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临床应用近况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药物,广泛用于为止疼痛和减轻发热。
此外,它还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包括心肌梗塞和中风。
自从1897年首次合成以来,阿司匹林一直在被积极研究,以逐渐揭开这种药物的神奇之处。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发展前景。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使用阿司匹林还可以预防多种癌症。
例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肠道的炎症反应,从而预防结肠癌。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减少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患癌的风险,特别是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除了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降低,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这是由于阿司匹林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根,进而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此外,最近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提高治愈乳腺癌的成功率。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使治疗更加有效。
发展前景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已经被证明对许多疾病有益的药物,其未来的前景非常光明。
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多种疗效,表明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改善癌症的疗效和预防作用。
除了治疗疾病以外,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处方药,未来将会成为预防性药物使用的主流。
预防性使用该药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和中风等。
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
总结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其研究进展使我们越来越能够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和潜力。
我们相信,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阿司匹林在未来将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阿司匹林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情况论文

阿司匹林内科门诊患者的使用情况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阿司匹林内科门诊患者的使用现状。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并使用阿司匹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询问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归类不合理用药的类型。
结果:156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93例,占59.62%,其中使用剂量不正确51例,随意停药或服药23例,有服药禁忌7例,其他12例。
结论:阿司匹林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却存在很大的使用误区,临床医生应做好阿司匹林正确使用的宣教者,减少患者不规范服药的现象。
关键词:阿司匹林;内科门诊;使用情况【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46-01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主要通过不可逆地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合酶,阻止血栓素a2生成,进而减少血小板聚集。
它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性价比最好的一类药物。
2005年我国心脑血管病专家共同制定了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并使用阿司匹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67例,年龄57~86岁,平均72.3±2.9岁。
1.2研究方法:询问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分析与归类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使用剂量不正确、随意停药或服药、有服药禁忌及其他)。
2结果分析156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93例,占59.62%,其中使用剂量不正确51例,随意停药或服药23例,有服药禁忌7例,其他12例。
详见表1。
3讨论3.1阿司匹林的药效特点:(1)双向性作用:阿司匹林的充分抗血栓作用是在75~100mg/d的剂量范围,足可以使人类血小板cox-1失活,过大剂量应用时可减少血管内皮前列环素2(pgi2)的合成,降低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
浅析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此 , “ 国专 家 共 识 ”强 调 只 在 1 年 冠 心 病 风 险 m /大 剂量 的治疗 效果 优: 9 5 gd 中 0 g d : 7 m /,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试验 均未 #
>O 1%并 且没有 禁忌证 的人群 才考虑 选用 阿司 匹林 。 抗 血栓 和 出血 的获益 / 险 比 ,采取 正 确 的应 对 措 风 能证 明血 栓发 生率 在不 同剂 量之 间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10 m )与小剂量 ( 0~ 2 m )阿司匹林 的效应 , 50 g 5 35 g 结果发现血管性死亡 、心肌梗死和卒 中联合终点 比值
小剂 量 阿司 匹林 ( 5—3 0 / 具 有抗 血小板 7 0mg d)
