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普及普通话知识

合集下载

普通话理论知识

普通话理论知识

关于普通话的一些理论知识(语音部分)(重点是声母和韵母的分类,即两个总表。

)一、声母(由于此表难做,故以影印)(一)声母的一些基本知识:1、声母是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2、声母共有 21 个,加上一个零声母共 22 个。

3、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音素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的角度划分而出;音节有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两者需要加以区分。

)4、塞音就是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擦音就是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气流从窄缝挤出,摩擦成声;塞擦音就是简而言之就是同时具备塞音和擦音的特点。

(二)声母的分类1、分类依据辅音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2、具体分类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七类: 双唇音(b p m)、唇齿音(f)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前音(也简称“舌面音”) (j q x)、舌面后音(也简称“舌根音”) (g k h)就发音方法而言,如下:首先,阻碍方式分为——塞音(b p d t g k)、擦音(f h x sh r s)、塞擦音(jq zh chz c )、鼻 音(m n)、边音(l)其次,声带是否颤动——浊音( m n lr )、清音(剩余都是清音)再者,气流强弱(针对塞音和塞擦音而言) ——送气(p t k q ch c )、不送气(b d g jzh z) (详见以上总表)二、韵母(一)元音的基本介绍在了解韵母前,有必要先了解元音的相关问题。

1、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2、元音的分类——单元音、复元音 首先,关于单元音的介绍:单元音一共有十个——ɑ o e ê iu ü er –i([*][*]) (星号表示无法输入);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它可分为三小类—— 舌面元音(ɑ o e ê iu ü)、舌尖元音( – i([*][*]))、卷舌元音(er);单元音的划分依据——舌位高低(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 ;舌位前后 (分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唇形圆展(圆唇元音、非圆唇元音)其次,复元音的介绍:普通话中共有 13 个复元音,分别是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iao 、iou 、uai 、 uei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依据响亮位置,分为四个前响元音( ai 、 ei 、ao 、ou)、五个后响元音( ia 、ie 、ua 、uo 、üe)、四个中响元音( iao 、iou 、uai 、uei) 。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国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普及普通话,下面将为大家带来一些普通话知识问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普通话。

1. 普通话是中国的哪种语言?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2. 普通话是以哪种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3. 普通话的规范化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普通话的规范化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4. 普通话是不是只有在中国使用?不是,普通话不仅仅在中国使用,还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广泛使用。

5. 普通话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普通话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6. 为什么要普及普通话?普及普通话可以有效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7. 普通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普通话需要注意音标的正确发音、声调的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的正确运用等方面。

8. 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普通话水平需要多听多说多练习,可以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朗诵比赛等活动。

9. 是否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普通话?是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普通话,因为它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体中国人沟通交流的工具。

10. 普及普通话有哪些困难?普及普通话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地域差异、语言环境和人们的观念等方面。

11. 如何处理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留和尊重地方方言的使用,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

12. 普通话的普及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普通话的普及工作还存在教材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13. 普通话的发展前景如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有望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

14. 学习普通话对职业发展有何帮助?学习普通话可以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对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3]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3、规范字:规范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 [1]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4、不规范字: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7、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推普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至今2018年为第21届推普周。

9、21周宣传主题:说好普通话迈入新时代
10、。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 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7885;]。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ë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

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

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引言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国大陆各地最普遍使用的语言。

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普通话的使用率在一些地方出现下降的现象。

为了推广普通话的使用,提高全国人民的语言水平,加强国家语言统一,开展普通话宣传知识的推广活动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保护传统文化与语言遗产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主要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遗产。

普通话是汉族主流方言的共同表现形式,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普及普通话,可以推动古代文化和语言的传承,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实现全国语言统一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众多的方言和族群语言。

由于不同地区语言的差异,会给沟通和交流带来困难。

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语言统一,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因语言不通造成的沟通壁垒。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普通话是中国最常用的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而且在职场、学术等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要。

通过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沟通能力,使人们更加自信地进行言语交流,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加强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开展普通话教育宣传活动。

在学校中,可以将普通话纳入必修课程,并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通过普通话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提高语言水平。

优化普通话培训机制除了在学校中推广普通话,还可以建立和完善普通话培训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普通话培训机构,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普通话培训班、组织普通话能力竞赛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增强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的影响力。

制定政策和法规推广普通话宣传知识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和推动普通话的使用。

普通话的语音常识

普通话的语音常识

普通话的语音常识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以下是普通话的语音常识:1. 声母(shēngmǔ):普通话有21个声母,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代表了不同的辅音音素。

2. 韵母(yùnmǔ):普通话有16个韵母,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

这些韵母代表了不同的元音音素。

3. 声调(shēngdiào):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1声)、上声(2声)、去声(3声)和入声(4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语的意义。

4. 声调符号(shēngdiào fúhào):为了标记声调,普通话使用了声调符号。

例如,第一声用“ˉ”表示,第二声用“´”表示,第三声用“`”表示,第四声用“ˇ”表示。

5. 声调变调规则(shēngdiào biàndiào guīzé):在普通话中,有一些情况下声调会发生变调。

例如,连读时第一音节的声调会变为轻声,双三声相连时第一个会变为二声,双四声相连时第一个会变为三声。

6. 声母韵母组合(shēngmǔ yùnmǔ zǔhé):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合而成。

