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后进生个案研究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标题: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及教育对策探析引言:在教育领域中,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后进生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也会对整个班级和学校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一、个案研究:后进生的背景和特点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剖析单个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详细了解后进生的背景、经历和特点,可以更深入地发现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和原因。
在个案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小明作为研究对象,他是一个明显表现出后进生特点的学生。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小明具有以下特点:学习成绩偏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缺乏自信心,学习方法不正确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小明家庭背景一般,家长对学习的监督力度较弱,对小明的学习成绩没有过多的关注。
二、后进生的原因分析通过个案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 学习方法不正确:后进生通常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学习动力不足:后进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容易产生学习的懈怠和厌倦情绪。
3. 学习环境不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不良也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如家长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缺乏对孩子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环境的不良,如教师对后进生的忽视和歧视,缺乏个性化的辅导等。
三、教育对策为了帮助后进生改善学习状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 个性化辅导:针对后进生的特点和问题,教师应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鼓励和支持后进生的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后进生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后进生教育的个案研究

后进生教育的个案研究合肥市枞阳路小学程梅一、个案描述:记得刚接五年级一班时,前班主任就对我说,要多注意一个叫杨斌的学生,是个令人头痛的角色。
果然,一个星期还没过,他已三次没交作业了,我当时很生气,这不是给我下马威吗?一定得治治他这个毛病。
我看课程表上第四节课是体育,气不打一处来,对他说:“体育课别上了,留在教室里补作业。
”转眼,上第四节课了,我准备到教室去看一看,边走脑子里边想像着杨斌奋笔疾书忙着赶作业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一丝得意,看你以后还敢不写作业。
可到了教室,空无一人,透过窗户向下一看,他正和同学玩得起劲呢!这个气呀!我不由得提高了嗓门:“杨斌!”好多学生的目光纷纷向我投来,杨斌也停了下来。
本以为他会非常惭愧害怕,但他竟然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还朝我做了个鬼脸,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我强忍住,厉声道:“你什么时候补完?”“中午一定搞定。
”“说话算数?”我想给他次机会。
“那当然,男子汉大丈夫嘛!一言九鼎!”一点正经样没有。
下午,他真没失言,如期交来了作业。
我想趁机和他谈一谈,但他似乎很烦恼,不太愿意说。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又没完成作业。
问他,则说忘了。
我气极了,“你是学生,写作业是应该的,怎么会忘了呢?”“人无完人嘛!你还不允许我忘记?”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呢?结果一再督促他才补上。
后来又连续好几次没写作业,可无论我怎样批评教育,他不是这个理由就是那个理由,一味的应付。
我真想放弃,但想到这些天他对待班级工作的认真样儿(班中的饮用水都是他换,班级的钥匙一直是他负责,从没出差错),又想到老师的责任,我不得不重新静下心来思考教育的良策。
一天下午,我把他的妈妈约到了学校,交谈中得知她与杨斌的爸爸(没有正式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关系一直很紧张,经常吵架、打闹。
三年前,两人离婚。
杨斌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脾气时好时坏,不仅学习差,而且经常打架,还跟老师顶嘴。
有一次,因为没写作业,英语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半个多学期上课不带书,考试不做卷子。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4篇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4篇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第1篇一、案例说丁萌,我班一女生。
成绩极差,中等智商,性格内向,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
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胆小、多疑,总感觉同学总在说自己坏话,以至于无法专心听课,甚至晚上无法入睡,成绩一落千丈。
害怕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常迟到。
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人际关联欠佳。
群众活动很少参加。
放学回家后,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
二、案例分析小时候,父母离异,爸爸上班,也没有时刻管她,常与奶奶在一齐,,与人交往较少;在上学阶段,由于学业跟不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埋下了心理阴影;整天只能一人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心,父母没有更多的时刻带她到公共场所,参加群众活动,缺少锻炼,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造成此刻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父亲对孩子胆小、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深恶痛绝,常以骂或讽刺方式刺激孩子,教育方式较粗暴,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自卑胆怯的心理。
三、辅导方法1、主动接近丁萌与其交谈,发奋地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联。
加强个别会谈:常与她个别面谈或电话交谈,时刻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透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萌的家庭状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明白,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胆怯的心理加重。
要求家庭多给丁萌温暖,多沟通交流,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忙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刻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尽量抽时刻带孩子参加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让她得到锻炼等。
) 3.与家长沟通思想,与其父亲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关于小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关于小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摘要:后进生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小学后进生的转化便成了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分析其中的成因、综合多种因素和多方力量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笔者深切感受到在处理后进生转化的问题上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小学生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新课标》指出: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笔者发现,不管是在哪所学校、哪个班级,总会有品行不端正、学习习惯差、成绩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被老师们统称为“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便成了每个老师班级工作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后进生转化的本真意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建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乃至社会整体公平机制的前提。
在功利化的教育思想驱使下,很多教育工作者以是否出现成绩的提高作为后进生有无转化成功的依据。
笔者认为后进生转化的本真意义在于认知的唤醒,具有专业素养的教育者用自己的诚心顾及后进生的心理、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达到其自身的改变,并通过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最终达到行为习惯的改变。
二、个案的行动研究1.发现并分析个案问题小川(化名),男,10岁。
该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亲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平时上下学由奶奶接送。
奶奶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
