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监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地铁设施的监测实施方案

地铁设施的监测实施方案

地铁设施的监测实施方案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设施的安全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和乘坐体验。

为了保障地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必须建立科学的监测实施方案,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就地铁设施的监测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地铁设施的监测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地铁设施包括轨道、车辆、车站、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方面。

因此,监测实施方案应该覆盖这些方面,确保地铁设施的全面监测。

其次,监测实施方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地铁设施的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无人机、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可以用于地铁设施的监测。

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地铁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再者,监测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在监测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监测的时间节点、监测的频率、监测的内容和标准等具体操作流程。

例如,对于轨道的监测,可以采用每日巡检、每周维护和每月大修的流程,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此外,监测实施方案还需要明确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应对措施。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该及时、准确,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建立应对措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改进,确保地铁设施的正常运行。

最后,监测实施方案的效果如何评估?监测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可以评估监测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为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地铁设施的监测实施方案应该全面、科学、有效地覆盖地铁设施的各个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并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应对措施,最终通过效果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实施方案,确保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地铁设施的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监控测量方案 精品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监控测量方案 精品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2)三.执行标准 (3)四.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组织情况 (4)五. 报警值及监测频率取值 (5)5.1监测项目警戒值 (16)5.2监测频率取值 (28)六.各监测项目实施办法 (17)6.1基坑内、外观察巡视检查 (17)6.2桩顶水平位移 (18)6.3桩体变形 (19)6.4围护桩侧向土压力 (20)6.5围护桩内力 (20)6.6土体侧向变形 (21)6.7地下水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孔隙水压力 (21)6.9地面沉降 (21)6.10建筑物的沉降、倾斜 (22)6.11立柱沉降和位移 (26)6.12支撑轴力监测 (26)七.监测信息管理反馈 (31)7.1监控量测报表的内容 (31)7.2监控量测报表报送的对象和时限 (31)7.3监测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31)7.4应急预案 (34)7.5监测点保护措施 (34)八.总结 (34)附件一、仪器鉴定证书附件二、人员资质证书附件三、监测点布置图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土建工程YDK46+237.132-YDK49+931.799段监控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我单位负责西安市地铁三号线YDK46+237.132~YDK49+931.799之间的二站三区间的主体与附属结构。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港务南路~下双寨区间(YDK46+237.132~YDK47+383.132)土建工程:该区间总长1146m,全部为高架桥梁,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矩形承台,实体墩身。

2、下双寨站(YDK47+382.182~YDK47+501.232)土建工程:车站设计采用“建-桥合一”地上三层侧式高架车站,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顺畅,需要对地铁线路、车辆等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和提高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

1.地铁线路状态监测,对地铁线路进行动态监测,包括轨道变形、轨道几何、轨道表面状态等,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2.车辆状态监测,对地铁列车进行运行状态监测,包括车体振动、轮轨接触状态、车辆牵引系统状态等,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3.设备状态监测,对地铁运营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包括信号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预警。

三、监测方法。

1.地铁线路状态监测,采用激光测距仪、高精度测量仪等设备,对地铁线路进行定期测量和检测,获取线路的几何参数和表面状态数据。

2.车辆状态监测,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设备,对地铁列车进行振动监测和轮轨接触状态检测,获取车辆运行状态数据。

3.设备状态监测,采用远程监测系统、故障预警系统等设备,对地铁运营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

四、监测周期。

1.地铁线路状态监测,对地铁线路进行定期监测,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月进行一次简要检测。

2.车辆状态监测,对地铁列车进行定期监测,一般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周进行一次简要检测。

3.设备状态监测,对地铁运营设备进行定期监测,一般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日进行一次简要检测。

五、监测结果处理。

1.地铁线路状态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线路状态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异常情况,确保线路的安全和平稳运行。

2.车辆状态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车辆状态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车辆异常情况,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3.设备状态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设备状态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预警。

六、监测实施方案的意义。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地铁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因此,制定地铁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的。

