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股利政策分析
永辉超市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永辉超市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23,719.7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22,104.9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7.30%。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使经营业务利润有所增长,企业经营业务正常开展。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743,367.0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745,489.28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12%。
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88,543.1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73,173.1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12%。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尽管企业销售费用有所增长,但营业收入却有所下降,表明企业销售活动开展得不太理想。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56,224.91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73,866.1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23.88%。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4%,与2019年三季度的3.3%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76个百分点。
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支出效率提高。
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628.39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580.4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81.02%。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2020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永辉超市2020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目录摘要 (2)ABSTRACT (4)一、引言 (5)二、文献综述 (6)(一)国外研究现状 (6)(二)国内研究现状 (6)三.企业及行业介绍 (7)(一)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7)(二)国内超市行业简介 (8)(三)分析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8)四.永辉超市财务报表分析 (9)(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9)(二)利润表分析 (14)(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6)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18)(一)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性 (18)(二)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18)(三)永辉超市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0)(四)影响永辉超市短期偿债能力因素分析 (21)六.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24)(一)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性 (24)(二)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24)(三)永辉超市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5)(四)影响永辉超市长期偿债能力因素分析 (27)七.结论与建议 (31)(一)对永辉超市偿债能力分析的结论 (31)(二)对永辉超市提出的建议 (31)八.思考与启示 (32)参考文献 (33)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发展早已是日新月异,伴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为了能更好的维护自己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和力求可持续发展,向外举债成为了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的新方式,这就构成了企业的负债。
企业负债分为短期负债以及长期负债。
负债经营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在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资金规模扮演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举债的方式,企业就能就短期之内迅速的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来为自己扩大规模,参与市场的竞争。
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适度的举债,还可以使企业得到财产杠杆效益,由此便可提高企业收入。
负债经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已经成为反映企业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志。
永辉超市公司股票研究

永辉超市:高成长和高费用都将持续高成长:业绩将保持40%-50%的增长率规模高增长:保持每年新开50家店的扩张速度。
门店扩张仍是规模增长之源。
公司储备门店丰富,每年新开约50家门店的扩张速度有望保持。
其中,重庆、安徽、河南、东北将成为重点扩张区域;2012年重庆收入或将破百亿,2010-2012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0%。
盈利快:新店培育期仅需4-6个月。
生鲜聚客优势和标准化复制能力是缩短新店培育期之宝。
2011年公司新店培育期为4-6个月。
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为:公司门店销售品类相对其他超市差异化大,特别是聚客能力较强的生鲜品类优势明显,使得新店迅速聚集客流,打出门店知名度;另外,公司各地门店选址标准统一,品类管理标准化,营运模式统一(各门店中各种品类占比差异不大,生鲜40-50%以上),统采比例较大(40%左右),信息系统标准化等使得在全国快速扩张时,公司管理较为出色,短期内复制老店成功模式的能力较强。
高费用:人工和财务成本占收入比重将提升人工成本高企难下:由于门店扩张需要,公司今年预计招收新员工万人余,同时公司加强了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调整,以提高人效和降低基层员工流失率,我们预计,人工成本销售收入占比将提升0.5%-1%;另外,公司股权激励方案预计在上半年推出,此举也将抬高人工成本。
财务费用短期难降:由于扩张需要,公司近期发行了第二期短期融资券,两期短融共融资15亿元,由于信贷收紧,公司利息率约为7%;公司拟于下半年或明年发行15亿公司债,财务费用将进一步增长。
