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教案(浦三路小学刘莉)
《采蘑菇》教案

《采蘑菇》教案《采蘑菇》教案教学目标★复习单韵母。
★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3个生字。
★学习笔画“横折钩”,会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写“采、草、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在干什么呢?(说话练习,师生互动)2、出示课题:12采蘑菇(指名读、齐读课题)说明:在导入新课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使导入环节比较自然,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学习儿歌1、听一听,说一说。
(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要求:听读时要左手按书、右手点字。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是一个说话练习,通过带着要求听录音,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儿歌内容上,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了解儿歌内容。
2、指名读。
说明:个别朗读指导、鼓励学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树、草、地、去。
(正音、组词、笔顺、记忆方法)正音:翘舌音(树)平舌音(草)组词:请个别学生回答,其余跟读。
笔顺:教师示范,学生跟着边说边写,然后在桌面上用手指再比划一遍。
记忆方法:联想的方法(树)、“拼一拼”的方法(草、地),“剪一剪”的方法(去:“法”“剪”去左边的三点水就是“去”)说明:生字教学主要从“正音、组词、笔画、笔顺、记忆方法”方面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通过开火车的形式以及个别认读的形式进行正音、组词。
另外,教师通过示范书写、带领学生书空的方式进行笔顺和笔画的`教学。
在识字记忆方法方面大胆采纳学生的记忆方法并对学生的一些表述进行修正,使学生对识字认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对“横折钩”这一笔画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边说边写)5、读儿歌: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说明:教师通过范读对学生之前的朗读进行正音并根据班级情况进行个别、整体的朗读指导。
6、做“滚雪球”的游戏说明:鼓励学生背诵儿歌,同时通过“滚雪球”这一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采蘑菇 沪教版

4、采蘑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树、草、地、去、采”5个生字。
2、复习单韵母i u ü及四声。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体会小兔采蘑菇时高兴的心情。
5、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草、个”。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领会做事情只有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小朋友,你看到图上有谁?它去干什么呢?媒体出示课文插图2、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课题:4、采蘑菇3、学习生字:采(读准平舌音,说说记字好方法)4、齐读课题。
二、课文学习。
1、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呢?听听课文录音。
2、交流。
媒体出示课文内容:小兔跑步,绕过大树,穿过草地,去采蘑菇。
3、学习生字:采、草、地、(1)媒体出示生字:采、草、地、(2)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采”是平舌音,说说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用上“采”?“草”是平舌音,给“草”字找好朋友。
在田字格里描“草”。
“地”找好朋友组词。
“去”的反义词是“来”。
4、指导朗读。
(1)做动作:绕过、穿过(2)把儿歌读正确(3)分组读(4)表演读5、尝试背诵儿歌。
6、(1)拓展儿歌媒体出示:小白兔小白兔,真美丽。
白的灰的在一起。
红眼睛,长耳朵。
走起路来蹦又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7、看图,学编儿歌。
三、拼音学习1、复习单韵母①根据口形的大小排列顺序读。
媒体出示:ɑo e i u ü②比较读。
媒体出示:ɑo iu üu iüoe ɑe2、学习i u ü的四声。
媒体出示:ī、í、ǐ、ìū、ú、ǔ、ùǖ、ǘ、ǚ、ǜ3、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吗?(ī加上声调以后,点没有了)。
4、齐读四声。
四、复习巩固1、复习字词。
(1)读词语:大树、草地、下去、采蘑菇、地上。
(2)做练习,“我会连线”。
媒体出示:练习图2、复习拼音。
(1)在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哪些字带有单韵母的读音,请你找一找,圈一圈。
《采蘑菇》教案设计

《采蘑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学会分辨不同种类的蘑菇。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蘑菇种类及其特征。
(2)掌握正确的采蘑菇方法和注意事项。
2、难点(1)如何准确区分可食用蘑菇和有毒蘑菇。
(2)培养学生在采蘑菇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蘑菇的相关知识。
2、实践法:组织学生实地采蘑菇。
3、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采蘑菇的经验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蘑菇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采蘑菇所需的工具,如篮子、小铲子等。
3、联系合适的采蘑菇场地。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蘑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蘑菇,在哪里见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蘑菇的生长环境,如森林、草地、朽木等潮湿阴暗的地方。
2、讲解蘑菇的结构,包括菌盖、菌褶、菌柄等部分。
3、重点区分可食用蘑菇和有毒蘑菇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可列举一些常见的可食用蘑菇(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和有毒蘑菇(如白毒伞、毒蝇鹅膏等),让学生对比观察。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采蘑菇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2、如何保护环境,避免对蘑菇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实地采蘑菇(30 分钟)1、带领学生到达采蘑菇的场地,强调安全事项,如不要离开老师和小组的视线范围,不要随意品尝不认识的蘑菇等。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采蘑菇活动。
教师在旁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总结交流(15 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采到的蘑菇,分享采蘑菇的过程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收获,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再次强调采蘑菇的注意事项和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珍惜自然资源。
《采蘑菇》教案