1. 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2. 及时发现和解决地铁线路存在的问题;3. 为地铁线路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

1. 轨道及道岔的检测,包括轨道的平整度、轨道的几何参数、道岔的运行情况等;2. 车辆设备的检测,包括列车的车体、车轮、车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3. 信号系统的检测,包括信号设备的运行情况、信号系统的联锁检测等;4. 供电系统的检测,包括牵引供电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5. 站场设施的检测,包括站台、站房、站台屏蔽门等设施的运行情况。

四、监测方法。

1. 采用现场检测和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铁线路进行全面监测;2. 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地铁线路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3. 结合数据分析和专业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五、监测周期。

1. 对于地铁新建线路,需在开通前进行全面监测;2. 对于已运营的地铁线路,需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定期监测;3. 对于地铁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进行临时监测。

六、监测报告。

1.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2.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内容;3. 监测报告需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

七、监测责任。

1. 地铁运营单位需建立健全监测责任制度,明确监测工作的责任人;2. 监测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 监测单位需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八、监测保障。

1. 地铁监测工作需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2. 监测单位需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体系,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3. 监测单位需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和技术支持,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陕西]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

[陕西]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

第9.1节施工监测9.1.1 监测目的在地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是检验设计参数、地面稳定性、评价施工方法、评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主要依据,是深基坑施工和浅埋暗挖法施工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地下工程不同于一般地面工程的重大区别之一。

根据监测结果可对围护体系、支护体系的变形及状态加以评价,并可以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以制定进一步的施工策略,实现信息化施工。

工程施工必然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对地层产生扰动,从而改变了土体原有应力状态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变形,即使采取了一定的支护措施,如明挖部分采用围护桩结构及钢管支撑,盖挖部分的钢拱架支撑等。

但是,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土体的变形将直接影响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工程围护结构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及工程围护结构的变形或沉陷,危及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同时,与施工区相邻的这些建(构)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变形引起地下管线的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严密的施工监测方案,设计一套集信息采集及安全预测于一体的完整、全面、快速反馈的监测系统,对整个施工过程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工程围护结构、钢管支撑轴力、格栅钢架支撑、结构顶板沉降、结构侧墙与立柱间水平收敛、周围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应力及变形进行综合、系统的施工监控,全面掌握工程施工中的变形变位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根据工程需要、围护结构形式、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本监测方案监测目的如下:1、通过监测,现场掌握周围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应力及变形的实际情况,将施工中各方面的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到开挖施工现场,根据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对工程围护体系变形及稳定状态加以评价,并预测进一步开挖施工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

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后续工序安排,使施工安全处于最佳受控状态。

地铁监督抽检实施方案

地铁监督抽检实施方案

地铁监督抽检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承载了大量的乘客出行需求。

为了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必须对地铁设施、设备和服务进行监督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以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二、监督抽检的目的。

地铁监督抽检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地铁设施的安全性和运营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监督抽检也是为了提升地铁运营的服务质量,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三、监督抽检的范围。

1. 设施设备,包括车辆、站台、通道、安全门、扶梯、电梯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状况。

2. 环境卫生,包括车厢、站台、候车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

3. 服务质量,包括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

四、监督抽检的实施方案。

1. 抽检频率,每周对地铁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抽检,每日对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进行抽检。

2. 抽检方式,采用随机抽取和定向抽取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全面覆盖,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检。

3. 抽检内容,对设施设备进行抽检,包括安全性、运行状况等方面的检查;对环境卫生进行抽检,包括卫生情况、垃圾清理等方面的检查;对服务质量进行抽检,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检查。

4. 抽检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抽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评定,确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五、监督抽检的实施流程。

1. 制定抽检计划,由相关部门制定每周和每日的抽检计划,确定抽检的范围和内容。

2. 抽检人员培训,对参与抽检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抽检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3. 抽检实施,按照抽检计划,抽检人员进行抽检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评定。

4. 整改落实,对抽检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并进行整改落实。

5. 报告汇总,对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抽检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六、监督抽检的成效评估。

