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甜米酒教学设计
自制米酒高中化学教案

自制米酒高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的化学原理;
2. 掌握自制米酒的操作步骤;
3. 学会合理调控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因素。
实验材料:
1. 大米
2. 酵母
3. 糖
4. 温水
5. 大口瓶
6. 气球
7. 容器
实验步骤:
1. 将大米洗净后煮熟,然后放凉备用;
2. 在一个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温水,加入适量的砂糖,并搅拌均匀;
3. 将酵母粉末撒在砂糖水中,搅拌均匀,待酵母发酵;
4. 将煮熟的大米放入大口瓶中,并倒入酵母发酵后的液体,搅拌均匀;
5. 用气球盖住大口瓶的口部,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发酵;
6. 一周后,取出气球观察是否膨胀,若有则说明发酵成功;
7. 尝试喝一小口自制的米酒,感受其中的香味和味道。
实验讨论:
1.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是如何形成的?
2.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来控制发酵的进度和品质?
3. 自制米酒的酒精浓度和发酵时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酒精浓度的高低?
拓展实验:
1. 尝试用不同种类的酵母和砂糖水配制发酵液,观察其对米酒的影响;
2. 改变发酵的温度和时间,研究其对米酒品质的影响;
3. 与同学一起比较不同自制米酒的味道,探讨其差异的原因。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安静,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实验,有更深入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体验到酒精发酵的乐趣。
初中生物酿糯米酒教案

初中生物酿糯米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糯米酒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让学生体验酿酒的乐趣。
二、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糯米酒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理论讲解(10分钟)
讲解糯米酒的酿造原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所需材料和工具。
3.实践操作(30分钟)
(1)准备材料:糯米、水、酵母、砂糖;
(2)将糯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熟,晾凉备用;
(3)在晾凉的糯米上面撒上酵母,再加入砂糖和水,拌匀;
(4)将混合物放入密封罐中,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发酵;
(5)每天搅拌一次,约7-10天后即可酿成糯米酒。
4.品尝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品尝酿制好的糯米酒,并讨论酿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回家尝试用同样的方法酿制糯米酒,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式:
1.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酿造过程;
2.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听取学生的品尝感受和总结意见;
3.评选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酿酒经验。
五、延伸拓展:
1.了解其他酒类的酿造方法和特点;
2.探讨不同材料和工艺对酒的口感和香气的影响;
3.组织学生进行酿酒比赛,展示各自的酿造成果。
综合实验活动:酿制米酒-鲁科版选修六教案

