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开心小农场”实践活动方案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专项方案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专项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农村,对农耕文化产生了陌生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耕乐趣,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参与者对农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进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
二、活动目标1.提高参与者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增进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团队凝聚力。
3.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农业。
4.培养参与者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三、活动内容1.农场参观活动开始,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参与者参观农场,介绍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生长周期等基本知识。
参观过程中,参与者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种植、浇水等环节,感受农耕乐趣。
2.农业知识讲座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讲座,为参与者普及农业知识。
讲座内容涵盖农业发展史、农作物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旨在提高参与者对农业的整体认识。
3.团队协作任务将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农业任务。
任务包括:种植比赛、收割比赛、农产品加工等。
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时增进对农业的了解。
4.农场体验安排参与者参与农场日常管理工作,如喂鸡、放羊、收割等。
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5.亲子互动环节为增进亲子关系,设置亲子互动环节。
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个农业任务,如制作农产品、搭建蔬菜大棚等。
通过互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农耕乐趣,增进感情。
6.农业成果展示活动结束时,组织参与者进行农业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如种植的蔬菜、加工的农产品等。
通过展示,让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
四、活动组织1.活动策划:由专业团队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有趣。
2.活动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
3.活动现场:由专业团队负责现场布置、讲解员讲解等环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开心农场”劳动基地的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开心农场”劳动基地的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小学综合实践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为教学目标,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为教学原则,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全面实施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处在农村,针对现有的条件,开辟校园“开心农场”的劳动基地。
使学生意识到只有认真地做好每件事,都是很了不起的。
二、主要内容根据农场里庄稼的种类和不同季节不同产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主题完成绿色开心农场的劳动基地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三四年级开设《话说庄稼》《绿色植物园》的主题活动;五六年级开设《人自然社会》、《保护绿色植物》的主题活动;三、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和管理,制定教学常规考核细则,监督教学常规。
2、加强培训和学习,加强校本研训,引起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
3、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的资源,我们都加以开发和利用。
如心理健康、环境保护等。
4、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协助学校做好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四、具体要求:1、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及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实施步骤:1、第1阶段:(准备阶段:2010.03--2010.06)围篱笆:准备竹杆\锄头\铁丝等工具,将农场全面地围圈,有花木工人负责,买竹片、篱笆等,展开围圈工作;割地:将泥土翻松,割成二十个班级;2、第2阶段(实施阶段:2010.06--2013.09)管理:每班设想一块班牌标志,插在班级管理的地块.施肥:将杂草清除掉,然后将除草剂撒播在地里,平整泥地.播种:各班准备种子,将种子播洒到泥地里.分工合作:将班级里选出一名绿色志愿者,管理劳动基地;被每班自我推荐选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护绿志愿者管理劳动基地里庄稼,定期给予浇水、施肥、除草;3、第3阶段(收获阶段:2013.09--2013.12)将班级里播种的庄稼,按季节收获,并收集资料,将资料分批整理,拍照;然后将收获或成果整理成册。
实验小学“欢乐小农田”实践活动方案

实验小学“欢乐小农田”实践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近年来,城市学生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对农田的认知也相对较少。
为了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小学计划开展“欢乐小农田”实践活动。
2.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农田及其作物的基本认知和兴趣。
-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 活动内容3.1 农田观察与研究- 学生将参观附近的农田,观察农田的结构、土壤、灌溉等情况。
- 学生将研究农田常见的作物种类、生长周期、机械化耕作等知识。
3.2 小农田的建立- 在校内的指定区域,组织学生们建立小农田,栽种常见的蔬菜或水果。
- 学生将研究种植技巧、肥料使用和灌溉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3.3 养护与管理- 学生将负责定期养护和管理小农田,包括除草、浇水、施肥等工作。
- 学生将研究如何保护农田免受虫害和病害的侵袭。
3.4 收获与分享- 当作物成熟时,学生们将一起收获,并进行品尝。
- 学生将分享种植和养护的经验,总结成功因素和失败教训。
4. 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持续时间:4个月- 活动具体安排将根据季节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5. 配件和资源- 小农田区域的准备工作需要提供适当的耕地、种子、施肥用品和园艺工具等。
- 活动中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农田观察和研究资料。
6. 学生参与方式- 所有学生将以小组形式参与活动,每个小组包含5-6名学生。
