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耳朵(科学)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动物的耳朵教案

中班科学动物的耳朵教案

中班科学动物的耳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动物》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动物的耳朵”展开。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功能等,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功能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重点:掌握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模型、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动物耳朵模型,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熟悉的动物耳朵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熊猫、兔子、猫头鹰为例,详细讲解它们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其他动物耳朵的图片,讨论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功能。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耳朵模型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动物耳朵2. 内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功能熊猫、兔子、猫头鹰耳朵特点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标注耳朵的特点。

家长协助,用废旧材料制作动物耳朵模型。

2. 答案:画出的动物及耳朵特点正确。

制作出形状、大小符合实际动物的耳朵模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比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耳朵的特点。

邀请动物专家来园,为幼儿讲解更多关于动物耳朵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功能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耳朵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动物世界》的第六章——《动物的耳朵》,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探索耳朵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耳朵的构造及其在不同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动物耳朵模型、图片,动物耳朵拼图,耳朵构造图解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动物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对动物耳朵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图片,讲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引导幼儿认识到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动物耳朵拼图,让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耳朵的形状。

4. 动手实践(10分钟)组织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耳朵。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耳朵2. 内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性耳朵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标注耳朵的形状和功能。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幼儿认识了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激发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耳朵的形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2)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2)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1.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不同动物的耳朵的外形和功能。

学生将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知识:•动物的耳朵的形状和功能的基本知识;•动物的耳朵适应环境的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知识点 1: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比如老虎、兔子、熊猫、豹子等的耳朵外形和功能。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学习到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如老虎的耳朵可以听到远方的声音、兔子和熊猫的耳朵可以旋转、豹子的耳朵可以像雷达一样,锁定猎物的位置等。

3.2 知识点 2:动物耳朵适应环境的能力1.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动物的耳朵,比如雪地、沙漠、林地等,展示不同环境下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功能的变化。

2.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如何帮助动物适应不同环境。

3.3 动手实验1.制作纸板马的耳朵,通过观察动物耳朵和学习到的知识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和设计耳朵的过程。

2.观察学生的实验成果,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过程。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设计和实验经验。

4.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动物的耳朵外形和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讨论耳朵的形状和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动物耳朵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5.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实验的过程,评估学生对于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课后分发问卷,收集学生对于本次教学的反馈和建议,以便对后续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

6.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到了动物耳朵的形状和功能,并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掌握了制作耳朵的技能。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耳朵,让学生明白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耳朵大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动物的耳朵是非常神奇的器官,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动物听到声音,还能提供平衡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以“动物的耳朵”为主题,为大班学生设计一堂有趣的科学教案。

二、探究问题1. 什么是耳朵?它的作用是什么?2. 为什么动物的耳朵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3. 不同的动物如何利用耳朵与外界交流?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基本结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

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中耳有耳腔和鼓室,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观察耳朵的形状和不同部分的功能。

2. 分析耳朵的作用和适应环境的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耳朵的主要作用是听声音和维持平衡。

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耳朵呢?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列举一些动物的例子,如长颈鹿、猫头鹰、兔子等。

通过观察这些动物的耳朵,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耳朵形状与生存环境的需求有关。

3.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听觉准备一段录音,包括不同声音的模拟,如动物叫声、车辆喇叭声、水流声等。

让学生分别戴上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耳朵模型(如长耳朵、短耳朵、尖耳朵等),感受不同耳朵形状对听觉的影响。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某些耳朵形状更适合听取某些声音?4. 了解动物利用耳朵与外界交流的方式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利用耳朵进行交流的方式。

例如,海豚利用耳朵发出超声波与同伴进行通讯,狗狗会转动耳朵表达不同情绪等。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耳语”?五、拓展活动1. 动物耳朵的DIY手工制作为了加深对动物耳朵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耳朵的DIY手工制作活动。

