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合集下载

班主任工作艺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班主任工作艺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班主任工作艺术:批评的艺术与技巧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因此,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惩罚。

但教师在批评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

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

本文试以自己的带班经验,浅析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技巧。

一、批评要及时对于学生实施惩罚的批评,应体现及时性原则,即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批评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发现学生有损坏公物现象,要及时指出其错误和危害,而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来批评惩罚他。

二、批评要情感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满怀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

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

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三、批评要寓讲故事、打比方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存在。

老师对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作、言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听小树苗哭泣。

“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

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

教师对学生批评艺术[论文]

教师对学生批评艺术[论文]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艺术教师学生批评艺术一、寻找最佳切入点批评的最佳时机是否到来,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

学生正在犯错误,或者刚刚犯过错误,内心都不会平静,甚至是怨气,这时教师不妨先“避其锋芒”,暂时不予以“追究”,待到学生内心平静时,教师再视其所犯错误的具体情节,或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或给予必要的“惩罚”。

教师批评学生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

一般而言,早晨不要轻易批评学生。

因为早晨是一天开始,如果此时批评学生,可能会影响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一天的情绪,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二、寻找最佳场合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一般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

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较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而自尊心又较强,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批评,遭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失去自信,或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因此,教师批评学生应当尽量选择在人少的地方,以利于师生之间倾心交谈,坦诚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此外,老师批评学生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课上问题不当场批评;(2)细小问题不当众批评;(3)家长在场不批评。

三、教师批评要得当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

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主动放下老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师生关系也由紧张变得融洽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批评学生要先肯定其优点教师要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工作。

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五、批评学生的方式应因人而异教师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 关键词 】 班主任 ; 批评艺术; 宽容; 理解 【 中图分类号 】,3 . C 51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0 1— 18 2 l ) 1— 0 2— 2 10 4 2 ( oo 1 0 2 0
教 师 对 学 生 必须 怀 着 爱 心 , 有 理 解 , 出 的 话 才 具 有 好 的教 育 含 说
要 应 平 等 友 好 地 对 待 学 生 , 能 以 高 人 一 等 的 态 度 。 长 式 的 作 风 粗 暴 生 的 批 评 , 注 意语 言 的运 用 。 不 家
地对待学生 , 罚 、 斥 、 骂 、 刺都 会极 大地伤 害学生 的 自尊心 。 体 训 辱 讽
而 且 , 评 应 注 重给 学 生 “ 批 良性 刺 激 ” 。讽 刺 、 苦 、 挖 整学 生 都是 批
21 0 0年 1 1月
新 教 师 教 学
Ne Te c rTe c n w a he a hig
No e v mbe , 01 r 2 0
N0. 11
第 1 1期
浅 谈 班 主 任 工 作 中 的 批 评 艺 术
潘立权
( 西 防城 港 市 防城 区 那 良中 学 , 西 , 广 广 防港 ,30 9 5 82 )
我 可 …‘ ” 就 的可 信 赖 的 朋 友 。 这 样 , 师 才 能找 到适 合 学 生个 性 特 点 的 教 育 途 径 父 , 已 经 学 够 了 , 以独 闯 天 下 了 。 什 么 叫 够 了 ? 师 父 问 。 “ 是 老
和方法 , 当师 生 关 系 达 到 这 种 程 度 时 , 生 向 上 进 取 就 有 了 无 穷 的 动 满 了 , 不 下 了 。 徒 弟 答 。 “ 么 你 装 一 大 碗 石 子 来 。 徒 弟 照 办 。 学 装 ” 那 ”

班主任批评学生艺术论文

班主任批评学生艺术论文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探析【摘要】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师如何进行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并能在日后的行为规范中自觉遵守纪律、不断改正自身的缺点,与教师的批评艺术是有很大关系的。

本文拟就教师如何提高批评学生的艺术,让学生心服口服,并能自觉改正错误谈点本人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鼓励;提醒;沉默;谴责谁都知道这两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对这两句名言的体会恐怕更深刻一些吧!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

孰能无过?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又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

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寒风和阳光比赛,看谁有办法脱去路上行人身上的皮大衣。

寒风的办法是吹出刺骨的冷风,可风越大,那人把大衣裹的越紧;阳光的办法是把温暖撒向大地,使冰冷的空间变成热烘烘的世界。

只见行人一会儿就热的满头大汗,不得不把皮大衣脱去。

温和的阳光终于赢了比赛。

可见,温和阳光式的,掏心掏肺的、语重心长的善意批评就是成功的教育艺术。

人们是明知药苦的。

可人们有病都去找医生开药,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思想医生、学术医生、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找我们治病,这就需要我们“批评”艺术的高明了。