综合实验活动:酿制米酒-鲁科版选修六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米酒的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加深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米酒的制作过程;2.发酵原理的理解;3.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
教学难点:1.发酵原理的理解;2.如何正确酿制米酒。
3. 教学方法本教学以实验教学方法为主,通过实践操作、团队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同时,结合理论课讲解和参观学习,加深学生对生物发酵过程和好的实验习惯的认识。
4. 教学内容前期准备1.选取适宜的米种和酵母,进行成分分析;2.准备发酵罐、发酵用具等;3.分配好团队任务,清理实验器材、排除操作隐患等。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酵母发酵液1.选出新鲜的酵母,放入清洁的酵母发酵罐。
在1L清洁水中加入100克(3匙)的蔗糖,并将其加热至蔗糖完全融化;2.将糖水降温至30℃左右,然后加入一小勺酵母。
注:酵母数取决于发酵罐体积,单位。
(每100克蔗糖的发酵液2克酵母,且酵母的活性度必须高于75%);3.在发酵液表面覆盖一张纱布,放置于阴凉处。
步骤2:准备米酒发酵液1.选取适宜种类和品质的大米,加水泡发4小时,然后放入蒸锅中蒸煮至熟透,再晾凉后捣烂。
2.将捣碎的大米和蒸馏水等比例混合,放入清洁的米酒发酵罐中(约占罐体积的1/3),然后加入酵母发酵液。
注:开展米酒系列实验中采取分段添加的方式,不仅可以调节发酵液的成分比例,避免酵母因成分不均匀而死亡,而且还可以调节发酵速度;3.在发酵液表面覆盖一张纱布,放置于阴凉处。
步骤3:发酵与观测观察米酒的发酵过程,注意观察pH值、温度、味道等变化。
正常情况下,米酒的发酵通常持续233天或更长时间即可。
天,发酵后放置2步骤4:过滤与酿造1.进入酿造阶段,将发酵罐中的米酒用细的过滤网进行过滤。
这一步是为了将发酵液中的一些碎渣和残渣过滤掉,使得米酒变得清澈可见(注意:过滤网必须是干净的)。
米酒制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米酒制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第一篇:米酒制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米酒制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以制作米酒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制作米酒过程的科学原理。
2.能力目标: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米酒制作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影响米酒品质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说明米酒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米酒的制作三、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探究影响米酒品质的条件四、实验原理和条件:(1)米酒的制作原理1、米酒的制作是酵母菌通过发酵所得的产物.2、写出葡萄糖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有氧条件下)C6H12O6→ C2H5OH + 2CO2(无氧条件下)3、发酵需要适宜的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左右。
(2)多媒体展示发酵制酒过程及注意事项.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介绍米酒的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畅谈与酒有关的文化、历史。
米酒又称甜酒,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百姓喜爱的一种营养保健食品。
上佳米酒色白汁清,蜜香浓郁、香甜可口,食后开胃提神。
米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滋阴补肾及润肺之功效,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
将米酒兑清水烧沸,加糖,冷却后加冰块可做清凉饮料。
在许多佳肴(如火锅)中,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据史书记载,东汉医圣张仲景曾用米酒配伍中药,为老百姓防治瘟疫(如流感)。
病后、产妇或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
进入新课:提问:1、酿酒的原理是什么?2、酿制米酒需要哪些材料用具?3、包括哪些方法步骤?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酿酒的原理:(略)(二)酿制米酒的材料用具:蒸笼、盆、纱布、棉被、温度计、糯米、酒药、沙锅等(三)米酒的制作步骤:1.洗(洗净所有用具蒸笼、盆、纱布、棉被、温度计、糯米、酒药、沙锅等),2.浸(浸泡米粒)3.蒸(高温蒸煮米粒)在蒸锅里放上水,蒸屉上垫一层纱布,烧水沸腾至有蒸汽。
制作甜米酒教学设计

制作甜米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制作甜米酒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甜米酒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掌握制作甜米酒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原料、其他相关材料。
2.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制作用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简述甜米酒的起源和发展,说明为什么这种酒在很多地方都有制作和饮用的习惯。
2.理论讲解解释甜米酒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甜米酒是一种传统中国酒,历史悠久。
(2)甜米酒的原理是利用米中的淀粉经过酵母发酵变成酒精。
(3)甜米酒的基本原料有糯米、水、酵母等。
(4)甜米酒的制作流程包括发酵、沉淀、过滤等环节。
3.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动手亲自制作甜米酒。
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糯米洗净后浸泡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变得软糯。
(2)将浸泡好的糯米蒸熟,待凉。
(3)将糯米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酵母,搅拌均匀。
(4)将容器密封好,放置在室温下静置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取决于室温和酵母的活性。
(5)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进行沉淀。
此时大部分糯米会沉淀在底部,上面的液体就是酒。
(6)慢慢地将上面的酒倒出,同时避免搅动底部的沉淀。
(7)将酒液进行过滤,去掉杂质。
(8)最后将过滤后的甜米酒装瓶备用即可。
4.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就自己制作的甜米酒进行品尝和评价。
通过讨论,总结并分享各组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5.延伸拓展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米酒,如黄米酒、黑米酒等,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米酒文化。
6.归纳概括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总结甜米酒的制作过程和要点。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情况。
2.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发言。
3.评价学生对甜米酒制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甜米酒,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何制作米酒初中化学教案