- 学生将根据小组任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农田的建立和管理。
7. 评估与总结- 活动结束后,将对学生的参与度、农田管理情况和作物收获情况进行评估。
- 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他们从中获得有关农田和团队合作的宝贵经验。
以上为实验小学“欢乐小农田”实践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该活动使学生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和农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践行“种植阳光”理念精髓,打造“阳光学校”“阳光班级”“阳光教师”和“阳光学生”,切实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正规化、系列化、常态化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梳理劳动基地建设经验,打造“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布局,让学生体验劳动生活,了解农业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生活乐趣,丰富成长和生活经历,一生不忘快乐的龙小校园生活。
2.践行学校理念行动系统,吸引每个孩子参与到“开心农场”种植快乐中来,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以劳动带动五育,促进学生全面、阳光、健康发展。
三、实践目标1.重点年级:以3至6年级为重点,1、2年级也可分得一些较小地块儿作为实践乐园。
2.综合实践活动的辅导教师由各班班主任担任。
每班评选1名“种植经理”,2名“种植副经理”和小组长若干名。
(职责、分组建议见附件)3.种植品种以蔬菜为主,每种蔬菜不少于5㎡。
各个基地各班级地块种植的品种不少于2种,各班不允许重复种植。
4.每学期评选种植阳光先进班集体2-3个、种植阳光先进小组10个、种植阳光小能手20人。
四、其他要求1.按季节适时开展赏花节、采摘节系列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观察日记、手抄报、成果摄影、参观心得、市场体会等展牌,学校统一评选。
2.收获的成果归各班所有,支持走进市场变卖产品,然后购买学习生活用品。
严禁个人独享。
3.每种作物都要以“作业”的形式上交学校综合实践领导小组。
内容包括:作物生长日记、照片和视频、手抄报、产品、市场销售记录。
五、班级主题确定程序第一步:按班级割地。
第二步:任命种植经理,班级推举种植副经理。
第三步:成立小记者组,开始观察、采访、记录和宣传;开始种植。
第四步:种管小组制定《值班安排》(见附件),开始进行日常管理;辅导教师对各小组的课题进行汇总,填报《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见附页)第五步:按时令开展赏花节活动,将照片、种子画、手抄报等(各班自主开发更多的内容和形式)布置班级展板,展评出优胜班级,颁奖。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宗旨:通过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让参与者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尊重,推动农业科技普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内容:1.实地参观农场:组织参与者前往当地农场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农场的基本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农业生产过程。
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耕作、种植、浇灌等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
2.农耕体验:组织参与者进行农耕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耕种、施肥、除草等农业生产过程,感受农民的劳作与辛苦。
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参与者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动手能力。
3.农产品加工:组织参与者学习农产品加工技术,如果蔬切割、提取果汁、腌制蔬菜等。
通过参与实践,让参与者了解农产品的加工流程,提高对农产品的认识和珍惜。
4.农产品销售:组织参与者参与农产品销售活动,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直销活动等。
通过参与销售活动,让参与者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培养商业思维和推广农产品的能力。
5.农民文化传承:组织参与者学习和体验农民的传统文化,如农民歌谣、农民舞蹈等。
通过学习、体验农民文化,让参与者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1.准备阶段: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名单,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和设备。
2.实地参观农场:前往当地农场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农场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过程。
3.农耕体验:组织参与者进行农耕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4.农产品加工:组织参与者学习农产品加工技术,如果蔬切割、提取果汁等。
5.农产品销售:组织参与者参与农产品销售活动,推广农产品并了解市场需求。
6.农民文化传承:学习和体验农民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分享活动心得和体会,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活动意义:开心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参与者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尊重,推动农业科技普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开心农场实施方案

小学开心农场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小学开心农场是一个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的教育项目。
通过参与农场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种植、养殖、采摘等农业生产过程,增强他们对农业的理解和兴趣。
二、实施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培养对农业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4.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实施内容。
1. 农场参观,组织学生到当地农场进行参观,了解不同的农作物、家禽、畜牧等养殖情况,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 农作物种植,在学校内设立种植区,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并负责日常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3. 家禽养殖,学校内建立家禽养殖区,让学生参与鸡、鸭、鹅等家禽的饲养和管理,学习家禽的生长发育过程。
4. 采摘体验,在农作物成熟时,组织学生进行采摘体验,让他们亲自动手采摘所种植的农作物,并了解不同作物的采摘方法和时机。
5. 农产品加工,组织学生对采摘的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如洗净、去皮、切片等,让他们了解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计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小学开心农场的实施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2. 组织实施团队,确定负责实施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宣传和招募,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开心农场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征集家长志愿者协助实施。
