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流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浅谈避暑山庄的湖水来源

254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8月下半月刊避暑山庄是以自然的山水为骨架的园林,虽以“山“字命名,但其灵魂之处却荡漾着水的意韵。
在山庄560多公顷的面积中,水面就占据了10%以上,康熙曾有“山绕水环抱,仙庄二妙兼“的赞句。
千姿万态的群山使整个山庄的艺术构图更富于节奏的变化,但丰富多彩的湖区水面依旧是全园风景的主体。
在避暑山庄肇建之初,康熙皇帝将引水作为造园的重要内容,利用武烈河河谷及承德四面环山、小盆地的地理环境创造出“十里澄湖,致有爽气“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山庄的水域面积虽然只占总面积的10%,但却分为镜湖、银湖、上湖、下湖、如意湖、澄湖、内湖、半月湖等众多湖泊,总称为“塞湖“。
山庄湖水的来源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热河泉水。
此泉坐落在山庄香远益清之北,温泉水由地下涌出,水源充沛,川流不息,常年不竭不枯,又因其冬季水温始终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寒冬不结冰,而得名热河泉。
其二是武烈河水。
它是避暑山庄水系的主要来源,康熙皇帝为了保持山庄充沛的水源,使水质清澈洁净,以“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从武烈河开渠引水进山庄,《热河志》中记述:“有水自宫墙外流入,盖汤泉余波也“。
在山庄九座宫门中有特殊作用的“惠迪吉门“之南建成引水闸,水源自闸口滚滚流进山庄,大有“喷薄直下,层石齿齿,如漱玉液,冰珠溅沫,犹带云蒸霞势“,真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康熙皇帝借势造景,在水闸之上建起卷棚歇山顶式殿三楹,有阶自侧面引上,水自台下石洞门流入,以自然石块堆砌驳岸,左右有树丛掩映,登上城台即可俯瞰流水暄波,这就是著名的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暖溜暄波“,因其采用了“叠梁式“木闸门,使水在进水闸前引水道由于闸门的控制而使流速降低,沉淀泥沙,使内外水位差经蓄截而增大,减少水力对水道的冲刷。
《钦定热河志》记载:“热河以水得名,近东北门之隅有闸焉,水自宫墙扩入,盖曾泉余润也。
建阁其上,圣祖御题额曰‘暖溜暄波’。
觱沸潜蒸,演迤屈注,逾闸口,御清渠,溅玉跳珠,溶漾倾泻,含甘漱润,蠲郁除烦,天然功德水焉。
引得活水入清渠——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许 多学 生作 文题 材单 一 , 不知 写什 么 , 从何 下 笔 , 所 谓 的无 米 能 感受 作文课 堂 的 活 力 。在 我 的每 周 作 文 课 上 , 我经常换形式, 下锅 , 因此 , 教师 要引 导学 生 关注 学 生 , 找米 下 锅 。何 为生 活?这 如 故事 接力 , 仿写 , 扩写, 续尾, 改变人称 , 改变描写角度, 记 叙 顺 是 必须 向学 生解 释清 楚 : 不能将 生 活抽 象 化 , 生 活 表 现在 作 文 上 , 序, 文章 体裁 等等 , 让学 生真 正可 以做 到优 劣 得 所 , 各有 所 属 。如 是 具体 的实 在 的 , 一 片树 , 一块 石头 , 一首歌曲, 一种气味, 一份 触 学 完 《 变 色龙 》 后, 我 让学生 续 写结 尾 , 把 诗词 《 江城 子. 密 洲 出猎》 觉, 一缕 思绪 , 一 个身边 的人 , 一 件身 边 的小 事 , 一 个 场景 等 等 , 都 改 写成记 叙文 等 等 。在 这 样 的训 练 中 , 学生作文兴趣得到提升,
要: 作 文教 学是 语 文教 学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作 文教 学 的成 功与 否直接 关 系到语 文教 学质 量的 高低 。在 作文教 学中采取 一 定 的
策略 来鼓 励 学生 , 激 发 兴趣 , 开 启心灵 , 拓宽 思维 . 张扬 个性 , 形 成有序 的作 文教 学 系统 , 对 学生作 文水 平的提 高有一 定 的帮 助。本 文从 制定 计划 、 创设 情境 、 关注 生活 、 学会 整合 、 自主作 文 、 形式 多样 和教 师 下水七 方 面入 手 , 探 讨 了如何 实施 初 中作 文教 学的有 效方 法。 关键 词 : 初 中语 文 ; 作 文教 学 ; 思考 与尝试
清渠源自活水来——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王屯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河南省农业厅综合与政策法规处主办如何紧贴乡情村情、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于唐河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农村观察点昝岗乡王屯村是唐河县确定的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
近两年来,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引领下,该村呈现出发展路子清晰、特色产业明晰、村风村貌改观、干群合力创建的可喜景象,多次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主要做法(一)高位规划,科学发展。
在乡党委的指导下,该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注重实效、尊重民意、突出特色、梯次推进”原则,制定了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近远期新农村建设规划。
重点突出了“三个结合”:一是在产业发展上,结合该村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群众的种养习惯,确立了大棚瓜菜生产、黄牛饲养、水产养殖三个产业链相互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牛一沼一瓜菜”、“牛一沼一鱼(虾)”立体种养模式,走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在村庄规划整体布局上,结合该村地处三夹河南岸、交通便利的地理特点,对环境绿化美化、通道工程及村部、文化大院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
三是在乡风文明建设上,结合该村干群关系融洽的民情,确立了“支部搭台、协会唱戏”的工作思路,把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文明建设等内容统一到协会的运作过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能够落实具体,持之以恒。
由于规划立足本村资源优势,符合村情实际,体现群众意愿,真正成了指引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规划蓝图和激发广大群众创建热情的强大动力。
(二)选准产业,强化支撑。