者 术后神 志很 快转清 ,偏瘫 患 者肢体 功能 恢 复 ,术 壁破 裂 ,脓液外 溢 。针形 血肿 粉碎 器对 脓苔 及脓液 后 1天c 增强原病灶 区仅显示塌 限脓 肿壁 ,术后2 5 T 月 做机 械破 碎后 同步侧 孔 引流 出 ,使 脓液 清除 彻底迅 病灶影完全消失。 速 ,同时抗 生素 稀 释液经 针形 血肿 器注人 因 涡流原 理使脓 肿腔 内抗 生素 弥散 充分彻 底 。在治疗 中我们 3 讨 论 认 为应注意 以下几点 :1 、操作 时精 确定位 ,一次穿 Y I 卜 型一 次 性 颅 内 血肿 粉 碎 穿 刺 针是 颅 内血 刺成功 ;2 、冲洗时要密切观察 弓I 况 ,做到等量 流情 肿 ,脓 肿等微 创 治疗专 用器 械 ,具 有穿 刺 、引流 双 转换 ,防止脓 肿壁破裂 或颅压 急骤升高 ;3 、本法适 向功 能 ,对 脑组 织及脓 肿壁 仅为 一次性 穿刺 损伤 , 宜 单发 脑脓 肿 ;4 、穿 刺应 尽量 避开 功能 区 ;5 、术 其 硬通 道技 术 便 于 抽 吸 、 冲洗 引 流 极 为 方 便 ,冲 前要确诊 ;6 、选择最佳手术 时机 。 洗 、引流 同步进行 ,避 免 了其 他 引流法 先 冲洗后 抽 【 收稿 日 :20— 72 】 期 080 —4 吸的缺 点 ,从 而杜 绝 了因脓 肿壁 内压不 稳定 使脓 肿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阿司匹林(Aspirin)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问世于1899年,已有百余年历史。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其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命名为阿司匹林。
迄今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仍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1 阿司匹林的结构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分子式为C9H8O4,分子量为180.16。
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选择性地使细胞内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下丘脑中致热因子前列腺素E的合成,恢复正常的体温调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亦用于抗风湿性关节炎和抗类风湿性关节炎。
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栓的特性,血小板上的环氧化酶-1(COX-1)可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生成血栓素A2(TXA2)以及前列环素,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并使血管收缩。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甚至糖尿病患者中,血小板的TXA2合成明显增加,血小板受体(TP受体)的表达也增加。
阿司匹林作用于COX-1活化部位附近的丝氨酸529,可使其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而失活,从而减少TXA2的生成,起到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阿司匹林还可能通过阻断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血小板激活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3 阿司匹林的临床及其他方面的应用阿司匹林在临床上有许多用途.可用于治疗痛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流行性出血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先兆流产、代谢性肥胖、巴特综合征、腹泻、春季结膜炎、急性肺炎、胆道蛔虫病、足癣、血小板减少性龋癜、镰状细胞性贫血、不孕症等。
阿司匹林功效和应用前景

阿司匹林的功效和应用前景摘要:阿司匹林在最初的半个世纪被用于镇痛消炎,但具有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六十年代起,人们逐渐弄清,出血的原因起源于它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恰逢其时,关于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取得飞速进展,特别是它还抑制具有强力血小板凝集作用的血栓素A2( TXA2) 的生物合成,证明其具有抗血小板作用。
本文通过论述阿司匹林的功效和应用前景,以希望人们能够更加了解阿司匹林这个药品,充分利用起阿司匹林的作用,为以后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关键词:阿司匹林,合成方式,功效,应用和发展前景1.阿司匹林认识过程阿司匹林(aspirin):化学名为2-(已酰氧基)苯甲酸(2-(acetyloxy)benzoic acid)。
又名乙酰水杨酸。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臭或微带乙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mp. 135~140℃。
人们对阿司匹林的认识可追溯到古埃及法老时代。
当时通过浸泡柳树皮获取了一种物质并被记载于公元前1550年汇集的医疗处方之中。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美洲人经常使用金鸡纳树的树皮作镇痛药。
西班牙人来到那里以后发现这种树的树皮还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1898年德国化学家Dr. Felix Hoffmann用水杨酸与醋酸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3月6日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
迄今为止,阿司匹林已经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安定)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近年来,国内外阿司匹林应用研究渐趋活跃,相关的专利和研究论文经常见到,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问世。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8(4):323—324. 2 王祥 群.阿 司匹林 防治 白内障研究 的现状
及展望 [J].国外医 学 ·眼科 学分册 ,1997。 21(4):211—216. 3 陈 新 谦 ,金 有 豫 ,汤 光 .新 编 药 物 学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3.
