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辅导三(附答案解析)
09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全集(最新整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已力。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
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
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
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
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
邻曲惭愧,无复取者。
又以种爪为业。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
”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
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
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
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
”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终不肯纳。
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砖》)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赐与B.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闲:熟习C. 日暮作毕,受直归家直:报酬D. 于里中买粜,然后举爨爨:做饭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A. 唯餐盐饭而已B. 父抱笃疾弥年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C. 于母前,示有所啖D. 原平乃拜而受之岂可减溉田之水己自引船,不假旁力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
河南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安禄山,未有闻 闻:识见。
B.可勒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
C.讽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
D.能省过否?不尔,且死 省:反省。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①廷玉阴欲耗其力 ②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
③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④滔亦劝泚入朝
⑤须诚信者乃可付 ⑥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
译文:
(2)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译文: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A. 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B. 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异:以……为异
C. 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适:符合
D. 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蹑:沿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的朋友,朱泚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
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全国卷1)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3)

十三、(09山东淄博)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
(2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8—10题。
(8分)(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①立有间②臣是以无请也③达于汉阴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甲:乙: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做11—13题。
(5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2009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09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参考译文】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2009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三)(附答案和译文)

2009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三)(附答案和译文)2009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三)(附答案和译文)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任延字长孙。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
会稽颇称多士。
延到,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掾吏曰请召之。
延曰:龙丘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
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
召之不可。
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
遂署议曹祭酒。
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
履正奉公,臣子之节。
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
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
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
延即发兵破之。
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
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召陵令。
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
任延传》)6.下列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书记,致医药致:送去B.遂署议曹祭酒署:暂任C.民常告籴交趾籴:买卖粮食D.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暴害:残暴凶恶7.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B.辄分奉禄以赈给之九真俗以射猎为业C.敬待师友之礼既之武威D.延乃令铸作田器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百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延就任会稽都尉后,总是聘请那些品行高尚的人,救济家庭贫穷的属官,勉励那些孝敬老人的人,可见任延自己也是个躬德履义之人。
09年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

09年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晏子犯颜直谏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
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
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
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
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共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存:问候。
D.今四封之民封:疆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不对,则无以事君B.钟爱其兄弟C.诚信于朋友D.废厚葬之令3.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欲丰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①导亲于父兄②有礼于群臣③诚信于朋友④臣无隐忠⑤以其私财忠于君⑥有惠于百姓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⑤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
16.真题演练语文第三部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

