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麻厂大爆炸

合集下载

常用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

常用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

常用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常用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1、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说出两种遇水燃烧的物质?答:钾、钠、镁。

3、燃烧有几种类型?答:有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4、什么是闪燃?答: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叫闪燃。

5、什么叫闪点?答: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6、什么叫燃点?答: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7、按易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类?答:可分为三类,28℃以下为甲类;28℃-60℃为乙类;60℃以上为丙类。

8、试写出三种以上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答:纸张130℃;棉花210℃;赛璐珞100℃;松节油53℃;煤油86℃;布匹200℃;麦草200℃;橡胶120℃,木材295℃。

9、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10、什么叫着火?答: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的现象。

11、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燃烧?答:燃烧后所生成的仍具有燃烧性的物质叫不完全燃烧。

如一氧化碳。

12、在一定温度和有空气条件下,能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什么物质?答:可燃物。

13、在没有明火的作用下,可燃物被加热到一定温度而引起燃烧的现象叫什么?答:受热现象。

14、什么叫蓄热自燃?答:可燃物在没有直接火源作用下,由于自身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温度不断集聚升高,达到燃点发生燃烧的现象叫蓄热自燃。

15、粮食会自燃吗?答:粮食自身和依附在粮食上的微生物的呼吸湿度受到水分的影响较大。

在含水较高的条件下,微生物呼吸湿度显著增大,放出大量的热量。

当温度升高到38℃-40℃时,发生霉变,继续蓄热,逐渐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最后达到自燃点,引起自身燃烧。

16、某单位购置了一汽车生石灰,堆放在一栋木板房旁边,生石灰上面又放了草袋和木料等可燃物。

有一天下了一场雨,雨过天晴不久,草袋和木料突然起火,并将木板房烧毁,这次着火的原因是什么?答:生石灰遇火(或受潮)会立即分解,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到700℃左右,而草袋和木板的燃点都很低(草袋约200℃,木板约300℃),因而被引着起火。

典型事故六: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8.5”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六: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8.5”爆炸事故

典型事故六: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8.5”爆炸事故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1年8月5日8时5分左右,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发生爆炸,3人死亡,1人受伤。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分装操作过程中,亚氯酸钠固体遇到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引起着火和燃爆,引发库内存放的桶装亚氯酸钠爆燃。

(2)间接原因未将亚氯酸钠贮存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热源处,与酸、还原性等物质混贮。

未经安全评价和履行备案审批手续,非法使用危险化学品。

(二)基本情况哈尔滨市凯乐化学制品厂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原动力区)朝阳镇前宏路67号(前进村内)。

该厂生产用房为上下两层框架砖混结构,系凯乐化学制品厂法人代表李理租赁前进村石德智自建的二层民宅。

该厂租赁该民宅后,底层作为生产车间使用,上层作为该厂作业人员起居和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

该厂生产作业间系民房的底层,约180平方米,内部隔成大小五个房间,其中一个分装、二个包装间、一个休息室、一个小面包车库兼仓库。

该厂成立于1998年10月09日,原生产地点位于道外区南勋街68号,后因厂房租金原因于2008年搬迁至现在的地点。

主要产品为凯乐牌二元型二氧化氯消毒粉。

企业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国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其中,工商营业执照载明如下:核发单位: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动力分局;注册号:230104100040423(1-1);经营期限:2011年6月30日至2015年3月30日;注册日期:2011年6月30日;法人代表:李理;注册资金:20万元;经营范围主营:生产消毒液(不含危险化学品、易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国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载明如下:产品名称:凯乐牌二元二氧化氯消毒粉;剂号或型号:粉剂;批准文号:卫消字(2011)第0010号;批准日期:2011年2月17日;有效期:至2015年2月16日。

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爆炸事故

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爆炸事故

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爆炸事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哈尔滨亚麻厂“3.15”特大爆炸事故这是发生在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特大事故。

它是解放初期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

1987年3月15日2时39分,这家当时有职工6250人,生产规模21600锭的亚麻厂。

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爆炸起火。

一瞬间,生产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

在公安消防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市救护站和本厂职工及时抢救下,才使多数被困职工脱离了险区。

4时左右火势被控制住,6时明火被扑灭。

这起事故,使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换气室、1个除尘室全部被炸毁,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厂房有的墙倒屋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189台(套)机器和电气设备等被掀翻、砸坏或烧毁,造成联合厂房的三个车间全部停产,准备车间部分停产。

