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1).ppt

儿童文学(1).ppt

第四章 儿童诗歌
第一节 儿歌 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
小老鼠
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一) 含义:以低幼儿 童为接受对象,用 口语化的韵语唱诵 的、浅显易懂琅琅 上口的短歌。
(二) 从唱诵者的角度 划分,儿歌可分为 母歌和儿戏两类。
(三) 儿歌的审美 特征:
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 美。
• 例:小蜜蜂 嗡嗡嗡, 嗡嗡嗡。 是只小小的 蜜蜂, 小蜜蜂,飞呀 飞。 它要飞到哪里去?
•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三)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
生动性和曲折性 (四)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六)故事性构成的常用方式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一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
一、 儿童 文学 作家 的特 殊性
独特的精神气质 独特的感受力 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 二、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教师个体而言, 教师的职业特点为我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 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可以让他们体察儿 童的心理、个性、语言、行为细节等,这些都成为教师进 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活泉源。就儿童文学作品对教师进行 儿童文学创作的自身功能价值而言,作品本身为教师提供 了间接的创作材料和再创造空间。 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满足了儿童的表现欲望,有利于提 高他们的文学表现能力;使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出现了 新的创作家族,儿童自已书写自己的生活,使儿童文学创 作显现出新的希望;对传统的写作形式形成冲击,促成儿 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对新的创作现象进行新的思索,从而重 新思考定位儿童文学,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的心灵。

儿童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 第一章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例如:《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 例如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





《母鸡和小鸡》

《我的妈妈》
• 《我的一家》
• (2)注意 • ①幼儿注意特点: 幼儿注意特点: •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集中注意3^5分钟 • 4岁: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 5、6岁: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 例如:小豆豆、小丸子 •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 ②幼儿文学要求 • 开头:尽量简短 •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 篇幅:不宜过长
(二)从年龄上看
• 1.“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1.“儿童”泛指0 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初期(15-18岁)
•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感受” 特征

领悟: 领悟:理性的辨识和思考 感受: 感受:感性的知觉
•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 学
学 质
• (一)概念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 • ①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相联系 • ②要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 ③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 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 •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 分不清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必然导致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 第二, • 第三,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幼儿的泛灵观念 第三,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干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儿童情趣:童真、童趣
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特有的行为、心 理、性情、兴趣、喜好、思想、感情等,其 根本特征是儿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感知外 部世界。
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

如:《只哭一点点》《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蘑菇》 儿童诗
(谢采筏)
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森林,
会不会也变成蘑菇呢?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
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
(一)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美的熏陶) 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辨别美、认识美、树立 正确的美丑观。 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审美接受特点
读、听→
讲述→ 评价、模仿与创造
感受美
认识美
辨别美 创造美 表现美
(三)儿童在文学接受中进行审美教育遵循的一 般原则
不稳定,性发育是突出特点。
作品要求:注重美育和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
主,可适当引入一些成人文学的表现技巧。

注重真实性、深刻性、艺术性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

散文、报告文学等。
1、“人之初”的启蒙文学; 2、单纯明快的浅语文学; 3、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5、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郦思哲同学的这一段话之所以让我们 眼睛一亮,并且隐隐有一种感动,就 是因为作者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 这一生活片断所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 悦,以及曾经有过的伤感和思念。 作者用自己纯真的感受,带领我们重 温了‘母爱’的温馨及其无所不在的 美丽。 “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 非常清馨”。 —评委评语
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走法。 —加拿大诗人丹尼斯· 李
秋风吹
秋风吹 秋风吹, 白云飘, 飘过山, 飘过桥, 飘上柳树梢, 挂住不动了。 我叫奶奶取下来, 做件暖和的大棉袄。
大海跑得快
我在海滩上玩儿, 只听到:‘喂,让开!’ 回头一看,不得了, 这是一千条腿的大海。 ------他蹦,我跳, 我逃,他追, 大海吐着唾沫, 一个劲儿扑过来。
自然的母题
人类是自然的婴儿,但 儿童比成 人更接近自然,从身心到行为与 大自然都有着一种纯朴天然的联 系。
儿童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
“四多四少”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 环境 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叙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纯真 稚拙 欢愉 变幻 质朴
蝴蝶 豌豆花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 飞进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 花吗? ----郭风
长腿七和短腿八
长腿七的两条腿有七尺长,短腿八的两条腿只有一尺八寸长。 长腿七住在第七村第七街第七号,短腿八主在第八村第八街第八号。 长腿七和短腿八两个人是好朋友。 …… 长腿七从第七村周到第八村只要走七分钟,短腿八从第八村走到第 七村要走八小时。 长腿七请短腿八吃午饭这一天,短腿八在半夜醒来就要出门去赶路。 轮到短腿八请长腿七吃午饭这一天,长腿七要等短腿八煮好八个菜 才出门。 短腿八在长腿七家里吃完了午饭要立刻走,走到晚上八点才到家。 长腿七在短腿八家里吃完了午饭可以一直玩儿,玩儿到晚上七点钟 才回家。 长腿七要弯着膝盖,驼着后背,才进的了短腿八的矮屋子。短腿八 要站在长腿七家的高板凳上,才吃的到高脚桌上的饭菜。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儿童文学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P3)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类。

