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小细胞肺癌概况及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概况及治疗进展
日本临床癌研究组肺癌内科小组于1995年开始了由日本全国多家医院设施参加的EP方案与IP方案治疗进展型肺小细胞癌的临床比较实验。本实验预定3年完成230例,在完成了144例时进行分析就得到了IP疗法比EP疗法疗效更明显的结果,故提前结束了实验,此后的追踪结果也显示IP方案明显优于EP方案,二者的中间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9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18. 9%、6. 5%。
02
国内患者一般难以耐受同步放化疗,因此多采用“夹心”法治疗局限期SCLC,通常是几个周期化疗结束后给予局部放疗,然后再给予几个周期的化疗。
03
总之,对于SCLC患者,目前一般认为4~6个周期的化疗已较为合适,过多的周期并不增加疗效。
04
SCLC的最佳化疗疗程
一组SCLC患者采用标准剂量的EP方案化疗,另一组剂量增加,结果两组缓解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大剂量组的骨髓毒性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 。
2
局限型病例的治疗
90年代,胸部放疗的最佳方案, 是应用每日2次增加每次照射量的加速分割照射(AH)方法。
JCOG肺癌内科组对EP疗法的放化疗同时进行和序贯进行作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放化疗同时进行有能提高生存期的倾向,其中位生存期27个月,3年生存率30%,为当时世界上疗效最好的方案。
同时,在美国还进行了EP方案加传统的每日1次胸部照射与EP方案加AH法胸部照射两种方案的比较实验,结果AH法的5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有明显提高。从此,这一疗法成为了治疗局限型小细胞肺癌不变的标准治疗方案。
SCLC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次化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初次化疗是否有效,尤其是达到过完全缓解的患者再次化疗的有效率较高;②复发时间距初次化疗结束的时间越短,再次化疗效果越差。对于初次化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的患者,以往的研究表明再次化疗效果不好,有效率很低。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通常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器官,导致患者的预后非常差。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但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药物耐药性。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1. EGFR抑制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分子,在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针对EGFR的抑制剂成为了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经有多种针对EGFR的抑制剂被用于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疗效结果。

荷兰达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新型的EGFR和ALK双重抑制剂,已经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荷兰达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有效率高达45%,且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这为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除了荷兰达替尼,目前还有其他多种针对EGFR的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第三代EGFR抑制剂、EGFR TKI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等。

这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为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2. 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了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

针对PD-L1的抑制剂也逐渐成为了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

PD-L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蛋白,通过与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避免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通过抑制PD-L1,可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目前,多种PD-L1抑制剂已经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百奥赛康(Atezolizumab)是一种PD-L1抑制剂,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百奥赛康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提高,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成为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选择。

肺癌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肺癌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肺癌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其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因此,肺癌的研究一直都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点任务。

本文将从肺癌的定义、引起原因、治疗方式、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肺癌的定义肺癌是指在肺部发生的恶性肿瘤。

肺癌主要分为两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小细胞肺癌,占据了肺癌中的主要比例。

二、肺癌的引起原因肺癌的引起原因主要是吸烟。

所有的吸烟者都存在患上肺癌的风险,其次是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

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会增加肺癌的患病风险,比如空气污染、暴露在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和石棉等有害物质中等。

三、肺癌的治疗方式目前,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对于早期的肺癌,手术常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切除受影响的肺组织以消除癌细胞的危害。

针对肺癌的放疗和化疗则主要用于更晚期的肺癌患者,可以帮助控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四、肺癌的研究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展。

目前,肺癌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措施:目前,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戒烟。

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开发更高效的戒烟方法和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 早期诊断: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更早期的肺癌检测方法,比如基于血液检测的方法,以及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3. 治疗新技术: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的治疗方式,比如基于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的新疗法。

4. 研究疾病机制:研究肺癌的发病机制是肺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已知的突变和良性基因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寻找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五、未来趋势未来,肺癌治疗的主要趋势将是个性化治疗。

人们将通过个人基因组信息、疾病特征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分析,为个体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癌类型,通常生长迅速并具有高度侵袭性。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而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进展之一,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减轻了治疗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因素,其中与E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 (酪氨酸激酶)、ROS1和BRAF等因素的异常变异有关。

