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三)一、女娲补天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

火爁làn焱yàn⑸而不灭,水浩溔yǎo⑹而不息。

猛兽食颛zhuān民⑺,鸷zhì鸟⑻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jì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⑾,狡[jiǎo虫死,颛zhuān民生⑿。

注释:⑴往古:很远的古代。

⑵四极:天的四边。

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

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

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

兼,合拢。

覆,覆盖。

⑸爁焱: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

⑹浩溔:水势浩大。

⑺颛民:善良的人民。

⑻鸷鸟:凶猛的大鸟。

攫:用爪抓取。

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

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

涸,干枯;平,平定、安定。

⑿生:得以生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2)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3)断.鳖足以立四极()(4)狡虫死,颛民生.()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策之不以其道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无畏斗争。

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人类祖先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4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没人:会潜水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

(3分)(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三

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三

41、唐伯虎识破术士有术十千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

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

”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

”术士犹未悟。

日造门,出一扇求诗。

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如何不自烧些用?担不河头卖与为。

”【注释】①术士:此指修仙炼丹的道士。

②干:③唐六如:即明朝苏州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④贶:赐与。

⑤仙风道骨:此指仙人的气质,即有福气的人。

【启发与借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唐伯虎遇到的那个“术士”,谎称能烧炼金银,说要把这种方法教给唐伯虎。

唐伯虎当然不信,并题诗嘲弄之。

然而时至今日,此类骗子改头换面,且上当者不少。

有人谎称在西安某处地下发现古代宝物,希望对方斥资60万元合伙开发,结果骗了钱逃之夭夭。

有人冒名台商,说是能将100元“变”成1000元,于是有人拿出30万元让他“变”,企图瞬间发财,结果又是受骗上当。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看了上面这则故事,糊涂的人该醒醒了!【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鄙人②阅③但④悟2、翻译:①何不自为②无如君者③炼成两剖④日造门3、理解:“担水河头卖与人”是什么意思?42、朱文公受骗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

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

”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公吧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

②道人:道士。

③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

④筇:竹名。

⑤勃窣:匍匐而行。

【文言知识】“旋”及其他。

上文“旋觉轻安”中的“旋”,指一会儿,句意为顿时觉得轻松安适。

在文言中表示短时间的词还有“顷”、“俄”、“须臾”、“斯须”等。

“旋觉轻安”也可说成“俄觉轻安”、“顷觉轻安”等。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一.吴王欲伐荆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

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③少孺子:年轻人。

④委身:弯曲着身体。

【导读】劝谏本是对君王效忠的一种表现,但专制时代,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劝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向吴王进谏的年轻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以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进谏: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说理,一则避开杀身之祸,二来又点明了伐楚的坏处,最终说服吴王放弃伐楚的念头。

此则故事启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2)如是.者三旦()(3)螳螂委身曲附.()(4)黄雀延.颈()2. 翻译下列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样的劝谏方式,其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结合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1.(1)怀揣(2)这样,代“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农”(3)同“跗”,脚背骨(4)伸长2.(1)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2)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文段13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尢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B、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D、锦鳞游泳滁人游也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夫”读为“fū”)B.野芳发而幽香(芳:花香)C.泉香而酒洌(洌:清洌)D.伛偻提携(伛偻:驼背,指老人)3.下列句子翻译下正确的一项是()A.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B.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C.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白洁白。

)D.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的坐在众人的中间。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清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三)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三)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三)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不敢稍逾约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同舍生皆被绮绣(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录毕,走送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此自终D.足肤皲裂而不知或置酒而招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同为读书,五柳先生和宋濂的读书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他们两人中谁的读书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木兰诗》选段,回答问题: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

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4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二)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词语。

五色交.辉.()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但.少闲人()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清:清流见底()回清倒影()水尤清冽()其境过清()寻:寻张怀民()寻向所志()寻病终()念:念无与为乐者()念鬼()三、句子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备。

译:。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文言文阅读(三)

文言文阅读(三)