(P10)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理解: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文学,是基于人类对儿童的爱。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儿童文学,还在于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给予的文化期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两代人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与精神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现实社会对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与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寄予着成人社会(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对未来一代(接受主体是未成年人)文化期待与殷殷希望的专门性文学,其美学取向自然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学之处,这就是“以善为美,这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本质上说,以善为美是为了在人类下一代的心灵做好一个人之为人的打底的工作,是为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工作,是一件涉及“人的目的”的伟大事业。

3.儿童文学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爱的母题(母爱型父爱型);自然的母题;幻想的母题;成长的母题。

(P14-16)4.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体裁: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科幻小说。

儿童小说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

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

(P17-18)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

P19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叶圣陶原创的文学童话《小白船》(1922)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1923)。

P19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的主动性。 新媒介削弱了儿童文学的文学性?
课后思考题
1、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2、简要说说儿童文学审美形态的发展 3、新媒介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 接受对象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作家
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1、独特的精神气质
2、作家对民间故事的改编促进了儿童文学的 由民间传统向创作传统的转变
格林兄弟改编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 茅盾、周作人等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3、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标志着儿童文学从民间
走到现代形态。
三、审美形态的发展
(一)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类型化 1、母题类型化 2、结构类型化 3、人物类型化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 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 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首先是为适应 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 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 可属于此类。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比较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区别
《浪》:是落魄的醉汉/踉跄在海边/呵,那 一片温暖的港湾/能收容漂泊不定的浪子……

绪言和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原理2014

绪言和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原理2014

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 史局限性。 • 积极意义——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其 积极的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 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 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 力。 • 局限与不足——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 相对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 童世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 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儿童文学同其他儿童读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的文 学性: • 一是儿童文学有自己独特的体例,如诗歌、寓言、 童话、小说等; • 二是儿童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正如普列汉 诺夫所言,“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也如高尔基 所言,具有“惊人浮雕般的描写”,他同较多运用 介绍、分析、说明、议论的方法去反映客观世界的 其它儿童读物是有本质不同的; • 三是儿童文学对儿童起作用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 是在审美的过程中认识生活、明辨是非、陶冶性情 、接受教育,而其它儿童读物则靠详实的事实,具 体的说明、科学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严密的论证 来说服教育小读者。
• 优美、规范、准确 • 有美感,符合语言规范。儿童文学在儿
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上有着示范性的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优美规范,准确。
• 5、幻想色彩(童话、科幻小说)
•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想象和幻想是创作思维
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 趣的重要途径。 • 儿童文学具有鲜明的幻想性特征,是由儿童 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 按照体裁特征
童话 寓言 小说 诗歌 散文 戏剧
儿童文学的体裁有自身的特殊性
儿童文学的体裁是极为丰富的
图画书
科学文艺 ……
儿童文学的体裁是不断生长的
如何为儿童文学下一个定义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三 个 层 次
幼年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两 大 门 类
儿童本位
非儿童本位
• 一、三个层次
• (一)幼年文学(幼儿文学),是为3岁至六七岁(幼儿园 阶段)的幼儿服务的文学。——儿歌、幼儿诗、低幼童话故 事等。 • (二)童年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是为6岁至7岁到 11岁至12岁(小学阶段)的儿童服务的文学。——童话、幻 想文学、科学文艺及儿童小说、儿童诗等。 • (三)少年文学是为12岁至13岁到17岁至18岁(中学阶段) 的少年服务的文学。——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散文、 报告文学等。
• 二、两大门类
(一)“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既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少儿读者的接受机能, 也要照顾少年儿童审美趣味的自我选择。 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 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岁至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 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它既是由少年文学、童年文学、 幼年文学三个层次的文学所组成的集合体,又是由“儿童本 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大部类所构 成的整一体。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
《 峨 眉 山 上 的 白 雪 》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 皓皓的月轮从那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 没有西岸的峨眉那样雄壮。
要感受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 •
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引人完善的文学。
“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存在的根本原因和价值所在: 一是为了充分呈现人类社会(成人世界)尊重儿童的权 利与神会地位,充分理解和满足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
界的特殊的精神需求与文学接受图式。
• 二是人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 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 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寄予的文化期待。
在今晚的月光之下, 峨眉想已化成紫烟。
“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 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 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叶圣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三 儿童文学的美学责任
第一章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人文价值与美学责任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 (一)联系:都是成年人为了少年儿童精神生命 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其服 务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 (二)区别: 儿童读物是人类社会专门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 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的适合于他们阅读、接受 的出版物。
小结

无论是“三个层次”还是“两大门类”的文学, 它们都有维护自己独立的创作规律与艺术个性的 权利,都以自身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 美、怡情与平衡心理的作用,通过童话、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与科学文艺等体裁,将少年儿 童引导培育成为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理想的精 神人格、高雅的文学修养、优渥的审美意识的社 会成员为最终目的。
儿童读物分类
1.儿童启蒙读物 2.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 3.科普读物 4.人文历史知识读物 5.儿童图画书和卡通读物 6.文学读物 儿童文学:并不以系统地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 它只是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作品整体的审美 世界中,并诉诸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世界,一般具 有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 二 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一)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 (三)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要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儿时和姐妹兄弟在峨眉 山下望月,有时会顺口 唱出这些儿歌来,那时 侯的快乐,真是天国了!”
——郭沫若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