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课

合集下载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和生物绘图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和生物绘图法
• • • • 拿、放。 通电、对光、放标本、调焦。 观察。 绘图。
(二)、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
1)制片程序: **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水。 ** 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一小 块放在水中使其舒展。 ** 盖上盖玻片,吸去多余的水,显微镜下观察。 ** 用碘液染色后再观察。
• 在切片时,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实验材料, 大拇指应低于食指2~3mm,以免被刀片割破。材料要 伸出食指外约2~3mm,左手拿材料要松紧适度,右手 平稳地拿住刀片并与材料成垂直。 • 切片时,在材料的切面上均匀地滴上清水,以保持材料 湿润。将刀口向内对着材料,并使刀片与材料切口基本 上保持平行,再用右手的臂力(不要用手的腕力)自左 前方向右后方均匀地拉切。此时,左手的食指一侧应抵 住刀片的下面,使刀片始终平整。连续地切下数片后, 将刀片放在培养皿的水中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 好的切片应该是薄且比较透明、组织结构完整,否则要 重新进行切片。 • 符合要求的切片,可封藏在水中进行观察。若要更清楚 地显示其组织和细胞结构,可选择一些切片进一步通过 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及封藏等步骤,做成永久玻片 标本。
作业: 1. 绘出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构造,并 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植物学实验
实验课及课外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镜、 放大镜等仪器观察植物,掌握临时装片、 徒手切片等简易观察方法;掌握研究植物 组织、结构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并描述、 采集植物并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学会利 用各种植物工具书(如检索表、植物志、 网络资料等)鉴定和研究植物;了解世界 植物的分布、常见科属植物的认识。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 和生物绘法 一 实验目的:
学会显微镜的使用;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形态特点; 掌握生物绘图的方法。

生物实验课教案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生物实验课教案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生物实验课教案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生物实验课教案——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引言: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放大微小的细胞结构,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

本次实验课主要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观察细胞,帮助学生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学会进行细胞观察和细胞计数。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 显微镜(包括高倍镜和低倍镜)2. 盖玻片和载玻片3. 柳叶刀或割刀4. 水溶性染色剂(如甲苯红、甲苯胺蓝等)5. 纯净水和吸管6. 镊子和滴管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a. 取一片新鲜的洋葱表皮,在载玻片上涂抹一层水。

b. 使用柳叶刀或割刀将洋葱表皮刮下一小块,并轻轻漂洗一下。

c. 将洋葱表皮小块放在涂有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压平。

2. 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a. 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夹上。

b. 调节低倍镜,将镜头移到距载玻片最近的位置,用目镜观察,调节眼片距离,使镜像清晰。

c. 调节焦距,将载玻片上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用粗调焦距,再调节细调焦距,使细胞清晰可见。

d. 调节高倍镜,重复步骤b和c,使细胞清晰可见。

e. 使用目镜进行眼镜调节,使两只眼睛的焦距一致。

3. 细胞观察与计数a. 通过低倍镜观察细胞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b. 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核、质膜、细胞质等细胞器官。

c. 使用滴管滴入一滴甲苯红染液,再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染色后的效果。

d. 使用高倍镜计数网格进行细胞计数,记下每个网格内的细胞数,并计算平均值。

四、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 在使用显微镜前,需先检查显微镜的镜头是否干净,如有灰尘或污渍,请使用纯净水和吸管进行清洗。

2. 使用显微镜时,手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

3. 调节焦距时,应先从低倍镜开始,逐渐向高倍镜调整,切勿突然调节。

4. 观察细胞时,要避免剧烈晃动显微镜,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实验课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实验课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课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人类在很长时间时期内,都是依靠肉眼来观察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的,不过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要看到它们就要借助显微镜,这节课就是介绍如何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及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的结构。

难点:为正确使用显微镜打下基础。

(熟知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及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们平时没有接触显微镜的机会,但是都通过很多途径见过显微镜,对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标本,擦镜纸,纱布。

在上课前分好组,并把显微镜发放到各组的操作台上,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发放实验时所用的器材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1、介绍显微镜的结构通过挂图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熟悉各部分名称和相应的功能。

(这时要求学生们不要私自动用操作台的各种仪器材料。

)2、取镜和安装示范从箱内取出显微镜的,及安装显微镜各部件的操作过程。

示范后让学生按要求取出显微镜,并安装上所需要的部件,放好显微镜以备使用。

(学生没有真正使用过,对于取镜安装比较陌生,所以这部分要详细说明.显微镜是比较精密的仪器,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保护好科学仪器。

)3、对光示范操作显微镜的对光操作过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部件。

而后学生练习对光操作,教师检查对光操作情况。

4、观察示范物体的观察操作过程,讲明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各小组间进行检查并纠正错误操作.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在压片夹压住,“上”字对着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调整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碰到载物台上的玻片。

③、左眼看目镜,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后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看到清晰的物像.④、练习移动标本,了解移动的规律。

观察其他标本玻片。

5、整理实验结束后,安规定要求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10. 目镜11. 物镜12. 虹彩光阑(光圈) 13. 聚光器 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上课课件