评级:维持推荐评级和之前的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估值已经相对行业溢价30%左右,溢价已能实际反映公司高成长和良好公司治理的优越性。
业绩高增长是公司长期良性发展的结果,短期内公司相对行业的估值溢价提升幅度较小。
但同时,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谷,随着消费转暖,行业估值上升空间较大,公司估值可能随着上升。
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65,0.90和1.27元,对于前一收盘日的PE为:47.1,34.2和24.3倍。
永辉超市2020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永辉超市2020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利润总额为217,418万元,与2019年的177,709.4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2.34%。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大幅度的增长,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营业成本为7,328,051.34万元,与2019年的6,657,357.7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07%。
2020年销售费用为1,543,872.99万元,与2019年的1,378,207.3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02%。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在销售费用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销售费用增长明显快于营业收入增长。
2020年管理费用为229,302.79万元,与2019年的201,333.2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3.89%。
2020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6%,与2019年的2.37%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财务费用为22,346.13万元,与2019年的35,114.61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6.36%。
三、资产结构分析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9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永辉超市2020年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永辉超市2020年的营业利润率为2.45%,总资产报酬率为4.42%,净资产收益率为8.0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8%。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627,813.98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4.94%,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2.49%。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小于内部资产收益率,也低于企业负债资金成本水平,表明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偏低。
复盘永辉:千亿营收背后的“盈利性增长”战略

复盘永辉:千亿营收背后的“盈利性增长”战略诚然,永辉第一季度不尽如人意的财报说明它需要进行一些策略上的调整,以应对当前的竞争环境。
但放眼整个零售业历史长河,永辉过去20年来的成绩能称得上可圈可点。
复盘永辉的过去,有助于洞悉它的未来。
《第三只眼看零售》通过采访一些永辉内部人士、帮助永辉制定战略的咨询机构专家,从中剥茧抽丝,找到一个关键词:盈利性增长。
2003年,永辉提出了“盈利性增长”的战略,要求企业扩张必须以赚钱为前提。
2004年,永辉进一步明确“赚钱”目标,即到2014年实现营收超500亿元。
此后,为保证上述目标实现,永辉将“盈利性增长”作为了核心经营理念,并以此出发点完成了早期的战略布局。
盈利性增长战略可拆解为几个层面:首先,在商品打造上,永辉选择生鲜与服装两大品类。
相较于标品,生鲜与服装潜在毛利率更高,符合永辉“盈利”的经营理念。
同时,由于经营难度大,多数零售企业并未关注生鲜与服装品类,因而永辉打造了差异化竞争力。
其次,在业态选择上,永辉提出了“先大后小”的选址策略,将大卖场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业态。
永辉要求优先倾斜资源给销售额高,盈利能力强的大店,希望在所处区域内大卖场市场饱和后再考虑以社区型门店作为补充。
最后,在区域扩张上,永辉强调避开竞争与集中发展。
为保证盈利,永辉避开了区域龙头企业,布局市场空白较大的重庆市场。
同时为在短期内获得规模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永辉选择了在区域内集中发展。
除此之外,为保证盈利,永辉对门店提出了“不赚钱就关店”的要求。
据了解,当时门店在九个月内不能实现盈利则需要被关停。
“盈利性增长”的经营理念以及各项配套的战略、制度推动下,永辉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
据了解,截至2010年上市时,永辉130余家门店中仅一家门店未盈利。
到2013年,永辉营收突破300亿,较2002的3.5亿元增长近百倍。
以“赚钱“为核心聚焦生鲜、服装品类成立初期,永辉专注于实现“盈利性增长”的目标。
永辉超市投资分析

永辉超市投资分析本人最近一段时间搜集了很多关于永辉超市的资料。
网友们对永辉肯定的、热捧的很多,当然质疑的也不少。
本文尝试以问答形式分析永辉的投资价值。
文中【】里的内容均为引用别人的分析、券商报告或新闻报道。
一、投资永辉的逻辑在哪里?1.足够大的市场前景;2.难以模仿的竞争壁垒;3.快速复制的扩张计划;4.不算离谱的价格。
下面的内容基本是对这4点的解释和说明。
二、市场前景有多大?【超市这个业态,好处是在中国还是群雄割据,但是未来看从分散走向整合是大趋势,至少从国外相关行业的发展历程上看这是一个统计出来的方向。
所以不会短期内遇到啥天花板。
】2011年中国超市零售额2.2万亿。
从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上说,超市这种业态未来中国的零售额将比美国的大得多。
从城市规模角度说,每个一级城市和直辖市能容纳100家大型连锁超市,省会城市50家,地级市10家,县级市2家。
那么总数是600+1500+2510+750=5360,永辉目前是250家左右。
当然全国所有地方都被永辉占领是做梦,这里说的只是可能的空间。
三、永辉有难以模仿的竞争壁垒么?永辉的壁垒在于生鲜,生鲜的壁垒在于农超对接、买手制文化和低损耗带来的低价格。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相信超市这种苦逼业态还有什么壁垒可言。
但不论是数据还是感官都证明了确实存在一定的壁垒。
我就不在此列举永辉在生鲜领域做出了多少努力,达到了什么效果,那是下一节要分析的。
我只想反问一句,如果永辉没有壁垒,它是靠什么在外资超市屡屡闭店销售额下滑的情况下,取得连续多年保持每年40%以上的销售额增长的?为什么别的超市新店培育期在2年左右,而永辉的只需要3-6个月?一家福建的小超市,靠什么在重庆、北京这类高度竞争市场上站稳脚跟?您可能会说了,农超对接、买手制文化和低损耗带来的低价格根本不是啥壁垒,因为别的超市也可以学。
那为啥都只有永辉做到了呢?永辉的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农超对接既也不是永辉首创,也不是永辉的专利,当初一起搞农超对接的超市多了去了,现在除了永辉都死了,关键看疗效是不是?下面这张表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零售行业集中度很低,老大市场份额只有0.55%(分母应该是中国的零售总额);二是永辉的增速在主要玩家中保持遥遥领先。
