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公示
写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后半篇文章”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来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本科)的1998项成果获评每四年一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如何进一步总结梳理优秀教学成果经验,让好的成果惠及更多师生,真正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示范、引领?这项工作比评选表彰本身更重要、更复杂,需要成果获奖者、成果选用者、成果评选者三方面的共同谋划,在紧密配合中写好奖励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获奖者:于实践检验中再创造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往往基于教学实践,但仍要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增强长度、宽度、厚度。
每项教学成果都不能满足于落在笔端、转化为文字,而要写进实践者心里、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印刻在师生的真实成长中。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开设一门课程通常以一学期、一学年为单位;一个学段少则3年,多则6年。
学校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周期本就较长,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在素养更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
获奖者不应急于宣扬某种思想更新、阐述某一模式转型等,因为它们未必经过了充分检验,而时间往往会不疾不徐地将一些“错误”澄清。
若获奖者仅因教学经验(成果)在某个节点获奖,就不再反思、更新,那这些教学经验本身也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真正优秀的成果要经得起教学实践的长期检验。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
即便经过了长时段的检验,获奖者也要注意在不同情境中、在变化了的条件下进一步实践并探索,使教学成果更加明晰、立体、丰富、充实,乃至迭代升级。
如果某一成果赖以生长的条件变得不再有利,同类成果因此而“失灵”,而该成果总结出的经验仍可迁移,那它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每个成果获奖者都应该主动接受不断变化的情境、条件的考验,进而凝练出遵循某些教育规律的现实经验,提出真实有效的教育教学主张,直至形成流派。
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成果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宽度和厚度。
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

交大“2010”114号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校属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高“2009”1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渝府发“2009”28号),我校许锡宾等申报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刘伦等申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等12个项目分别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刘元丰等申报的‚面向海洋,兼顾内河,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等58个项目分别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
为表彰先进,鼓励广大师生员工更加积极地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参与完成教学成果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主要完成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是党和国家重视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
我校这次获奖的项目是全校教职工在教学工作本职岗位上,秉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将对我校继续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深化改革,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为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而努力。
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二○一○年六月七日主题词:教学成果奖表彰决定重庆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印发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附件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附件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建筑材料为特色,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材料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三个专业方向)、材料物理和应用化学三个重点批次招生本科专业及功能材料本科专业,均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应用化学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物理专业为学校首批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授权学科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化学(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设立为“四川省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化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39个,研究所(中心)6个,联合实验室7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36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博士生导师3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
蔡嘉伦简历——西南科技大学

主要参与人,项目组长,完成超大规模控制测量并进行高程拟合,成果顺利通过验收。GPS 控制点 135 个,图根点 500 个。 2012.08 泸定县湾东水电站前期大坝选址测量 主要负责人,对测区高山峡谷地貌进行测绘,完成水文、地质等部门要求的断面出图任务。 2012.01 三台县水渠线路水准测量 主要参与人,对三台县 42km 水渠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2011.06 广安市先进村水库库容测量 主要参与人,对先进村拟建水库区域进行测绘,并按库容要求确定大坝位置。
教学实践 2015.08 参与指导测绘工程专业 2014 级工程测量实验:圆曲线及缓和曲线测设
参与指导曲线要素的计算及检查,现场实地测设圆曲线及缓和曲线,实验报告查收。 2015.04 参与指导测绘工程专业 2014 级白纸成图校内实习
参与指导选点、导线网及水准路线的布设,导线方位角坐标计算,限差检查,成果图及实 验报告查收。 2014.10 参与指导测绘工程专业 2013 级水准测量实验 水准仪 i 角误差的检校,水准路线布设,水准表格计算及成果检验。 2014.08 参与指导测绘工程专业 2013 级数字化测图实习 外业人员安全监督,测图指导,成果图验收及实验报告查收。 2013.12 参与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体感交互应用设计) 基于 Kinect 体感交互应用设计了一款面向儿童娱教结合的学习系统。