他经常撒谎,欺负弱小,爱打架,也时常在班中发生“顺手牵羊”的事情;在学习上,上课开小差、扰乱课堂秩序,课堂作业拖拉,回家作业时常不做,学习成绩较差;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单一,经常独来独往,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对他充满“敌意”。
2.对后进生个案的干预(1)以诚相待,博得信任。
一次周末的语文作文又差小川一人,我没有去找他质问,或者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翻出他的作业并严厉地质问他没有做作业的原因,一个上午过去了,我只字未提。
吃完饭,我起身拍了拍小川的肩,说:“多吃点,别饿着了。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一、前言 长期以来长期以来,,后进生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的教师,甚至让一些年轻教师感到束手无策。
这对学生健康的、自主的、有活力的成长发展构成了一种伤害、有活力的成长发展构成了一种伤害、一种威胁,一种威胁,一种威胁,尤其是对小学生。
尤其是对小学生。
尤其是对小学生。
本研究采用访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谈法、观察法、观察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对一名小学生后进生进行质的研究,文献法等对一名小学生后进生进行质的研究,文献法等对一名小学生后进生进行质的研究,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出小学生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出小学生后进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相应的转化,并对此进行相应的转化,总结出此类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策略。
二、正文[个案描述]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叫郑天成,他是个借读生,上课经常迟到,听课时注意力分散,甚至不来上课,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同学面前还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气势,看谁不顺眼就会吆喝两句,看谁不顺眼就会吆喝两句,推拉两把。
推拉两把。
推拉两把。
作业也是马虎潦草,作业也是马虎潦草,作业也是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
常有抄袭现象。
常有抄袭现象。
对待对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老师的教育批评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有时甚至充耳不闻,有时甚至充耳不闻,有时甚至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我行我素。
我行我素。
他他好激动,好激动,易怒,易怒,易怒,说他两句就要发脾气。
说他两句就要发脾气。
说他两句就要发脾气。
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是班里一个比较难管的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是班里一个比较难管的学生,学生,而且很可能成为而且很可能成为而且很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害群之马”,影响一部分学生形成不守纪律、影响一部分学生形成不守纪律、冲动闹事、冲动闹事、不服管教的恶劣习惯。
不服管教的恶劣习惯。
[个案分析]1、家庭背景郑天成的父母工作繁忙,学习上帮不上孩子,生活上关心不到孩子。
其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母亲对其溺爱有加,教育上比较软弱,父亲冲动易怒,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后进生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

后进生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Title: A Case Study on Late-Entr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1. 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faced by late-entry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Late-entry students refer to those who begin their primary education later than their peer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immigration, late enrollment, or repeating a grade.2. Background: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late-entry phenomen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experiences of these students to create targeted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 systems.3. Objectives:Outline the goals of the case study, focusing on:- Identifying the academic challenges faced by late-entry stud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by these students in school environments- Examining the role of teacher suppor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late-entry students4. Methodology:Detail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dopted, including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such as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Explain the participant selection process, ensuring a diverse rangeof late-entry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are included.5. Results and Findings:Present the key findings of the study based on a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organized into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Include relevant quotes and anecdotes from the participants to illustrate their experiences.6. Academic Challenges:Discuss the specific academic difficulties faced by late-entry students,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s, gaps in prior knowledge, and catching up with the curriculum.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se challenges on the overall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solutions.7. Social and Emotional Difficulties:Explai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encountered by late-entry students, including feelings of isolation, identity issues, and establishing peer relationships. Explore th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self-esteem, engagement, and overall well-being.8. Teacher Suppor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Highlight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supporting late-entry students, including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fostering a welcom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peer integration. Discus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 outcomes.9. 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findings,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andeducators to better support late-entry students, such as:- Implementing orientation programs to help integrate late-entry students into the school community- Offering additional language support or specialized instruction to address language barriers- Encouraging peer mentoring and buddy systems to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Provi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in meeting the diverse needs of late-entry students.10. Conclusion:Summarize the key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y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nclusive practices and tailored support systems for late-entry student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primary school settings. Note: This is just a suggested outline for a case study on late-entr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actual content may vary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ducted and the findings obtained.。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个体的发展进程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在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中,发展性评价策略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改变、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发展性评价策略在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中的应用。