预 防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最 近 研 究 者 报 告 ,栩 埘 低 浓 度 的 阿
林 【J『预 防糖尿 病性 视 网膜病 鼠模 型 的 微血 管 病 。哈 佛 医 学 院 的 Mara I ̄renzi 博 士 说 :在 我 们 能 够 建 议 人 们 使 用 阿 司 匹 林 预 防 糖 尿 病 性 视 网膜 病 之 fii『,我们 需 要 史好的弄清最低有效剂 量 ,以及 药物 靶向 视 网 膜 血 管 的 过 程 。
司匹林 和降低胆固醇的药 物 “斯塔 丁”并 用 ,可降低结肠癌 的危险 。该研究 中心 对 1.5万名心脏病 患者进行 r 3次研 究 ,所 获 得 的 数 据 表 明 ,这 两 种 常 用 药 同 时 使 用 ,能 杀 死 早 期 的 癌 细 胞 ,医 学 专 家 对 1000名 结 肠 癌 的 患 者 进 行 研 究 ,发 现 他 们服 用 阿 司 匹 林 后 的 发 病 率 下 降 了
匹林 作 为 心 血 管疾 病 一 级 预 防 ,包 括 年 龄 >40岁或 有 下述 任一 危 险因 素者 (心 血 管疾病家族史 、高血压 、吸烟 、血脂异 常或 蛋 白尿 )。对 下 述 糖 尿病 患 者 使 用 阿 司 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 防 ,合并 心肌 梗死 、血管旁路术 、卒 巾/qIA、外周血 管疾
阿 司 匹 林 可 防 妊 娠 毒 血 症 芬 兰有 研 究 发 现 ,让 可 能 出 现 妊 娠 血
阿司匹林的调研报告

阿司匹林的调研报告
阿司匹林调研报告
1. 引言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和降低发热。
本报告旨在对阿司匹林进行综合调研,包括其的药理特性、适应症、副作用及市场销售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药理特性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阻断环氧化酶活性起药效,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产生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
由于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也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治疗。
3. 适应症
阿司匹林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头痛、牙痛、关节疼痛等各种疼痛,同时可用于治疗发热症状。
此外,由于其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也被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风险增加及过敏反应等。
胃肠道不适常见症状有胃灼热、恶心等,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及出血。
出血风险增加主要表现为停经、咯血等,患有消化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出血。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在使用该药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5. 市场销售情况
阿司匹林作为非处方药,是全球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剂型的阿司匹林产品,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阿司匹林的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低,普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6. 结论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良好的药理特性和广泛的适应症。
然而,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及适用人群,如果出现不适或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阿司匹林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2024年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概述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轻度疼痛、退烧、减轻炎症等症状。
它通过阻断炎症介质的合成,起到抗炎和镇痛的作用。
由于其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迅速发展。
二、市场规模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销售额在过去五年间每年增长10%以上。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分为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两个市场细分。
国内品牌主要以品质合格、价格亲民为卖点,占据了市场较大的份额。
国际品牌则通过产品口感、包装以及品牌美誉度吸引消费者。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一直是决定因素之一。
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吸引消费者。
此外,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推广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拥有优秀品牌口碑和强大渠道资源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将会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随着科技的进步,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阿司匹林肠溶片产品将会出现,如添加维生素、草本成分等。
2.线上销售的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在线购买药品,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线上销售将会逐渐增长。
3.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通过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企业可以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市场挑战尽管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价格竞争压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同类产品,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企业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2.市场监管加强: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企业需要时刻关注法规的变化并与之保持合规。
3.品质和安全问题:产品质量和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近况《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阿司匹林问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开始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
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司匹林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比较,服用阿司匹林的中年男性在5年随访期间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44%[1]。