文言文阅读(三)高考语文全程检测十五: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战国策·秦策》中的一段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谓重公于齐.〞[注]处女:少女.①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译文:.②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译文:.二.认真阅读下文,翻译画线的句子.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道囚辱以死.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狃:贪.①卒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译文:.②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译文:.三.阅读下列文字,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于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①子独不可以忠于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译文:.②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译文:.四.将下列文言短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① 即事不计,当死社稷.译文:.②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译文:.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译文:.②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译文:.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至成帝时,故丞相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以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①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译文:.②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译文:.七.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译文:.②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译文:.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加横线的句子.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选自《大唐新语》)[注]环堵,四周都是墙,常形容居室狭小简陋.①时人莫之知也.译文:.②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译文:.九.翻译下列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也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①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译文:.②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译文:.十.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①何以察之?译文:.②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译文:.十一.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①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译文:.②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译文:.十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宋令自知赃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译文:.②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译文:.十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时有汝南上蔡董毛奴者,赍①钱五千,死在道路.郡县疑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②既至州,悦③观色察言,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一刀鞘而已.〞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曰:〝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及祖款引.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著皂襦,及祖伏法.悦之察狱,多此类也.(选自《魏书·列传》)[注]①赍:jī携带.②狱:官司,案卷.③悦:司马悦,北魏时人,当时为豫州刺史.④款引:说假话遮盖.①堤惧拷掠,自诬言杀.译文:.②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译文:.十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①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译文:.②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译文:.十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安世)登进土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待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①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译文:.②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译文:.十六.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郑光,宣宗之舅,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中患.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擒而械系之.及延英①对,上曰:〝卿禁郑光庄吏,何罪?〞澳具奏之.上曰:〝卿拟如何处置?〞澳曰:臣欲寘②于法.〝上曰:〞郑光甚惜,如何?〝澳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是使臣理畿甸③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于贫下,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再三干朕,卿与货法④得否?不然,重决货死可否?〞澳曰:〝臣不敢不奉诏,但许臣且系之,俟征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上曰:〝可也.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澳自延英出,径入府杖之,征欠租数百斛,乃纵去.(选自宋·王谠《唐语林》卷二)[注]①延英:宫殿名.②寘:同〝置〞.③畿甸: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④货法:免除法律惩处.①卿禁郑光庄吏,何罪?译文:.②径入府杖之译文:.十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①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②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选自《战国策》①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译文:.②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译文:.十八.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①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译文:.②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译文:.十九.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贞观七年,太宗幸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谒路左,盛饰廨宇,修营楼雉以求媚.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太宗知,召而数之曰:〝朕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臣心,改旧态也.〞以元楷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选自《贞观政要》)①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译文:.②以元楷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译文:.二十.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①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译文:.②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译文:.二十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岳起,鄂济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议叙,授笔帖式.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①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译文:.②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译文:.二十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①欲因公弟献以求知译文:.②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译文:.二十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①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译文:.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译文:.二十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①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译文:.②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译文:.③众乃各留所赠.译文:.二十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隋唐嘉话》)①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译文:.②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张掖二中寇俊英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王珪,字叔阶,太原祁人也。

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

”开皇末,为奉礼郎。

及颇坐汉王谅反事被诛,当从坐,遂亡命于南山,积十余岁。

高祖入关,除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

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嵩州。

建成诛后,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

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

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子”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

”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

珪及温彦博谏曰:“孝刊、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视听。

且孝孙雅士,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

”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当进忠献直,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彦博拜谢,珪独不拜曰:“臣本事前宫,罪已当死。

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枢近,责以忠直。

今臣所言,岂是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诮臣,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帝默然而罢。

翌日,帝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

昔周武王尚不用伯夷、叔齐,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杀,吾夙夜庶几前圣,恨不能仰及古人。

昨责彦博、王珪,朕甚悔之。

公等勿以此而不进直言也。

十三年,遇疾,寻卒,年六十九。

(选自旧唐书)1.对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指示之曰指示:指给……看B.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顾问:回头问C.臣本事前宫本事:本来侍奉D.不以不肖不肖:没有才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卿乃问朕是非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①齐桓公之郭②吾将酮良人之所之也C.①帝默然而罢②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D.①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硅直言进谏的一组是()①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②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③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④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⑤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⑥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珪的叔叔王颇是当时的大儒,很欣赏王珪,后来,王珪受叔叔的牵连躲在南山避罪十余年。

B.王珪曾侍奉东宫太子李建成,很得太子信任。

建成被杀后,王又侍奉唐太宗,继续为官,但很多时候,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

C.王珪借古事劝谏君主,唐太宗虽不采纳,但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D.本文成功塑造了敢于劝谏君主的“谏臣”王登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唐太宗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一面。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译文:(2)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译文:(3)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官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

译文:二、名句默写1、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

雨中多情,雨中多愁。

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

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

写“苦雨”的如李煜《浪淘沙》的“___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_____,_____。

”温庭筠《更漏子》中的“____,____,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_____。

