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戏球》潮州音乐
浅谈潮剧中二弦的定弦特点与指法

浅谈潮剧中二弦的定弦特点与指法作者:杨穗丰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摘要:潮剧是潮汕地区具有文化特色的剧种,它富有独有的风格,也是一种古老剧种之一。
潮剧中的音乐极富地方色彩,其中的二弦在舞台伴奏上起了领奏的作用。
在潮剧伴奏中,二弦有着独特的演奏方式和定音技巧。
本文将介绍潮州二弦的定音特点与指法,旨为潮州音乐爱好者和同行探讨经验。
关键词:乐器领奏二弦定弦指法二弦,在潮剧伴奏中称为头弦,执掌头弦的人称为头手(音乐首席)。
二弦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之一,也可以称为民族器乐百花园中一支独特的奇葩。
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它并非一般弓弦乐器的五度定弦,而是固定为四度定弦,“C、F”(下调51弦)。
一、潮州二弦的定弦特点潮剧领奏乐器二弦定弦以“C、F”,是其它引弓弦乐器所不具备的定弦特点。
潮剧的调式分为“轻三六” 调、“重三六” 调、“活五” 调、“反线” 调等。
潮剧独有的调式造成潮剧的领奏乐器(即潮州二弦)具有其独特的定弦特点。
(一)“轻三六”调是以“6、1、3、5”音为主要音群组织而构成旋律的调式,“轻三六”调多用于欢乐跳跃的曲调,表现出欢快的气氛。
那么二弦在演奏上就要多用外弦的“1、2、3”音,因为外弦的“1、2、3”音发音比较明亮清脆,能较容易地演奏出欢快的乐感。
而内弦的“6”音也较为常用,体现出“轻六”的特点。
(二)“重三六”调是以“7、1、2、4”音为主要音群组织而构成旋律的调式,“重三六”调多用于庄穆、沉重、激昂的气氛,相比“轻三六”调来说,二弦的演奏风格就大不相同了。
这是因为二弦内弦的“1、2”音发音后,音色沉厚而有韵,再加上弓指力的配合,能达到庄穆、沉重、激昂的效果。
而内弦的“7”音,也正体现出“重六”的特点。
(三)“活五” 调是潮剧中最有特色的调式,也叫“秋五”调。
其中,“五”指的是乐谱二四谱的“五”音(即简谱的“2”音),“活”是指弹奏乐器演奏中的活指或揉音的意思。
潮剧中的二弦演奏“活五调”也是潮剧伴奏中的特色之一。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
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
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
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
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1节《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1节《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
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潮州弦诗乐为媒介,深化学生对潮汕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树立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自信心,引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聆听、演奏、体验、观察、律动等方法,从器,谱,曲,传承人四个角度去深入探究潮州弦诗乐这一古老乐种。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物展示与演奏,使学生了解潮州音乐特色乐器二弦、椰胡和潮州筝;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二四谱”;让学生结合二四谱并用潮州十八弦筝,亲身演奏“重三六调”狮子戏球的引子;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和学习潮汕弦诗乐代表作《狮子戏球》,了解潮州弦诗乐变奏的手法特点。
2学情分析
潮州音乐以及潮州弦诗乐对高一年级的潮汕青年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觉得这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音乐,但却又不知道这样的音乐究竟是什么,更不知道潮州音乐竟是一份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就读于班级中的外地学生来说,潮州音乐更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异乡文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拉近青年学生和潮州音乐的距离,使学生们了解潮州弦诗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瑰宝,认识到潮州音乐更是一张潮汕的非物质文化名片,激发学生去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潮州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能翻译二四谱,能演唱二四谱,了解潮州弦诗乐的变奏形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简介狮子戏球是潮州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华南民间艺术的瑰宝”。
在晋朝时期,潮州狮子舞的雏形已经存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狮子戏球作为潮汕弦诗乐(一种以弦乐为主的民间音乐)的一种表演形式,被传承至今,一直备受民众喜爱。
随着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狮子戏球逐渐形成了多个地区特有的表现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广东花城版狮子戏球。
花城版狮子戏球的特点花城版狮子戏球是潮州狮子舞中的一支代表性派系,主要在清远、佛山、广州等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它的特点是狮头大、身体长,具有神态自在、行动灵活、动作优美的特点,以及音乐和舞蹈的精湛结合。
花城版狮子戏球是以原创的形式推出的,在音乐、舞蹈、剧情等方面突出了狮子戏球的特色。
花城版狮子戏球音乐的特点潮州弦诗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花城版狮子戏球采用的是潮州弦诗乐中的“八音”编码方式。