虽然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低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许多患者并没有正规接受阿司匹林的治疗。
本文旨在使临床医生提高对阿司匹林了解,正规使用阿司匹林,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1对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事件的认识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石,并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血管性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早期的SISI2研究显示[2]:阿司匹林治疗5周使ST段上抬(STEMI)患者的死亡相对危险率下降(RRR)23%,如与链激酶合用死亡率RRR为42%。
多个研究评价了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上抬心肌梗死(NSTEMI)的效果,其中1983年一项最大的试验系退伍军人合作研究(VACS),该研究将126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325mg/d 组或安慰剂组。
治疗12周后发现阿司匹林治疗组的死亡率和MI的RRR下降51%。
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阿司匹林可以使血管事件减少20%。
有文献报道[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不但MI发生可能性小,即使发生了严重程度也比从不服用要轻,较多的表现为NSTEMI。
阿司匹林能预防每10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19例缺血性事件的发生[4]。
糖尿病人群至少75%的死亡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血管性死亡。
抗血栓治疗研究协作组的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血管性死亡的疗效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5,6]。
血管内支架的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影响预后常见的并发症,血小板在该并发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Grama等[7]证明支架植入后血小板功能显著激活,而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体内血小板呈去活化水态,亚急性血栓形成减少。
过去将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联合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
目前新的临床试验证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前者。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脑梗死病人应用阿司匹林能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血浆黏度,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拯救缺血半暗区。
尤其对于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疗效可靠且时间短,见效快。
2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8]建议阿司匹林应考虑用于10年内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男性和女性。
中、美及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下述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能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1)年龄≥50岁患有高血压但是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2)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史同时具有靶器官损害,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10年,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5%;(3)血浆肌酐中度增高的高血压患者。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9]对于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用于CVD一级预防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有冠心病家族史并有吸烟、高血压、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或年龄大于30岁的糖尿病患者。
3关于阿司匹林在心内科门诊使用情况国内学者杨靖等[9]对该院心内科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在240例患者中,63%患者阿司匹林使用剂量不正确。
68例出院后门诊随访的患者中,20.58%(14/68)患者剂量过低。
其中,8.82%(4/68)为基层单位医生指导错误;5.88%(4/68)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自行减量;5.88%(4/68)为患者曾服用阿司匹林、泰嘉,在改服小剂量肠溶片是仅服1片(25mg)。
在172例门诊随访患者中,76.3%(130/172)剂量过低。
阿司匹林剂量最不恰当的主要原因为:20.93%(36/172)为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25.58%(44/172)为担心不良反应减量;11.63%(20/172)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停用;17.44%(30/172)是由于患者曾使用不同种类的阿司匹林,医生给予处方时没有详细说明,以及有的药品说明不正确。
目前推荐剂量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研究发现:每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会出现1例上消化道出血[11];而阿司匹林每治疗1000例患者,每年会预防19例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
“中国专家共识”[13]建议在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剂量为75~150mg/d,而在二级预防的长期应用剂量为75~150mg/d。
随机临床试验已证明,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150mg/d,在减少高危患者血管事件中此剂量的疗效优于更高剂量的疗效。
4阿司匹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问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自从20多年前发现以来已经成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基石。
然而,有报道指出:ACEI促进前列腺素(PG)的释放,而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抑制PG的合成,从而会减弱ACEI对冠心病的保护作用。
Guazzi等[14]研究表明:阿司匹林≤100mg/d时与ACEI相互作用较少,300mg/d阿司匹林与ACEI会产生显著的相互作用,减弱ACEI在高血压、CHF患者中的有益效应。
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剂量下不影响ACEI减弱心肌功能丧失的效应。