提供不同颜色的纸张、贴纸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状制作属于自己的耳朵模型。

2. 探索动物耳朵的特殊功能选择一些具有特殊耳朵功能的动物,如蝙蝠、海豚等,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这些动物是如何利用耳朵进行导航或捕食的。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2.《动物的耳朵》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12.《动物的耳朵》
活动一:不同环境中兔子的耳朵有什么变化?
活动过程
兔子的耳朵是兔子的听觉器官,能感知环境,是天 然的“报警器”。
活动过程
活动二:“其他动物是怎样用耳朵感知环境的?”
大大的耳郭有利于能够更好地感知声音,收集声音信息。
活动过程
活动二:“其他动物是怎样用耳朵感知环境的?”
它们没有耳郭,活动时可以减少阻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拓展活动
蟋蟀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呢?
拓展活动 了解蟋蟀感知声音的部位
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小腿缝隙里,上面有 薄膜,可以感知声音的振动。
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动物的多样性
《科学》 12
我说你猜
两个好朋友, 住在山两边, 讲话都听见, 就是不见面。
(打一器官)
活动过程
观察图片, 猜猜是什么动物的耳朵?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不同环境中兔子的耳朵有什么变化?
夏季的兔子耳朵毛 细血管非常明显,
容易散热。
冬季的毛很厚 ,能够保暖。
活动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动物听觉器官的基本知识;3.发展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2.动物的听觉器官;3.动物的听觉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耳朵模型或图片;2.学生准备素描纸和铅笔;3.PPT或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动物的特征和身体结构;2.引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同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同?步骤二:呈现(15分钟)1.教师使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不同动物的耳朵图片,并讲解各种动物的耳朵结构;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耳朵形状和位置,并讨论它们可能与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关。

步骤三:探究(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的耳朵进行观察和描述;2.学生使用素描纸和铅笔,尽量还原所选动物的耳朵形状,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3.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交流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4.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耳朵的共同特点和不同功能。

步骤四:归纳(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份关于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和听觉特点的知识总结表格;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归纳总结不同动物的耳朵特点和听觉特点;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并纠正错误。

步骤五: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和功能会有所不同?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3.选取一些学生分享的观点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并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听觉的知识。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耳朵结构和听觉特点;2.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不同声音对不同动物的反应。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耳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特征》,详细内容为“动物的耳朵”。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动物耳朵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难点:让幼儿理解耳朵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一个动物耳朵道具,模仿该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

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动物耳朵的兴趣。

2. 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幼儿关注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动物耳朵,如猫、狗、兔子等,讲解它们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功能。

让幼儿了解耳朵在动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动物,让幼儿画出它们耳朵的形状,并描述其特点。

如猫的耳朵是尖尖的,可以转动,帮助猫捕捉老鼠。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自己了解的其他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耳朵2. 内容:不同动物耳朵的形状、大小、位置动物耳朵的功能耳朵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两种动物耳朵的形状,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 答案示例:狗的耳朵:三角形,较大,位于头部两侧。

功能:帮助狗听到远处的声音,保持警觉。

兔子的耳朵:长圆形,较小,位于头部两侧。

功能:散热,帮助兔子在炎热的天气中保持体温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动物耳朵特点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科学第二课动物的耳朵

二年级科学第二课动物的耳朵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玩起了捉 迷藏,小朋友们根据 小动物的耳朵找到了 它们,现在我们学习 动物的耳朵的知识。
耳朵都是长在头附近吗?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是 一个小洞。那儿有一撮儿突起 的毛,耳朵就藏在毛里面。所 以虫子钻不进去,雨水也湿不 着。
狗的耳朵能竖起来,还能转 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他 都能听到。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挺大 挺大。他成天在树林里跑来窜去, 用这样的大耳朵保护自己的眼睛, 不让树枝刺伤。 你看,动物的耳朵多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者
活 动 过 程 使用者
一、常规训练稳定幼儿情绪。

二、活动过程: (1)、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长在头的两边,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长在哪里?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 4、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耳朵的兴趣 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三、扮演小动物 1、今天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的长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长在里的?想不想来做一做,学一学? 2、幼儿动手制作,扮演小动物。

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
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
3、小动物狂欢.哇,有这么多小动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活动主题 动物的耳朵
设计思路 通过出示几种常见的
动物的耳朵,激发幼儿
探索的兴趣,并尝试进
行表演。

活动目标 1、 了解几种常见小动
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
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
兴趣。

2、 初步尝试运
用多种材料制作动物
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
过程中培养 幼儿喜爱
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几种常见小动
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
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
兴趣。

活动准备 小兔、大象、小熊、小
鸡、小狗、小马、小鱼
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