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四大特征分析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前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育一一第二语言教育一一对外汉语教育一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or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到达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2、第一语文和官方语言〔1〕第一语文:〔2〕官方语言:是一个国家通用的正式语言或认定的正式语言。
它是为适应管理国家事务的需要,在国家机关、正式文件、法律裁决及国际交往等官方场合中规定一种或几种语言为有效语言的现象。
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一般从该国使用范围最广或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如中国为普通话,日本为日语,法国为法语。
有的国家只有一个官方语言,如德国,有的国家有好几个官方语言,如印度,有的国家没有法定的正式的官方语言,如美国。
在一些国家的某些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3、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1〕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2〕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外语≠第二语言〕4、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1〕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2〕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5、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6、母语、本族语、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在有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了“次要语言”,外语、非本族语、第二语言一般是“次要语言”,但也可能成为“主要语言”。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这四大环节属于主体结构。
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就是研究这四大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定义任何一项第二语言教学都是一种系统工程。
这种系统工程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由众多的教学人员分工合作。
它既要受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就必须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
上面所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对象、执教者、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施和设备,经费条件等。
教学措施包括班级的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师配备的计划.教学设备的使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规定,等等,这些措施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这种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途径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能够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能够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以上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选择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2.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作为第 二语言的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 质。它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 学、双语教学。
在此我们首先要区分几个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测试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汉语教学实践
4.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与文化因素相结合 集中强化的教学方式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
文化学 语言学 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现代教育技术
语言习得理论 汉语教学理论 汉语测试理论 语言教学流派 评估理论研究 教师培训研究 教育技术开发
3)目的语: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 3)目的语: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 言。常与母语相对使用.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 语,这两组概念有交叉:
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但也有人的第
一语言不是母语,反而是外语,如移民到 国外的某些人的子女。 多数人的第二语言是外语或别的民族的语 言(非本民族),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因此母语不完全等同于第一语言,外语也 不等同于第二语言。
跨文化交际学 社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中国国情 中国文学等
汉语本体研究 语音系统 语法系统 词汇系统 汉字系统 语用系统 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 大纲指定 语音大纲 语法大纲 词汇大纲 汉字大纲 语用大纲 功能大纲 文化大纲 汉语教材研究与编写
学习心理学 学生个人因素的研究 年龄性别 国别语种 智力类型 语言学能 认知方式 学习策略 学习风格 性格态度 动机目的
浅析对外汉语课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对某校 2 0 0 7年 以来所有 留学生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发 现 ,留学生的最小年龄为 l 9岁 ,最大年龄为 5 5岁,平均年龄 为3 5 岁。按照林崇德先生个体 理发展年龄分段 的标准来看 , 1 7 、1 8 岁之前属于青年 中期 ,1 8 、1 9 岁至 3 0 岁一 3 5 岁属于青年 后期和成年初级,3 6 岁至 6 o岁属于成年 中期 , 那么留学生年龄 集 中分布于成年初期 ( 青年后期 )和成年中期两个阶段。
韵母 。
从 词法和句法上而论 ,汉语是 孤立语的代表语言 。根据 对 比语 言学 的观点 , 按照词 的形态构造和句子词与词的关系 , 世 界上的语言可 以分为 四类 :孤立语 、屈折语 、粘着语和多 式综合语 。在 留学生 的官方语 言背景 中,仅有来 自越南 和缅 甸 的留学生所操 的语言属 于孤立语 ,和汉语具有相似 的词性 构造和词法关系 。而语 言背景 为粘着语 的留学生 占 1 4 %,屈 折语的 占到 了 6 9 %。
而年龄 因素 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的重要 因素之一。 伦尼伯格 的关键 期假 说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认为儿童 和青少 年 比成年人在语 音的习得上更具优势 ,更容易 获得 地道 的语 言 能力 。S n o w和 H o e  ̄a g e l Ho h l e 的调查研究表明在词法和句法 的习得方面 ,青少年学得最好 ,成年人次之 ,儿童最差。 留学生 中大部分 已经错过 了语音学 习的关键 期 ,发音模 仿能力没有优势 , 但是在词 法和句法 的学 习方 面却 占有优势 。 因此 ,将成年留学生笼统 的定义为错过语 言学习关键期的习 得者有 失偏 颇 ,应该看到他们在二语 习得上所具 有的长处 , 将教学 的重点落脚 于帮助他们掌握好正确 的汉语发音方面 。 表1 :留学生年龄分带 情况
论对外汉语教学特征及方法

论对外汉语教学特征及方法作者:乔梦蝶单位:北京王府学校儿童时期。
即学龄的初期。
年龄在6岁至12岁,这时期的儿童一般在小学里度过。
这个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入学后,他们的学习虽然仍少不了趣味性、娱乐性,但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将逐渐从游戏、娱乐过渡到课堂学习,他们获得语言的过程仍有较强的习得性,但是有规律、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将增多,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也日益被开发出来。
随着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他们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会日益提高。
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应在幼儿时期趣味性的启蒙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上应以初步掌握和运用汉语为目标,以培养初级、简单的听说读写交际技能为基本目的,同时仍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做到寓教于乐,但这一阶段的趣味性、娱乐性比幼儿时期更上一层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显得更成熟,教学内容必须适合他们儿童时期的兴趣与需求。
少年时期。
即学龄的中期。
年龄在13岁至16岁进入高中之前。