由于厂房连体面积过大,给疏散职工带来困难,造成伤亡235人,其中重伤65人,轻伤112人,死亡58人。

直接经济损失8819000元。

祸首最可能是静电和亚麻粉尘由于爆炸后的事故现场破坏严重,数据不足,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难以确定本次爆炸事故的真正原因,根据事故现场事实,中央换气室南部除尘器破坏最为严重,地震台记录此次爆炸所产生的地震效应,地沟中管道上由西向东位移等事实,都说明本次爆炸事故首先发生在中央换气室南部,11号和10号除尘器内,然后引起整个系统爆炸,应该属于亚麻粉尘专家认为,由静电引起布袋除尘器内亚麻粉尘爆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亚麻粉尘通过金属管道。

一定会产生静电。

带电的亚麻粉尘积聚在干燥的布袋上,产生很高电位。

拿亚麻粉尘布袋除尘器的条件与曾经发生过静电起火的布袋除尘器相比较。

亚麻粉尘布袋除尘器的尺寸比较大,收尘速率较低,粉尘的最小点火能中等。

因此,对此已有的事故例子,亚麻粉尘布袋除尘器发生静电引燃或引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一、可燃粉尘爆炸的危害性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

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昭和41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重大“天灾”。

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室,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凌晨,我国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联合厂梳麻、前纺、预备3个车间,忽然发生强大的粉尘爆炸并引起大火,使103万平方米厂房、189(套)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事故中死亡58人,重伤数人,轻伤112人。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原来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比较要大得多,故轻易着火。

假如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碰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爆炸。

爆炸时,气压和气压上升率越高,其爆炸率也就越大。

而粉尘的燃烧率又是与粉尘粒子的大小、易燃性和燃烧时所开释出的热量以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根据科学试验测定,粉尘爆炸的条件有三个。

一是烧料。

干燥的微细粉尘、浮游粉尘的浓度每立方米达到:煤粉30~40克、铝粉40克、铁粉100克、木粉12.6~25克、小麦粉9.7克、糖10.3克。

二是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21%。

三是热能,即40毫焦尔以上的火源。

面粉或饲料等粉尘的起爆温度相当于一张易燃纸的点燃温度。

车间内机械装置的轴承或皮带摩擦过热,即可达到引爆的能量。

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进,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3.主要教训: (1)没有充分认识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这次爆炸是麻粉 尘爆炸。据试验,未经筛分的麻粉尘,其爆炸极限为70 克/米3,最小点火能量640毫焦,最大爆炸压力0.7兆 帕,压力上升速率1.1兆帕/秒。如经过筛分,去掉粒 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主要是尘土),其爆炸危险、爆炸 威力便大大增加,据试验,(爆炸下限降至50克/米3, 最小点火能量降至300毫焦,最大爆炸压力增至2兆帕, 压力上升速率达2.2兆帕/秒。所以,麻粉尘爆炸会造 成巨大的破坏。
(二)粉尘爆炸Leabharlann 特点1、与气体爆炸比较,粉尘爆炸特点:
(1)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难度大; (2)粉尘爆炸能量较大、破坏性较严重。 2、粉尘爆炸在危害性方面特点: (1)容易发生二次甚至连锁爆炸; (2)爆炸压力随时间增大且反射增大; (3)易产生有毒气体或高温灰烬
第五节 粉尘爆炸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点火源强度和点火方式;
爆炸容器的容积
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故 1.基本情况: 哈尔滨亚麻厂,是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在亚洲也是屈指可数 的。厂区占地面积40余万平方米,年产亚麻布2000多万米,产 值8000多万元,创汇1000余万元。全厂约有7000名职工。这 家大厂在哈尔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亚麻厂内传出一阵震天动地 的爆炸声,附近的人们以为是发生了地震,距亚麻厂几百米远的 消防支队大楼也发生了剧烈的震动,消防队员们被巨响和摇晃惊 醒了,推窗望去,只见亚麻厂冒出熊熊烈火一一爆炸引起了剧烈 的燃烧。
3、可燃气体和惰性成分的含量;
可燃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中混入一定量的可燃气体时, 粉尘的爆炸危险性显著增加。 惰性物质的加入会降低粉尘爆炸的压力和升压速度,

粉尘爆炸的原因

粉尘爆炸的原因

干式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邢林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粉尘。

这些粉尘不仅污染厂区环境及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还严重威胁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这是因为某些粉尘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爆燃。

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的危害性,但是对于粉尘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燃危害性却认识不足,甚至忽略了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教育,直到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的大爆炸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重视。