例如,“ba”、“ma”、“da”等。

7. 声母韵母的发音(shēngmǔ yùnmǔ de fāyīn):每个声母和韵母都有其特定的发音方式。

例如,“b”发音时双唇轻轻合上,发出爆破音;“a”发音时口腔放松,舌头放平。

8. 声母韵母的组合规则(shēngmǔ yùnmǔ de zǔhéguīzé):普通话中的声母和韵母有一定的组合规则。

例如,“z”只能与i、ü、u组合,“j”只能与i、ü组合。

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

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

推广普通话常识问答题普通话(Mandarin)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普通话也成为世界上许多人学习的重要语言之一。

为了提高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普通话常识问答题,帮助大家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

1.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它以北京话为基础,结合国内各地方言特点,形成了统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2. 普通话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普通话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话。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政治的变迁,官话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普通话。

3. 普通话有哪些特点?普通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语音标准统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确保全国范围内的语音统一。

- 词汇丰富:普通话的词汇来源广泛,融合了各地方言的特点。

- 语法简洁:普通话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

4. 学习普通话有什么好处?学习普通话有以下几个好处:- 便于沟通交流: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学会普通话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

- 提升就业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普通话成为许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掌握普通话可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 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学习普通话,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5. 如何学习普通话?学习普通话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参加普通话培训班:在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普通话,通过系统的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 实践口语交流:多与普通话为母语的人进行口语交流,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 多听多读:通过听普通话广播、看普通话书籍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总之,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普通话对于提升个人的沟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了解中国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通过问答题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普通话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

这样,我们的交流和互动将变得更加顺畅和便利。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10月31日通过,自1月1日起施行,共四章28条。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学校的使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7.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国家从1998年起将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规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分为三级六等,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10.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1.规范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

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⑴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与此对照的繁体字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限制使用(如“�^”是“馆”的繁体,“��”是“场”的繁体,“�f”是“庄”的繁体等)。

⑵正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与此相对的异体字不再使用。

⑶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如:人。

山。

川。

日。

水等。

12.《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

声母表。

韵母表。

声调符号。

隔音符号五部分。

13.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4.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有一个口诀:有�槐鸱殴�,没有�徽�o.e,i.u并列标在后,单字韵母不用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几个测试项构成?各占多少分?其目的是什么?
答:四个测试项。

(1)读单音节词100个,时限3分钟,占10分。

目的考察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时限3分钟,占20分。

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便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时限4分钟,占30分。

目的是考察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察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40分。

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10.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1.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2.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3.普通话有什么特点?
答:普通话是优美、丰富的语言;语言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点是普通话富有抑扬、和谐、悦耳的音乐美;词汇方面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语法方面,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量词丰富,这些语法特点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14.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15.北京话是普通话吗?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答: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6.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答:国际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17.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1
答:①国际化原则: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

②音素化原则:用音素来描写音节。

③标准音原则: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18.《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
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汉语拼音方案》与汉字的关系?
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语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它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并用语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方面。

20.什么是《汉语拼音正词法》?
答:汉语拼音正词法就是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它包括分词连写法、外来词语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则法等。

为了适应特殊的要求,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

21.什么是四呼?
答:按照韵母的韵头的情况,我国传统语言学将韵母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是a、o、e的韵母。

发音时,嘴张得比较大,所以叫做开口呼;
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舌面元音)的韵母。

发音时,嘴向两边开,露出牙齿,所以叫做齐齿呼;
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发音时,嘴唇向中间收缩,所以叫做合口呼。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

发音时,嘴唇是圆的,发音部位i与相同,它是i 的圆唇化,所以叫做撮口呼。

22.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有什么特点?
答: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上声读shang,是特定的读法。

“阴”yīn、“阳”yáng、“上”shang、“去”qù四个字,恰好代表了四个声调。

普通话语音的声调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四个词类的调值有明显的区分:一平、二升、三曲、四降,不容易相混。

23.怎样读好普通话的上声字?
答: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这只是粗略的标记,实际读音要比这复杂,特别是上声字。

上声开头有降,中间低平部分是主要的,末尾有短促的上升。

不要把上声字简单看作降升调,说它基本上是个低平调更为准确。

上声调值记为214已沿用多年,实际上应记为2114。

读读下面这些上声字,体会一下上声字的特点:买、小、有、组。

24.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
答: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有一个口诀:‘a’出现别放过,没有a找o、e,i、u并立标在后,单字韵母不用说。

25.什么是轻声?
答:汉语有些词里的音节或有些句子里的词,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叫轻声,轻声的特点是轻短、模糊。

如普通话里“桌子”的“子”,“家里”的“里”,“葡萄”的“萄”。

26.什么叫儿化韵?
答:普通话里有一些词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花儿”、“鸟儿”等等。

“儿”本来的独立的音节,但经过长期的极流利的连读,就产生了一种连音变化,两个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er”失去了独立性,保持了因卷舌动作而发出的十分短弱的卷舌音。

这个卷舌音附加在它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上,使原来的那个韵母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27.怎样读准儿化韵?
答: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只是在发该韵母的同时加上了卷舌动作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变化,或者丢掉或者增加某些音素,同时加卷舌动作。

28.语气词“啊”的音变有什么变化?
答:句子末尾的语气词“啊”,因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都是在a前增加一个音素,其变化规律如下表:
“啊”前面音节的韵母“啊”前面音“啊”的音变汉字写法
节末尾的因素
a ia ua o uo e ie üe a o e ê ya 呀
i ai uai ei uei ü I ü ya 呀
u ou iou ao iao u wa 哇
an ian uan üan n na 哪
en in uen nü
ang iang uang eng ng nga 啊
ing ueng ong iong
-l(舌尖韵母) -i -ia 啊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