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门诊工作流程
中医科门诊工作流程

中医科门诊工作流程
1. 病人登记与排队
- 病人到达门诊后,前台工作人员会要求病人进行登记,并分
配一个排队号码。
- 病人按照排队号码顺序等待就诊。
2. 门诊医生初诊
- 排队等候的病人将被叫到诊室,医生进行初诊。
- 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主诉、病史等相关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体
格检查。
- 医生根据初诊结果,判断病情并做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3. 详细询问与辨证施治
- 针对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生会进一步进行详细询问,以了解
病情的细节。
- 医生会根据中医辩证理论,结合病人的症状、舌诊、脉诊等,进行辨证施治。
- 医生可能给予病人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 复诊与病情跟踪
-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医生会安排复诊。
- 医生会跟踪病人的病情发展,根据病人的反馈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5. 结束就诊与缴费
- 医生诊断结束后,会给予病人治疗总结和医嘱。
- 病人需要前往前台缴费,并领取相应的或医保报销单。
6. 诊所收尾工作
- 诊所工作人员负责整理和归档病人的就诊记录和相关文件。
- 清洁人员负责对诊室进行清洁和消毒。
以上即为中医科门诊的工作流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门诊部日常工作流程

门诊部日常工作流程在门诊部的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
本文将介绍门诊部的日常工作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
一、患者就诊登记1. 患者抵达门诊部后,前台接待员将引导患者填写就诊登记表,并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必要时,前台接待员会要求患者提供身份证明、医保卡等相关证件。
2. 接待员将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录入电脑系统,生成就诊号码和就诊卡,并将就诊卡交给患者。
二、医生问诊与初步评估1. 就诊时,患者将就诊卡交给护士或医生,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主诉以及相关症状。
医生需要做好记录,确保患者信息的真实准确。
2. 医生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评估,并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或者进一步检查的指引。
三、辅助检查和医学影像1. 根据医生的要求,患者前往相应的检验科室或者医学影像科室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等。
2. 检验科室或医学影像科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相应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系统中,以供医生参考和进一步诊断。
四、医生诊断和治疗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2. 医生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嘱和注意事项。
五、药房发药1. 医生将开具的处方交给药房,并填写相关药品的名称、用量等信息。
2. 药房根据处方内容,准备药品,并核对药品的名称和数量无误后,发放给患者。
3. 药房会向患者解释药品的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六、结算和缴费1. 患者到结算窗口,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就诊卡或个人信息查询相关费用信息。
2. 结算窗口会向患者详细说明相关费用项目和金额,并提供多种支付方式供患者选择。
3. 患者缴费完成后,结算窗口会提供正式发票和缴费凭证。
七、就诊结束和复诊预约1. 患者完成就诊后,工作人员会将相关信息归档,并在患者就诊卡或病历上记录就诊情况和医嘱。
门诊医生工作流程总结

门诊医生工作流程总结一、引言门诊医生工作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门诊医生负责接诊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协作,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总结门诊医生的工作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其职责。
二、患者接待门诊医生首先要进行患者接待工作。
这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登记:患者抵达医院后,前台工作人员会进行登记,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挂号信息。
2. 分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科室或医生。
分诊工作通常由护士或医生助理完成。
3. 等候:患者会在等候区等待叫号。
医生需合理安排看诊时间,尽量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待。
三、患者就诊1. 主诉获取:医生在与患者进行面诊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即患者的病情描述和就诊目的。
2.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3. 体格检查:根据患者主诉和病史采集结果,医生会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如血压测量、听诊、触诊等。
4. 辅助检查: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验、X射线等。
5. 诊断与治疗:医生根据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6. 给予医嘱: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诊断结果,并给予相应的医嘱,如用药注意事项、饮食调节等。
7. 心理支持:在进行诊疗工作过程中,医生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四、与医疗团队协作门诊医生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协作十分重要。
具体合作方式包括:1. 与护士协作:医生需要与护士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如给药、更换敷料等。
2. 与医技人员协作:医生可能会委托医技人员开展一些检验和检查工作,并根据相应结果进行诊疗。
3. 与药剂师协作:医生需要与药剂师合作,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药物治疗,包括开具处方和解答用药疑问。
4. 与其他科室医生协作:当患者需要进一步诊疗的情况下,门诊医生会与其他科室医生进行沟通和转诊。
医院门诊健康咨询工作流程

