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方言歌谣
幼儿童谣顺口溜教案

幼儿童谣顺口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谣,学会朗读、背诵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什么是谣,学会朗读、背诵谣。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准备:1. 谣的故事情节和歌词。
2. 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谣的音乐,让幼儿听一听,然后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这是谣!”然后老师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谣,让幼儿对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谣的歌词(15分钟)。
老师将谣的歌词分段教给幼儿,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背诵。
然后老师可以用手拍节奏,让幼儿跟着节奏朗读、背诵。
3. 分组排练(20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学的谣的歌词,自行编排动作和表演,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排练。
4. 小组表演(20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编排的动作和表演,其他小组的幼儿可以观看并鼓掌加油。
5. 整合表演(10分钟)。
将所有小组的表演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谣表演,让所有幼儿一起参与。
6. 总结(5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什么是谣,学会了朗读、背诵谣,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精神。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表演动作不够统一、节奏感不够好等。
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培养,让他们在表演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多加练习,让他们在朗读、背诵谣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幼儿园方言教案

幼儿园方言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当今社会,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幼儿园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接触和了解方言,不仅能丰富他们的语言体验,还能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本地方言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2、培养幼儿对方言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用方言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幼儿听懂简单的方言词汇和句子。
(2)鼓励幼儿尝试用方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难点(1)如何让幼儿在普通话环境中积极接受和参与方言学习。
(2)如何纠正幼儿在方言发音上的错误,同时避免混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方言。
2、情境教学法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方言的魅力。
3、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方言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1、收集本地方言的儿歌、故事、童谣等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一些与方言相关的图片、卡片,如地方特色美食、景点等。
3、制作方言词汇和句子的卡片。
六、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播放一段本地方言的儿歌或童谣,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是否听过这样的语言,引导他们思考这是什么语言。
2、认识方言(1)展示一些本地方言的图片和卡片,如“馍馍”(馒头)、“谝闲传”(聊天)等,用普通话解释其含义,然后教幼儿用方言发音。
(2)通过简单的对话,让幼儿感受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宝宝,你今个晌午想吃撒?”3、学习方言词汇和句子(1)出示方言词汇和句子的卡片,逐一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发音。
(2)让幼儿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
(3)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词语接龙”“我说你猜”等,巩固幼儿对方言词汇和句子的记忆。
4、情境表演(1)创设一个购物、做客等生活情境,让幼儿分组用方言进行表演。
小班闽南童谣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教案【篇一:闽南童谣100首(最新最全)】闽南语童谣100首西北雨直直落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
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揣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鷥來趕路。
搬山嶺過溪河,找無岫跋一倒,日頭暗卜怎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瘦丑仔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乌头仔车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
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新年歌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登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摇囝歌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也欲食,也欲卖。
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天乌乌,欲落雨,鲫仔鱼,欲娶某,鱼担灯,虾拍鼓,水鸡扛轿大腹肚,田螺举旗叫艰苦。
十二生肖相歌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
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
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
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
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
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西北雨西北雨,直直落。
鲫仔鱼,欲娶某。
鮕代兄,拍锣鼓。
媒人婆,土虱嫂。
日头暗,寻无路。
赶紧来,火金姑。
做好心,来照路。
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
白鹭鸶,来赶路。
翻山岭,过溪河。
寻无巢,跋一倒。
日头暗,欲怎好。
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来带路。
西北雨,直直落。
坐牛车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
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abcd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扭耳仔,十拾起,来啊!来啊,放鸡鸭,鸡仔鸭仔,走相拍。
点仔点点仔点水缸,啥物人仔放屁烂尻川,点仔点茶瓯,啥物人仔下暗欲来阮兜,点仔点茶鼓,啥物人仔下暗欲娶某,点仔点茶叮当,啥物人仔下暗欲嫁翁,点仔点铅笔,啥物人仔欲做白贼七,点仔点滚水,啥物人仔就去做鬼。
语言活动互动儿歌教案小班

语言活动互动儿歌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歌曲学习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 能够通过歌曲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能够通过歌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中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2. 通过歌曲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CD或者音响设备。
2. 教师准备歌曲歌词和相关图片。
3. 教师准备一些与歌曲相关的小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歌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歌曲的主题有所了解。
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习歌曲教师可以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小道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3. 活动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歌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歌曲中学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歌曲,或者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使用歌曲中的语言。
4. 总结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歌曲学习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歌曲中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歌曲学习中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唱歌,共同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复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歌曲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还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歌曲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歌曲活动在小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言童谣大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优秀童谣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优秀童谣,引导全园儿童广为传唱,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孩子在传唱优秀童谣中陶冶情操,快乐成长,做有道德的人。
活动时间:2019年5月15日
活动地点:三楼艺术天地
活动形式:班级先进行海选,再全园进行总决赛
参加对象:每班推选1~3名幼儿参加
活动内容:
1、幼儿自己准备一则家乡的方言童谣。
2、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完整的进行诵读。
3、表现形式不限,童谣内容题材积极向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奖项设置:一等奖2% 二等奖3% 三等奖5%
裁判:陈婷婷、张晓青、唐文彬、高黎煌
评分细则:
1、掌握程度:熟练背记、诵读流畅;
2、精神面貌:自然大方、有序有礼、精神饱满、衣着得体;
3、朗诵能力:运用方言、吐字清晰、节奏韵律明显;
4、艺术处理:感情充沛、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附:“最美乡音”幼儿园方言童谣大赛评分表
“最美乡音”幼儿园方言童谣大赛报名表
“最美乡音”幼儿园方言童谣大赛报名表。
方言比赛幼儿园教案