”2、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

但它一身清香,一身傲骨。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______。

”诗人以菊花来象征自己品德之高尚与纯洁。

元稹《菊花》中写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_____,_____。

”宋人郑思肖《寒菊》中的“_____,何曾吹落百花中”无疑把菊花当作了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3、“梅兰竹菊”常被人尊称为四君子。

梅花怒放严冬,却冰清玉洁,品质高尚,历来受诗人敬仰与赞歌。

王安石的“_____,_____”含蓄地写出了梅花色香俱佳的特点;陆游的名词《咏梅》中“_____,_____”两句借梅花来写自己的境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中的“_____,_____”也写出了梅花的质地。

三、诗歌鉴赏,完成下列问题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1.B(顾问:咨询、询问)12.C(前一个“而”表“修饰”;后一个表“并列”。

A项中两个“乃”均为副词,译为“竟然”。

B项中两个“之”均为动词,译为“到”、“去”。

D项中两个“为”均为介词,译为“替”。

)13.D(①句是询问,不存在劝谏问题。

③说太宗的行为,与王无关。

⑥非进谏之意。

其余均可。

)14.B(“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不合原文的意思。

)四、15.翻译下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9分)(1)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但是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又不能使他们离开,这是他灭亡的原因。

(“善善”1分,“恶恶”1分,“所以”1分)(2)太宗虽然没把这个美人赶走,但很看重王硅的言论。

(“出”“而”各1分,意思1分)(3)当时太常少卿祖孝孙因教官人声乐不符合皇帝的心意,被唐太宗责备。

(“以”“让”1分,被动句式1分,意思1分)[译文]:王珪,宇叔蚧,是太原祁县人。

叔叔王颇在当时是博学的儒士,有辨别评述人的才能,曾经告诉亲近的人说:“我们家的希望,只在这个孩子身上了。

”隋文帝开皇末年,王珪出任奉礼郎。

到王颇因汉王杨谅反叛之事获罪被杀,王珪应当一起被治罪,于是逃命到南山,前后达十余年。

唐高祖人关,王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不久转任中允,太子李建成十分尊重他。

后来因为受皇太子暗中谋反事件的牵连,被流放到嵩州。

李建成被杀后,唐太宗一向知道王珪的才能,召回任命为谏议大夫。

贞观二年,代替高士廉任侍中。

唐太宗曾经在无事时和王硅闲聊,当时有美人在旁边侍候,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姬妾,李瑗阴谋败露后没人宫中,唐太宗指着美人给王珪看,说:“庐江王不仁义,残杀了她的丈夫并把她收为姬妾。

暴虐至极,能有不灭亡的吗!”王珪离开座位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娶这个妇人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太宗曰:“杀人而夺取他的妻子,你竟然问我对错,这是为什么?”王珪回答说:“我从管子那里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那里的父老说:“郭国是什么原因灭亡的?”父老说:“因为他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

”桓公说:“如果象您所说的那样,(郭君)那是贤明的君主,怎么到灭亡的地步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但是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又不能使他们离开,这是他灭亡的原因。

”’现在这个妇人还在你身边,我私下认为您心里认为李瑗的做法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是错的,这就是所说的知道坏人而不能使他离开。

”太宗虽然没把这个美人赶走,但很看重王珪的言论。

当时太常少卿祖孝孙因教官人声乐不符合皇帝的心意,被唐太宗责备。

王珪和温彦博进谏说:“孝孙非常精通音律,不是不用心,只恐怕陛下询问的那个人不合适,而扰乱了陛下的视听。

况且孝孙是高雅人士,陛下忽然因为教女乐的事而责怪他,我担心天下人知道了都会吃惊。

”太宗发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应当进献忠诚正直的言论,为什么竟然顺从属下欺骗皇上,反而替孝孙说话!”彦博叩拜谢罪,王珪自己不叩拜,说:“我本来侍奉前东宫太子,按罪已经应当被处死。

陛下体恤宽恕我的性命,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安排我担任重要的职务,以忠诚正直要求我。

今天我说的,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没有想到陛下忽然用没有根据的事来责备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对不起陛下。

”唐太宗默然不语,不欢而散。

第二天,唐太宗对房玄龄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能接受劝谏本来很难。

从前周武王尚且不任用伯夷、叔齐,周宣王是贤明的君主,杜伯还是在无罪的情况下被杀了,我日夜希望接近前朝圣贤,很遗憾不能赶得上古人。

昨天责备彦博、王珪,我十分后悔。

你们不要因此而不进直言了。

”贞观十三年,生病,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诗歌鉴赏(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名句默写: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帘外雨潺潺,春夜阑珊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梧桐树,三更雨空阶滴到明2、夕餐秋菊之落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60.165.114.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