永辉超市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永辉超市2019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永辉超市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永辉超市2019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19年实现利润为177,709.46万元,与2018年的144,901.6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2.64%。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19年营业成本为6,657,357.73万元,与2018年的5,489,973.9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1.26%。
2019年销售费用为1,378,207.32万元,与2018年的1,156,029.4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9.22%。
2019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19年管理费用为201,333.29万元,与2018年的300,720.0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3.05%。
2019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7%,与2018年的4.26%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89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
2019年财务费用为35,114.61万元,与2018年的14,753.72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38倍。
三、资产结构分析2019年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8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恶化或改善情况。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永辉超市2019年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永辉超市2019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93%,总资产报酬率为4.63%,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永辉超市股利政策分析

永辉超市股利政策分析1.公司简介............................................................. ...................................22.历年股利分配方案............................................................. ..................23.股利分配方案分析............................................................. ..................33.1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 (33).2盈利能力分析............................................................. ..................43.4投资者结构分析............................................................. ..............45.股利政策对价值的影响............................................................. . (6)第1页共7页1.公司简介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十年创业,飞跃发展,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是国家级“流通”及“农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上海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933)。
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永辉超市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被国家七部委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被百姓誉为“民生超市、百姓永辉”。
永辉已发展成为以零售业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集团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辉超市股利政策分析
1. 公司简介 (2)
2. 历年股利分配方案 (2)
3. 股利分配方案分析 (3)
3.1 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 (3)
3.2 盈利能力分析 (4)
3.4 投资者结构分析 (4)
5. 股利政策对价值的影响 (6)
1.公司简介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十年创业,飞跃发展,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是国家级“流通”及“农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上海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933)。
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永辉超市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被国家七部委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被百姓誉为“民生超市、百姓永辉”。
永辉已发展成为以零售业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集团企业。
永辉超市坚持“融合共享”、“竞合发展”的理念开创蓝海,与境内外零售企业共同繁荣中国零售市场,目前在福建、浙江、广东、重庆、贵州、四川、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18个省市已发展近500家连锁超市,经营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位居201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12强、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6强。
2.历年股利分配方案
永辉超市于2006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以来,公司先后实施现金红利、现金股利加股票股利的股利分配政策,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出永辉超市在上交所上市以来股利政策的特征,本文选取永辉超市自上市以来历年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2-1 股票股利方案一览表
数据来源:/assortment/stock/list/stockdetails/profit/index.sht ml?COMPANY_CODE=601933&SecurityCode=-
表2-2 现金股利方案一览表
ml?COMPANY_CODE=601933&SecurityCode=-
