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龙屋申遗之创意说明书
领略客家文化之

六、成果交流
1、教师用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对已 收集到资料的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课堂交 流。 2、小组间派代表,汇报这几天的收获 与感想,说出你对客家围龙屋的看法及 感想。小组间活跃交流,收集自己小组 内没发现的重要信息,而其他组发现了, 并作记录。
七、结束
教师总结各个小组的资料与观点,并提出对 待这些重要的民俗文化建筑看法,如这些建 筑现况又如何?我们又该怎样来保护这些建 筑? 讨论完毕后,教师播放网上有关客家围龙屋 的视频资料及图片,加深学生对保护客家文 化建筑,建设自己家乡的责任感,
3、小组成员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然 后做做成小卡片,集合围龙屋的各 个特点
五、合作、探究
各个小组利用一周时间,围 绕课题进行研究客家围龙屋 的背景及其建筑特点。 小组内的成员展开实地调查, 访问一些老一辈的客家人, 记录收集一些重要资料
根据自己的实地体验,探 究客家围龙屋与现代建筑 有哪些异同之处等
领略客家文化之 ——客家围龙屋
一、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是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 活动中强调与社会联系,与生 活联系和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相 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 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还对学生进行必要地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让学生初步形成对 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
“了解客家文化之客家围龙屋”这一实践活 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客 家民俗与客家文化,弘扬客家优秀文化, 倡导客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适合年级:五年级 课时建议:(1~2课时)
图片赏析:
泰安楼
花萼楼(梅州)
花萼楼
福建土楼
视屏赏析:大陆寻奇之客家围龙屋
梅县客家围龙屋建筑遗产及其评价研究

2、石雕艺术
石雕是客家围屋中另一种常见的装饰手பைடு நூலகம்。在围屋的石材部位,如门框、墙 角、石阶等,都有精美的石雕作品。这些石雕作品以天然石材为材料,雕刻精细, 造型优美,呈现出粗犷与细腻相结合的特点。
3、砖雕艺术
砖雕是客家围屋中另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砖雕主要采用青砖为材料,雕刻 画面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案,如龙、凤、鱼、鸡等动物形象,以及花、草、云、水 等自然元素。砖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梅县客家围龙屋是中国广东省梅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产之一,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内容
围龙屋,这一具有浓厚客家特色的建筑形式,不仅是客家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更是客家文化的载体。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以期读者能 更深入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围龙屋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围龙屋,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2、制定保护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围龙屋进行保护和修缮。政府 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为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经费支持。
3、开展保护项目:通过实施保护项目,为围龙屋的修缮和维护提供技术支 持和专业指导。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围龙屋等传统建筑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对有 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客家居住文化的宣传 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此外,鼓励年轻人参 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通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学习班,培养年轻 人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艺术设计鉴赏 围龙屋

生活中的设计------客家围龙屋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西晋以来几经战乱、饥荒,辗转南迁,一次又一次与新定居处的土著居民融合,直到宋元时期迁到闽、粤、赣交界区。
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规律的认识,数代人的不断迁移,形成了家族内部极强的凝聚力,也只有家族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在新定居处生存。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
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求真构成了其美学思想和实用主义。
从生活中衍生形成了客家民居围龙屋,是客家建筑的集中体现。
梅州,现在被称为“世界客都”。
现存围龙屋大大小小几百座。
客家建筑有其特色,与外国的当代建筑相比,比如柯布西耶等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是和中国的其它建筑相比也是独树一帜的。
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
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
以前美国曾用卫星观察到中国福建的一个山里有很多圆形桶装式的建筑,以为是什么巨大的导弹发射基地,以至派间谍来中国刺探。
但没想到这只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居民建筑而已,不禁对此奇特建筑称赞。
而日本建筑师称其是“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可见客家围龙屋的独特性,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
独具特色的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但是首选说明一点,是很多非客家人对围龙屋的理解错误,就是以为围龙屋就是圆形的建筑,其实围龙屋还有方形的。
围龙屋不仅外形有特色也有很多精神含义。
整体设计布局。
其整体有圆中圆,方中圆,圆中方等,蕴含了阴阳八卦,三才五行。
围屋建筑采用中原汉族建筑技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术,建筑的主体我们称为“花台”主体群,多为圆形。
围龙屋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相互对称、布局规整、错落有序。
六年级说明文作文: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_550字