采蘑菇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和采集野生蘑菇。
2.学生了解野生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3.学生掌握采蘑菇的安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蘑菇的种类和特征。
2.采集蘑菇的注意事项。
3.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入采蘑菇的话题。
询问学生有没有采过蘑菇,有哪些野生蘑菇等等。
讲授蘑菇知识1.蘑菇的种类和特征。
介绍四种常见且比较安全的野生蘑菇的特征,如口感、色泽等。
2.采集蘑菇的注意事项。
详细介绍采集蘑菇的时间、环境、手法等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学生不要采集不明身份的蘑菇。
3.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简要说明蘑菇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益处,如促进免疫功能等。
课堂活动和巩固1.分组采集蘑菇,注意采集时的安全问题。
2.小组展示采集到的蘑菇并说明采集注意事项以及蘑菇的特征、营养价值等。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采蘑菇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教学辅助1.野外实地采集蘑菇。
2.课件和PPT。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小组展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于采蘑菇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会在课上观察学生的采集操作及讲解的质量,以此评估教学效果。
反思和改进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会结合实地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同时,教师会对于课堂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做好教学总结和整改工作,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采蘑菇不仅是一种好玩的活动,也有很重要的健康保健价值。
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通过课堂学习和野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掌握采蘑菇的知识和技巧。
《采蘑菇》教案设计

《采蘑菇》教案设计采蘑菇教案设计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小学生设计的一节关于采蘑菇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醒学生野外采摘食物的安全意识。
通过教案设计,学生将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学会正确的采蘑菇方法,并了解一些常见的可采食的蘑菇种类。
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 掌握蘑菇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3. 学习并辨别一些常见可采食的蘑菇种类;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然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幻灯片、图片、实物蘑菇样本、教学卡片;2. 学生准备:学生课桌椅整齐、教室整洁。
教学过程:一、引入(约5分钟)1.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蘑菇样本展示给学生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师问:你们小朋友是否去过野外采过蘑菇呢?你们知道采蘑菇时需要注意什么吗?二、学习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特点(约10分钟)1. 教师使用幻灯片和教学卡片展示不同的野外环境,让学生了解蘑菇生长的适宜环境;2. 学生观察图片和教学卡片,回答问题:蘑菇喜欢生长在哪些地方?它们一般喜欢什么样的气候?三、学习蘑菇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约15分钟)1. 教师介绍蘑菇采摘的常用工具和注意事项,如手套、剪刀等;2. 学生观察图片和教学卡片,学习正确的采摘方法,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保护自己不误食有毒的蘑菇等;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四、了解常见的可采食蘑菇种类(约20分钟)1. 教师使用幻灯片和实物蘑菇样本展示一些常见的可采食蘑菇种类,如香菇、平菇等;2. 学生观察图片和实物蘑菇样本,了解这些蘑菇的外形特点、食用价值等;3. 学生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观察实物蘑菇样本进行识别,并讨论各种蘑菇的特点。
五、总结和延伸(约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采蘑菇对于保护自然和环境有什么重要的意义?3. 学生进行延伸探究活动,可参观实地采蘑菇,观察更多的野外植物和生物。
2024年中班《采蘑菇》教案

2024年中班《采蘑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采蘑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种类及采蘑菇的注意事项,培养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蘑菇的基本知识,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种类及采蘑菇的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蘑菇的种类及采蘑菇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蘑菇实物、图片、PPT、采蘑菇工具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蘑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蘑菇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蘑菇的生长环境、种类及采蘑菇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蘑菇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蘑菇。
”然后邀请学生回答,并进行点评。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绘制一幅蘑菇画,要求标注蘑菇的种类和生长环境。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采蘑菇”游戏,分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
六、板书设计1. 《采蘑菇》2. 内容:1)蘑菇的生长环境2)蘑菇的种类3)采蘑菇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去户外寻找蘑菇,并记录下你们找到的蘑菇种类、生长环境及采摘过程。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蘑菇,了解蘑菇的烹饪方法,学会珍惜自然资源。
《采蘑菇》教案

《采蘑菇》教案《采蘑菇》教案1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能体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
做到了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采用了生动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主要体现如下:1、准备了充分的教具,为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提供了素材。
2、将歌词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形式引入主题,幼儿比较感兴趣。
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3、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为幼儿大胆表现提供了机会。
4、采用了游戏法,这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不足的.地方:1、幼儿的常规训练还要加强,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遵守规则的意识比较淡薄,今后还要多训练。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今后改进的方向:1、对班上孩子要多加强常规管理和训练。
2、多用鼓励性语言。
教学方法多一些创新。
《采蘑菇》教案2目标1、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2、发展幼儿上下肢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品质。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准备垫子(席子)、平衡板、硬纸板剪成的一些“大石头”,弓形门、蘑菇图片若干份、几个小篮子等。
过程1、启发教师当兔妈妈,幼儿当小兔子。
告诉幼儿:兔妈妈要带小兔子去大森林里采蘑菇。
可是,路上要爬山、过河、钻山洞庭湖,很不容易。
哪些小兔子不怕困难,愿意和兔妈妈一起去采蘑菇?2、练习本领兔妈妈提问,幼儿回答并试着练习。
①“遇到小山怎么办?”“爬过去。
”让小兔子在垫子和席子上练习爬行动作。
②“遇到小河怎么办?”“从小桥上走过去。
”“卷起裤腿趟过小河。
”小朋友小心翼翼地过“小桥(平衡板)”,卷起裤腿中趟过小河的动作(在“大石头”上跨跳)。
③“遇到小山洞怎么办?”“钻过去。
(秋)一年级语文上册《采蘑菇》教学设计 沪教版

