

7.2.2 点名分工每日从驻地出发前,机组全体人员参加工班点名和作业岗位分工,驻地出发前所有人员均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7.3车辆开行7.3.1出车前检查7.3.1.1开启蓄电池电源开关,司机将代号(司机及副司机)、车次、线路号、车站号等数据输入GYK ,副司机对数据输入情况进行核对,共同确认GYK日期、时间正确。

7.3.1.2按要求进行环车检查,重点检查、确认作业装置锁定;止轮器和红牌撤除。

7.3.1.3启动前检查辅助发电机机油、发动机机油、冷却液、车轴齿轮箱、分动箱液位。

7.3.1.4先启动辅助发电机,且当主风缸压力达到0.5MPa后,才可启动主发动机。

7.3.1.5当冷却水温度低于0°C,应先进行预热,方可启动主发动机。

启动主发动机间隔时间不小于1分钟。

7.3.1.6启动后必须避免立即高速运转,当冷却水温(小循环)到达35°C之前,必须保持发动机一直处于怠速状态。

7.3.1.7动车前主风缸压力应保持在1MPa,列车管压力保持在0.5MPa。

7.3.1.8当出现发动机温度报警时,必须停机检查。

7.3.1.9经常检查各齿轮箱油位。

7.3.1.10对GYK、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统称为行车安全装备)进行性能试验,确认行车安全装备良好。

7.3.1.11本务机司机按规定将运行揭示输入GYK,无U 盘数据的采用人工输入办法,副司机对输入情况进行核对,附挂(重联)大机输入本车编组数据(长度、自重)。

7.3.1.12检查大机年鉴合格证、GYK、无线列调检测合格证、司乘人员的驾驶证齐全有效。

7.3.1.13信号用具配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齐全良好并在有效期内。

(见表2)表2 信号用具,安全防护用品表7.3.1.14松开制动并确认缓解良好,司机进行制动机试验后,单阀全制动,撤除止轮器、防护红牌,确认操纵台作业装置锁定指示显示正常,揭挂安全揭示牌,确认“止轮器已取出”、“防护牌已撤除”、“作业装置经确认已锁定”全部为绿色后向施工负责人汇报。

7.3.1.15出入作业基地GYK设定为目视行车模式,驻地站调车、转线GYK设定为调车模式,严禁超过道岔、线路限速。

7.3.1.16严格执行正向操纵,各车司机加强联络,具有相同牵引特性的大机可同时用作动力(不超过三台),由本务司机通过无线电台统一指挥。

7.3.1.17调车作业中首架调车信号机(手扳道岔)、穿越正线调车在穿正前最后一架信号机外必须停车,执行探头、移位、手比、呼唤制度,确认信号。

7.3.1.18调车走行时,副司机必须立岗瞭望。

7.3.1.19转线时,必须认真确认站界,保持10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严禁盲目越出站界。

7.3.1.20高铁区段按转线计划表内容进行调车作业,使用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联系。

在未设调车信号的车站和线路调车作业时凭列车调度员准许越出站界调车的调度命令和进、出站信号机的显示进行调车作业。

集中联锁区域执行“问路式”调车制度,非集中联锁区域执行要道还道制度。

7.3.2途中运行7.3.2.1附挂运行车组在发车站停妥具备连挂条件后,应汇报车站值班员,列车进行简略试验时,认真观察车辆制动、缓解状态,确认正常。

7.3.2.2自运行车组发车站停妥后,本务司机联系尾部司机,全列缓解试拉(缓解充风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确认连挂完好后,进行简略试验,列车管减压140Kpa,保压1min,泄漏不超过20kpa,缓解列车制动,尾部车风压达到定压,各车确认制动、缓解正常。

