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练习题
9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9短诗三首同步练习基础巩固知识点字音、字形、查字典一、用“\”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1.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 mān)灭的回忆。
2.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ào tāo)的清响?二、看拼音,写词语。
fán mìmièwáng téng luó()()()xī gài duǒ kāi làng tāo()()()三、查字典填空。
“漫”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漫”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满,遍;③不受约束,随便;④莫,不要。
给下列词语中的“漫”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漫长( ) 漫说( )漫山遍野( )能力提升知识点句子改写与仿写四、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改为陈述句)2.照样子,写一写天上的风雨来了,别的小动物会怎样。
例: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天上的风雨来了,3.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仿写诗歌)五、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一)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这首诗的作者是,其诗集的主题是:、、自然。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繁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二)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出现了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的是(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风和雨B.各种各样的传言C.烦恼、痛苦、忧愁2.诗中与“鸟儿的巢里”相对应的是3.理解这首诗,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9 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9 短诗三首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满天的fán xīng( ),清香的téng luó( ),duǒ()在母亲xī xià( )的小狗,林间传来的阵阵sōng tāo()声……这些都是我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二、查字典填空。
“漫”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 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__。
“漫”字有很多解释:①到处都是,遍;②广阔,长;③不受约束,随便;④莫,不要。
请给下面词语中的“漫”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漫.山遍野( )漫.无目的( )长夜漫.漫( )三、选词填空。
思绪思潮思想1.要想学习好,首先必须在( )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艺( )。
3.我仰望着星空,( )万千。
四、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新角度)根据诗句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3)仿写诗句。
这些景——是美好可爱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押________韵。
(2)这首诗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________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9 短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9 短诗三首同步练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
从三首诗歌中,我发现现代诗歌的篇幅比较____,但情感丰富,含义深远。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繁星(七一)》中提示三个回忆场景的关键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一、初读诗歌,根据拼音写字词。
《fán xīnɡ( )》是冰心的诗集,语言凝练,感情深厚。
本课的三首诗歌,都是借用具体的事物,如ténɡ luó( )、bō tāo( )、duǒ( )风雨的鸟儿来表达童年那段永不màn miè( )的回忆和对母爱、对童真的赞美。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漫.山遍野( ) 漫.不经心( )水漫.金山( ) 河水漫.出( )三、品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这首诗中,“漫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回忆的景物和人物联系在一起展开想象,我能想象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与留恋B.表达了母爱的温馨和作者对母亲的依恋2.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押“______ ”韵。
(2)读出情感。
从深情的呼唤,到__个连续的反问,表现出诗人对____的真挚情感,就如同____有光辉、____有香气一样,是自然而然、始终如一的。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杜甫诗三首》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要求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2.写:(1)造化钟神秀,。
(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
(6) ,老妇出门看。
3.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鸣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4.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与《马说》的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面加横线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7.学常识填空:(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其中诗是在早年时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
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二、教材探究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2.《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3.《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4.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5.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6.《石壕吏》一文表达怎样的感情?1.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杜甫诗三首高中练习题及讲解#### 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练习题:1. 请解释“国破山河在”中的“国破”和“山河在”分别代表什么含义?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的?3. 描述“烽火连三月”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并解释“家书抵万金”的意义。
讲解:《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
诗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虽然国家遭遇战乱,但自然山河依旧存在,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投射到自然界的花鸟之中。
“烽火连三月”指的是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在战乱中家书的珍贵和对家人的牵挂。
#### 二、《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练习题:1. “风急天高猿啸哀”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2. “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它们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3. 诗人在“艰难苦恨繁霜鬓”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讲解:《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通过急风和猿猴的哀鸣,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哀伤。
“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分别描绘了秋天落叶和长江的壮阔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艰难苦恨繁霜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困顿和无奈。
#### 三、《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练习题:1. “戍鼓断人行”中“戍鼓”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有何作用?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3. 描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解释“寄书长不达”的意义。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古 诗三首(含答案)

第一课时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涯()郭()苔()畦()闼()二、解释下面词语。
簸:山郭:
酒旗:苔:
畦:排闼:
三、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第一课时
一、bō yá guō tái qí tà
二、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
三、1.浪淘风簸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
3.茅檐长扫净无苔
4.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二课时
一、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静|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小|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
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第二课时
一、D
二、1.啼叫迎风招展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下列黑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二.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清响()回忆()思潮()四.形近字组词漫()藤()萝()膝()慢()腾()箩()漆()五.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_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
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
【答案】一.A二.A三.漫灭(磨灭)清响(响声)回忆(记忆)思潮(思绪)四.漫(漫步)藤(藤萝)萝(萝卜)膝(膝盖)慢(慢慢)腾(腾飞)箩(箩筐)漆(漆黑)五.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困难挫折痛苦3.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六.谢婉莹现代一片冰心在玉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读拼音写汉字fán xīnɡxī shànɡbō tāo duǒ dào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回忆()的园中()的叶下()的清响三、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三首》课后巩固案(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班级姓名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
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
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â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
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
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
3、对词语的解释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还顾:回头看依依:轻柔而缓慢地上升几何:多少
B.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韵:本性、气质苦多:很多苦
C.同心:指夫妇感情深厚墟里:指废墟杂英:杂花
D.遗:遗留守拙:不随
4、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
B.枉用相存存:生存
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5、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6、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二、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
(3)何时可掇()________ (4)周公吐哺()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________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衣领
C.鼓瑟吹笙弹奏
D.山不厌高厌恶
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
(2)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
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2、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3)对下列加粗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误落尘网中②狗吠深巷中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5)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3、拓展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解释诗中加粗的字。
荫:________ 罗:________ 兴:________
带:________ 荷:________ 荒秽: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回归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微型作文
将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300字。
《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