因此对粉尘的治理,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防火、防爆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消防教育和安全防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爆炸事故使58人死亡,177人受伤。

据事故调查组的专家分析,这次爆炸是由亚麻纤维粉尘引起的。

可见,粉尘爆燃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设置有效的除尘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

然而在粮食加工、冶金企业以及部分轻工、化工生产中产生的粉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及工艺的要求,不能采用湿式除尘器,且为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粉尘还要回收利用,所以采用干式除尘便成为这些企业防尘的唯一途径。

目前工矿企业都致力于降低工业设备的粉尘排放量,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除尘设备,普遍采用静电收尘及袋式收尘等高效收尘装置,而将旧式的离心收尘装置作为第一级除尘设备。

但是在使用干式除尘设备时,防火、防爆问题常常被忽视,因除尘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燃事故也不乏其例。

济南向阳化工二厂1978年曾因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袋积尘后,摩擦受热,发生过一起重大镁粉尘爆炸事故,伤亡惨重。

烟台文登某面粉厂除尘设备也发生过面粉尘爆炸。

济南火柴厂某车间于1984年底因除尘设备损坏,不能有效排出车间的木屑粉尘,加上用火不当,造成火灾事故。

据外刊报道,与使用除尘器或除尘装置有关的爆炸、火灾事故,10年前大约每年平均2次,5年前每年平均6次,近年来增至20几次。

因此,随着除尘装置的普及,这类事故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本文针对已经使用的除尘设施,特别是袋式除尘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防止粉尘爆炸、燃烧问题加以探讨,供有关单位参考。

安全消防常识竞赛题库

安全消防常识竞赛题库

安全消防常识竞赛题库1、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2、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3、按易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其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类?答:可分为三类,28℃以下为甲类;28℃-60℃为乙类;60℃以上为丙类。

4、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是什么?答:(1)蔓延快;(2)逃生困难;(3)扑救困难。

5、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哪几种?答:有ABC、BC、BCD三种。

6、公路上晒麦秸、稻草时对车辆行驶有什么危险?答:(1)行驶中车辆排气管喷出火星,遇到麦秸、稻草等可染物,(2)或者草料为车辆底盘的螺丝、轮轴缠绕时,便会迅速起火并蔓延,严重的甚至烧毁车辆。

7、1986年3月1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有177人受伤,58人死亡,损失折款650万余元。

问爆炸原因?答:是粉尘爆炸。

8、家庭使用电烙铁、电熨斗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在间歇性停用时应放在非燃材料的座式支架上;(2)在遇停电或停止使用时应立即拔掉插销或关掉电源开关。

9、什么叫燃烧?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10、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答: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1、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2、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3、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4、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安全技术基础典型事故案例

安全技术基础典型事故案例

第一章安全技术基础典型事故案例例1.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19日深夜11时,美国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的由于240加仑水被错误地倒入45吨甲基异氰酸脂(MIC)储罐内,使罐内温度突然升高至38度,压力从5磅升至355磅。

维修工试图手工操作来减压,但因罐内压力太大而未成功。

3日零时56分,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气体(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从一个出现裂缝的安全阀泄漏出来,四处扩散,120名工人纷纷逃离,只有1名工长在孤军作战中死亡。

整个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12.5万人受害,30万人撤离,印度方面估计损失20亿美元。

事故的教训是:1)对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泄漏防护措施不当。

泄漏后长达3个小时没发出报警;2)厂址选择不当。

处在密集居民区,有1.2万人居住在距工厂只隔一条马路的地方;3)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

甲基异氰酸脂沸点在39℃~44℃,而事故时罐温达到38℃;此时自动安全阀失灵;洗涤器正在检修,不能经洗涤器排放气体;临时接通软管排放气体燃烧,但持软管者临阵脱逃,只有一个工长坚持工作,但其中毒失去点火能力。

例2. 深圳安贸公司清水河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1993年8月5日13是15分,深圳市安贸公司清水河危险品仓库4号仓因违章将过硫酸铵、硫化钠等化学危险品混储,引起化学反应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火灾蔓延导致连续爆炸,爆炸又促进火势蔓延,共发生2次大爆炸和7次小爆炸,有18处起火燃烧。

未扑救火灾,共调动9个城市132辆各类消防车,1100多名消防人员,直到8月8日22时才完全扑灭残火。

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损失2.5亿元。

事故的教训是:1)违反消防法规。

存放水泥、煤炭、木材的丙类仓库当成存放危险品的甲类仓库,并成为深圳市最大的化学危险品储存中心;单体仓库改为联体仓库;防火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2)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