4. 准备场地和设备,为开心农场活动准备好种植区、养殖区、工具设备等必要物品。
5. 实施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农场参观、种植、养殖、采摘等活动。
6. 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实施保障。
1. 学校支持,学校领导对开心农场项目给予支持,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
2. 师资力量,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实施,负责指导学生和管理活动。
实验小学“乐园小农场”实践活动方案

实验小学“乐园小农场”实践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和目的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注重实践教育的学校,积极推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机会。
本次“乐园小农场”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小农场的建设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活动内容和安排(1)小农场的建设- 确定合适的场地,并进行规划设计。
- 募集必要的设施和材料,如种子、土壤、种植工具等。
- 集体行动,学生们参与建设小农场的各项工作。
(2)小农场的管理- 学生分组负责管理不同区域的作物。
- 学生们定期组织活动,如浇水、除草、施肥等。
(3)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定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4)团队合作和互助- 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管理小农场。
- 学生们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3. 预期效果通过参与“乐园小农场”实践活动,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让他们学会共同管理和照料小农场。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他们关注植物的健康和环境的美好。
4. 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确定活动计划和预算。
预计需要2周内完成。
(2)筹备活动所需设施和材料。
预计需要1周内完成。
(3)组织学生参与小农场的建设。
预计需要2周内完成。
(4)组织学生分组管理小农场。
每周定期进行管理活动。
(5)定期观察和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
预计每周进行一次观察记录。
(6)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
5. 预算和资源(1)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
(2)募集社会资源,如种子、土壤、种植工具等。
6. 风险管理(1)确保安全措施到位,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2)防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保证作物的生长情况。
7. 评估和反馈(1)定期进行活动评估,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
小学生农场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农耕文化,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农场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我国农耕文化,感受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让学生体验农耕生活,培养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
4. 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某农业生态园五、活动内容1. 农场参观:学生们跟随农场导游,参观农场内的各种农作物、养殖场等,了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 农事体验:学生们分组进行农事体验活动,如挖红薯、割稻谷、喂鸡鸭等,亲身体验农耕生活。
3. 农耕文化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们讲解农耕文化知识,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
4. 团队合作游戏:通过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 美食制作:学生们亲手制作农家菜肴,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六、活动流程1. 8:00-8:30 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农业生态园。
2. 8:30-9:00 抵达农场,参观农场内的各种农作物、养殖场等。
3. 9:00-10:00 农事体验活动,分组进行挖红薯、割稻谷、喂鸡鸭等。
4. 10:00-11:00 农耕文化讲座,了解我国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
5. 11:00-12:00 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6. 12:00-13:00 午餐,品尝农家菜肴。
7. 13:00-14:00 美食制作,亲手制作农家菜肴。
8. 14:00-15:00 总结活动,合影留念。
9. 15:00-16:00 返回学校。
七、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农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
他们不仅了解了我国农耕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农耕生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在活动中,学生们培养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活动过程
学校
学科老师
班级
1
活动准备
1)学校广播宣传本次开始“开心小农产”的意义。
2)学校为每班准备2个长花盆和泥土、菜种子、提供种植活动场地(地球村),适当的种授认识种子,种子种植过程、了解种植所需工具(实物展示)
3)种子育苗。
1)活动开展前的各项教育。(活动意义、劳动教育、责任心培养等)
2)种植后制订护理、管理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岗位,并开展小组间的评比)
2
种植活动
1)开展“画美丽的蔬菜”活动。
2)“美丽蔬菜”摄影大赛。
1)带领队员参加种植活动(种植、施肥、除草、记录、种植经验交流等活动)
2)种植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向家长顾问及老师请教等多种渠道,寻找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图片摄影等资料的收集。
实验小学“开心小农场”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队员亲近、感悟大自然,感受田间地头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体验耕种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开辟班级小农场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体验亲近生命成长的过程,学会爱护植物、保护大自然,锻炼劳动能力,培养责任心,促进心理、心智健康成长,同时提高班级凝聚力。
1)进行日常护理:每个小组应负责浇水、除草、施肥(如需要),松土,除虫等等,同时对植物的生长及菜园变化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
2)班级网站报道活动过程。
3
评比活动
1)观察日记评比。
2)班级蔬菜收获成果评比。
1)种植日记、科学小论文交流等。
1)班级网站报道。
2)班级板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