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352428.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为我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易经》体现的价值是多方面,其对国人的思想与民族性思维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易经》更加被称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孔子曾经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对自己没有能够在早年就学习易经感觉到懊悔,这说明了易经的重要性意义。同时,因为当今世界开始流行中国文化热的潮流,有关我国经典作品的翻译工作持续升温,探究《易经》文化负载词意义上的翻译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易经》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原文产生”误读” 《易经》使用语言十分简练与深刻,因此,也造成了在针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力上的错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并不能够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很容易产生对文本的误解。这种误解的产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文字的误解;

其次是对文化内涵上的误解。 举例说明,《易经》起手卦当中乾卦九二”利见大人”这一句当中的”见”字与《困卦九五》中”乃徐有说”当中的”说”字两者都属于”通假字”。在理本与卫本当中都并没有将这种现象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错误的翻译。 《乾卦九三》当中则说”君子终日乾乾”,这一句当中的”君子”主要是针对当时时代背景下的贵族而言。但是到了后代在针对其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将君子主要建翻译成为拥有高尚品德的人。理本与汪本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并不准确。 2、对原文理解的文化差异性 语言跟深层次体现的是一定区域范畴当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承以及风俗特征等的人类文明特征。不同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基础上,中西方文化思维上的差异性则体现在生活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语言属于是文化形式的重要载体,语言能够反映文化的历史变化,同时更加能够表现出文化所产生的差异性特征。如果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并不尊重这种文化差异性,生搬硬套进行翻译,则并不能够对文化传播起到任何积极性作用。 《易经乾卦》当中的六爻所代表的文化意味就

文化负载词和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352428.html, 文化负载词和翻译 作者:孟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对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讨论,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入手,说明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语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它们的形成原因。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中部分文化负载词的分析说明文化负载词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原因;《浮生六记》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127-01 1、文化与语言 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特别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有人说,文化是语言的一种展现。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认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显示在语言身上,而且对于一门外语的理解,不仅包括表面的意思,还有背后的深层含义。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对于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 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文化在泰勒的定义中包括了许多方面,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位人类学家对于文化的概念概括。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各国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思想的不同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巨大影响。这些词尤其是在习语、俗语和日常用语中表现明显。 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语言就会表现出来。于是就出现了“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 2、文化负载词的成因 这些具有文化负载的词,都是带有典型的国家特色的。这与英美国家和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有很大关系。英国曾是海上霸主,渔业十分发达,所以词语中有许多与渔业有关的词。比如sea 和fish这两个词在英语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sea同“许多”、“大量”联在一起,如a sea of fish(大量的鱼),a sea of troubles(许多麻烦)。“fish”一词同许多形容词搭配,喻指形形色色的“人”,如a big fish(大人物),a dull fish(迟钝的人),a queer fish(古怪的人)。而中国大部分是农耕产业,所以词语中有许多是与农业有关的,所以词语与农耕联系密切。

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docx

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1]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国际竞争“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翻译作为多元文化沟通和传播的桥梁,在这一伟大战略实现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文化“走出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普通的翻译问题,不能盲目地认为只要把中国文化作品和文化典籍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化就“走出去”了。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少数民族题材小说中存在大量的区域特色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terms),即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2]因此,在对外翻译中,译者如何处理这类特殊词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准确无误地传播出去,以便真正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一、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的阶段性 在国内,“文化负载词翻译”在20XX年以前鲜有提及,20XX年以后呈增长态势,20XX年之后呈迅猛增长态势并以每年达百余篇的数量增加。从“中国知网”检索情况来看,在此20年间(19XX年以前,探索阶段。此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探索。(陈喜荣,19XX年陈喜荣首次论及文化负载词翻译,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给出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形

式,这是目前国内有关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开山之作。张红艳(20XX 年之前的有关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是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等简单尝试和探索,大多是泛泛而谈,成果不甚明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为零,但有学者的研究观点颇有见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第二阶段:20XX年,讨论和争论阶段。20XX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XX20XX年迅速增加为23篇,几乎为前十年相关研究数量总和,此后几年呈连续增长态势。同时,部分学者的相关研究开始具体化、深入化,从不同的视角、理论开始探讨各类语境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实践,从宏观方面的探讨进而朝着微观研究方向发展,其中以各类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数量最多,各类核心期刊发文呈增加态势。(郭靖文,20XX年以来,成熟和多产阶段。经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发展,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自十八大以来,不断推出促进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先后印发,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文化“走出去”的力度空前加大。这一阶段,受国家政策影响,各类学者积极响应,相关研究迅猛增加,每年的相关研究都超百篇。研究领域涉及文学作品、政宣文本、古诗词、电影字幕、饮

文化负载词翻译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作者:郑秋红 院系:文理学院外语系 年级: 2006级 专业班级:英语(师范)2班 学号: 6411106232 指导教师:刘慧玲 答辩日期: 4月24日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学生:郑秋红指导教师:刘慧玲 摘要:中国文化负载词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文化负载词又是怎样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被外国人所接受的呢? 本文从中式英语、中国特色词汇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比分析入手,尝试探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分析文化负载词英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译者可以通过意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实现文化负载词的转化和使用,从而逐渐融入传统英语中,为英语使用者所接受。 关键词:中国文化负载词;文化差异;翻译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bstract: Each language contains element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its culture, such as idioms, proverbs, and other fixed expression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n Interlingua transfer, but also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China English.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items, and of course, contai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wid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how can they b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foreigners accurately in translation? The paper, by giving a good number of examples,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cluding transliter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help to understand how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transformed into and used in English.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