医院门诊健康咨询工作流程1. 简介医院门诊健康咨询工作流程是指医院门诊部门为病患提供健康相关的咨询服务的步骤和流程。
通过这个流程,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治疗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2. 挂号和接待患者到医院门诊健康咨询部门前,必须先挂号和接待。
这一步骤包括患者提供基本信息、取号、付费等。
医院前台会为患者分配一个就诊号码和医生的排班信息。
3. 问诊和病历记录患者到达医生诊室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家族史等,并在病历系统中记录下来。
这一步骤对于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4. 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体格检查。
例如,血压、体温、心电图等检查。
这些检查结果对于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选定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5. 诊断和治疗建议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并给出治疗建议。
治疗建议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并回答患者的疑问。
6. 特殊检查和就诊安排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医生会安排特殊检查或转诊到其他科室。
这些检查可能包括X光、CT扫描、血液检查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向相关科室发起转诊申请,并与患者约定下一次就诊时间。
7. 医疗咨询在整个流程中,医生会时刻倾听和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咨询。
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包括预防保健、饮食指导、生活惯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8. 随访和复诊安排治疗完成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随访和复诊。
随访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指导。
复诊是指患者需要再次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需要重新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
9. 结束医院门诊健康咨询工作流程的结束是指患者完成就诊并离开医院。
在整个流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患者得到专业、全面的健康咨询和治疗。
门诊工作流程

门诊工作流程门诊工作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
良好的门诊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门诊工作的流程。
1. 患者挂号。
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需要进行挂号。
挂号处工作人员会核对患者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诊卡号等。
患者可以选择专家号或普通号,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科室挂号。
2. 医生问诊。
患者挂号后,会按照挂号的顺序等待医生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病史、家族病史等,进行初步的诊断。
3. 医学检查。
根据医生的初步诊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医学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 医生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最终的诊断,确定病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还会向患者解释病情,提供建议和注意事项。
5. 开药取药。
诊断完成后,医生会开具处方,患者可以凭处方到药房取药。
药房工作人员会根据处方为患者配药,并向患者解释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6. 结算出院。
患者取药后,需要到结算处进行费用结算。
工作人员会核对患者的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等,患者可以选择自费或使用医保进行结算。
7. 医嘱和复诊。
在出院前,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医嘱,包括饮食、生活方式、注意事项等。
如果需要复诊,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时间安排。
以上就是门诊工作的基本流程。
通过良好的门诊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就诊效率,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门诊工作流程

门诊工作流程门诊工作流程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合理高效的门诊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就诊体验,本文将围绕门诊工作流程展开。
门诊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挂号、医生接诊、医生诊断、医生开药、缴费、取药几个步骤。
首先是患者挂号。
患者到达医院后,需要前往挂号窗口进行挂号。
在挂号窗口,患者需要提供身份证件以及病历本等相关资料。
挂号人员将登记患者信息,并为患者分配一个就诊号码。
接下来是医生接诊。
患者拿着挂号号码和相关资料,到指定科室等待医生接诊。
医生按照就诊号码一一接诊患者,与患者进行病情了解、体检、询问病史等工作。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然后是医生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进一步诊断。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体检、实验室检查或者引导患者进行CT、MRI等检查,以帮助做出准确的诊断。
医生诊断完毕后,需要对患者开药。
根据诊断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医生开出药方,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等。
有些医院会直接将药方传输到药房,方便患者取药。
取药时,患者需要前往药房,在药房工作人员指引下取药。
药房工作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确认患者的药品。
如果暂时没有存货,药房工作人员会安排患者到其他药房购药。
最后是缴费。
患者在取药后,需要前往缴费处缴纳相应费用。
缴费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药费、检查费以及其他费用等,开出缴费单。
患者支付费用后,可以离开医院。
除了上述几个步骤外,门诊工作流程中还包括医生与患者的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及相关宣教等环节。
这些环节是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机会,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总之,门诊工作流程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合理高效的门诊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医院应该不断完善门诊工作流程,优化流程环节,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门诊医生诊疗操作规程

