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优质课资)

合集下载

大班冬日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冬日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冬日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一天,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冬至这个节日,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

冬至的介绍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会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冬至的由来和意义。

我们会告诉他们,冬至是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同时,我们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关于冬至的民间传说和俗,比如吃饺子、挂灯笼等。

冬至手工制作在这个节日里,手工制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会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冬至相关的手工艺品。

比如,他们可以用纸板和彩纸做一个红灯笼,或者用棉花和毛线制作一个小雪人等。

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冬至美食品尝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美食节日。

我们会准备一些传统的冬至美食,比如饺子、汤圆等,让孩子们品尝。

同时,我们也会讲解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包饺子,感受食物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

冬至游戏互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们还会安排一些冬至主题的游戏互动。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挑灯迎冬至的游戏,让孩子们合作解谜、找到宝藏等。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冬至诗歌朗诵活动的最后,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们朗诵一些与冬至相关的诗歌。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诗歌,让孩子们感受冬至的美好和诗意。

通过这些冬至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大班的孩子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冬至节日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美食品尝,也可以增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温暖且有意义的冬至节吧!。

大班校园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校园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校园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

为了让大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冬至的俗和意义,我们计划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冬至活动。

阅读与讲解我们将安排冬至相关的图书、文章和诗歌的阅读,并邀请老师或学生分享对冬至的理解和传统俗的讲解。

这样可以引导大班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和阅读文字的方式,深入了解冬至的起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制作传统小吃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有着丰富的食物俗。

我们将组织大班学生一起制作传统的冬至小吃,如汤圆、饺子等。

通过亲手动手制作,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传统食物的美味,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制作冬至手工在活动中,我们将提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制作冬至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贴纸、冬至瓜果装饰等。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们可以表达对冬至的独特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冬至传统游戏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将准备一些冬至传统游戏,如猜灯谜、放风筝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冬至的氛围,还能帮助他们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冬至音乐欣赏冬至是一个寒冷而静谧的节日,我们将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冬至有关的音乐,如古琴、笛子等。

通过欣赏音乐,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冬至的冷静和宁静,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举办以上各种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大班学生在欢乐中领略冬至的传统文化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让我们一起共度一个有意义的冬至!注意: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内容和安排。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精选11篇)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精选11篇)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活动过程:(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

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二)冬至节的谈论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

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篇2活动目标: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篇3活动目标: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1、综合:冬至我知道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

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大班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冬至教案(通用6篇)大班冬至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冬至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冬至教案1冬至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

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又能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吃饺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句型:我把xx给xx吃。

然后通过完成操作表演仿编句型,将单调的仿编活动变得有趣好玩。

活动名称:香香的饺子学生情况: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

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平均为3岁。

活动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活动重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活动难点: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 给xx吃。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2、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活动过程:一、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二、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幼:羊妈妈包饺子。

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通用6篇)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2、介绍“冬至”的字源(1)会意字。

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

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

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

—《说文》无冬无夏。

—《诗·陈风》(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1)认识冬至(2)冬至的起源(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五)作业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大班二十四节气冬至教案2一、活动主题: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耍,一起happy。

二、活动目的:为了加深小伙伴们之间的认识,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升华彼此的感情;庆祝冬至。

三、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五、活动对象:六、参与策划人员:七、活动主要内容:八、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1、参加本次冬至活动的小伙伴们和师兄师姐于7点20分到北门集合,并请每位小组的负责人负责自己本组的签到,签到无误后大家统一出发。

2023年大班社会冬至教案(精选6篇)

2023年大班社会冬至教案(精选6篇)

2023年大班社会冬至教案(精选6篇)大班社会冬至教案1活动目标: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活动过程:(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

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二)冬至节的谈论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

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大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大班社会冬至教案2一、设计初衷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庆丰年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

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章良忠(以下简称“章”)四、活动对象大班五、活动准备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

(糯米、芝麻、黄豆、红糖)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大班文化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文化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大班文化活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代表着冬天的正式开始。

为了让大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冬至的文化,我们计划举办一个特别的文化活动。

活动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 促进学生对冬至节气的共同体验和分享。

活动安排1. 二十四节气介绍(10分钟)首先,我们会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体系,特别是冬至节气的意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冬至的特点和相关的传统活动。

2. 传统食物制作(30分钟)冬至是一个与吃相关的节日,因此我们会组织学生一起制作传统的冬至食物。

比如,学生可以一起制作汤圆,体验包饺子的乐趣。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制作方法。

3. 冬至俗探究(20分钟)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究中国各地不同的冬至俗。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俗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个小报告或展示来分享给大班其他同学。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节日手工制作(30分钟)在活动中,我们会为学生准备一些与冬至相关的手工材料,比如剪纸、彩灯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手工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 活动总结和分享(10分钟)在活动结束前,我们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研究,同时加深对冬至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文化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尤其是冬至的传统俗和食物文化。

同时,通过团体活动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相信,这个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冬至体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视野。

以上为我们计划的大班文化活动方案,请各位老师和家长提供建议和意见,期待您的积极反馈!。

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通用6篇)

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1活动目标: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大班社会领域冬至教案2活动目标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

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

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冬至是哪一天?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动:我们的二十四节之冬至
活动目标:
1.感受冬至节的喜庆,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2.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3.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节日气氛与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经验
2.PPT课件、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一、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二、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

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

(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

(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

(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

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

亦称“冬至丸”。

流行于南方地区。

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

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

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三、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

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