第一章 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上课课件

例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A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例3.下图中① ②表示物镜长度,③ ④表示目镜长度, ⑤ 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象时正确的
组合为( D )
A. ① ③ ⑤ C. ① ④ ⑥
A:b
B:d
C:q
D:p
6.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
方向移动标本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
7.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了花生子叶的切片,
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
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
A: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B:反光镜未调好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损坏
3.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
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
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5.“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3.另一方面,城市是可怜的。它远离 了自然 ,侵害 了人心 ,异化 了人性 。我们 的不少 城市, 不仅没 能把物 质成果 转化成 让人们 快乐、 幸福的 动力, 反而把 人们变 成了追 逐名利 的工具 。至少 目前, 在很多 城市里 ,绿色 消失了 ,纯净 的水源 消失了 ,清新 的空气 消失了 ,安全 的食品 消失了 ,人与 自然的 和谐共 处成了 遥远的 神话, 人与人 的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3)掌握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会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3)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

2. 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调节技巧;(2)观察样品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显微镜一台;(2)样品(如洋葱表皮、玻片等);(3)显微镜使用说明书;(4)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显微镜的基本知识;(2)分组合作,准备观察样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知识;(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2)教师示范操作显微镜,展示如何观察样品;(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体会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3. 实践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3)学生记录观察结果,与组内同学交流分享。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观察结果的差异原因;(3)教师点评学生操作,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 绘制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图;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显微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准备
1. 显微镜
2. 标本(如洋葱表皮细胞)
3. 载玻片、盖玻片
4. 染色液(如碘液)
5. 滴管、镊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并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实验报告,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
2. 预习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和相关知识。
记录:
+ 用绘图或拍照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整理:
+ 观察结束后,将显微镜恢复到初始状态,关闭光源。
+ 清洁显微镜及实验台。
三、实验操作
1. 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每组分配一台显微镜和标本。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操作显微镜,解答疑问。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2.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
+ 将光源打开,调整亮度。
放置标本:
+ 用镊子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盖玻片覆盖标本。
+ 调整标本位置,使其位于物镜正下方。
对焦: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标本。
+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观察:
+ 通过目镜观察标本,调整光源亮度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 如有需要,可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进行观察。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什么吗?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显微镜?
二、新课讲解
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目镜:放大观察物体。
物镜:将物体放大后传递给目镜。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二、实验器材:显微镜(J2702)、装片或切片,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备。

2.取镜和安放。

⑴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⑵安放: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离实验桌边缘7厘米处。

⑶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高,安装好物镜和目镜3.对光。

⑴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镜端与孔保持2厘米距离)。

⑵转动遮光器,使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直到目镜里看到白亮的视野(图3-3)。

4.观察:⑴安放装片。

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有标本的一面向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

⑵下降镜筒。

侧目注视物镜头,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头接近装片为止⑶上升镜筒。

左眼注视目镜内,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从目镜内看清物像为止。

再轻微来回转动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5.整理实验器材:⑴把装片取下放回原处。

⑵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

使两物镜偏到通光孔两侧,再把镜筒降低到最低位置最后把显微镜装进镜箱,送回原处。

四、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显微镜镜头,切勿用手触摸镜头里的透镜。

必要时,只能用专门擦镜纸擦拭镜头。

2.保护载物台清洁,不要让装片上水液或染液接触载物台。

一般也不要将显微镜后倾。

3.对光时,反光镜不可对直射强光。

4.不要随意迅速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以免损坏镜内部齿轮。

观察时一定先用粗焦螺旋慢慢调节,待看清物像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微调。

镜筒下降时,要侧目注视物镜头,以免物镜头与玻片相挤压。

5.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上标本移动方向与视野里像移动方向相反。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植物细胞一、实验目的: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3.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器材、药品洋葱鳞茎、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稀释的碘酒(或红墨水)、滴管、纱布、吸水纸、显微镜(J27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光 •安放装片 •观察 •整理存放
显微镜的使用
一、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上升。 2.转动转换器,使低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 镜!)
(3)转动遮光器, 使最大的光圈对准 通光孔. (4)左眼注视目 镜,右眼睁开,同 时用两手转动反光 镜,使光线通过通 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直到整个视野呈 白色为止。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注意: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 一只手提起显微镜,防 止目镜、反光镜滑落。
显微镜的使用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 厘米左右)。让镜筒向前,镜臂 向自己,然后安放好目镜和 物镜。
粗准焦螺旋:快速升降 镜筒 细准焦螺旋:缓慢升降 镜筒,使物像更清晰 镜臂:连接 通光孔:光线通过
视野
显微镜的使用
二、安放装片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 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 住 2.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 通光孔的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 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 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 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 更加清晰。
目镜、物镜区别:
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目镜安放在镜筒的上端,物镜安放在转换器上。
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
四、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 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 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 擦镜纸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向两旁, 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目镜: 放大倍数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
压片夹:固定玻片
载物台:放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镜柱:支持镜身
反光镜:反射光线 镜座:支持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反光镜: 一面为平面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 一面为凹面镜,汇聚光线(光线弱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