这些变异使得小细胞肺癌细胞对于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活跃,从而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针对这些变异进行靶向治疗成为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EGFR变异的治疗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也广泛受到了关注。

近年来,针对EGFR变异的靶向药物治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也得到了验证。

靶向EGFR的药物奥希替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可以减轻治疗的副作用。

EGFR的其他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也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除了EGFR和ALK外,ROS1、BRAF等靶点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也日益受到关注。

针对这些靶点的靶向药物治疗也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在近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目前靶向药物治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耐药性、副作用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治疗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治疗
探索新型治疗手段,提高SCLC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分析当前治疗进展,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概述SCLC的流行病学和现状。 分析当前化疗和放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介绍新型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结治疗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
02
临床现状
传统治疗手段
1 2
TIL细胞疗法
TIL细胞是一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和杀灭 肿瘤细胞,对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能够识别肿 瘤相关抗原,从而杀灭肿瘤细胞,对B细胞淋巴瘤、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较好的疗效。
03
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
05
研究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1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肺癌类型,具 有高增殖和易转移的特点。
2
新型免疫疗法药物对于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较高 的治疗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3
联合治疗策略是未来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方 向,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研究限制和不足
受限于样本量和研究时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和不确定 性。
人工智能在肺癌诊断中的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医学影像或其他临床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这种技 术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些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算法,通过分析医学影像数据,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早期 识别和诊断准确性。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预后和 生存期。这种技术在提高肺癌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1. 引言1.1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在过去,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和放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案的疗效并不理想,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靶向药物治疗成为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选择。

靶向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标(比如蛋白质或基因)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和转移,达到精准治疗的效果。

目前已有多种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问世,其中一些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并被批准用于治疗。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靶向药物被研发出来,并进行临床试验。

这些新药物的研发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药物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靶向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推进,对靶向药物的评估和监测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2. 正文2.1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特定靶点的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过程来达到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靶点信号通路:靶向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如EGFR、ALK、ROS1等,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 诱导细胞凋亡:一些靶向药物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达到治疗效果,例如BCL-2抑制剂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3. 阻断血管生成:一些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血管生成的需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导致肿瘤细胞缺氧和死亡。

4. 免疫调节作用:部分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靶向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通路或靶点,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治疗。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L-myc: 有无转移,术后预后有关
P53—— 恶性程度、病期、发展
14
8.小细胞肺癌的神经内分泌属性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Kulchitsky细胞 合成、贮存、分泌——神经胺类、神经肽类
5-HT、ACTH、降钙素、抗利尿激素、 催乳素、蟾皮肽等 监测病情发展 Cushing’s 生存期短 化疗能改善旁癌综合征,但对神经系统综合征无效
2. 术后、放疗后 + 化疗 包括I期,消灭残存的癌组织, 提高长期生存率
3. III期、IV期 4. 治疗后复发或转移
22
(三)SCLC有效化疗药物
1. SCLC常用化疗药物
药名 缓解率(%) 剂量和用法
主要不良反应
IFO 50 1.2g/M2 (v)gtt, d1-5
膀胱出血
Mesna 400mg(v) tid 5
18% 20-25% 14% 10-15%
3
小细胞肺癌(SCLC)——10-25%
SCLC:生长迅速,转移快, 恶性度高,易早期转移 平均自然生存期仅3-6月 预后差
4
SCLC治疗的历史发展
60年代前: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手术 不可手术,化疗 化疗+辅助放疗,手术仍持否定 手术+化疗(后期) 化疗RR:40-50% 化疗+手术+化疗 建立多学科治疗模式 化疗RR:60-90%
5
一、SCLC有关治疗的临床、生物学特点
1. 恶性度最高,治疗需“强” 2. 发展最快,倍增时间(TD)短75.9天
90%SCLC诊断时已有胸内器官、组织 侵犯、淋巴道、远道转移, 局限期:30—40%,广泛期;60-70% 治疗要争速度,抢跑道,打主动仗, 步步紧跟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形 ,细胞质很少 ,有很细的颗粒状核染色体 ,但缺乏或看不到
核仁 。 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率 很高, 平均2 mi l l 有8 0个有丝分 裂细胞 , 这在显微镜 下可帮助 区别于其他的肺非小细胞肺癌【 ” 】 。
现在或曾经是吸烟者[ 3 1 , 但 是, 仍有少数患者是从未吸过烟 者[ 4 1 。
是 细支 气 管肺 泡 癌 的 早期 征象 [ 2 0 - 2 1 】 。大 约 三 分 之 一 的 鳞状 细 胞