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破题之笔,围绕土地、黄牛、水面等自然资源大做文章。
一是大力发展反季节瓜菜生产。
发挥地处灌区、毗临省道、灌溉便利、交通发达的优势,扶持引导群众发展塑料温室大棚,发展反季节瓜菜。
目前已建成育苗日光温室2座,蔬菜大棚220座,实施名优特西瓜和反季节蔬菜轮作,采用“瓜一瓜一菜”或“瓜一菜一菜”的轮作种植模式,667m 2均效益10000元以上,产品远销武汉、襄樊及周边县市区。
清渠流活水——《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堂 翌
— —
田■
清渠流活水 《 鸟类 的生殖与发 育 》教 学设计 与课后反 思
( 1 )描述 鸟 的生殖 与 发育过 程 ; ( 2 )举例 说 出常见 的 早成 鸟和 晚 成鸟 。 1 . 2 . 2 能力 目标 ( 1 )通过 对 鸟类 的 生殖 和发 育过 程 的认 识 ,培养 表达 交流 的 能力 ; ( 2 )通过 对 鸡 卵结构 的 观察 ,培 养学 生 的观 察 、合作 、探 究 的能 力 ; ( 3 )通过 对 鸡 卵发育 过 程的 观察 ,培 养 学生 综合 分析 的 能力 。 1 . 2 . 3 情感 目标 ( 1 )通过 介 绍 鸟类育 雏 的行 为 ,培养 学 生对 父母 的感 恩之 情 ; ( 2 )培养 学 生 爱鸟护 鸟 的情 感和 环保 意 识 。 , 1 . 3教 学 重点 和难 点 1 . 3 . 1教 学重 点 ( 1 )描述 鸟的 生殖 与发 育过 程 : ( 2 )说 出常 见 的早 成鸟 和晚 成 鸟; ( 3 )观 察并 说 出鸡 卵 的结构 、作 用 。 1 . 3 . 2 教学 难点 ( 1 )观察 并说 出鸡 卵 的结 构 、作用 : ( 2 )观察 鸡卵 的发 育过 程 。 2 教 学 方法 2 . 1学情 分 析 通过 以往 的学 习 ,学生 对 生物 的生 殖和 发 育有 了 一定 的认 识 。 日常生 活 中对 鸟类 也 比较 熟悉 ,但 对 鸟是 如何 适应 于 陆地 上 发育 的 结构特 点 还不 清 楚 。 因此 在知 识 内容 的设 计 与安 排上 ,尽 可 能 贴进 生活 实 际 ,让学 生感 到所 思考 的 问题 是熟 悉 的又 是新 奇的 , 从而 引起 学 生进 一步 去探 究 的兴 趣 。 2 . 2 教法 设 计 学 习不 是教 师将 知 识直 接 呈现 给学 生 的过 程 ,而 是帮 助其 主 动建 构 的 过程 。因此“ 如何 将探 究 性学 习与 基础 知 识 的教 学统 一起 来 ,让学 生通 过探 究性 学 习来 建构 概念 ,是新 课程 理念 应 有 之意 。” 基于 这样 的 思考 ,针 对 教 材特 点和学 生 的认 知 规律 ,本 节 课 以“ 自主 性 、探 究性 、合 作 性” 为课 堂 学 习 的三 个基 本 维度 ,以培 养学 生 的科 学素 养 为指 导 , 以侧重 科学 方法 教 育 为 目标 ,在 充 分 了解 和利 用学 生 原有 经验 的基 础 上 ,积 极引 用和 拓展 ,使 教 学过 程顺 应 学生 的 认知 规律 。同时 教师 及 时引 导 ,创 造实 践条 件 ,让 学 生 真正 在 “做 中 学” , 从 而有 效地 促进 学 生生 物学 基 本概 念的 建构 和情 感 、 态度 、价值 观 方面 的 健康 发展 。这 堂 课采 用 问题 导学 法 、活 动探 究法 、直 观 教学 法 、小 组讨 论 法等 教 学方法 ,通过 自主 、探 究 、合作 学 习来 达到 预
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茫然,无措,这不仅仅是这一代人的写照,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高度)——题记黑与白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是非观念也越来越浅薄,人们的源头似乎已不再那么鲜活。
(直指现代人缺乏信仰的弊病)初三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偶像产生了质疑。
鲁迅,无数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勇士,永久的英雄。
(偶像是鲁迅可见一斑)但是,这么伟大的文学家怎会在他的写作生涯中留下“污点”呢?(引人入胜)第一次读鲁迅先生所写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我便惊讶了。
怎么会呢!中国人会失去自信力吗?中国人的夜郎自大不是出了名的吗?(质疑权威的精神,有理有据,结合现实)从古至今,现有明清时期统治者们自大傲然的闭关锁国,一直十分“自信”地认为皇朝依旧,一直活在历史的辉煌中,不愿觉醒的被统治阶级。
后看当下,无数的人们,正闲适地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经济不断上涨的新中国准备安度晚年。
还在为“神五”载人飞天的成功和“嫦娥”登月的跃进而沾沾自喜。
是啊,正如先生所说,中国人还未失去自信力,相反的,中国人还保持着自大。
他们的源头活水不再活了,它失掉了谦逊。
(正面提出源头活水是谦逊。
)在如今的物质社会中,人们在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
名誉、地位、金钱、权利……成为他们努力争夺的目标。
不少年轻的男女为了金钱摒弃尊严成为小白脸或者二奶;不少为了上位的小明星、小职员甘受“潜规则”;不少为了权利贪污受贿的高官富商宁愿出界犯险。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在他们为之努力的过程中,他们的源头活水不再活了,它失掉了良知。
(源头活水是良知)善恶是朵两生花,在你接触到恶的丑陋时,便会看到善的至真至美。
春秋时期的孔子,首办私学,因材施教,让很多贫民子弟从此走上读书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现代著名女歌手韩红,她那不到一米六的身高撑起了“百人援藏”“百人援蒙”“百人援青”等一系列对我国贫困的援助活动。
她和她的歌声一样干净、温暖、动人心怀。
也许她不够漂亮,可她却干出了一件件极漂亮的事;也许她不够可爱,可她却带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也许她不够窈窕,可她的心就像她的身形一样宽阔。
源头活水出清渠(学习浙闽经验心得体会)

源头活水出清渠(学习浙闽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福建两省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于源头活水出清渠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一些建议:
1.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源头活水出清渠需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重视水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只有通过重视环境保护,才能保证水源的清洁和水质的安全。
2.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
防治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加强水资源监管,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水资源的开采和污染。