门诊医生诊疗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门诊医生的诊疗操作,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全部门诊医生的诊疗操作。
第二章门诊医生诊疗操作程序第三条门诊医生接诊流程1.患者到达门诊后,由接诊护士完成初步登记。
2.接诊医生依照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依据患者主诉和病情进行认真询问和体格检查。
3.依据患者病情,医生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并解释检查目的和意义。
4.诊断明确后,医生订立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讨论,征得患者的同意。
5.医生依据治疗方案开具医嘱,包含用药、检查、治疗等,并如实记录在病历中。
6.医生将患者转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向相关科室医生做好交接工作。
第四条门诊医生用药操作规程1.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医生应认真了解所使用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信息,并向患者进行告知。
3.医生开药时应填写规范的电子处方,标明药物的名称、剂量、频次、疗程等信息,并在患者病历上进行记录。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医生应定期进行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讨论。
第五条门诊医生检查操作规程1.门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医生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注意事项等,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医生应引导患者依照检查要求进行准备和搭配。
4.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应与患者认真解读检查结果,并依据结果订立相应的治疗方案。
5.医生应将检查结果及解读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向患者进行讲解和交代。
第六条门诊医生治疗操作规程1.医生应依据诊断结果,订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进行沟通和讨论。
2.医生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治疗。
3.医生应重视治疗过程的卫生和消毒,确保治疗操作的安全性。
4.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医生在门诊中的工作流程

医生在门诊中的工作流程医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他们在门诊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门诊中,医生需要面对各种疾病和患者,有组织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门诊中的工作流程。
1. 接待患者医生在门诊开始工作之前,会首先接待患者。
他们通过病例预约、现场挂号或转诊等方式接收来自社区、家庭医生或其他医院的患者。
医生和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其症状、既往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2. 进行初步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身体检查。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医生可能会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通过这些初步检查,医生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出初步的诊断。
3. 详细询问在进行初步检查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以获取更多的关于患者疾病情况的信息。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是否与饮食或运动有关等,并且会询问患者过去是否有类似的疾病或过敏史。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提供治疗建议。
4. 实施诊断测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初步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诊断测试。
这些测试可能包括血液检查、X光、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等。
医生会根据这些测试结果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5. 提供治疗方案一旦医生确定了患者的诊断,他们将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的目的、效果、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还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能力和个人意愿。
6. 给予药物处方如果医生认为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他们会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处方。
医生会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和用药时长,并对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进行解释。
在给予处方之前,医生会确认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的风险。
7. 提供建议和指导医生在门诊中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建议和指导。
医生会告诉患者如何预防类似疾病的再次发生,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医生工作流程以及退药流程
一.门诊医生工作站
点击新增患者(快捷键F1)录入患者相关资料,在年龄输入可以按下键在岁、月等之间切换,录入完成之后保存即可。
库存减少
增加库存
在门诊医生工作中心站选择就诊患者点击医药处方(中药处方)
进入中西医电子处方,填写疾病诊断,在项目中输入药品名称、频率、用量、用法等
完成之后点击保存增加就会弹出一个处方编号
给患者此编号即可去收费处缴费。
二.收费处(『划价收费』-『门诊划价收费』)
查找处方可以输入处方编号等进行查询,导入相应处方点击保存收费(快捷键F12)
定即可。
并打印相关单据。
三.药房发药(『划价收费』-『门诊药房发药』)
接收处方(F9)选择对应处方选择全选(F11)发药(F12),并打印处方单完成发药流程
四.退药流程
药房退药(『划价收费』-『门诊药房维护』)
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药房已经发药,只有药品。
(药房退药—收费处退费)
药品上右键选择申请全部退库,完成之后会红色显示
再次右键选择正式退库即可到收费处退费。
收费处退费(『划价收费』-『门诊收费维护』)
刷新根据病人姓名、单据号等选中需要退费的处方,右边药品上面右键选择正式提交退费数据,弹出门诊退费窗口,双击现金金额就是自动显示需要退费的金额,点击确定,完成退费
2.已经发药,并且有检查项目都需要退费(药房退药—收费处退费)
药品上右键选择申请全部退库,完成之后会红色显示
再次右键选择正式退库即可到收费处退费。
收费处退费(『划价收费』-『门诊收费维护』)
刷新根据病人姓名、单据号等选中需要退费的处方,如果有检查等不需要到药房退药的,就需要右边药品上面右键选择申请全部退费(如下图里面的常规B超),完成之后再正式提交退费数据,弹出门诊退费窗口,双击现金金额就是自动显示需要退费的金额,点击确定,完成退费
3.没有发药,只缴费(直接收费处退费)直接进入门诊收费维护选择对应的处方
选择申请全部退费然后正式提交退费数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