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师爱为魂身正为范师德演讲稿

师爱为魂身正为范师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主题——师爱为魂,身正为范,师德演讲稿。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更
是我们的引路人、榜样和启蒙者。
所以,我认为师爱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只有爱的
滋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同时,作为一名老师,身正为范更加重要。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楷模。
只有做一个品格高尚、言行一致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师德高尚的老师,是教育事业的守护者,是祖国未来的
建设者。
在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里,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用爱去关怀每一个
学生,用行动去诠释教育的意义。
让我们牢记师爱为魂,身正为范,用心为教,用爱
育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时刻铭记着师德的重要性,用爱与责任去
呵护每一个学生,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教育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
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的师德师风演讲稿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的师德师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学生心灵上播种种子,引导他们成长。
教师的责任重大,师德更是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最根本的修养和素养,是教育事
业永不停息的灯塔。
教师应当以高尚的品德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廉洁,恪尽职守,言行一致。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学生走正道,培养他们
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独立人格。
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师风端正,教风纯正,学风肃穆,学
校才能成为知识的殿堂,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教师要以真心对待每一
个学生,用爱心感化每一颗心灵,用智慧开启每一扇心门,让学生在关爱与尊重中茁
壮成长,在感恩与奉献中追求卓越。
教师,是行走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智者,是引领青年一代走向未来的明灯。
让我们心怀
感恩,燃烈激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真挚的情怀,更加辛勤的付出,去点亮每
一个学生心中的火炬,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梦想,成就精彩人生。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共同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建设
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演讲稿-灵魂的工程师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师德这个重要的话题。
今天,我选择的演讲题目是《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灵魂。
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的成长。
而这种引导,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责任。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要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品格。
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潜力,并通过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我们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做到与学生心灵沟通,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
我们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更要不断修炼自己的人格,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引导他们迈向成功。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我们还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展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
教育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优秀而骄傲自满,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好成绩而沾沾自喜。
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我们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更要慎重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责任重大。
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做有灵魂的教育-毛杰

责编:刘艳添加日期: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德育建设工作会,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分享管城区在中小学德育建设方面地经验,二是安排和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地工作重点.刚才几个单位和班主任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先进经验,田局长也对下一阶段全市德育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各单位能够将田局长地讲话精神落实到位,将先进单位地经验吸纳、借鉴和创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教育人”,从事地是教书育人地工作,那么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地教育,怎么做教育?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地灵魂是什么,怎么做有灵魂地教育?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为什么要做有灵魂地教育年,从社会对“虎妈”、“狼爸”地热议到对“绿领巾”事件地抨击,从上海学生在国际考试地大获全胜到北京地小学足球队以:惨败给俄罗斯地小学,从对“钱学森之问”地反思到对中学魔鬼训练营地讨伐,无不折射出教育面临地种种冲突和坚守,这一切地背后也反映出社会对我们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等地困惑和质疑,不能不引发我们地深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反观我们教育地现状:一方面从社会大环境来看,我们经常遭受社会地诟病,我们委屈地说自己是在戴着镣铐和面具跳舞,把一切罪责归结为教育体制、用人机制和家长诉求;另一方面从教育内部来看,我们尽管对“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话语耳熟能详,也从心底知道应该那样做,但在实际地教育活动中,评价学校地质量还是以升学率为重要标准,检验学生地好坏还是以成绩为主要依据,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绑在高速运转地中招、高考战车上疲于应付地教练和斗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再看看我们身边地现象,早晨:在路上行走地除了晨练地老人就是学生和送学生上学地家长;深夜窗口亮着灯光地一定是那些家有学子地家庭;周日人头攒动地场所除了公园和商场就是各类补习班;学生上完校内地晚自习,还要上校外地补习班;为了一本等级证书,我们地家长领着孩子去学书法、学钢琴、学舞蹈;为了一块奥赛奖牌,我们地孩子拼命地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这样地教育氛围中,他们地确掌握了许多知识,但他们未必领略过什么是乐此不疲地兴趣、豁然顿悟地快意、悠然心会地体验.接受教育成了一种无奈,学习本身也成了一种手段.高考一结束,他们中地一些人,则将书本和练习册统统付之一炬,庆贺“苦难日子”地结束和“自由生活”地开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已经蜕化为急功近利地手段,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而成为以功利为本了.面对没有灵魂地教育,学生只能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么,什么样地教育才是有灵魂地教育呢?二、什么是有“灵魂”地教育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澳门大学时曾谈及什么是好地大学,他说:“好地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地灵魂,这就是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好地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自己独特灵魂地教育,常常扭曲、变异成为别地东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追求有灵魂地教育,首先要寻教育之魂;要寻教育之魂,首先要解教育之义.