尽量减少燃煤发电,提倡利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4.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农村面源
污染。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的排查与治理。
5.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雨水和污水的
收集、处理和利用系统。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有效减少城市排水对水源的污染。
6.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增加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力度。
包括加
强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河道湖泊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总之,源头活水出清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主动
参与。
只有注重源头的保护和治理,才能确保水资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
文章从清流之源头的定位开始,指出活水源头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活水的特点。
随后探讨了如何保持水质清洁以及对渠道治理的重视。
结尾再次强调了活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为了我们的生存,更是为了后代子孙的生存。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共同努力维护我们的活水源头。
【关键词】水资源、清流、源头、活水、水质、保护、渠道治理、维护、责任1. 引言1.1 文章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问”渠的清洁和活水源头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变得日益紧缺,水质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问”渠作为城市重要的水道系统,不仅提供着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还承担着排水、灌溉等功能。
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排放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得“问”渠的水质逐渐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维护“问”渠的清洁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找到清流的源头,才能让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问”渠,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流之源头在哪里、活水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水质清洁等问题。
结合渠道治理的重要性和活水源头的维护,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维护“问”渠的清洁,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清流之源头在哪里清流之源头在哪里,这是一个关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问题。
通常来说,清流的源头可以是来自于山间的泉水、河流的源头、湖泊或者湿地。
这些地方往往是水质最纯净、最清澈的地方,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山间的泉水是一种常见的清流源头,这些泉水一般都是地下水通过地下岩层渗透到地表形成的。
由于泉水地下储存时间较长,经过自然过滤,水质通常十分清澈。
河流的源头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清流来源,这些地方往往还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湖泊和湿地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它们能够净化水质并提供重要的水资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香班级建设经验交流为了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学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我校开展了全校性的读书活动。
在这样一个浓厚的读书活动氛围中,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创建书香班级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就我个人来说,我喜爱读书,但是,我更喜欢教我的学生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品味书籍的魅力。
我也愿意选择用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同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能让班级墨香弥漫,书声琅琅呢?读书这道清渠的活水在哪儿呢?我耐心地寻找,探究清渠的源头。
我将几年来积累的点滴经验,向大家做以汇报:一、创设氛围——扑面而来是书香。
走进我班的教室,你会被浓浓的书香萦绕,而散发书香的是教室里的小小书吧:(图片)书架上面排满了各类书籍,有科普类、文学名著、地理、历史、科幻等。
共计500多册。
这些书都是孩子们自发捐给班级的。
一到下课,这里便被一群小书迷们包围,我还指导学生们给图书分类、编号,然后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展板、黑板来创设读书氛围,引导学生阅读。
教室后面的展板上设有读书专栏(图片),定期展示孩子们的读书成果。
在黑板一角开辟出诵读专栏(图片),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读读背背。
耳濡目染,感受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二、指导阅读——朵朵花开伴书香每周五的读书课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一节课,我尝试了三种类型的班级读书课:(课件)1、阅读指导课。
基本环节:阅读方法指导——读书尝试——交流体会。