批评艺术是无穷无尽的,这几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

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鼓励——巧妙的批评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

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

教师批评的艺术(精选多篇)

教师批评的艺术(精选多篇)

教师批评的艺术(精选多篇)第一篇:论教师的批评艺术论教师的批评艺术批评是教师对学生某种思想和行为的否定,其目的是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致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中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实施批评教育时,要讲究策略,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动不动就对学生发火。

否则,尽管教师出于好心,学生也难以接受,甚至公开与教师对抗,结果事与愿违。

所以批评要讲究艺术。

一、批评要因人而异学生的性格各异,且家庭出身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因此批评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首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感情易冲动,自制力比较差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教师的批评要以柔克刚,碰到问题要冷静,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冷处理”为好。

对灵活多变,见异思迁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热处理”,否则学生往往会很快找出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

对于沉着稳重,善于忍耐,反应迟缓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足够的反省的时间,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对于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的学生,教师最好不要在公开的场合批评他们,应耐心细致地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要对学生 1 造成心理负担。

其次,针对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应采取不同方法,以不同的内容为突破口,促进其思想转化。

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应从学生体谅家长生活的艰辛,供应自己上学不易为突破口,使学生认识到,如不好好学习,怎能对得起家长。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应教育他们不要有“养尊处优”的依赖思想,对他们进行传统教育,使其思想转化,并结合当前形势,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使他们逐步做到自立、自强。

对班级中的学生干部,要维护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不要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一般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对班级中经常犯纪律的“团伙”,要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人物”进行严厉批评,对“次要人物”进行耐心教育,达到严惩一个,影响一片,教育全班的目的。

二、批评要因事而异学生在校学习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分清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

班主任批评讲“艺术”

班主任批评讲“艺术”
班主任批评讲“ 术" 艺
河 南省 三 门峡 市 外 国语 小 学 卫 彩 霞
教育部近 日印发的《 中小学班 主任 工作规定 》 十六条 第 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 的权利 :班主任在 日常教育教学管理 “ 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 行批评 教育 的权 利。 此规定 一 ” 出 , 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争议。我认 为 , 立 教育部 的这一 规定是给班主任增加 了一份责任 , 那就是敢 于批评 、 认真 教育 好学生 ; 是给班主任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 那就是 善 于批评 、 认 真探索批评 的艺术 。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点 、 错误在所难免 , 关键是教师要 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长期 以来, 一些教师批评教育学生 , 往往 习惯于把学生“ ” 请 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 , 教师端坐椅上 , 一 条两款地指出其“ 罪行 ”并责令限期改正。此类审判式 的批评 , , 教师伤肝损气 , 大多劳而无功; 学生抵触 、 赌气 , 收效甚微。如今 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独生子女 , 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教师能理解他、 关心他、 尊重他。 教师尊重学生的 自尊心 , 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人格 的肯定和敬重,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利 , 使他们 能够在一种民主、 和 谐的气氛中学习生活, 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 曲同工之 效。这一 点教 育家 陶行知先生是最好 的榜样 : 课 间休息 时间, 陶行 知在操 场上 突然看 到一个 小学 生拿 泥块追打 同学 。他上前制 止了该 同学 , 并且告诉 他放 学后 去
二 、 重 学生 。 教师 最重 要 的职 业 行为 尊 是
自尊心人皆有之 。陶行知先生批评教育学生王友 , 充分体现 了他尊重学生这一重要的职业行为。见到学生违反纪律, 他没有 马上训斥, 使之当众出丑 , 无地 自容。而是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和他 进 行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友 好 的谈 话 。 陶先 生 又 拿 出第 二 块糖 果 送 给 王 友 时所 说 的话 , 心 灵 的 沟 通 ,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一 种 理 解 与尊 重 。 是 是 尊重学生,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 这是对教育爱提出的最 基本的、 最重要 的要求。只有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关系融洽、 气 氛和谐的时候教育才能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主任批评学生时,就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其实这根本就适得其反。这次犯错误是因为这件事,与以前的事根本无关,与学生这个人的品德也没关系,可我们班主任硬是要把它提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你这个班主任不喜欢他,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是在报复他以前所犯的错误,那么,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我就是要多惹事生非,看你老师能耐我何?所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在批评学生时,要多留个心眼,只对其事而不对人。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批评的核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列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一、掌握事实是批评的首要前提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也会心服口服。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文档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文档