语文考点四第三部分文言文整体阅读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9安徽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90 题。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89.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90.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4分)91.(2009江苏卷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92.(2009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分)(2009浙江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3—94题。
(6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辅导三(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孟业,字敬业,钜鹿安国人也。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
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业,拒而不受。
行台郎中郭秀相礼接,方欲荐之,会秀卒。
魏彭城王韶,齐神武之婿也,拜定州刺史,除业为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业唯有一马,瘦死。
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相酬偿。
业固辞不敢。
韶乃戏业日:“卿邀名人也。
”对日:“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
今唤食肉,恐致聚敛,有损声名。
”后未旬日,韶左右王四德,董惟金并以马死托肉,为长史裴英起密启。
神武有书与韶,大致诮让。
业寻被谮,出外行县事。
后神武书责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乃令出外也!”及韶代下,业亦随还,赠送一无所受。
仁之后为西兖州,临别谓吏部郎中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铨举之次,不可忘也。
”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使刘西兖如此钦叹?”业答曰:“唯知自修也。
”齐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处,谓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补河间王国郎中令。
清贫自守,未曾有失。
河清三年,敕人间养驴,催买甚切。
业曰:“吾既为人父母,岂可坐看此急。
宜权出库钱,贷人取办,后日有罪,吾当当之。
后为宪司所劾。
被摄之日,郡人皆泣而随之,迭相吊慰。
送业度关者,有数百人.至黎阳郡西,方得辞决。
攀援号哭,悲动行路。
诣阙诉冤者非一人,敕乃放还。
武平九年,为太中大夫,加卫将军,寻卒。
(节选自《北史·孟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有济.乎济:成功B.卿邀.名人也邀:邀请C.后寻.业断决处寻:探究D.诣.阙诉冤者非一人诣: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郡人皆泣而.随之项王按剑而.跽曰C.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岳心鄙其.渺小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因马肉一事被长史裴英起秘密告发,于是神武皇帝就写信责备了魏彭城王韶。
B.孟业虽然其貌不扬,但他凭借自己的办案水平,赢得了清河王岳对他的高度肯定,被提升为河间王国郎中令。
C.由于孟业能够为百姓着想,所以在他被弹劾拘捕后,不少百姓深表同情,更有人替他鸣冤叫屈。
D.孟业为人廉沽谨慎,齐神武帝对他非常信任,长史刘仁之也非常器重他,曾人力把他举荐给崔暹。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
(5分)(2)宜权出库钱,贷人取办,后曰有罪,吾当当之。
(5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
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荐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
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
”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堂皇:官府办公的厅堂)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
建指监御史曰:“取彼。
”走卒前曳下堂皇。
建曰:“斩之。
”遂斩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
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
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
用文吏议,不至重法。
《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
’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
’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国容:国家的法律)不入军,军容(军容:军队的法律)不入国’。
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
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
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
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
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
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
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
大将军霍光寝其奏。
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
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汉书·胡建传》)5、对下面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贫亡车马亡:通“无”,没有B、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穿:穿过C、执事不诿上诿:推诿D、致民志也致:达到……目的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胡建“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一组是()①建欲诛之②走卒前曳下堂皇③臣谨以斩,昧死以闻④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⑤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⑥射甲舍门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建家里贫困,没有车马,不能像其他做官的那样坐车骑马,常常与士卒一起步行,但这拉近了他与士卒的距离,使他很得士卒的心。
B、胡建认为监军御史在军营里做生意是违法的,他跟随士卒快步来到官署厅堂,命令士卒把监军御使拉下,并立即将监军御史斩首。
C、胡建在斩监军御史之前就写好了奏章,后来上奏皇上。
皇上认为胡建斩监军御史是应该的,胡建因此声名显扬。
D、胡建担任渭城令时,不畏公主的权势,率领吏卒将公主的住宅包围起来,要捕捉被丁外人收买的射杀原京兆尹樊福的刺客。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
(4分)⑵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
(6分)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
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
客乃见郭解。
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
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
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喜悦欢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使人微.知贼处暗中B.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拜见C.不可者,各厌.其意厌,通“餍”,满足D.诸公以故严重.之推重10.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⑤乃夜去,不使人知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A.②③⑤ B.①②④C.①④⑥ 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2)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参考答案三1.B(求取)2.B(均为表示修辞关系)3.A(长史裴英起密告的是王四德、董惟金二人,不是孟业。
)4.看参考译文。
5、B(“穿”,应为“打穿、凿开”)6、D(②说的是走卒,而非胡建;④是说胡建已做了充分的说理准备;⑥是盖主对胡建的诬陷)7、B(不是胡建跟士卒,而应是胡建率领士卒)8、⑴当时监军御史做奸邪之事,他打通北军营垒的矮墙,将那里作为他做买卖的地方。
⑵盖主让仆射指责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巡捕们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巡捕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
[参考译文]胡建字子孟,是河东人。
孝武帝天汉年间,守北军正丞。
因清贫而无马车,常步行与士卒生活在一起,用这种方式安慰并推荐士卒,深得士卒的心。
当时监军御史做奸邪之事,他打通北军营垒的矮墙,将那里作为他做买卖的地方。
胡建想杀了他,就与他的走卒约定道:“我想和你们杀一个人,我说抓他,你们就抓他,我说杀他,你们就杀他。
”在选士马的那天,监军御史和护军各部校排列坐在厅堂上,胡建率领士卒小跑到厅堂上拜见他们,趁胡建上了厅堂,士卒都上了厅堂。
胡建指着监御史说:“抓他!”士卒上前将监御史拖下厅堂。
胡建说:“斩了他!”士卒就斩了监军御史。
护军的各部校都很惊愕,不知道为什么。
胡建将早已写好的奏章放在怀中,于是上奏朝廷道:“我听说过军法,确立道义准则来威慑众人,诛杀邪恶的人来禁止邪恶的事。
如今监军御史公然打通军营的矮墙来达到做买卖获利的目的,私下里做买卖,而且跟军士们交易,如果不确立坚定的同敌人斗争的决心,没有勇猛地打击敌人的气节,就不能做士大夫的统帅,这就特别失理没有公正。
如果采用文官的意见,那就不能行重法。
《黄帝李法》上说:‘军队的营垒已经筑好,穿壁墙却不从正路走的人,这就是奸邪之人,是奸邪之人就应杀!’我认真按照军法规定的:‘军正不属于将军,将军有罪过,军正可以将他的罪过表奏,对于俸禄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军正可以自行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