没有称职的防火安全干部;危险品进库没有安全检查和技术监督,帐目不清;仓库职工没有经过上岗培训;没有消防应急予案,无事故自救准备;3)消防监督力度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亚麻厂大爆炸哈尔滨亚麻厂大爆炸,是哈尔滨亚麻厂于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死亡58人,受伤182人,爆炸使1.3万米2厂房到遭到严重破坏,东部换气室、除尘室和中央换气室全被炸毁,大片厂房墙壁倒塌,屋顶塌落;除尘系统及其主风道地沟全部毁坏,梳麻车间和前纺车间受到严重破坏,其他相邻建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189台(套)机器设备受损,有的被掀翻,有的被砸坏、烧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50万元。

事后,厂长、一名副厂长被撤职,纺织工业局局长,一名副局长分别受到记过和记大过的处分,一名副市长也受到记过处分。

年产亚麻布:2000多万米地位: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公司名称:哈尔滨亚麻厂大爆炸占地面积:40余万平方米基本简介哈尔滨亚麻厂,是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在亚洲也是屈指可数的。

厂区占地面积40余万平方米,年产亚麻布2000多万米,产值8000多万元,创汇1000余万元,全厂约有7000名职工。

这家大厂在哈尔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哈尔滨火车站乘101亚麻厂站下车)哈尔滨亚麻厂爆炸现场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一声轰响,在哈尔滨亚麻厂上空腾起一股蘑菇状的高大烟柱,火舌吐着浓烟,巨大的爆炸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

13000平方米厂房,变成一片被浓烟烈火包围的废墟。

爆炸从贯穿梳麻、前纺、准备三个车间的1570平方米的粉尘通道开始,含有亚麻纤维粉尘微粒的空气突然燃烧爆炸膨胀,产生原子弹爆发般的冲力,一尺厚的水泥盖被击碎、拱起,手指般粗的钢筋和水泥浇铸的墙壁被炸得变形倒塌,十几吨重的机器被抛向空中,强大的气浪把锯齿形房盖的玻璃冲成碎渣,连同窗框飞到百米之外,10个比邻的房顶在烈火中坍塌。

从地下冲出的火球,在车间腾飞滚动,把一切可燃物质点着,顷刻间,正上夜班的477名工人陷身一片火海。

3月16日,新华社向全国发稿,哈尔滨亚麻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严重,厂房、设备遭受破坏。

这条消息震惊全国。

一位消防中队长后来回忆,这是他在十几年灭火生涯中遇到的最惨重的一次。

三个车间120多个消火栓被炸,温度超过70℃,自动喷水的装置被炸,水龙带要从280米外的房上拽过来。

织布车间火势十分凶猛,车间里浓烟夹着飞火,眼睛睁不开,呼吸也十分困难。

“那火像是从天上糊下来。

”当时31岁的粗纱女工麻桂香回忆。

爆炸的瞬间,电停了,细纱车间漆黑一片,浓烟呛人。

隐约模糊的火光中,许多新女工张慌无措,清醒过来的人不停用手去摸周围,试着找到机器中间的小路。

滚烫的机器瞬间将她们的手和身上的皮肤、头皮烧伤,有的浑身淌血,有的衣服被烧光,赤身裸体从火海里冲出来。

这是世界亚麻行业最严重的大爆炸,据统计,是夜当班工人477人,经抢救242人安全脱险,死伤共235人,女性职工占80%.截至4月30日,58人不幸遇难(包括在医院死亡的7人),其中包括孕妇3人。

烧伤177人,重伤65人,轻伤112人,其中孕妇三人,一人已怀胎六个月。

爆炸的一瞬间,巨大的气流将她推到了地沟里,比起那些去世的人,她或许要幸运得多———有些人连哼一声都来不及,就被落在身上成吨的重物砸扁,有些人被火焰迅速吞噬,烧成黑糊糊的一小团。

有5名工人极度恐慌之中找不到出口,最终保持着相互紧抱成一团的姿势。

亚麻厂的钟表永远停在了2点3 9分———她和伤员们永远不想再想起的那一刻,被烈火烧灼的嘶喊声,被重物和机器压住的呻吟声,害怕的尖叫声,冰雹一样的塌陷声,大火的呼啸声……火灾损失哈尔滨亚麻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82人,爆炸使1.3万米2厂房到遭到严重破坏,东部换气室、除尘室和中央换气室全被炸毁,大片厂房墙壁倒塌,屋顶塌落;除尘系统及其主风道地沟全部毁坏,梳麻车间和前纺车间受到严重破坏,其他相邻建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189台(套)机器设备受损,有的被掀翻,有的被砸坏、烧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50万元。