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进一步成长。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不少儿童过早地进入学龄后期———青春期。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知识面不断扩大,独立性和自觉性也日渐强化,学习目的日益明确,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
这时期的汉语教学教材内容上要比儿童阶段更广泛,可以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介绍,选取他们所需求、所感兴趣的,但仍要注重趣味性,同时也要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性。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归纳法,讲授最基本的语法点。
[3](一)课堂布置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自然语言习得环境的营造来激发少儿对汉语无意识习得的生成,具体来说,可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入手。
在视觉上,可以利用图片、具有中国特点的饰品和字画等来营造汉语的学习环境,如把一些印有中国著名风景,同时印有汉字和拼音的图片挂在教室的墙上,如中国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第一章(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获得顺序 2.母语与外语——国界
3.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言语社团 4.目的语
二、学科名称
1.对外汉语教学
2. 汉语教学
3.对外汉语
4.对外汉语教育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的性质
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语言学教学
语言教学是技能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技能,即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利用目的语进行社会交际。 如针对中国人的英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
语言学教学是知识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理论水平,使学
习者系统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以此来指 导实际的语言应用。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就是语言学 教学。 所以,语言教学中会穿插一些语言学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理性的知 识,以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但决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四、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3.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4.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重要性 二、学习方法 三、学习时间:40学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分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分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是怎样的你知道吗?你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这里的语法指的是语法规则不是语法知识。
我们的教学对象在语法学习方面有哪些要求呢?1、语法结构规则要细分为什么说语法规则要细分?因为学生是按照我们教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和运用。
如果规则细分不够,他们就会出现很多语法偏差。
而且规则细分要合理,繁简要适度,规则太多,学生难以掌握。
2、对语法意义的描写要准确、易懂语法规则讲“补语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这条解释对教学没什么意义。
我们这样解释:“补语主要表示通过动作——(结果)使动作者或动作的对象等发生变化”,然后以具体例子说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如:爸爸打死了一只老鼠(爸爸打,“使”老鼠死)。
3、强调用法说明对语法教学来说,用法研究特别重要。
比如补语,我们要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动作有结果汉语就要求把结果表现出来,补语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描述性文字和口语表达中更是如此。
其它语言很少有类似中文的补语这种语言现象。
例如:这只小兔子跑得很快,快是跑的补语,如果省略就成了“这只小兔子跑”,感觉怪怪的。
二、汉语语法问题的几个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语法问题,如何考虑?我们谈谈下面几点。
1、汉语语法受语音制约,尤其是书面用语,不过语音制约语法的'范围是有限的。
2、汉语句法受篇章结构制约很大。
下面看一个例子:“姐姐打破了碗”这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语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1)晚饭后,姐姐整理桌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
“主—动—宾”句(可以没有语境、上文,碗是新信息)2)A:那个绿色的碗呢,怎么不用?B:(那个碗)打破了。
“话题—说明”(那个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或(那个碗)被姐姐打破了。
(说出动作发出者)姐姐把那个碗打破了。
(连接得不好)另一个问题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对谓语和作定语位置的选择。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互动式、实践性教学。
通过结合听、说、读、写等各种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效果。
2. 灵活的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灵活多样,既有基础
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也有扩展的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
3. 文化融合: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将汉语学习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礼仪等,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和兴趣。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4. 强调实践运用:对外汉语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包括进行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和与中国人交流等。
通过实践运用,学
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 强调个性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
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材。
这样能
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效果。
总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文化融合、注重实践运用和个性化教学等特点,旨在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汉语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四大特征分析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在任课之前先要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是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来分析。
①自然特征。
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与目的语及文化的关系等等属于学习者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②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五种。
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教学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其学习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
③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一般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
可以是将零作为起点,也可以把已有的目的语水平作为起点。
④学习时限。
学习时限依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
学习时限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限定作用。
反过来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除了要与学习目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外,也要考虑到学习时限的限定性因素。
以上特征的分析到位,充分体现了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的水平和实力。
来源:儒森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