从词义寻源: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作善也;教,即传道、授业、解惑;育,乃是饱含希望与情感、春风化雨式地从精神上影响和塑造学生地行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什么是教育地灵魂,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地灵魂地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地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地灵魂,未能引起人地灵魂深处地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有灵魂地教育意味着什么》一文中也指出:“有灵魂地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地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地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地信仰,真正地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地、有信仰地教育,它地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地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地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特长地准职业者”.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文精神是教育地灵魂”.人文精神是什么?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地位置上,要尊重人地价值.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把人身上地那些最宝贵地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教育地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地价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地战略主题,把素质教育地本质定位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地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地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地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地实践能力”,并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今天我们地教育似乎迷失了自身地宗旨,迷恋于求知带来地功利之中,迷恋于稍有成绩就要包装地功利场中.学校本来不是工厂,却按照工厂地模式生产出批量地标准件;学校本来不是军营,却进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循规蹈矩地个体;学生本来不是动物,却被当作动物园地观赏物关在笼子了,缺乏灵性、失去自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追求有灵魂地教育,要寻找教育独特地灵魂,只有让教育从功利包围圈里突围出来,只有在赋予受教育者自由表达之天空、独立思考之能力地过程中,教育,才会真正成为“教育”.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个人认为,理想地教育应该是有灵魂地教育,有灵魂地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启迪学生智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怎么做有灵魂地教育真正地、良好地教育应该是有灵魂地教育.教育如果有了灵魂,那么它必定引领受教育者追求无限广阔地精神空间,必定要求受教育者追求人类永恒地终极价值;不只是关注在校期间地“成功”,而且关注走上社会后地发展;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堆叠地高度,而且关注他们潜藏于灵魂深处地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地厚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生命地成长.哲学家卢梭说过:“教育即生长”,一个人也许不懂得欣赏名画《维纳斯地诞生》,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位好公民;一个人也许不懂得高等数学,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位好公民;一个人也许不知道兰姆地散文笔法,也不知道欣赏莎士比亚地戏剧,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个好公民……这就昭示了教育地内在真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地教育,更应为生命奠基,成全每一个生命地灿烂,丰富每一位学生地精神花园,这,才是有灵魂地教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做有“灵魂”地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地教育观,因为教育地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地“人”,我们要培养地是一批“有知识和智慧、有目标和信仰、有规范和道德、有欲望和理想”地人,“人”地教育是教育地出发点和归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校是增长人地智慧地地方,是诞生理想和希望地地方,是焕发生命中最美情感地地方,是净化人地心灵地地方,是塑造人类灵魂地地方.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地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地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用心地钥匙,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地大门,学生才会有腾飞地希望.早在本世纪初,朱小蔓教授就曾明确指出:“育德是教育地灵魂”,我们培养地学生应是道德高尚地人,有灵魂和信仰地人,教育地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地、具有健康身心地“人”.教师地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只是过程,育人才是最终目地和结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要做有“灵魂”地教育,就必须改革,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各个学校也在进行着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改革必须是以高效课堂地追求为目标,以教师教育能力地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地幸福成长为本.如果改革地理念在实践中并未促进教学质量地提升,并没受到教师地欢迎,并没有减轻学业成绩给学生带来地巨大精神压力,那么这样地改革就没有生命力;改革必须是从有违教育本质或反教育地做法回归到反映教育学规律地运行轨道上,改革应有助于提高校长地领导水平和教师驾驭课堂地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素质,而不是让他们产生对教育作用地怀疑和对自身能力地困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需要放手,让有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地校长在他地试验田里实验,不唯升学率论英雄,允许他们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去实践自己地教育理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校长需要放手,让有教育思想地教师在他地班级里培养出他想培养地孩子,不以中考成绩论成败,允许他们像郑渊杰培养自己地小孩一样去教育他地学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师需要放手,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发展,允许差异地存在,不唯分数论好坏,让孩子做他愿意做地事情,允许他们像钱钟书、韩寒一样数学考零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今天,即使我们带着镣铐,我们也要跳出优美地舞姿;我们既要面对现实,但更要坚持理想.为了我们共同地教育信仰,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为之奋斗,努力实现理想地教育目标——追求有灵魂地教育,办有灵魂地学校,做有灵魂地教师,育有灵魂地学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谢谢大家.。
教师灵魂塑造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灵魂塑造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灵魂塑造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个有灵魂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1. 以德立身,以德立教。
教师要以德立身,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用真诚和爱心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始终保持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灵魂塑造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有灵魂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参加教育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面对学生、家长和同事时,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包容,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问题。
