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的地位?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5.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6.人民应如何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人权的主体和内容?主体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为什么要尊重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活动的基本要求10.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 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我国宪法规定了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的学习最好能做一个整理归纳。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归纳了一些八年级政治下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关系?答:(1)二者性质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而言的,是划分敌我的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两者范围不同。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公民则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所有社会成员。
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在押犯人是公民但不是人民。
他享有一些基本的人身权利,如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但不一定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的义务。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3.制造或传播谣言,是言论自由么?答:(1)这种行为不属于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而是违法行为。
(2)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4.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时隔17年后重新登上世界杯冠军的宝座,人们欣喜若狂,一些球迷打算当即上街游行,以示庆祝。
他们这种做法正确么?答:不正确。
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我国,公民虽然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是随意行使这些权利。
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精编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一目: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8)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是: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第二目:尊重和保障人权(1-5)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③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法:
1、法是一种规则,它在社会里起到调节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作用。
2、法是指定定义和解释每一个人所处社会环境的规则。
3、法律可以分为民法、刑法等,分为习惯法、普通法、行政法等,
分为国家法律、地方法律等。
二、道德:
1、道德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一般普遍遵守的公共规
范和基本准则。
2、道德是指人们共同接受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准则、伦理原则
和行为道德。
3、道德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般准则,它可以指导
人们的行为,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感。
三、法律与道德:
1、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但二者有各自的不
同之处。
2、法律注重客观实践,强制执行,是外在性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
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与法律相协调,还受到道德情感的影响。
3、法律是有效的社会生活规范,而道德是坚实的道德基础,两者缺
一不可。
四、公民道德:
1、公民道德是指社会成员应该尊重的国家法律和诚实守信的义务。
2、公民道德是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应当具备的保持秩序和社会公正
的行为准则。
3、公民道德有许多形式,包括爱国主义、忠诚、尊重、诚实、守信、友好、依法行事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单元坚持宪法⾄上第⼀课维护宪法权威第⼀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两⼤原则:①国家权⼒属于⼈民(基本原则);②尊重和保障⼈权。
2、国家性质:⼯⼈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的⼀切权⼒属于⼈民”这⼀基本原则的?(宪法怎样明确“国家的⼀切权⼒属于⼈民的”?)P3(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属于⼈民。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属于⼈民的经济基础。
(4)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民⾏使国家权⼒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5)宪法规定⼴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6)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量属于⼈民。
5.“国家的⼀切权⼒属于⼈民”这⼀宪法原则对我们中学⽣有什么启⽰?①⼀切权⼒属于⼈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担当起国家主⼈应尽的责任。
6.⼈权的实质内容和⽬标是什么?⼈权的实质内容和⽬标是⼈的⾃由、平等地⽣存和发展。
7、我国享有⼈权的主体有哪些?在我国,⼈权的主体⾮常⼴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等。
不仅保护个⼈,也保护群体。
8、受宪法保护的⼈权内容有哪些?宪法保护的⼈权的内容也很⼴泛,既包括平等权和⼈⾝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化⽅⾯的权利。
9、国家应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权?(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权?)P7-9(1)尊重和保障⼈权是⽴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尊重和保障⼈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政、简政放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八年级政治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八年级政治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本文档将介绍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全球化与我国的发展
1. 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地区和人们
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趋势。
2. 全球化的特点:
- 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
与交流日益频繁。
- 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文化
多元化增强。
- 政治互动与合作: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与合作日益加强。
3. 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经济机遇: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贸易。
- 文化交流:加强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丰富我国的文化内涵。
- 挑战与问题:竞争压力增大,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1. 民主的基本原则:平等、自由、博爱、公正。
2. 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核心要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
法律之上。
4. 我国法律体系:
- 纲领性法律:宪法。
- 法律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以上为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
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
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
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希望这篇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