采蘑菇教学目标:识记: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草、地、采”3个生字。
2、复习单韵母i、u、ü,读准它们的四声。
理解:初步懂得“采蘑菇、跑步、草地、穿过、绕过”等词的意思。
运用: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写“草、地、采”。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认识3个汉字。
教学难点:学会单韵母i、u、ü的四声,知道i的标调规则。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录音导入儿歌,学习生字“采”1.出示画面,师:小朋友,你看到图上有谁?小白兔提着篮子要去干什么?2.师:有个小朋友给这幅图编了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听儿歌录音)师:是啊,小兔在采蘑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采蘑菇(出示课题,齐读)3.学习生字“采”,指导读准词语“蘑菇”(1)“采”书空,说说识字的方法注意:爪字头笔画:撇、点、点、撇(2)用“采”说一句话。
(3)“蘑菇”的“菇”念轻声。
4.师:再听录音,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儿歌)小兔跑步,绕过大树,穿过草地,去采蘑菇。
二、读儿歌识字,学习生字“草、地”1.出示儿歌,各种形式读儿歌。
(1)跟老师读,指读儿歌。
要求:指读课文,字字过目。
(2)同桌指读。
要求:指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3)教师引读。
要求:读准字音。
(4)男女生比赛读。
2.生字宝宝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愿意吗?将文中的生字宝宝盖起来,谁来猜?(读一行句子,再说出谁不见了,找到后说,**找到了。
)3.随机认读生字草地(指名读,分组读)(1)“草”开火车正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渗透“草字头”)师:你能给“草”找找朋友吗?(生组词)(2)“地”加一加的办法:土加也地地地。
师:你能给“地”换一个部首吗? 生:她,他,驰,池……4.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比赛读儿歌。
(师生比赛、男女生比赛、大组比赛)5.指名读词语,齐跟读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蘑菇
一、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草、地、采”3个生字。
2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草、地、采”。
3 复习单韵母a 、o、e、i、u、ü,读准四声。
4 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二、重点和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树” 、“草” 、“采”的时候,要读准平、翘舌音。
三、教学准备
儿歌录音、媒体画面
拼音、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听录音导入儿歌,学习生字“采”。
1(出示画面)小朋友,你看到图上有谁?小白兔提着篮子要去干什么呢?
2 听录音,揭示课题,学习生字“采”,指导读准词语“蘑菇”。
3 再听录音,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
4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儿歌)
小兔跑步,
绕过大树,
穿过草地,
去采蘑菇。
说明:
运用图画进入儿歌描述的情景,分散识字并及时提出生字学习的要求,在自然的状态下,正确认读生字。
充分利用课文录音,加深对图意的了解。
二读儿歌,学习生字“树、草、地、去”。
1 各种形式读儿歌。
(1)跟录音,指读儿歌。
要求:指读课文,字字过目。
(2)同桌指读。
要求:指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3)教师引读。
要求:读准字音。
(4)男女生赛读。
2 哪个小朋友已经可以看着图,说说这首儿歌的内容呢?
说明:
要达到学生正确朗读、熟读成诵的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此环节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每次读教师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指读、字字过目——不加字、漏字——正确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模仿、熟悉、积累课文语言,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这种丰富的、多种形式的读,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
3 随机出示生字“树、草、地、去”,注意图文结合。
(1)(媒体对应出示“大树”、“草地”)
认读时注意:
树:把舌头卷起来。
(教师示范,指名读、开火车读)
请你给“树”找找朋友。
草:舌头放平。
(教师示范,指名读、开火车读)
(媒体将“草”字下面的“早”变红,问问小朋友这个字你认识吗?)
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摹“草”。
(2)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绕过、穿过”的意思。
(3)做动作,学习生字“去”,知道它的反义词是“来”。
说明:
积极采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媒体演示、动作表演等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识字,生动又充满情趣。
三齐读儿歌。
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
(1)听音圈字,在课文中圈出你听到的字。
(采、树、草、地、去)
(2)做“过山车”的游戏。
五学习“i、u、ü”的四声。
1 认读单韵母i、u、ü,注意口形正确。
2 (媒体出示给i、u、ü带上帽子)(四声)
īíǐì
ūúǔù
ǖǘǚǜ
(1)“i”标上声调后有什么变化?
(2)各种形式读“i、u、ü”的四声。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
3 拼音认读游戏:找座位。
(略)
(重点:比较第二声和第四声,读足第三声)
4 在文中找出带有“씓ū”“ǜ”读音的生字,再读一读
说明:
(在汉字与字音之间建立联系,起到同步巩固的作用。
)
六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摹“采、地”。
浦三路小学
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