方言比赛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给幼儿了解不同方言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2.提高幼儿的方言听力水平3.培养幼儿说方言和爱好方言的意识4.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学内容1.方言比较:幼儿通过听、说的方式,感知方言的区别。
2.方言词汇学习:针对不同的方言,教授一些常用的词汇。
3.方言歌曲学唱:学唱一些方言歌曲,增强幼儿对方言的感知程度。
4.方言朗诵:通过朗诵一些方言诗歌或文学作品提高幼儿的方言口语表达能力。
5.方言比赛:组织幼儿参加方言比赛,加强幼儿对方言的认识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方言比较1.准备方言录音。
2.播放方言录音,让幼儿听并判断是哪种方言。
老师可以适当地提供方言的相关知识和特点。
3.让幼儿尝试说出一些方言词语,再通过讲解方式详细介绍。
第二阶段:方言词汇学习1.翻阅方言词汇表,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言词汇。
2.老师口胡方言词汇让幼儿听,然后幼儿喊出熟悉的词语。
反复几次,让幼儿能准确听懂方言词汇。
第三阶段:方言歌曲学唱1.挑选一些简单的方言歌曲,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唱歌。
2.老师教授歌曲的发音,逐句练习。
第四阶段:方言朗诵1.老师根据有趣的方言诗歌或者文学作品练习说一遍,让幼儿模仿练习。
2.老师逐步提高难度,教授更高难度的朗诵内容。
第五阶段:方言比赛1.组织方言比赛,安排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2.分组进行比赛,让幼儿通过比赛提高方言我的认识,让幼儿能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表现力。
教学评估1.对幼儿进行听、说、唱、朗诵、演讲等形式的评估。
2.把幼儿表现情况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总结通过本次方言比赛幼儿园教案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不同方言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提高方言听力水平,培养说方言和爱好方言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本教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加深了幼儿对方言的理解,展现了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方言歌谣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方言歌谣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方言歌谣
歌谣二:
一、二、三,砍大山,
四、五、六,抓狗肉,
七、八、九,耳朵揪,
八、九、十,掷大石。
砍大山:手掌为刀“砍”负方手腕、肘部与肩部。
抓狗肉:用手在负方手臂手揪一把。
耳朵揪:用手拉拉负方耳朵。
掷大石:胜方放开负方被抓之手,双手握拳出“石头、剪子、布”,由原中间者做裁判,再决胜负。
游戏
从头开始,负方之手位于最下方,胜方之手位于最上方,原中间者不变。
提示:
念歌谣时可用方言,游戏者配以相应夸张的表情,
增加游戏趣味性。
歌谣一的最后一句由处中间者随意选择,念歌谣的顺序随游戏者位置改变而改变。
小班民间游戏语言类

语言类拉“大锯”游戏目标:1、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
2、培养幼儿合作水平。
游戏准备:场地、儿歌玩法: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儿歌内容因地而异。
附儿歌:“拉呀拉呀,拉大锯呀,姥姥门前唱大戏呀!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纽纽去,嗯嗯……”背板跷板游戏目标:锻炼幼儿全身的力量,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
游戏过程:甲乙幼儿相互背靠背,挽住胳膊,然后边念儿歌,边按节奏轮换相互背起来,放下。
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念最后一句时,一起起来,自始至终胳膊相挽。
游戏规则:甲乙幼儿必须身高、体重、体力相仿,教师应注意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附儿歌:合:背板,跷板,乡里娃娃叫唤,麦子长、豆子圆,我们一起蹲下来。
甲:你姓啥?乙:我姓×。
乙:你姓啥?甲:我姓×。
合:我们一起站起来。
外婆桥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水平。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儿双手搭在前一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
游戏规则: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
建议: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
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方言、普通话)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摇呀摇,摇呀摇,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你来抱,我来抱,外婆好,外婆好,抱到瓶边去拿糕。
外婆叫我好宝宝。
盘脚莲游戏目标:1、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练习平衡。
2、培养幼儿的合作协调水平。
游戏玩法:3—5人一组,围成圆圈做好,脚也围成一个圆,一个幼儿开始边说儿歌,边用右手从拍自己的一只脚开始顺时针转,按儿歌的节奏拍打每个幼儿的脚,儿歌结束时,拍到谁的脚,谁的这只脚就要收起,收起脚的幼儿再说儿歌继续做游戏,直到所有的脚都收完为止。
儿歌:盘盘盘脚莲,脚连花二百八,公鸡、母鸡、小小母鸡,咱看谁是个臭脚丫。
盘盘盘脚盘,金金拜拜,骑马换鞋,金疙铛,银疙铛,把你的大脚小脚踡一张。
相似游戏:去扫米与“盘脚盘”相似的游戏叫“去扫(sào)米”。
大家倚墙而立,双脚伸出,“将军宝儿”产生的赢家(以下同)唱道:“去、去、去扫米,扫来开花落芫荽,芫荽把儿,高粱茬儿,三茬一,去一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方言歌谣
歌谣二:
一、二、三,砍大山,
四、五、六,抓狗肉,
七、八、九,耳朵揪,
八、九、十,掷大石。
砍大山:手掌为刀“砍”负方手腕、肘部与肩部。
抓狗肉:用手在负方手臂手揪一把。
耳朵揪:用手拉拉负方耳朵。
掷大石:胜方放开负方被抓之手,双手握拳出“石头、剪子、布”,由原中间者做裁判,再决胜负。
游戏
从头开始,负方之手位于最下方,胜方之手位于最上方,原中间者不变。
提示:
念歌谣时可用方言,游戏者配以相应夸张的表情,
增加游戏趣味性。
歌谣一的最后一句由处中间者随意选择,念歌谣的顺序随游戏者位置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