三一文库()六年级说明文作文
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_550字
大家好,我是来自龙师附小的陈俊宇,大家可以叫我陈导,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预祝大家玩的愉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2001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外国友人: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
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
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20 × 20。
围龙屋-古老与现代建筑艺术交相辉映

围龙屋—古老与现代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探访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应用英语教研室罗明清工号:200716 本人于2013年3月23日、24日、30日接受《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
现基于本人的认识和在培训中所学所思所想,简单分析一下岭南文化中的客家文化。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如果要想用一句话来说明什么是“客家”,那么“从远方迁徙而来的客人在彼此安居乐业”也就是最好的解释。
“客家”人中国式的吉卜赛人,与吉卜赛人所不同的是,吉卜赛之所以喜欢四海为家是因为崇尚自由和热爱流浪,而中国的“客家”人却是为了躲避战祸而不得不过上四处迁徙的流浪生活。
有幸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历史的沉积,原来漂泊不定的“客家”人终于过上了富足而安定的生活,并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小窥的民系。
无论“客家”人现在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客家四州”——梅州、赣州、惠州、和汀州,而在这四个州当中,梅州历来就被认为是“客家”人散枝开叶的基地,在“客家”人看来,如果没有梅州就不可能有“客家”人这个大民系的出现。
所以,如果要了解“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最好还是要从梅州开始,而到了梅州,如果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地的了解“客家”,就要从最具代表性的围龙屋开始。
一、古代的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
客家围龙屋的介绍共24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客家围龙屋申世遗应以围龙屋中心兴宁为重点

论客家围龙屋申世遗应以围龙屋中心兴宁为重点——挖掘客家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发展作者:李映碧广东梅州兴宁等地的围龙屋是中国建筑艺术奇芭,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是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殊形式之一,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围龙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
早在1999年,国家文物局主管“申遗”工作的郭旃(世界古文物遗址保护委员会委员,“世遗委”评委之一)曾专程到梅州考察客家围龙屋,并多次在福建“申遗”工作会议上谈及客家围龙屋的“申遗”问题。
他认为,客家民系是世界公认的,客家围龙屋是独一无二的,是客家民系所独具的,没有“申遗”实在可惜。
围龙屋申世遗是向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名片,也是对客家文化的延升发展和积极推广。
2009年梅州市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世界客都”梅州将以“中国”之名走向世界。
经过各方努力和调研,梅州客家围龙屋申世遗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凡具备“世遗”6项条件之一即可获得批准,而根据专家们的比对,客家围龙屋符合其中的4项,因此,梅州客家围龙屋完全具备申报“世遗”条件。
玉不琢不成器,有宝也要善于识宝、才能因地制宜有效挖掘和利用,优化资源更好的推动梅州绿色崛起文化发展。
一、梅州围龙屋分布状况和特点从2004年始,为挖掘客家围龙屋建筑文化潜力,我从多方研究了解兴宁围龙屋情况并写过系列分析报告,根据全省科讨会“解放思想、服务科学发展”的思想,对新形势下梅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客家围龙屋申世遗”再次进行探讨研究。
围龙屋一般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规模较大,造型独特,被誉为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土宫殿”。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一般都有200~700多年历史。
围龙屋布局十分讲究,取易经“天圆地方”观念,蕴含特有的客家历史文化内涵,墙基灰沙粘土卵石夯筑,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屋前低后高,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大门前的禾坪供晾晒、活动和乘凉。
客家围龙屋