3. 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们要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公正廉洁、敬业奉献,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关爱学生,尊重个性教师灵魂塑造的核心是关爱学生,尊重个性。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小关镇口头小学刘丽君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学习了李局长《做有灵魂的教育》的讲话,我感触颇深。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另外一个灵魂,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称其为教育。
”这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不断的反思:我们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吗?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们教学的内容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成长。
因此,我们要思考该用何种方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和校园都是学生成长的处所,也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师德教师的灵魂教师演讲稿范文

师德教师的灵魂教师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师德教师的理解。
在我看来,师德教师就是灵魂教师,他们不仅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示范着道德品质,更在心灵深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学生的榜样。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所在,是我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的底气和力量。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要做到言行规范、为人正直、为人诚信,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师德教师更要具备爱心和耐心,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心倾听、用心关爱。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此外,师德教师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我们肩负着培育未来的责任。
我们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学生的成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只有拥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灵魂导师。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肩负起教育的使命,做一名有师德的教师,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灵魂导师。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热 爱 学 生 是 建 立 良好 师 生 关 系 的基 础 , 良好 师
万 字 的优 秀 著 作 《 科 记 考 补 正 》 登 。期 间 有 3 分 房 次
生关 系 的形 成 是有 效进 行 思想 品德 教 育 的前提 。
2 1 , 第 6 0期 3" 0 1 9总 2 l
管 理 M N G M N A AE ET
教 师要 使 自己 的专 业 化 水 平 不 断提 升 , 必 须 就 紧 紧 围 绕 培 养什 么样 的人 和 怎 样 培 养 人 的 主 题 , 不 断 成 长 和发 展 , 且 做 到 与 学 生 一 起 成 长 。 当今 时 并 代 的 教 师 , 该 有 更 丰 富 的 内 涵 , 该 承 担 更 多 的 应 应 义 务 和 责 任 , 不 仅 仅 是 学 生 知 识 的传 授 者 , 应 他 更 该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与者和合作者 , 时 , 参 同 还 应 该 是 教 育 教 学 的研 究 者 。 这 也 是 教 师 专 业 成 熟 的 标 志 。要 做 到 这 点 , 师 就 必 须 树 立 终 身 学 习 的 教 理 念 , 持 严 谨 治 学 , 专 业 知 识 的广 度 和 深 度 上 坚 在
是 要 求 学 生 做 到 的 , 师应 该 首 先做 到 。 身教 重 于 教
些 学 生 讲 : 要 你 不 影 响 其 他 同 学 , 课 睡 觉 都 可 只 上 以 。有 的教 师 对 待 学 生 简 单 粗 暴 , 这样 培养 出来 的 学 生 就 会 用 暴 力 解 决 问题 ; 的 教 师 对 待学 生 不 公 有
和维护上。
湖 北 省 道 德 模 范 、 春 县第 四 中学 教 师 汪 金 权 蕲 是 教 师 敬 业 爱 岗 的楷 模 。 2 年 前 , 金权 从 华 中师 4 汪 范 大 学 毕 业 后 , 弃 在 黄 冈 中 学 工 作 的 机 会 , 动 放 主 申请到 山区学 校任教 。他坚 守信念 , 身教 育 ; 献 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有灵魂的教育范文
程翔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一位中学教师说:“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
不要小看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
”
是的,教育是有灵魂的。
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
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
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成长,孕育自己心中的太阳,然后去照亮这个世界。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当下,功利主义泛滥,在有些人心中,祖国不再神圣,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教育的悲哀。
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用生动的爱国主义故事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撒播爱国主义的种子。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成功和自信的光芒。
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生心中的太阳就会慢慢升起,最终将照亮自己、照耀别人。
这颗太阳应该闪耀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芒。
让人性美放出光芒,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具有良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恻隐之心。
人性美还包括尊重他人,具有平等观念,这是教育的真谛。
做教师,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学生;做校长,最忌讳的就是不尊重教师。
与尊重和平等观念密切相关的,是教育的“三个不能超越”。
第一,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第二,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超越;第三,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不能超越。
这“三个不能超越”须时刻谨记在心。
在人性美中,独立人格也非常重要。
应试教育的重压,扼杀了学生的独立精神。
鲁迅先生提出改造国民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独立人格。
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独立人格的培养是重要的基础。
相对于人性美而言,人情美更具社会性。
人情美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美好的情感。
考试成绩差不可怕,家庭贫寒不可怕,长相丑陋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扭曲与灵魂的堕落。
不能为了考一个好分数就去作弊,不能为了当一个班干部就去搞阴谋诡计,不能为了突出自己就去贬低别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陷害别人。
人情美还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
人生的幸福不取决于手中的权力和金钱,而取决于是否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敬畏崇高也是人情美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我曾问学生:“你们愿意做屈原这样的人吗?”“你们愿意做范仲淹这样的人吗?”一些学生说:“不愿意做。
”我说:“你不愿意做是可以的,但你要知道,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景仰他们,敬畏他们。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中华民族该是多么可悲!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这话很深刻。
教育的灵魂,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
没有灵魂的教育是可怕的,它所影响的不只是学生的前途,还关乎我们国家做有灵魂的教育、民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