Dosterga等[15]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不减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和长期应用ACEI的效应。
尽管ACEI和阿司匹林单独应用时在CHF中的有益作用已经确定。
但近年来这些药物与临床关联的相互作用却引起争议,使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存在疑问。
Spanlding[16]等针对报道阿司匹林与ACEI在CHF患者中存在的拮抗相互作用,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ACEI诱导的前列腺素合成。
其应用另一种与前列腺素合成无关的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阿司匹林与ACEI对前列腺素合成拮抗效应可能改变了全身血管的舒张作用,而ACEI不依赖前列腺素合成的效应诸如肺动脉舒张功能被维持。
Song等[17]研究阿司匹林的剂量可能影响有关两药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300mg)短期使用会减弱Ana 对血流动力学变量的效应,低剂量236mg短期使用对血压无影响,但应用ACEI的CHF 患者同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效应没有被充分研究。
Davie等[18]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每天150mg不影响ACEI的心衰病人由缓激肽介导的血管舒张的效应。
因此,缓激肽可能与二者的相互作用无关。
5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如何使用阿司匹林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而冠心病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导致病人发生心力衰竭最直接的病理基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作为发病的中心环节,血管内皮损伤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活化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展,减少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19]。
心房颤动可使心功能发生进行性的恶化,并且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
慢性房颤可以导致心房扩大,心房壁的附壁血栓形成、源于左心房的栓子,可以造成全身各个器官的栓塞。
其中脑栓塞的年发生率可高达16%,而心力衰竭为慢性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制剂,具有间接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所以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病人中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
6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及预防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比较公认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剂量有关,如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胃黏膜损害,头痛、耳鸣及听力下降等;一类是与剂量不相关,如过敏等。
方亚平等[20]通过胃镜观察发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6~9个月,胃镜下见胃黏膜红斑及出血,其次是点片状糜烂,严重者可发生比较浅的溃疡,直径在0.2~0.9cm,胃底黏膜损伤不明显。
肠溶阿司匹林在阿司匹林片外包以一层肠溶膜,其外膜主要由纤维素、硅或其他不活跃材料组成,能抵抗胃内酸性环境,在十二指肠内的碱性环境下才分解,因而避免胃黏膜损伤[21]。
阿司匹林传统的用法是餐后服用,旨在通过食物的缓冲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
但肠溶阿司匹林抗酸而不耐碱,若在餐后服用,并不能体现肠溶片的优势。
因为,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药物易于溶解,药片与食物混合使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也容易使肠黏膜破坏,增加了药物在胃内溶解的机会。
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药物不易溶解,空腹服用后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因此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22]。
7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是以临床和实验室的发现为基础的[23,24]。
对于依从性好的患者来说,临床上使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仍有部分发生动脉血栓性事件,加大治疗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而且不良反应增加,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实验室检查上,在一项或多项血小板功能试验中,阿司匹林不能发挥预期的抗血小板效应,称为“生物化学的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分为3类:(1)药物动力学型:阿司匹林在体外可抑制TXA2生成和血小板聚集,但在体内并不能发挥相应临床作用;(2)药效学型:为体外和体内试验阿司匹林不能抑制血小板TXA2形成和血小板聚集;(3)假性抵抗型:为血小板活化不依赖TXA2生成即阿司匹林可抑制TXA2的生成,但血小板仍可在其他促效剂和胶原作用下聚集,这种分类法已被广泛接受。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机制:(1)与阿司匹林剂量不足有关,有研究发现患者可因增加阿司匹林剂量而克服低剂量时的抵抗;(2)与环氧化酶-2有关,Weber等发现环氧化酶-2在血小板中的表达程度因人而异,因此推测血小板几乎不被阿司匹林抑制的环氧化酶-2可能是引起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因素之一;(3)血小板活化旁路途径,阿司匹林不能阻断花生四烯酸酯氧化酶代谢途径的作用。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40%,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6%~24%。
阿司匹林抵抗对策:(1)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补充或替代的抗血栓治疗。
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是一个合理的选择[25]。
(2)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26]。
