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故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
一年级人民币数学小故事

一年级人民币数学小故事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趣的人民币数学题目。
小明手里有三张人民币,一张5元,一张1元,一张2元。
小红手里有两张人民币,一张5元,一张2元。
请问小明和小红手里共有多少元钱?
同学们开始认真算起来,小明的三张人民币加起来是5+1+2=8元,小红的两张人民币加起来是5+2=7元。
所以小明和小红手里共有
8+7=15元钱。
但是,老师又出了一道有点难度的题目:如果小明和小红各有
10张人民币,面额分别是1元、2元和5元,他们手里共有多少元钱呢?
同学们一时间有些懵,但是很快就有聪明的同学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每种面额的人民币单独算,再把总数加起来。
于是,他们开始认真计算起来。
小明手里有3张1元、3张2元和4张5元,共计3+6+20=29元;小红手里有3张1元、4张2元和3张5元,共计3+8+15=26元。
所以小明和小红手里共有29+26=55元钱。
同学们算完后,都觉得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更加熟悉了人民币的面额和计算方法。
- 1 -。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教案)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除了对知识点的回顾,还可以增加一些课堂小结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逛商场或超市时,有没有见过100元、50元这样的大面额人民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面额人民币的奥秘。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让我觉得,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有些学生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辨识和使用仍然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这一环节的讲解可能还不够细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100元、50元、20元等大面额人民币的样式及面值;
(2)学会使用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举例:
-学生需掌握100元、50元、20元纸币的图案、颜色及面值;
-学生能通过购物场景,运用大面额人民币进行计算,如计算购买衣服所需的总金额;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这一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思考。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课件PPT
探索新知
(二)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5 10
1张20元可以换 可以怎样想? 你是怎么想的? 几张1元呢?
1张几元就可以 也可以用加法: 1元。 10个1换几张 连加等于 10。 10个1是10 ,所以一张 1张 20元可以 我用的是加法: 10元可以换 10张1元。 换 20 1+ 1+ 1 + 1+ 1= 5 。
课件PPT
智慧园
你知道这条鱼 多少钱吗?
5元
10元 这条鱼15元。
课件PPT
智慧园
猪肉20元
鸡肉50元 你知道妈妈是怎样付 钱的吗?
螃蟹100元
课件PPT
智慧园
3元 我付 , 应找回多少钱?
5-3 = 2(元)
课件PPT
智慧园
一个
5角钱。 买 我付1元钱,够吗?
5角+5角=10角=1元
课件PPT
(二)
填一填
1元=(10)角 1角=(10)分
30角=( 3 )元
5角=(50)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PPT
探索新知
(一)认识大面额元币(5元~100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你认识这些 人民币吗?
100 元
这些人民币的 单位都是元。
课件PPT
课件PPT
课件PPT
探索新知
(二)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2 5
1张几十元就可 以换几张10元。
怎样想这两道题呢? 2个10是20,所以一张 20元可以换2张10元。
5个10是50,所以一张 50元可以换5张10元。
课件PPT
探索新知
(二)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钞票风波

【五年级】钞票风波春风得意的一天,小明背着书包,匆匆赶着去上学。
突然,他看到地上有一张钞票,他高兴地捡起来,一看是一张一百元的大钞。
小明心想着这可是一百元呢,得好好保管。
就把它收好放在钱包里。
放学后,小明回到家,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捡到一张一百元的大钞了!”妈妈笑着说:“真的吗?那是你的福气啊,要好好珍惜。
”小明高兴地点头,决定把这张大钞存到储蓄罐里,等着长大后再用。
可是,就在第二天,小明在学校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校园里到处都是一百元的大钞,小朋友们都在捡钱。
有的小朋友脸上喜笑颜开,捡到了好几张;还有的小朋友则沮丧万分,一个大擦把自己抓得混身都是,到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捡到……原来,昨天的大风把一家银行的钞票箱给吹坏了,一大笔钞票被风吹得到处都是。
小明越想越心疼,他拿出了昨天捡到的大钞,仔细一看,才发现连号码全都一样。
小明和妈妈担心起来,果然是这些大钞都是银行那家银行的。
于是妈妈建议小明马上把这笔钱送回银行去。
小明马上撇下书包,和妈妈一起跑到了银行。
告诉工作人员了银行的事,工作人员听了小明的话,笑了笑说:“这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正在进行钞票回收工作,目前大部分已经找回了。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诚实,这笔钱我们会给你发一个奖励。
”小明高兴地接过奖励,心里感到很自豪,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这件事情让小明学到了很多,他明白诚实对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也让他感到了信念的力量,只要做正确的事情,就会有美好的回报。
小明决定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信念和诚实的人。
《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课件