自我评价 专业技能扎实,科研能力较强,能熟练使用专业相关软件。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团队意识强。 善于沟通合作,具有较强的待人接物能力。 生活方式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热爱户外运动。 在西南科技大学求学七年,视西南科大为第二故乡,期望能留下来继续为学校服务并实现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西南科技大学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思路与方法 (2)1.专业特色 (2)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目标 (3)3. 学生来源与规模 (4)4. 培养模式 (4)5. 企业介绍 (4)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校人才培养标准 (7)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人才标准实现矩阵 (13)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23)1.培养目标 (23)2.培养要求 (23)3.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24)4.毕业合格标准 (25)5.学制与学位 (25)6.本科阶段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25)7.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及学分 (26)五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卓越计划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29)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企业阶段学习培养方案 (32)1.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目标 (32)2. 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32)3. 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保障条件 (39)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思路与方法1.专业特色西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始于1978年设立的原四川建材学院机电专业,是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6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2010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
本专业拥有“制造过程测试技术”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制造工艺研究所共建“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程工业及其装备制造”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学院实验中心现有总值1500余万元实验仪器设备。
近年来,本专业积极致力于教学改革,其中“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分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出版教材13部,拥有四川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200余人次,其中学院学生参加的校机器人小组在2008年、2009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晋级全国八强,并获得“最佳技术”奖;2008.2009年蝉联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总决赛冠军;学生的就业率多年来稳居学校第一。
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公示

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的通知》(西南科大教字[2007]19号)文件,学校于6月初组织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经申报、预评审、答辩等环节、学校本科教学委员会评审、校长办公会审批等环节,已产生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名单,现公示如下:
特等奖5项:
一等奖10项:
二等奖15项:
三等奖20项:
其余为鼓励奖,不参与公示。
从8月23日至29日为公示时间,如对被公示成果有意见,请与教务处教学科向迎洪联系,电话6089957,E-mail:xiangyinghong@.
教务处
2007年8月23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的通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8.20•【字号】泸市府发〔2001〕136号•【施行日期】2001.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的通报泸市府发〔2001〕13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贯彻国务院第151号令《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省政府第92号令《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我市普通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和教改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市开展了泸州市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评奖活动。
经过基层申报,县、区推荐,市专家评审组公正、客观、认真地评审和市评审领导组审核,现已评出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
市政府决定对43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以资鼓励。
附:泸州市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日附件泸州市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7项排名不分先后)1、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师范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师范学校主研人员彭双魅、李文映、刘晓锋、罗宏宇、苟萍2、成果名称德育管理量化考核及评价研究完成单位泸化中学主研人员崔跃进、王秀卿、姚宗才、田维军、张玮3、成果名称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云龙中学主研人员刘朝贵、肖成全、宋远平、李凌云、胡小江4、成果名称小学社会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验完成单位泸州市广营路小学主研人员罗文华、杨宏、王强、刘正芬、刘登国5、成果名称利用电教手段深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主研人员刘川、俞义兰、欧世宇、李平、高初莲6、成果名称农村初中生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太伏镇初级中学主研人员彭传彬、傅学清、徐大荣、李箭、尹从兴7、成果名称初中物理目标导学实验完成单位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主研人员聂华伟、黄世刚、罗洪彬、周开平、袁瑜芳二等奖(14项排名不分先后)8、成果名称农村村级混含幼儿班分组式教学研究完成单位泸县顺河乡教办泸县顺河乡中心幼儿园主研人员刘其荣、王怀碧、叶卫东、余乐兰、曾小红9、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艺体教学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教研室泸县玄滩镇教办玄滩镇中心校主研人员陈思全、田家孝、刘剑波、喻修康、胡朝霞10、成果名称贫困山区高中英语四会能力培养教改实验完成单位古蔺县教研室古蔺中学古蔺蔺阳中学主研人员薛长龙、张启林、张兴丽、罗大洪、邓敏红11、成果名称分科分型课堂导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