如何制作米酒初中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米酒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米酒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激发学生对传统食品制作技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米酒的定义和特点。
2. 米酒的制作原理。
3. 米酒的制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米酒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难点:掌握米酒制作的发酵过程和控制温度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实验器材、食材等。
2. 显示米酒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及安排:
1. 前导:介绍米酒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猜测米酒的制作原理。
2. 讲授:详细讲解米酒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包括米酒的发酵过程和控制温度的重要性。
3. 实验演示:展示米酒的制作过程,并邀请学生参与观察和记录。
4. 练习:学生自行动手制作米酒,并在课后观察、记录发酵的变化。
5. 总结:回顾本课的内容,强调米酒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米酒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食品制作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米酒的制作

制作甜米酒的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米酒的制作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吃过甜米酒吗?甜米酒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亲手来制作美味可口的甜米酒。
2.复习发酵技术的原理要制作甜米酒,首先得明白其中的原理。
问:利用发酵原理制酒,是利用什么微生物,把什么物质分解得到什么产物?制作时为何要加糖?(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引导。
)酒曲中的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酵母菌则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米酒的制作方法步骤及要注意的事项同学们,制作米酒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用具,有哪些方法步骤呢?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72页的<方法步骤>以及<提示>阅读完后,我设计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后交流:1.为什么要用凉开水而不用自来水冲淋蒸熟的酒米?2.为什么要用清洁的器具?3.为什么要冲淋到酒米不凉不烫,在必要时还要给容器保温?学生讨论,老师作必要的讲解:(1)冲淋是为了降温,用自来水会污染原料。
(2)为防杂菌污染。
(3)防止空气污染。
(4)给真菌以适宜的温度。
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做了。
4.学生制作每组六人要有分工又要合作。
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做好指导。
鉴于学校的具体情况,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对制作过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以适于班级教学:(1)每班六人一组,共十个小组。
(2)泡米一天,蒸米由实验室教师替学生准备。
(3)冲淋用直饮水。
搅拌用小勺。
(4)发酵温度用自然常温。
5.自然发酵在实验室里,自然气温,一周时间。
6.品尝米酒并分析失败或成功的原因。
制作甜米酒成功的关键:防污染。
而失败的原因,教师要分析原因。
这是这节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米酒制作初中生物教案及反思