(付钱方法不唯一)ຫໍສະໝຸດ 2 填一填 ( 33 )元
( 50 )元
3 换一换 1张 1张
1张 1张
能换__5__张 能换_1_0__张 能换__5__张 能换__2__张
__4__张
和__3__张
能换1张
(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付钱时,先付1张面额与所需钱数较为接近的 人民币,再付剩下的钱,张数越少,越简单。
《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在具体的购物情境 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买衣服要用到大面额的钱。
大面额人民币包括100元、50元、20元和10元。
认一认
人民币上面的数1是0多0少元,面值就是多少元。
认一认
50 元
认一认
20 元
认一认
10 元
认一认
=
+
认一认
=
认一认
=
认一认
=
认一认
=
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T恤衫,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 说一说
(1)(答案不唯一)可以付4张10元和8张1元。 (2)15+45=60(元) 可以付1张50元和1张10元。
认识人民币课前小故事

认识人民币课前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购物中心买东西。
他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玩具、零食、书籍等等。
小明想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但是他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钱。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于是,小明开始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他了解到人民币有不同的面值,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他还学习了如何识别真假人民币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开始使用他学到的人民币知识去购物。
他学会了计算价格,并使用正确的面额来支付。
他也学会了找零钱,并了解了不同面额之间的换算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变得越来越擅长使用人民币。
他能够自信地识别真假人民币,并使用正确的面额来支付。
他还学会了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人民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的价值,并自信地使用它来购物。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教学文案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
小升初数学是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的科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大面额人民币的数学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都答对。
在商场买东西付款时,掏出一张大面额人民币,营业员常会客客气气问一声:“请问,你有零钱吗?”所以在出门购物之前,最好准备些零钱。
下面是一道关于准备零钱的问题。
有9张人民币,其中一角币1张,二角币1张,五角币1张,一元币4张,五元币2张。
用这些纸币任意付款,可以付出的不同数额的款子共有多少种?
用4张一元币和2张五元币可付出从0元到14元共15种不同的元数。
用1张一角币、1张2角币和1张五角币可以付出0角、1角、2角、3角、5角、6角、7角、8角共8种不同的角数。
元数和角数的组合,共有
15×8=120(种)。
但是在付款时,“付0元0角”就是没有给钱,这种情形应该除外。
120-1=119(种),
因而共能付出119种不同数额的款子。
在以上解题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0元”,把原来需要讨论各种可能情形的问题变得可用统一方法处理。
人民币上的人物故事

原 则批 准 的 第 四套 人 民 币 彩 色 设 计稿 里催 生 了大面 额人 民币 。
10元 画 什 么 ,让 设 计 小 组 绞 尽 0 脑 汁 。 组 成 员 周 令 钊 说 , 庆 节 小 国
人 民币上 的低 调 州长
18 9 0版壹角人 民币上左边的 苗族人物 王德安 ,上世纪 5 0年代 曾任 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 , 后在贵
新 中国成立 5 0周年发行的第 五套人 民币 , 最大特点就是票面人 物全改成 了毛泽东。 北京 印钞厂 内 部人士称 , 第五套百元 币曾考虑选
用历史 人物 , 孔子 、 白 、 飞 、 如 李 岳
苏 老师 现在很 幸福
贰 角 人 民 币 上 右 边 的 一 位 姑
李时珍等。 但考虑到这些人物的头 像不利 于防伪 , 因为 “ 百姓对钞 老
阳、 桂林 、 古族 、 蒙 回族地 区 , 沿途
Hale Waihona Puke 像会上人 民币 , 因此她很精 心地 梳
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的苏春熙
了头 发 , 了个 朝 下 的 领结 。 系
第 四套人 民币是至今筹 划设 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 民币。 当时协
李 白、 飞差 点上 了人 民 币 岳
在 17 9 9年 l 2月 2 日国务 院 0
助 周恩来主持 经济工 作 的李 先念
曾批示 :应准备一套新版人 民币 , “ 设计 图景要多 反映些生 产关 系方 面 的题材 , 克服第三套人民币生产
史
浮
◎ 程 敏 山
我 国发 行 了 5套 人 民 币 , 人 从
票上的人物越 熟悉 越好 ,选 来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故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趣味数学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故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在商场买东西付款时,掏出一张大面额人民币,营业员常会客客气气问一声:请问,你有零钱吗?所以在出门购物之前,最好准备些零钱。
下面是一道关于准备零钱的问题。
有9张人民币,其中一角币1张,二角币1张,五角币1张,一元币4张,五元币2张。
用这些纸币任意付款,可以付出的不同数额的款子共有多少种?
用4张一元币和2张五元币可付出从0元到14元共15种不同的元数。
用1张一角币、1张2角币和1张五角币可以付出0角、1角、2角、3角、5角、6角、7角、8角共8种不同的角数。
元数和角数的组合,共有
158=120(种)。
但是在付款时,付0元0角就是没有给钱,这种情形应该除外。
120-1=119(种),
因而共能付出119种不同数额的款子。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在以上解题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0元,把原来需要讨论各种可能情形的问题变得可用统一方法处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
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故事:一张大面额人民币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