完成单位古蔺县中学主研人员胡邦永、兰元才、龚志华、王一平、李伟12、成果名称农村初中校风建设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新乐中学主研人员刘太龙、詹克荣、宗兴富、陈文煊、杨顺龙13、成果名称贫困地区小学社区教育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西外小学主研人员成坚、马荣强、马万全、郑旭东、李芝伦14、成果名称初中生美育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第七中学校主研人员姜光炯、罗大苓、毛晓玲、郭家勤、朱发平15、成果名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人民南路幼儿园主研人员曾玲、曹泽珍、万霞、何玉兰、杨珂16、成果名称小学生班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力行路小学主研人员刘界荣、詹嘉珍、杨定英、蒋祖跃、王莹碧17、成果名称“三让一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主研人员杨正碧、陈洁、冯庭虎、牟宏斌、陈友梅18、成果名称村级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研究完成单位龙马潭区安宁镇教办主研人员陈永强、魏定华、吴伟、黄亚辉、庞大清19、成果名称小学生“五自”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实验小学主研人员郭仕毅、刘素尧、万吉才、曾梨、夏丽20、成果名称小学“RIA”器乐教学实验完成单位纳溪逸夫实验小学主研人员束晓梅、吕莎、易胜勇、黄永刚、黄艳21、成果名称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百和镇五通小学主研人员张小平、张宗铨、任绍钦、田跃东、王小林三等奖(22项排名不分先后)22、成果名称构建中学体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成单位合江县中学校主研人员陈同志、冯辅君、刘蜀忠、李茂林、刘祖群23、成果名称幼儿“双语”训练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幼儿园主研人员陈金容、梁多惠、李春、李桂秋、朱德梅24、成果名称贫困山区农村初中分层教育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天池中学主研人员亢光斌、温行权、蒲春玉、张炜、罗义荣25、成果名称贫困山区村级小学建设与管理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马岭镇中心校主研人员刘敬友、魏隆良、张登平、赵罗群、徐玉玲26、成果名称提高幼儿身心素质的研究完成单位叙永县东城幼儿园主研人员陈永红、熊朝桂、未雪梅、王静、费成玉27、成果名称乡镇幼教规范化管理研究完成单位龙马潭区安宁镇中心幼儿园安宁镇教办主研人员姚秀芳、熊方灵、陈永强、魏定华、汪先俐28、成果名称小学生创新作文实验研究完成单位龙马潭区劳动街小学主研人员杨正华、林志荣、陈永莲、郭一勤、邓修明29、成果名称流动人口密集地借读生的有效管理完成单位龙马潭区新民小学主研人员莫晓东、叶霜、吴开莲、陈瑶、李良平30、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完成单位合江县凤鸣镇中心校主研人员喻江平、陈德贵、冯友德、周甘棠、胡仕君31、成果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教学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主研人员白联珍、王黎、成国英、万克勤、余素华32、成果名称薄弱村级小学建设与管理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德胜镇教办主研人员杜建中、夏世清、曾习新、王永利、兰光齐33、成果名称农村小学内部管理体系及运作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天兴镇中心校主研人员张翔、何明江、蒙思才、邝德树、李朝伦34、成果名称农村幼儿美育综合教育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兆雅幼儿园泸县兆雅镇教办主研人员万品容、邓远清、任礼蓉、刘迪、赵永红35、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管理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泸县潮河镇瓦子中心校主研人员雷启才、李定春、邓平、周志容、余祖云36、成果名称乡镇初中班级主体性管理研究完成单位泸县喻寺镇中学主研人员王宏远、王华、邱道固、杨光英、贺友坤37、成果名称农村小学生劳动习惯培养研究完成单位泸县福集镇光明小学主研人员张定文、阴秀康、李银峰、刘传莲、赵朝辉38、成果名称职高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完成单位泸县三溪职高主研人员唐明生、孙天倬、周德东、任学知、孙锡昌39、成果名称中学生喜爱的教师人格特征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六中主研人员陈明义、袁华滨、肖林、陈剑龙、王志华40、成果名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主研人员费娣、李仲英、吴咏梅、周永英、刘亚兰41、成果名称优化班级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完成单位泸州七中主研人员姜光炯、李时友、毛晓玲、张燕、刘俊42、成果名称农村学校雏鹰争章行动优化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五星小学主研人员杨永兴、任晓波、张启芳、陈华平、李丹43、成果名称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评价研究完成单位泸州市铜店街幼儿园主研人员谢春梅、李小玲、张礼平主题词:教育成果△表彰通报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泸州军分区。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省教学成果奖名单的通知-浙教函〔2022〕10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省教学成果奖名单的通知
正文: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省教学成果奖名单的通知
浙教函〔2022〕10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经认真评选并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确定550项教学成果为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其中: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100项,中职教育特等奖5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50项,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5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50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5项、一等奖80项、二等奖100项。
现将获奖名单(详见附件)予以公布。
希望受奖励的成果完成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努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创造新的业绩。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借鉴、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加快推进浙江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1月29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的通知》(西南科大教字[2007]19号)文件,学校于6月初组织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经申报、预评审、答辩等环节、学校本科教学委员会评审、校长办公会审批等环节,已产生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学成果奖名单,现公示如下:
特等奖5项:
一等奖10项:
二等奖15项:
三等奖20项:
其余为鼓励奖,不参与公示。
从8月23日至29日为公示时间,如对被公示成果有意见,请与教务处教学科向迎洪联系,电话6089957,E-mail:xiangyinghong@.
教务处
200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