米酒制作初中生物教案及反思
课题:米酒制作
学科:生物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米酒的原理及制作过程;
2. 掌握制作米酒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米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理论讲解:讲解米酒的原理及制作过程,包括选料、处理、发酵、贮藏等环节。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米酒的制作实验,老师指导并监督学生进行相关操作。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米酒的变化情况,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讨论:通过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探讨米酒制作中的关键因素及影响因素。
6. 老师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比较丰富多样,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了米酒制作的
基本过程和原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制作米酒的
技巧,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
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让学生
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甜米酒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制作甜米酒教学设计
张晓军金银滩复兴学校
邮编:751100 电话:e-mail: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的设计遵循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通过制作米酒的过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体会到了科学实验活动的的方法及科学性和严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通过小组对实验活动结果在课前和课堂中的的交流和表达,使学既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活动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二、实验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使学生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之前安排的一节探究课。
本节内容如果从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则内容相当丰富,灵活性也很大,加上本册内容(八年级上)教学时间上的弹性比较大,这样不仅为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结合学生实际和我校实验室的具体特点,使学生学会制作米酒的基本方法。
本节内容的设置,让每个小组都先完善了自己小组的实验活动方案,再去严格按照方案,制作米酒之后,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在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中不仅是完成了实验活动,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活动思维和传承饮食文化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虽然学生知道米酒是可口佳肴,但很多同学还是不知道米酒的制作过程。
通过本次米酒的制作的学习。
使学既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传承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3.实验教学条件分析
学校虽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学校的实验室中配置了标准的高压灭菌锅和恒温培养箱等设备,为实验活动的开展提供的条件。
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的饮食和休息都在学校,通过对学生宿舍和餐厅等处取样,能能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视频展台,并且电子阅览室每天都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学习提供了便捷。
三、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制作米酒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制作米酒过程的科学原理。
2、能力目标: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
尝试米酒的制作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影响米酒品质的因素。
四、教学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说明米酒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米酒的制作。
难点:在实践中探究影响米酒品质的条件
本节课利用学生的早课间活动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了制作等过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探究方案,组长配合配制培养基为探究的展开做好准备。
在课外活动时间,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制作米酒,第二天要进行观察。
另外,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了观察并拍下了观察到的现象,在班级中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全班同学分享。
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展示明确掌握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
五、探究准备
教师准备:食用筷子,电饭煲、糯米或大米、酒曲一块、清洁的发酵容器,恒温箱。
学生准备:电饭煲、糯米或大米、酒曲、发酵容器,电磁炉,不锈钢碗等
探究方案,、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
六、教学流程图
八、问题研讨
(一)经验总结
传统米酒制作过程:
1、将浸泡的糯米放入电饭煲中,加入适量干净水,通电电饭煲蒸熟糯米。
2、将蒸熟的糯米冷却至30℃或室温,用筷子翻翻糯米以加快冷却。
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许凉水,用搅勺将糯米弄散。
用水要尽量少。
3、将酒曲研成粉末,将酒曲撒在糯米上,边撒边拌,尽量混均匀,混匀后再撒,留下一点点酒曲。
4、将糯米转移到发酵容器砂锅中,边放边用手掌轻轻压实。
放完后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上面。
用少许凉水将手上和搅勺上的糯米冲洗到容器内,再用手将糯米压一压,抹一抹,使表面光滑。
5、盖好砂锅盖子,放置在20多度的地方,经30小时左右即可出甜味。
如温度偏低,可用棉衣或者辈子将砂锅焐起来。
中间可打开看看,可适量再加点凉白开。
糯米酒做好后为防止进一步酒化,需装瓶放入冰箱存放,随时可吃。
(二)创新之处
1.课前学生自己观察并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醪糟图片,
学生在课前通过资料查找,观察生活中的米酒,并用手机记录下来,在课堂中和同学分享。
2、改进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发酵压榨:将拌入酒曲的糯米压实,中间捣一个坑深至容器底,再将剩下的酒曲调点水,用手粘水拍到整平的糯米饭表面,然后盖好保鲜膜,为了保温,可以在上面盖上毛巾。
充分利用实验室恒温箱,将装好的容器放入恒温箱中,保持温度30度左右,24小时即可成功。
3.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实验结果对学生造成直观的视觉冲击。
中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实物展台的结合,真实直观的将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同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明白制作米酒成功关键是清洁防污染。
3、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并尝试丰富日常饮食文化
让学生学会用米酒制作醪糟,切实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正如实践出真知,我实践我快乐,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展示。
八、板书设计
制作甜米酒
一、米酒制作原理:酒曲中的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酵母菌则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
1.淘洗糯米
2.上锅蒸熟:
3.拌曲装坛:
4.发酵压榨:
九、实验教学反思
制作甜米酒成功的关键:清洁、防污染,不能让饭粒沾油腻。
否则米酒发酸,不能食用。
对于成功的小组,要防止成功的喜悦对制作过程分析的冲击,应带领学生分析制作过程中防污染的种种作法。
引导全体学生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
如做米酒的过程中,切记保持手和一切容器、工具的干净,不能粘有油和生水,否则米生绿毛或黑毛。
如果米酒做好后,表面有一点点绿毛或黑毛,用勺去掉,米酒还是可以吃的,如果绿毛或黑毛遍布米酒的内部,还是别吃为好。
不足:1.在学生展示前给学生的指导不够,有些小组的准备不够充分,在展示过程中紧张,语言表达不准确。
2.学生的探究习惯还有待于提高(如实验器材的摆放等)3.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的鼓励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