腔静脉综合征【 1 。少 见但 却有鉴别诊断意义 的临床表现是副肿 瘤综合征 、副肿瘤神经异常 ( P N Ds )、神经介导性晕厥 。及早 发现这些较特异 的症状可 明显提高 隐匿性 的早期并有很高治愈
肺 小细胞 肺癌与很多特殊 的基 因表 达有关【 7 j 。一些重要 的 基因及分子特 点都被报 道过,包 括原癌基 因的激活 ,损 失或 失 活其他肿瘤抑制基 因等 。 几乎所有 的肺小细胞肺癌都在 3 p ( 1 4 ~ 2 3 )上存在肿瘤抑制基 因 F HI T 的失活 。另一个常见的发现 是
在7 p 2 2 . 3上拷贝数增加 ,这是遗传上编码有丝分裂纺锤 体组装 检查点蛋 白 MA D1的阎。几乎所有 的患者都有肿瘤抑制因子视
胞肺癌标本 中, 这有助于鉴别于淋 巴瘤。K i . 6 7蛋 白是细胞增殖 的标记物 ,小细胞肺癌对 . 6 7蛋 白有高表达 率,一般标本 中
平均表达率为 7 0 % ̄9 0 %。有病理学家建议如果标本中 . 6 7 的表达率低 于 2 5 %,基本可以排除小细胞肺癌【 ” 】 。 五、影像学表现 1 9 5 7年,美 国退伍军人肺癌研究协会将小细胞肺癌 分为两 组 :局限型— —肿瘤体积可被一个放射野包括;而 其他的被 定 义为弥漫型I 】 。5 0年 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运用第 7 版 肺 癌分期分类标准对 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期。 1 . 周 围性肿块: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基本 占全部小细胞肺癌 类型的 3 5 %口 。分叶征是周围型肺 癌最 主要 的 C T征象 ,形成 分 叶征 的基础为: ( 1 )肿瘤细胞在每个方 向上的生长速度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0/4
1/4
Cancer Center SYSU
时间-分割
• 小细胞肺癌潜在倍增时间很短,约3-5天 缩短疗程有利于克服肿瘤加速再增殖
• 小细胞肺癌对放疗敏感,成活曲线肩区小 超分割放疗有利于减少后期放射损伤
Cancer Center SYSU
BID 临床II期试验
作者 Gy/Fx
Penn 45/30 ECOG 45/30
放疗时机
化疗6程
放疗
化疗3程
放疗
化疗3程
化疗1-2程 放疗
化疗4-5程
化疗放疗
化疗5程
同时放化疗的潜在优势
14.6
25
Meta分析的结果
研究者/年份/例数 放疗对治疗的影响
Warde 1992
3年生存率放化疗:15%
1911 例
化疗:9%
Pignon 1992
5年生存率放化疗:11%
2140 例
化疗:7%,
Cancer Center SYSU
治疗选择
病期 T1-2N0
其余局限期 广泛期
治疗方法 化疗 + 肺叶切除 化疗 + 放疗 化疗 + 放疗 化疗 + 姑息性放疗
Cancer Center SYSU
BID VS. QD (Turrisi AT)
Cancer Center SYSU
BID VS. QD (Turrisi AT)
Cancer Center SYSU
BID VS. QD (Turrisi AT)
Cancer Center SYSU
BID VS. QD (Turrisi AT)
小细胞肺癌
Radiation Oncology
现状与进展
Cancer Center SYSU
临床分期
局限期 广泛期
Cancer Center SYSU
提要
治疗选择
化疗方案
放疗靶区
剂量分割
放疗时机 脑预防照射
Cancer Center SYSU
治疗选择
化疗
放疗 手术
Cancer Center SYSU
手术 VS. 放疗
组别 手术 放疗
例数 1年 5年 中位值(天)
71 21
1
199
73 22
4
300
Fox and Scadding, 1973
Cancer Center SYSU
手术 VS. 放疗
化疗 VS. 放化疗
作者