在指导阅读名著《彼得潘》时,从多角度、有创意的环节创设入手指导阅读,让孩子学会了读书方法,懂得了要珍惜童年的快乐时光。
2、好书推荐课(图片)。
基本环节:介绍读物——激发兴趣——体验阅读鼓励学生采取自己擅长的方式,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读物,力求吸引其他同学,从而形成学生争相阅读的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渠流活水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学;《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引言: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的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补充。
一堂好课的生成同样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勤于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头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算是我教学生涯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一课,这是2012年秋学期我在盐城市生物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的一节课。
通过磨课、上课的一番历练,我深切地体会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谛,下面我简要谈谈这节课的设计和课后反思。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的第五节,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鸟类的生殖行为、鸟卵的结构、早成鸟和晚成鸟。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更高一级的鸟类是如何摆脱水的限制,具有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生殖发育特点,突出鸟类与人类以及
与环境的关系。
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1.2.2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认识,培养表达交流的能力;
(2)通过对鸡卵结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对鸡卵发育过程的观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1.2.3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鸟类育雏的行为,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2)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和环保意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 教学重点
(1)描述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3)观察并说出鸡卵的结构、作用。
1.3.2 教学难点
(1)观察并说出鸡卵的结构、作用;
(2)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
2 教学方法
2.1 学情分析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对鸟类也比较熟悉,但对鸟是如何适应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不清楚。
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去探究的兴趣。
2.2 教法设计
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帮助其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如何将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建构概念,是新课程理念应有之意。
”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建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这堂课采用问题导学法、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2.3 学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内容和尝试题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探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鸡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所以课前向学生布置了初探鸡卵的学习任务,教会探究鸡卵的方法和步骤,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分析图片资料的过程中,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
3 教学用具
“成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再精彩的课堂也需要有精心的课前准备。
这节课我准备的教学用具有: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实验材料:鸡蛋,烧杯,热水等;分组实验材料:鸡蛋,镊子,放大镜,剪刀,培养皿等。
4 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4.1 美图导入激发兴趣
将上冈中学的美景与鸟的图片有机组合,设置情境,直接导入课题。
一来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探究氛围;二来使科学内容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4.2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时,我先出示一段视频让同学们从中归纳出鸟类的生殖包括哪些过程,学生观看组合视频后说出求偶、筑巢、产卵、育雏、交配、孵卵。
这儿用视频创设有利于学生进
行意义建构的一组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然后出示下面这些图片,看看显示的是鸟儿的什么行为。
在这期间强调鸟巢的作用,再从孵卵引入鸟卵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