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自然资源梗概》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 精通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3. 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4. 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利用价值较高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依据来源和形态的不同,自然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多种类型。
二、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1. 生物资源:我国的生物资源分外丰富,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其中,我国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和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2.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煤炭、石油、自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等。
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南部地区。
3.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地区缺水严峻。
4.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宽广,但耕地资源有限,需加强保卫和合理利用。
5. 气候资源:我国气候资源多样,有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不同气候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和生产活动。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需加强资源保卫和合理利用。
2. 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采恐吓着人类的生存和进步,需要进行水资源保卫和管理。
3.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保卫和恢复工作。
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2.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保障人类长期生存和进步的重要保障,需要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 调查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制作相关图表或报告;3. 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 总结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撰写一篇关于自然资源的文章或报告。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导学案使用人:_____ 初三___班主备:审核_ 备课5月28日上课5月日学习目标:见中考辅导书第57页重点、难点:考点梳理,插缺补漏学法指导:运用数据、资料,结合读图,教材分析总结。
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5---10分钟).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主要类型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布匹 B.煤炭 C.钢材 D.水泥2.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________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资源。
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土地资源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
1.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利用状况,可将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农业用地,_______为非农业用地。
2.(1)我国耕地、林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我国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重最大。
比例。
3.(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部。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地区。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部_____地区。
(4)不利于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这些类型多分布于我国的______部。
(5)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地开发历史长短不同B.受光热、水、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C.各地的人口密度不同D.各地的生产方式不同(5)连线耕地高原季风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山地林地平原非季风区干旱区半干旱区丘陵草地盆地(6)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导学案第三章自然资源概况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森林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定义。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灵活运用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风险教育。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1—63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一、概念1.什么是自然资源呢?矿产是存在于_ __能为人类提供褔利的_ ___。
二、特征1.天然资源的概念不是的。
2.森林资源的数量是的,但又是的。
3.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
4.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
5.某些自然资源的总量趋向于越来越。
三、种类1、自然资源主要主要包括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2.按照自然资源何时能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和。
3. 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如资源、资源、资源和资源等。
4. 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减少,在相当长的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合作探究】一、下列一般而言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A天然宝石 B煤油 C羊毛衫 D东北虎 E沼泽 F森林 G阳光 H闪电 I水泥 J水稻 K河流水 L皮革归类(填字母):矿产资源___ __ 土地资源__ _ __生物资源___ __ 水资源_ 气候资源__ 可再生资源___ ______.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展示提升】1.图片中,B、D产品主要由哪些自然资源制造而成?B:资源, D:资源2.材料一中,物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和(填字母)3.如果对制造A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你认为会出现哪些后果?(至少两点)二、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节约资源出力。
请举例(至少三例)说明你是如何为节约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资源等。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1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水能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一、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资源占有量______,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_____和______的现象严重。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的_____、____及_____,北方以_____为主,南方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_____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_____、______的高原、山地及_________。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水土流失;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导致的沙漠化;__________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5、对策: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加强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中国自然资源导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主备人:张瑞芳主审:高二地理组【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通过讨论归纳出,我国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水资源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概况1、含义:直接来自自然界;能被人类所利用2、分类:可再生资源:资源、水资源、资源、生物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特征:1)总量,种类2)人均资源占有量3)由于利用、管理不善,自然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二、土地资源1、土地主要利用类型:、林地、、交通建设用地滩涂、沼泽、沙漠、戈壁、石山等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A___ _ _,B___ __,分布在_____ _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C_____ _: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_______ _地区及青藏高原。
(3)D___ __ :分布在______ 、____ __交通不便的深山及的山地。