1. 安全性评估,通过监督抽检,对地铁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西安地铁一号线ppt课件

西安地铁一号线ppt课件

监测点布设
• 3。墙体、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 按照15~30米间距沿基坑周边布设监测孔,与桩顶水平
位移监测点同点布设,在地下连续墙内预置42个墙体 测斜孔,测点编号为QX01~QX42。在基坑周围地表布设 21个土体测斜孔,编号为CX01~CX21。 • 4。支撑轴力监测 • 在混凝土支撑上各布设钢筋应力计断面,在钢支撑上 安装反力计,一共埋设25个测点,每个断面上每道支 撑设1个钢筋应力计和反力计。 • 5。基坑回弹测点布设 • 在基坑底部沿线路方向间距40米布设两排点位。 • 6。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编制依据及原则
• (3)依据设计计算确定支护结构、支撑结构、周边 环境等的警界值。
• 4、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局原则 • (1)对支护结构体敏感部位增加测点数量和项目,
进行重点监测; • (2)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的岩土层变化起较
大的位置和施工中发现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 (3)对关键部位以外的区域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
方法; • (2)监测所使用的仪器、元件均应事先进行率定,并
在有效期内使用; • (3)监测点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 3、与设计相结合原则 • (1)对设计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以便达到进一
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 (2)对评审中有争议的工艺、原理所涉及的部位进行
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和计算对其进行校核
人员安排
• 项目负责人:李文亮 • 实施监测人员; 李 滔 王 鹏 • 技术负责人: 成 雷 • 数据分析负责人:王 岩 • 资料整理及编制由李文亮提供成雷编制
监测编制依据及原则
• 一、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 1.1《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 1.2《建筑基坑规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 1.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 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 二、监测方案编制原则 • 1、系统性原则 • (1)所设计的各种监测项目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测

太白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

太白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

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编制: 谢伟日期:2012-2-20审核: 王辉日期:2012-2-21审核: 成建辉日期:2012-2-21陕西测信科工贸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013 附监测点位示意图、公司资质、仪器检定证书、人员证书 (2)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工程概述 (1)3.1工程概况 (1)3.2水文地质 (2)4 监测目的 (2)5 组织机构、职责与流程 (2)5.1组织机构 (2)5.2职责 (3)5.3信息化工艺流程 (4)6 监测仪器及项目 (4)6.1施工监测仪器 (4)6.2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 (5)7 测点布置 (7)7.1监测控制网,基准点的布设和建立 (7)控制网复测 (8)7.2测点布设原则 (8)7.3桩顶水平位移测点布设 (8)7.4土体侧向位移测点布设 (9)测斜管的埋深长度为基坑开挖面以下1~3米,遇硬质基底(岩层)取小值,偏软基底取大值。

当通过平面测量的方法,将管顶作为位移计算的基准位置时,管底应超过围护结构底部不少于1米。

(9)7.5围护结构变形测点布设 (9)7.6地下水位监测点位布设 (9)7.7地面沉降测点布设 (10)采用设计院控制高程,在车站周边范围之外的3个基准高程点作为参照点,建立水准测量监测网,参照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用水准仪引测。

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间联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