3.股利分配方案分析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股利政策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保护股东、公司本身和债权人的利益出发,才能使公司的收益分配合理化。
本文试从永辉超市的偿债能力、变现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者结构对股利分配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历年股利分配的动机和合理性。
3.1 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
大量的现金股利的支出必然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
因此公司在确定股利分配数量时,一定要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保证在现金股利分配后,公司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
如果一个公司的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的来源较充裕,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
而高速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表3-1 偿债能力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整理如上表3-1所示,永辉超市上市四年来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14.78%、97.97%、108.16%、92.77%,均值在100%以上,速动比率均值为58.26%。
这说明永辉超市具有良好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当然这与永辉超市的行业性质有关,零售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变现能力快。
长期偿债指标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四年来均值分别为57.27%、10.66。
资产负债率处于中等水平,没有重大的财务风险,公司拥有偿还利息的缓冲资金。
因此,永辉超市在债务方面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基础。
3.2 盈利能力分析
表3-2 盈利能力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整理如上表3-2所示,永辉超市在上市的这四年中,净利润不断增长,四年来利润增长率均值为23%。
说明永辉超市具有良好的利润增长趋势,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3.4 投资者结构分析
公司每个投资者投资目的和对公司股利分配的态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公司
的永久性股东,关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不大注重现期收益,他们希望公司暂时少分股利以进一步增强公司长期发展能力;有的股东投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股利,十分偏爱定期支付高股息的政策;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偏爱投机,投资目的在于短期持股期间股价大幅度波动,通过炒股获取价差。
股利政策必须兼顾这三类投资者对股利的不同态度,以平衡公司和各类股东的关系。
如偏重现期收益的股东比重较大,公司就需用多发放股利方法缓解股东和管理当局的矛盾。
另外,各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对不同的投资者是不同的,公司在确定自己的股利政策时,还应考虑股东的特点。
永辉超市前十大股东数据如下表3-3
表3-3 前十大股东数据
数据来源:/f10_v2/ShareholderResearch.aspx?code=sh601 933&timetip=635846864245965077#sdltgd-0
表3-4 公司高管一览表
数据来源:根据永辉2015公司年报整理如图所示,在前7大股东中,有5位股东是个人投资者,其中张轩松、张轩宁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二人股份加起来高达32.01%。
另外5名个人股东中,还有郑文宝和叶兴针分别担任非独立董事。
这说明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股东自利情况可能出现,实施高股利分配政策有掏空企业嫌疑。
5.股利政策对价值的影响
永辉超市实行了较为稳定的股利支付率政策,上市四年来现金股利支付率分别为32.85%、45.79%、45.10%、45.80,稳定的且处于较高水平的股利支付率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增强公司对股东的凝聚力,稳定公司股价,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为获取稳定收入的机构投资者,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的股利支付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从而影响企业股票价格,进而对企业的价值造成影响。
纵观国内外证券价格在股利宣告日的变化,可以发现,股利的宣告发放通常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根据信号
传递理论,股利的支付能够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业绩好的信号,在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信息不同于可以加以粉饰的财务报表数据,具有低噪音的特征,投资者在接到这个信号时,往往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抱有乐观态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企业价值提升。
虽然投资者在收到股利时要缴纳一定的利息税,但是这与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图5-1 2015年股利分配前后股市变动
数据来源:/f10_v2/BonusFinancing.aspx?code=sh601933&time tip=635846961266135560#lnfhrz-0
以2015年数据股利分配为例,在股利宣告日,股市有小浮动上涨,且在除息日后,股价迅速回升到原有水平甚至出现一个较高的涨幅。
由此可见,股利的支付使投资者获得更加稳定的收益,降低投资该公司股票的风险,并能够向股票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积极信号。
但是是否支付股利还要看公司的盈利状况,如果公司本身经营状况不好但依然支付股利,就有可能造成公司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的继续运营甚至导致公司破产。
所以股利支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综合的。
另外,永辉超市自上市以来每年都保持着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的发放减少了代理成本,并使投资者得到了实在的收益,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股价上涨,企业筹措到更多的发展资金;发放了两次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发放传递了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的信号,给了投资者未来获得更高收益的希望,当投资者认为留存资金可以获得比现金股利更多的收益时,投资者会倾向于投资该企业,股价上涨,企业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