3、我国土地资源现状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3)各类土地比例不合理,土地资源不足;【合作探究1】结合下图并分组讨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三、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的类型(1)海洋水:97%(2)陆上淡水:2.5% 冰川、深层地下水:98%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0.3%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空间分布,表现为,;(3)时间分配不均,表现为多,少,年际变化大;(4)水资源与的分布不匹配【合作探究2】分组讨论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有哪些?【当堂检测】1、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A、大兴安岭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下列地区中,严重缺水的是:()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3、我国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6、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季风区B.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C.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地D.半湿润地区7、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8、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说明我国北方土地存在严重的现象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9、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0、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B.多在平原区打井大力开采地下水C.兴修水库拦蓄洪水D.采用喷灌和滴灌方法节约用水11、调节水资源地区间不均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B.兴修水利C.注意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12、华北平原发展经济的限制性条件是()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1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主要是解决下列哪个地区缺水问题 ( )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西南地区1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 ( )A 解决我国江水季节分配不均B 解决东北平原的淡水缺乏问题C 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D 南水北调即把珠江水调到我国北方地区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八年级地理(上)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班别:姓名:撰稿人:审核人:审批人:目标: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能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重难点:区分自然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掌握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
基础在线:一、阅读课本62页至63页“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内容,明确:1.什么是自然资源?(62页1段)2.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62页2段)3.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分别怎么去使用?(63页)①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②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都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阅读64页至65页内容,明确:1.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64页1段)2. 和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保障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能力提升:1.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可再生资源有:理由:非可再生资源有:理由:它们用一些就,形成过程相当,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
2.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课本64页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当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的资源。
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要科学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持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和使用,加强综合利用,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总结归纳自可再生资含义:对人类活动的资源然源与非可分类:资源和资源资再生资源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资源源珍惜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基特征:总量,种类;本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世界平均水平特征形势: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达标检测:1.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A.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B.我们所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C.我们家的冰箱、电视机等用的电都是利用水资源生产的D.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有明显的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A.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B.我国的人口众多C.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D.我国人口的总量与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吻合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气候资源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铁矿石B.石油C.森林D.铜矿②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6.阅读64页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学案1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2、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3、根据各类资源分布图,分析说明该类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一、矿产资源(一)煤炭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南方除省外,几乎没有大煤矿分布。
其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海上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和南海海域。
快速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剧增,我国已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三)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四)非能源矿非能源矿包括:)有色金属矿:(储量少)(3)贵重金属矿:、银等;(4)稀有金属矿:稀土矿,分布于内蒙古的(储量世界第一);(5)非金属矿:、钾盐、菱镁矿、石棉、石墨等。
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种类;②分布广泛,相对;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④人均占有量,浪费严重,利用率低;⑤日渐枯竭。
二、其他能源资源1、风能思考:归纳我国风能较丰富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这些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例: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
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_ _、__等地区(填出二个省级行政单位)为风能资源丰富区。
从整体上看,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_。
(2)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乙省工业、经济发达,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可减少大气中的_危害。
(4)试从资源、经济两角度,分析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
(5)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2、太阳能思考:找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和最贫乏地区分别在哪里,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3、地热能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岩浆运动、火山、活动等密切相关。
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的,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自然资源及主要类型,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学习难点】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学习提要】1、自主学习:(1)中,对人类活动有的土地、阳光、水、水能等。
(2)自然资源分为资源和资源。
2、合作学习:(1) 区别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土地(2)湘江的水为什么流也流不完?(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4)根据64页的资料说说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什么?丰富,人均。
(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更加突出。
讨论从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呢?3、【课堂调查】垃圾分类投放了吗?【请你参与】请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学习小结】请你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吧!【课堂检测】1、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 节约利用,综合利用B. 寻找新的代替品C. 保护和促进更新D. 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2、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 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B. 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C. 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D. 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3、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4、阅读有关“鄂西北与贫困同行”的一段材料,回答:没有树的地方就是谭山镇。
所有的山上都没有树,稍微低一点的山都被开荒了,用石头垒起来的梯田,一层层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那情景就是一个“农业学大寨”时代“人定胜天”的绝佳版本!持续的干旱,那些依山而建的梯田,不仅没有庄稼,而且连杂草都鲜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后记
1.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
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
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
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