Johnson (1988) Perez (1984) Bunn (1987) Perry (1987)
/CAV
放疗剂量
45分段 55分段 65分段
30 35 40 45 50
1y局控 2.5y局控 3y局控
66
70
70
65
16
70
21
78
51
80
61
85
63
剂量递增 (Choi N)
分割 剂量Gy
1.25 1.5 1.5 1.5 1.5
总剂量 Gy/Fx/d 50/40/26 45/30/19 50/33/23 55.5/37/25 60/40/26
Cancer Center SYSU
化疗:EP
• VP16:75mg/m2,第1-5天 • DDP:80mg/m2,第1天 • 每三周重复共4-6个周期
Cancer Center SYSU
化疗:ICE
• VP16:75mg/m2,第1-3天 • DDP:25mg/m2,第1-3天 • IFO: 4.0mg/m2,第1天 • 每四周重复共4-6个周期
<40 40-<45 45-<50 50-60
局控率 20-31 57-77 61-84 58-75
推荐剂量 45-55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9, 17:307-310
Cancer Center SYSU
剂量-效应
研究者 化疗
IG-R PACE MGH COP
BID VS. QD (Turrisi AT)
组别 Gy/Fx/W
化疗
放疗时间
QD 45/25/5 EP q21d×4
D1
BID 45/30/3 EP q21d×4
D1
Turrisi. N Eng J Med, 1999, 340(4): 265
Cancer Center SYSU
BID VS. QD (Turrisi AT)
3-4度 4度粒 食管炎 细胞减少
2/5
2/5
2/7
3/7
4/6
4/6
5/5
5/5
剂量-效应 (Choi N)
分割 剂量Gy
2.0 2.0 2.0 2.0
总剂量 Gy/Fx/d 56/28/38 60/30/40 66/33/45 70/35/47
3-4度 4度粒 食管炎 细胞减少
0/4
3/4
0/4
Cancer Center SYSU
靶区:传统方案 (1980‘S)
• 化疗前原发灶 • 同侧肺门 • 双侧纵隔
• 双侧锁骨上区
Cancer Center SYSU
缩小靶区疗效降低 (1980‘S)
作者 靶区
Mantyla 1985 Perez 1981 White 1982
化疗前 残留灶 扩大野 缩小野 扩大野 缩小野
例数 胸腔复发
28
18
24
58
40
33
13
69
38
34
16
69
P值 0.003 0.02 0.04
靶区:试验方案
• 方案1:化疗前原发灶及临近淋巴引流区 2/3总剂量后缩小照射残留灶
• 方案2:化疗后残留灶,不照射引流区
Cancer Center SYSU
缩小靶区未降低疗效
91
化疗
CAV EP CAV +HE CMC /VAP CEV
Gy/Fx 例数 MDS P值 2年S
45/15 389 14.0 0.97 29
12.7
21
40/15 291 13.9 0.03 28
11.4
19
40/15 96 15.0 0.035 28
12.0
12
50/25 399 13.1 NS 15
靶区 例数 胸腔复发 P值
化疗前 93
32
N.S
残留灶 98
28
扩大野 12
33
0.86
缩小野 50
36
Cancer Center SYSU
靶区推荐方案
• 化疗后原发灶 • 同时放化疗1cm边界即可 • 同侧肺门 • 双侧中上纵隔 • 锁骨上区(必要时)
Cancer Center SYSU
剂量
剂量
NCI 45/30 ECOG 45/30S Mayo 48/30S MSKCC 45/30
时间
1 1 1 1 3 4
例数 MDS 2年L 2年S
23 NR 56 91 40 20 36 90 31 27 60 91 34 24 40 86 29 24 47 83 29 18 19 32
Cancer Center SYS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