本务司机联系其他各车司机,制动保压待发。

7.3.2.3本务司机正确设定GYK监控模式,附挂车监控装置设定为重联模式。

工班长确认各车人员到岗,车门关闭。

本务机司机、副司机认真执行发车五联动,二人确认呼唤出站(发车进路)、机车信号显示正确,确认发车信号(复诵车站发车通知),确认大、小闸手柄在规定位置。

7.3.2.4与附挂车联系确认具备开车条件后,缓解列车制动,鸣笛后同时动车,动车后分别执行后部了望,按规定操作GYK“开车”键开车对标;高铁区段进、出站信号必须点灯(向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除外)。

7.3.2.5启动后司机应确认开车时间,出站后司机检查风、仪表显示及各开关位置,副司机记点。

运行中司机按照地面公里标进行监控装置的对标操作,每经过10km按照语音提示进行当前公里标的对标操作。

7.3.2.6两人确认信号,做到“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按规定鸣笛,认真执行车机联控、道机联控。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在前方站停车报告。

7.3.2.7严格按信号显示要求运行,杜绝臆测行车,正确掌握运行速度。

运行中副司机提前提示前方运行揭示内容,并每经过一处在司机手册上划去一处。

7.3.2.8在接近桥梁、道口、曲线、隧道、鸣笛标、作业标、进出站等处所时按规定鸣笛,遇有信号显示不明或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及时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

7.3.2.9运行中,司机发现封闭区段内有闲杂人员时,应及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车站,并在司机手册上做好记录。

7.3.2.10遵守列车运行图规定的运行时刻和各项容许、限制速度以及监控装置速度控制模式设定的限制速度,不盲目赶点、等待和超速运行,确保安全行车。

通过站中心时,司机及时报点,出站后司机检查风、仪表显示及各开关位置,副司机记点。

7.3.2.11遇区间等信号运行时,应通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与车站取得联系,了解进路情况,并根据前行列车的运行速度,适当调整本车运行速度。

7.3.2.12随时检查制动主管、制动缸压力,确认制动机手柄位置正确,运行中重联大机严禁将制动手柄卡在下压缓解位。

7.3.2.13正确使用制动机,始发站开车后、途中进站停车前适时进行列车制动试验(试闸),检查全列车制动管贯通状态及制动力,列车缓解后重联大机司机应确认制动缸压力为0,必要时实施单独缓解。

7.3.2.14行驶在长大下坡道时,应适时制动,防止超速,严禁熄灭发动机空档溜坡。

7.3.2.15途中发生非正常情况(包括区间非正常停车),司机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两端站、列车调度员。

如为大机故障时,应尽量维持运行到前方站内,停车处理,禁止盲目强迫运行。

若无法判断故障原因或无法自运行时,应及时请求救援。

7.3.2.16运行中正确使用行车安全装备,严禁擅自关机或变相关机。

当换端操作信号制式、信号上下行、电台频率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按规定转换相应开关、按键位置。

GYK 发生故障时,司机应立即停车,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同时在《司机手册》上做好记录后,方可关闭故障设备,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维持运行至前方车站,翻顺位更换本务机,确保GYK良好方准运行。

7.3.2.17自进站信号机起至出站信号机止(线路所以站界为准)及所有显示停车信号的信号机前,副司机必须立岗瞭望。

7.3.3中间站停车7.3.3.1进站停车时,正确掌握进站速度,停车后实施制动保压。

7.3.3.2中间站停车时,机组人员身体不得探出车外,不得随意下车,遇有车辆状态异常或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下车时,应设置防护,靠正线一侧或邻线来车时严禁下车。

7.3.3.3下车检查时,机组应注意来往车辆,邻线有车时,必须停止检查,及时下道避让。

7.3.3.4停车20分钟及以上或有摘挂车作业,须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各车司机应确认制动、缓解状态良好。

7.3.3.5在车站停机等待时,拧紧车组两端的人力制动机(打开弹簧制动),并以止轮器牢靠固定,同时按规定进行防护。

7.3.4到达施工站7.3.4.1按路用列车方式进入施工地点时,GYK设定为区间作业进入模式,按站界外移方式进入施工地点时,GYK 设定为调车监控模式,附挂进入施工地点时GYK设定为重联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