八音包括:高挑、低吟、中调、互吹、哨鸣、板妞、抽弦和满音。
这些编码被提炼出来作为狮子戏球的伴奏乐器和表演音乐配乐。
伴奏乐器包括板锣、大鼓、小鼓、笙、唢呐、二胡等。
在表演过程中,乐器舞动和歌声交织,激起了参与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使整个表演达到了一种舒适、自然且具有原味的状态。
音乐鉴赏教学提纲花城版狮子戏球表演的节奏感与旋律节奏感: 狮子戏球音乐的节奏感极为强烈,让人能够感到放松、舒适,也能感受到狮子戏球的力量和灵气。
节奏鲜明、强烈的音乐特点使花城版狮子戏球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和质感。
旋律: 花城版狮子戏球的旋律多样,主题旋律稳定、优美,分散旋律具有高歌舞性。
其中,潮州弦乐中的八音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表现出了一种稳定、整洁、高雅且不失华丽的曲风。
花城版狮子戏球与中国传统文化狮子戏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其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古朴、深厚特点,也通过其剧情、动作使表演具有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

PPT
课后作业
1
据《墨子·公孟》记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其中“弦诗”一词就是形容用乐器演奏的乐曲。
聆听
思考
理解
PPT
“弦诗”来源
1
2,潮汕这个地区的音乐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1)远源时期。中原与地方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
(2)形成期。到了唐宋年间,潮汕地区也有了较为成熟的正统音乐,期间雅乐俗乐都逐渐兴旺起来。
《潮州弦诗乐——狮子戏球》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潮州弦诗乐——狮子戏球》
学科
课型
授课对象
班级
授课者
日期
授课时数
音乐
鉴赏课
高一学生
1课时
本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高一级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第一节民乐篇《狮子戏球》。自古明清以来,潮州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潮州弦诗乐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选曲潮州弦诗乐名作《狮子戏球》作为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潮州弦诗乐的音乐特色。基于学生对地方音乐认识度有限的问题,本课教学内容以《狮子戏球》作品为主体,二四谱为媒介,以时间纵向从潮州音乐起源、相关古谱到现代流行改编的线索及横向知识拓展为主要教学思路,多角度探索传统音乐的丰富魅力。
(4)音色:浑厚,平和
聆听
思考
乐器展示
聆听音色,记住特色
3
(5)弦诗乐的乐器分四大类:“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聆听
思考
理解
PPT
思路归类
2
教学内容
(三)神秘绝谱
弦诗乐的古谱:二四谱。
(1)1978年香港书店出版陈蕾士先生的《潮乐绝谱二四谱源流考》,因未被列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发表的38种中国历代音乐谱式,故称为“绝谱”。
2019年(秋)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狮子舞绣球》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秋)一年级音乐上册第6单元《狮子舞绣球》教案新人教版第六课教学内容:《狮子舞绣球》教学目标:1. 欣赏歌曲《狮子舞绣球》了解歌曲风格特点。
2. 能为乐曲编配简单的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感受锣鼓为歌曲增添的热闹气氛。
2. 通过用乐器伴奏进一步体会出民族打击乐器对烘托音乐情绪起到的作用。
教学教具:电子琴,课件教学方法:研究体验是创新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组织教学。
二、导入内容:1、新年的时候人们敲锣打鼓、唱歌跳舞。
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看一看视频中描绘的是一项什么辞旧迎新的民俗活动?2、聆听歌曲《狮子舞绣球》。
3、学生徒手随音乐表演自己记忆中的舞狮子动作。
4、提问:请你说一说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聆听歌曲《狮子舞绣球》音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锣鼓点,并在有锣鼓点处模仿敲击。
2、说出锣鼓点是什么歌词,并模仿演唱。
学生模拟乐曲中的锣鼓点3、边唱边拍出锣鼓节奏。
再次聆听歌曲《狮子舞绣球》音频,在“七不愣登、八不愣登”处师生共同随音乐拍击节奏。
4.学生讨论并练习在歌曲过门处用乐器伴奏。
5.教师: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1)教师介绍歌曲中的“小过门”。
(2)学生分组讨论过门处如何编配伴奏。
随着歌曲《狮子舞绣球》音频,学生以组为单位随伴奏音乐进行练习。
6. 用乐器为歌曲伴奏(1)学生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
(2)教师评价后学生再次伴奏。
伴奏范例:X X X四、巩固与应用:1.教师:打击乐器加入到歌曲中以后音乐挺热闹了,你们还有什么办法,让这首歌更丰富?2.教师提供道具(红绸子和舞狮头饰),学生利用道具排练。
3.教师播放歌曲《狮子舞绣球》音频,学生表演。
4.教师评价后学生分组,一组用乐器打节奏,二组表演舞狮子,三组用红绸子表演。
5.学生表演过新年热闹场面。
五、反思小结:相关文化延展六、体验性作业:聆听《春节序曲》和《喜洋洋》,师生共同将“福”字、春联、鞭炮等象征春节喜庆的物品布置在教室里。
狮子戏球(潮州弦诗乐)

• 聆听与鉴赏《火把节之夜》音乐片断回答 问题。
• 是什么乐器?乐器图片\1.jpg • 乐曲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 音乐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表现的? • 听到音乐联想到什么画面?