浅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批评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成功的批评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抑制、停止和矫正其错误的言行。

但如若批评不当,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

因此,班主任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时,要讲究一些批评的艺术。

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下面谈几点体会和做法,以求共同探讨。

一、要端正批评的态度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其错误,扬长避短,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奋发向上,而不是图报复泄私愤,也不是故意找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让其在同学面前丢人现眼。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始终抱着一种诚恳、正直、与人为善和关心爱护的态度,要有强烈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的思想感,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冷嘲热讽,横加指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要掌握语言批评的技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下这种或那种过失的。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年小幼稚和鲁莽失误。

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一般应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帮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根源,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报以期待的信任,让学生在老师的批评中领悟出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努力做到多克制,少发泄,多商量,少强制,多宽容,少指责。

切忌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了一些过于偏激的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形成了对立面。

学生不但不听教师的教育,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了。

因此,班主任的批评应该是理直气和、严中有爱。

另外,还要学会微笑批评,让批评的意图包含在和颜悦色之中。

三、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批评学生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一个班集体往往有好几十个学生组成,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等各不相同,因而,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其所犯的错误,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批评要注意情绪。就是说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选择教师和学生情绪都合适的状态。众所周知,一个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是难以细心、耐心地做好一件事的。因此,教师批评学生这种细致的思想工作更需要适当的情绪,脾气火暴的时候不行,不能深思熟虑;心情烦躁是不行,不能细致而耐心地分析错误。同样的道理,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心情都不能平静,有的学生余怒未消,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而且对旁人的说教有一种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则惴惴不安,担心教师的批评;还有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嘴巴上就是不承认。所以不是当天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到第二天。只需说句“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自己的不妥之处,明天咱们在再好好聊聊”。到时,学生和老师都冷静了,烦躁情绪、抵触情绪没有了,问题也容易解决了。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毫无疑问,班主任对学生应该是以表扬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进行批评惩罚,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批评惩罚不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批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相融而生。然而,直接严厉的批评,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适得其反。倘若在对学生运用批评手段时我们注重批评的艺术,尽量不采用简单粗暴的语调训斥学生,而是换种方式来代替直截的批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求教师能结合师生当时的心理状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批评的艺术”要适时、适度、适情、适势。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须记住:你是在教育学生,而不是在发泄私愤。你在叫喊前,要先忍耐几秒。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要发出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对话。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它涉及到方法、态度、动机等许多问题,以及批评背后的责任心、事业心等。批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琢磨、探讨。
第四,批评要注意分寸。在教育批评中,要力求点到即止,把握分寸。学生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并有清醒的认识和改过的决心与行动的,在处理上要宽容,要为他的过去找理由:是年龄特征有关呢?还是出于好奇、好动?或出于兴趣?或出于无意?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在一次新课的教学中,我的课已经进行了十分钟,而且讲得正浓,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声高叫“OK!” 在课堂里的一角有一个身影拍掌而起,同学们随即把头转过去,原来是黄某。我随即走过去,示意他下课来找我,又继续讲课了。放学后,他向我交待了这件事的经过:上节课,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难题,同学们都在比赛,看谁能先做出来,在上课时,他突然找到了该题的解题方案,于是因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而犯了大错。说完后他低下了头,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了他的学习干劲和钻研精神。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却自责地说:“老师,我不该在你上课的时候做其它题目,更不该忘乎所以,高声叫喊的。”这种既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又能对老师的原谅产生一种负疚感的,从而不断鞭策自己的批评,不是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教育效果更好吗?
第二,批评要注意语言。批评是一种社会性评价,评价的根据是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在语言上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即要准确地表达学生错误事实和问题的性质,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另外,批评学生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每个老师批评学生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正确的,但有时候出现“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其原因在于教师经常无意之中把“良言”说成“恶语”。实践证明,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在语言表达上采取以表扬代替批评,以建议代替命令的曲线批评方式。这样,不但能促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且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批评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一方面批评用以警醒学生;另一方面,批评又必须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真正的伤害。此外,批评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批评要注意场合。就是说教师批评学生要选叫到办公室里进行批评。学生一进办公室,在心理上与老师间就会筑起一道墙。如果办公室里再多几个人,学生会更尴尬,戒备心理会更强。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公共场合指出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是。因为,当众揭学生的短处,会使学生无地自容,抬不起头,产生逆反心理,不接受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