个案研究对象为小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成绩一直较低,行为上容易冲动和缺乏自控力。
在开始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包括个案记录、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以及学生成绩等方面的数据收集。
这些数据提供了对小明学习和行为问题的深入理解。
评价策略的第一步是为小明设定可衡量的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与小明及其家长进行讨论,并共同制定了一份目标设定档案。
这份档案包括了小明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所需提高的具体目标,以及行为改变方面的目标。
这样的目标设定有助于激发小明的学习动力,使他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接下来,发展性评价策略注重对小明的每一步进展进行可视化记录和分析。
教师结合记录策略,例如学习笔记、进步报告、自主学习记录等,帮助小明将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困难和所学知识做出记录。
同时,教师还为小明提供了反馈和指导,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原因,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学习方面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还注重对小明行为问题的评价。
教师与小明及其家长共同建立了一个行为记录表,包括冲动行为的次数、自控力的发展情况等。
教师通过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为改变提供支持和指导。
评价策略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小明进行自我评价。
在评估过程中,教师为小明提供了机会来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行为问题,并根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估。
教师鼓励小明思考他取得的进步、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这样的自我评价过程有助于小明建立自信心,增强其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主导权。
通过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实施,小明在学习和行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动力也大幅度提高。
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4篇

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4篇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第1篇当班主任,感到头疼的事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而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班主任要管理好几十个人,不使一个人掉队,不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精心的组织的能力,而且要有一颗关心和体贴他们的爱心。
一、案例介绍班中有一个周阳同学,精力过于旺盛。
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
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
该生还经常从家里带来各种玩具,分发给其他孩子,这一切不仅影响该生自己学习,而且还把班级搅得鸡犬不宁。
怎么办呢?于是我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后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
看着他们,我想孩子约束不了自己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就是管不了自己,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孩子改掉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爱惹事,自控力差。
但经我观察,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在有些时候,他却能为班级献爱心,从而分析这孩子本质不坏。
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呢?是不是身体原因。
如果身体原因,就建议他父母带他到医院就医。
如果是心理问题,那我就和父母要互相配合,把问题解决。
我相信,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问题一定能解决。
三、教育方式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1、真情融化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一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
采取三多三少的做法:集体场合多表扬少批评;家长面前多谈进步少告状;个别教育多鼓励少训斥。
做到细微之处投真情,撒向学生都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后进生个案研究
一、个案背景
田青原,男,11岁,本校五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很差,考试成绩在班上总在最后3名里徘徊。
上课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怯懦、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
在学习上常常撒谎,大凡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其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平时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
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残忍的打骂,尤其是在学习的问题上。
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优良的沟通。
二、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他对学习成绩挺在意,可是很懒。
有一次考试,我笑着问他想得多少分,他很忸怩地告诉我是70分。
我告诉他想法很好,做题时要细心点儿。
等我转悠了两圈回来,发现有好几道题他都写错了,我就指指那一道道错题,没想到他最后还做出来了,得了64分。
(平时只有三四十分)在后来的试卷分析中,他拿着试卷笑了。
2、与家长沟通。
通过打电话,婉转的向家长提出希望能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从头的认识,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现在他只要一有空就会辅导孩子功课,并且还经常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
3、及时表扬
在家长的督促下,他的作业进步很大,有一次家庭作业全班同学做的都不是很好,但他得了个一百加星。
利用这个机会,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让他自己把作业展示给同学们看。
那进步的怡悦,灿烂的笑容给我和全班同学都留下深刻印象。
在一次升旗仪式后,我给了他成长记录卡,上面写着:
最近你的进步可大啦,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字也写得很漂亮,看到作业本上璀璨的五角星,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吧!你能用自己的行动展示自己的风采,我为你高兴。
相信自己吧,在以后的学习中请大胆举起你的小手,我和同学们会一起为你加油的!拿到记录卡的第二天,他还真举手了。
三、个案思考:
1、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松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挚的指导和帮助,爱是可以完成一个转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
孩子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好的环境中更简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康健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进步。
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强大。
环境是改变一个孩子的严重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康健、温馨的环境。
才有可能使孩子走向康健的成长之路。
后进生是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被老师、家长揪心、担忧的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孤独、自卑、焦灼、多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
但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愿望比大凡学生更加剧烈。
在经过了半年的辅导以后,我欣慰的看到田青原一步步艰辛又执着的成长步伐。
其中有胜利的怡悦,也有反复的狐疑。
看着他在群体中欢愉的欢笑,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希望他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在社交上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