姜克美《夜深沉》 (1).flv
• 听《狮子戏球》音乐片断狮子戏球.mp4
• 音乐是由什么哪些乐器所奏?
• 弦诗乐的演奏者人数一般5至10人。一个乐手往 往能演奏好几种乐器,乐队的合奏常是即兴的, 但是乐手之间的合作非常默契。
弦诗乐家族
潮阳笛套音乐
• 潮阳笛套是一种优美典雅的民间音乐,它 来源是宫廷古乐,其发祥地就在潮阳棉 城。
• 潮阳笛套音乐有独特的个性,它以笛、管 、笙、箫为主奏乐器,并以笛为领奏,并 有机地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他的弦 乐、弹拨乐等。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 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具 有潮阳自己的地方特色——“潮阳味”。潮阳 三瑰宝之一:潮阳笛套音乐(源于南宋宫 廷音乐)——潮汕传统音乐之一_标清.kux
大的乐器组。
听音色,辨别乐器
• 音乐\周维 - 二泉映月.mp3 • 音乐\041夜深沉.mp3 • 音乐\甘尚时 - 平湖秋月.mp3 • 音乐\蒋克美 - 河北花梆子.mp3
A
B
C
D
: 聆听与鉴赏《江河水》音乐片
断思考以下问题?
• 是什么乐器?乐曲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 展开想象,说说可能是描绘了什么生活画面? • 乐曲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悲) • 是受什么音乐因素的影响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
狮子戏球
吹一吹
听一听,猜一猜:
• 提问:音乐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 五件,分上、中、下三层悬挂,用小木槌敲击。其中 最大的高1.53米,重203.6公斤。一个钟能发两个音 两音成大、小三度关系。编钟的总音域达五个八度, 声音宏亮,音色完美,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
潮州音乐

结构形式:潮乐的曲体结构具有民族特点,符合民族审美习惯。旋法以五声骨干音为主,虽有六声、七声的运用,但实质是"奉五音"的关系。乐律基本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但在七声音阶中,由于si音偏低,fa音偏高,常出现3/4全音和1/2半音,所谓中立四度、中立七度的中立音程,又越出了三分损益律的局限。由于某些音级在音高上的微升、微降和游移现象,旋法极讲究润饰和作韵,使调式色彩产生种种之变幻,令人回昧无穷。
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同时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两种技法。
前者包括打击乐套曲,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
潮州弦诗在演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曲速三变"。即每一首弦诗套曲基本上都用头板、拷拍、三板的形式作为其结构或旋律变奏的相对固定的程式。乐曲引子多为散板;头板(或称二板慢)为4/4节拍,是乐曲主体部分,演奏时一般不反复或反复时变化很少;拷拍为1/4节拍,是慢板旋律在节奏、节拍上的变奏,主要特点是多用后半拍,形成垛句式的旋律特点;三板为1/4(或2/4)节拍,亦是慢板旋律在节拍、节奏上的变奏,其特点是用多种"催"的手法把旅律反复变奏多次,速度逐渐加快,在高潮中结素束全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捕捉“主题”节奏,尝试敲击出来
2、主题重复了几次?每次重复有何变化?对音乐有何意义?
强化了音乐的喜庆、热闹,渲染了氛围
学唱
该部分哪个音乐要素的明显变化,强化了
狮子形象的生动塑造?
2/4
踏
2/4
齐 步
伐 , 昂
首 挺
胸
2/4
2/4 2/4
1、几次变奏中,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2、“变奏”给音乐带来什么变化? 不同的节奏进行变奏,而不同的节奏变化 能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气氛, 有利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乐曲内容
潮乐中以各种不同的节奏进行变奏,俗称
“催”。而乐曲的速度由慢到快,被称为“曲
速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