龙源期刊网 客家围龙屋作者:陈武光来源:《源流》2013年第12期挚友老邻居刘先生,微信发来一张祖屋照片,这是一座客家围龙屋,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授予牌匾,悬挂龙屋门口,上书“客家围龙屋,兴宁黄岭大刘屋,客家大屋,始建于明朝末年”。
客家围龙屋,兴宁黄岭大刘屋,客家大屋,依山而建,顺势而下,气势宏伟,围龙屋前面有一口河塘,山水顺坡而下,流向屋前河塘,天然风水,山洪暴发,安然无恙,战乱匪患,可攻可防,香火鼎盛,安居乐业。
刘先生出生在大屋,后离开大屋,去省城发展。
据刘先生回忆,大屋鼎盛时期,有几十户人家,百来人居住。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山村巨变,客家龙屋,谱写新篇。
年轻一辈,学有所成,奔向省城,走出国门,发展事业。
现大屋常住人口,寥寥无几,几户人家,老人留守,平时显得有些清静。
时代变迁,习俗依旧,亲情更深,族亲更浓。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婚庆添丁,都在大屋举行。
生了男仔,“响灯”庆典,张灯结彩,家族欢聚,高朋满座,烧鞭炮,放烟花,盛宴招待四方来客,共贺香火鼎盛,千秋万代。
过年过节,喜庆日子,大屋彻夜不眠,燃放鞭炮,对酒当歌,品茗畅叙。
早年生活贫困,放鞭炮一串串燃放,此起彼落,零零星星,稀稀拉拉。
改革开放,一夜春风,吹遍山村,吹进龙屋,告别贫困,山村欢歌。
刘先生的父亲乘兴提议,绕围屋架设铁架,鞭炮沿围屋挂起,连续燃放,响个不停,众人拍手叫好,龙屋一片翻腾。
正月十五,刘先生侄子添丁,“响灯”庆典,鞭炮绕围龙屋挂起,绕一圈约一公里,绕上几圈鞭炮,燃放鞭炮,发射烟花,炮声阵阵,礼花满天,洒向大屋,金光闪闪,客家龙屋,今夜无眠,今夜灯火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围龙屋申遗之创意说明书
一、梅州围龙屋简介和特点
围龙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客家居民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
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设计特点。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
而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
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的设计特点。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条件和要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的定义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从以上标准看,客家围龙屋符合其中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标准,因此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加以保护客家围龙屋,使客家独特的建筑文化保留下来。
三、客家围龙屋进行申遗的文化价值体现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史与文化史乃至思想史都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其演变的规律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随境赋形;其二,从单一功能(如防卫、聚族而居)向审美层面提升,由简陋走向精致,由粗拙走向成熟;其三,由封闭走向开放,闭合的围开放为U型布局;其四,风水林、花胎、半月塘的加入,使围龙屋建筑的生态理念与实践层面更精致到位。
客家围龙屋对环境的选择也很讲究:威武破土动工前须先种下风水林,以此为“胞衣”不仅保持了水土,也调节了生态。
屋前有半月塘,屋后为山体,与自然地理环境共生,与生态物候相协调,这种“以形媚道”、道法自然地做法,其实就是道家“天人合一”理想的体现。
而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体现在客家传统建筑的结构、布局及服饰等方面,讲求礼制,讲求尊卑有序。
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含蓄表达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从围龙屋的布局和悠久的历史可以体现出客家先辈成熟的建筑工艺水平以及对中原文化的深入渗透,也体现了同组人们围屋而居,紧族而住,体现了客家人团结挚诚、和睦相处的精神。
围屋之内,处处体现客家人自强不息、勤奋节俭的家训,崇宗敬祖,慎终追远的教诲,崇文尚学,耕读传家的激励,这对客家人的人格熏陶、理想培育、情趣提升、文脉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围龙屋凝聚了客家民系的人文理想、生存智慧与开创精神,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走向成熟的纪念碑,也是客家民系今后鹊起走向辉煌的参照系。
客家围龙屋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因此,进行客家围龙屋申遗,是最好的选择,让世界一起保护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广告创意说明
1、广告标题是采用直接诉讼式标题,以简洁的文字—客家围龙屋申遗,直接向公众表明此广告是进行客家围龙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制作的广告,直接吸引公众的眼球,使其一目了然。
2、广告创意符合目标原则、关联原则、简洁原则和易于理解原则,直逼主题,点明这个广告是用来进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围龙屋,与我们关系密切,它是属于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广告创意简洁明了,主题明确集中,易于让受众一目了然此广告的表达意思。
3、从画面来看,广告采用与围龙屋图片色彩相搭配的颜色,中间嵌入了类似龙头的中国红,展示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激情四射,豪迈,自强不息的客家儿女,显示了我们客家民系的精神风貌。
再配合深沉的古香古色客家围龙屋,就像裱在相框中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韵味,以此表达围龙屋是经历过百年风霜,依然坚固屹立的古老却深含韵味的形象。
4、以客家围龙屋,建筑之奇葩为主广告词,走出围龙,走向世界,举世共享瑰宝为副广告词,既突出了围龙屋是属于独领风骚特别的建筑,又表达了围龙屋不止是属于客家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共同文化瑰宝,让全世界齐享世界文化盛宴,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独领风骚数围龙,邀无数英雄竞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