[参考文献]1SteeringCommitteeof physician’s Health of research Group.Pr eliminary report:findingsfrom the asipilin componentofthe ongoingphysician’s health study.N EngJMed,1988,318(6):262-264.2SISI2(SecondInternation Studyof Infaret Survival)collall-asorative.Goup randomized trial ofintravenous steptollinase oral asipilin both orneitheramon(7.18)caseofsuspected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SISI2.Lancet,1998,2:349-360.3 Haydew M,pignone M,phllilipse,etal.Asipili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A summaryof the evidence for the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Ann Intern Med,2002,136:161-172.4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Arandomized.blinded,trial ofclopidog r el versus asipilininpatients asrisk of is chacmic events(CAPRIE).Lancet,1996,348:1329-1339.5许俊堂,胡大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955-957.6Mehta J,Mehta P,BurgerC,et al.Platclet aggregationstudies incoronaryarery disease.Atneroscle Rosis,1978,31:169-175.7 HelgasonCNU,Bolin KM,Hoff JA,et al.Development ofasipilinresistancein persons with previousischemic stroke.Stroke,1994,25:2331-2336.8 Pearson TA,BlairSN,Daniels SR.AHA guidelines forprimary prevent ionof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stroke:2002 updaic:consensuspanelguide to comprehensive risk reductionfor adult patients withoutco rnaryor other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s.Circulation,2002,106:388-391.9Colwell JA.(Technical Review) Asipilin therapy in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72-73.10 杨靖.关于阿司匹林在心内科门诊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国医药导刊,2005,2(7):116-117.11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SG,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blood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ipilinin patientswith hyperte-naion principal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OptimalTreatment(HOT) ran-domizedtrial.Lancet,1998,351:2075-2195.12Filling B,Sohiele R,Cin AK,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clinical courseo ld tatients not receivingasipi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 n:Results formthe MITRA and MIR studies.AmHeart J,2001,141:200-20513 李小鹰.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防治中规范应用阿司匹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5):477.14 Guazzi MD,GampodonicoJ,Celeste F,etal.Antihypertensiveeffi cacy of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inhibition andasipilin c ounteraction.Clin Phamnacol The,1998,63(1):79-86.15 OostergaM,AnthonioRL,deKam PJ,et al.Effectsof asipilinon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dilationo ne year after acutemyocardial infaction.Am J cardiol,1998,81(10):1178.16 Spaulding C,charbonnier B,Cohen solalA,etal Acutehemody namic imteraction of asipilin and ticlopiclinewithenalapril:results ofa double-blind,randomized comparatine trial.Circulation,1998,98(8):757-765.17 Song KH,Fedy KR,Hoover R.InterationofACE inhibitors and asipilininpatient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mm pharmacother,1999,33(3):375-377.18 Davie Andrew P,Me Murrary John JV.Effect ofasipilinon vasodilation to bradikinin andsubstance P in patientswithheart failure treated with ACE inhibitor.Br JClinPhammacol,2002,52(1):37-42.19 Theroux P,Ouimet H,MeCans J,et al.Asipilin heparin,or both totreat acute unstable angina.N Engl J Mal,1998,319(17):1105-1111.20 方亚平.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内镜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3):164.21刘春安,袁孟彪.阿司匹林所致胃肠道粘膜损伤的研究近况.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64-565.22 练新飞.服药时间对肠溶阿司匹林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5):457.23 Vejar M,Fragasso G,HackettK,et al.Dissociation of plateletactivation and apontaneous myocardialischemia in unstableangina.Thromb Haemost,1990,63(2):163-168.24HankeyGJ,EikelboomJW.Asipilin resistance.BMJ,2004,328 (7438):477-479.25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A randomized,blinded trial of elopidogrelversus asipilininpatients at risk of ischemic events(CAP-RIE).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26 Pratico D,Cheng Y,FitzGerald GA.TP or not TP:primary mediatorsina close runoff.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2000,20(7):1695-1698.(编辑:商洁)作者单位:130021吉林长春,吉林省前卫医院内一科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医学院(杜晓芬,朱蕾,朱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