(10)7.8钢支撑轴力测点布设 (10)7.9孔隙水压力计测点布设 (11)7.10围护结构侧土压力测点布设 (11)7.11周边建筑物沉降、裂缝测点布设 (11)7.12、围护结构边管线测点布设 (11)7.14围护桩钢筋应力量测 (12)8 监测方法 (13)8.1基坑内外观察 (13)8.1.1观察内容 (13)8.1.2观察频率 (13)8.2桩顶水平位移量测 (14)8.2.1 测量方法 (14)8.2.2 监测频率(同表6.2) (14)8.3土体侧向位移量测及围护结构变形测量 (14)8.4地下水位量测 (15)8.4.1 监测方法 (15)8.4.2 监测频率 (15)8.5基坑周围地表、建筑物、沉降量测 (15)8.5.1 监测方法 (15)8.4.2 监测频率 (15)8.6支撑轴力、孔隙水压力、土压力、钢筋计量测 (15)8.5.1 监测方法 (15)8.5.2 监测频率 (15)9............................................................... 应急措施1610 信息反馈 (16)10.1数据采集 (16)10.2监测报表 (16)10.3数据整理 (17)10.3.1 量测结果的整理 (17)10.3.2 量测结果的分析反馈 (17)10.3.3 量测数据散点图和曲线 (17)10.3.4 量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17)11.............................................. 监测数据准确,及时保证措施1812 质量控制 (18)12.1初期控制 (18)12.2施工控制 (18)12.4测点的保护 (19)2.监测点保护措施 (19)1.土体侧向变形、支护结构侧向变形监测 (19)2.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19)3.地面沉降及沉降槽监测 (20)4.钢支撑轴力监测 (20)5.孔隙水压力监测、土压力、钢筋计监测 (20)13 附监测点位示意图、公司资质、仪器检定证书、人员证书1 编制依据1)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站招标文件;2)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站结构施工图(第一分册主体围护结构)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1999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8)《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9)《建筑基坑支护规范》 GB50497-20092 编制原则1)车站施工土体变形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构)筑物为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工程
第三方监测项目
####-1段
工作大纲和监测实施方案
#####勘察设计研究院
日期:2011 年10月
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工程第三方监测项

D4JCFW-1标段
工作大纲和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作大纲
1.工程概况
1.1线路概况
西安地铁四号线线路全长为34.3km,线路自航天南路东端引出,经规划航天南路,于神州四路折向北至绕城高速,进入曲江新区,沿芙蓉西路至大雁塔,沿雁塔路、解放路、太华路布设,由太华路-凤城八路路口转向西,沿凤城八路、明光路布设,出绕城高速后,进入草滩生态产业园。

共设车站28座,其中换乘站9座,全部为地下线路。

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车辆段位于航天东路站东侧,停车场位于尚稷路东侧。

共设置两座主变电站,其中行政中心主变(已建成)与2号线共享,南端新建一座主变电站。

该线主方向为南北向,与二号线一起构建了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双走廊。

线路先后通过了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以及未央区等4个行政区,连通航天产业基地、曲江新区及经开区等3个开发区,途经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

因此,四号线在新一轮地铁规划中被确立为骨干线。

工程计划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开通。

西安市地铁四号线最大站间距1.850km,为大唐芙蓉园站至大雁塔北站区间;最小站间距约0.869km,为行政中心站至文景路站区间,平均站间距约1.242km。

根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结合西安市地图绘制了线路简图(详见西安市地铁四号线线路示意图)。

本次招标的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工程自五路口至大唐芙蓉园站,线路全长6.92公里,共计5站6区间(不含大雁塔北站,已在三号线实施)。

试验段工程计划2011年内开工建设。

对本标段各车站、区间的规模、施工工法等概况进行了统计汇总,详见表1.1。

西安市地铁四号线线路示意图
西安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各车站区间概况一览表表1.1
1.2工程地质条件及沿线周边环境
1.2.1地形、地貌单元
该标段地形由北至南逐渐抬高,最大高差在20m左右;地貌单元由北向南依次为黄土粱、二级黄土台原、三级黄土台原,为地形地貌单元较复杂地区。

1.2.2工程影响范围内地层依次为:全新统填土;上更新统新黄土、黄土、古土壤层;中更新统黄土、古土壤层、粉质粘土、砂层。

其中湿陷性黄土层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1.2.3地下水:地下水为赋存于松散孔隙中的潜水,地下水位埋深7~20m,水位埋深五路口处最浅,向南逐渐加深,地下水径流方向近于由南向北。

1.2.4不良地质现象:
①区域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由于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使松散第四系含水层释水压密所致。

后村~李家村区间位于西安市地面沉降七个较大的沉降槽中“小寨及观音”沉降槽之间,1993~1995年的地面沉降速率为55~149mm/a,斜率9.2×10-4,倾向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