这次事故中人员死伤众多,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1)厂区疏散通道少、宽度小、疏散距离长,因而发生爆炸后,车间内许多工人难以疏散,烈火围困无法逃生。

有5名工人因找不到出入口,挤在一起被火烧死。

(2)爆炸时砖砌承重墙倒塌,楼板、没有施焊的屋面板塌下,砸伤了不少工人。

(3)地沟内的爆炸,掀翻了机器设备,在场人员来不尽避让,被压死压伤。

这次哈尔滨亚麻厂爆炸,其爆炸威力之大,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火灾原因这场灾难的根源,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忽视的细微尘埃。

但是引起这起爆炸事故的火源,有关方面组织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看法,如静电、电气、撞击等,但因为现场遭到严重破坏,难以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最后未能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主要教训(1)没有充分认识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这次爆炸是麻粉尘爆炸。

各种纤维在纺织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即细小的尘屑颗粒,其粒径一般为1~400微米。

以黄麻粉尘为例,粒径大于90微米的,占31.8%;小于90、大于28微米的,占12.7%;小于28、大于12.5微米的,占9.25%;粒径小于12.5%微米的,基本上是尘土。

粉尘颗粒中,其化学成分大致是:含碳约44%,含氢约6%,含氧约29%,含氮约1%。

因此,这些粉尘属于可燃粉尘。

未经筛分的麻粉尘,据试验,其爆炸极限为70克/米3,最小点火能量640毫焦,最大爆炸压力0.7兆帕,压力上升速率1.11兆帕/秒。

如经过筛分,去掉粒径小于12.5微米的颗粒(主要是尘土),其爆炸危险、爆炸威力便大大增加,据试验,其爆炸下限降至50克/米3,最小点火能量降至300毫焦,最大爆炸压力增至0.22兆帕,压力上升速率达2.2兆帕/秒。

所以,麻粉尘爆炸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次爆炸事故的爆炸威力是相当大的,在梳棉和前纺车间下面有一条几百米长的地沟,上面浇筑有2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坪,爆炸时,地沟上的地评被炸开、塌下;10多米深的地下室的一台重约10吨的机器,爆炸时挣脱固定螺栓,飞向空中,落在它处,爆炸中,梳麻车间屋顶上的瓦片荡然无存,被震碎的门窗玻璃、死者的衣服碎片和肢体飞到几百米之外,据计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形成每秒1000~3000米的火焰传播速度。

有人估算,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天数吨梯恩梯炸药当量。

对于麻粉尘的爆炸危险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识木足,人们往往只看到纤维有较强的吸湿性,不易悬浮的一面,而没看到有些地区或场所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很低,无“湿”可吸的一面。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麻粉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和季节(10月到次年5月),这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2)忽视除尘工作的重要性。

哈尔滨亚麻厂对除尘工作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很不得力。

建厂30多年,粉尘从未彻底清扫过,车间内积存的粉尘很多,特别是梳麻、前纺车间,经常是麻尘飞扬,人们相距几米之外就看不清对方,粉尘浓度常在爆炸极限之上。

这次爆炸后,现场清出的麻粉尘有数吨之多。

可见,正是由于人们对除尘工作不够重视,才导致了这样的一场悲剧。

(3)建筑布局不合理。

该厂将拥有1.5万锭规模的梳麻、纺纱、织布等工序的6个车间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总面积达3.7万米2的大方块,各个车间之间没有任何防火分隔,特别是极易产生粉尘、爆炸危险性较大的梳麻、前纺车间,与其他车间紧紧相连。

而且设有多台有爆炸危险的滤尘器的中央换气室,竟布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

除了地上建筑紧紧相连外,梳麻、前纺车间敷设的除尘管道3条地沟又在地下把东部换气室和中央换气室连通起来,尘杂气流运输通风管道又把这两个换气室和除尘室连接起来,这些管道当中都没有独立分段隔离设施。

这次爆炸时,这些地沟、管道成了爆炸的传播通道一处爆炸,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因而地处中央地带的中央换气室爆炸,使周围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4)有爆炸危险的设备过分集中布置,缺乏必要的泄压设施,该厂原设计的袋式滤尘器和集尘斗,极易积存麻粉尘,有很大的爆炸危险。

这些滤尘器、集尘斗大都集中布置于一室,其中13套滤尘器的集尘斗布置在地下室内。

这些设备间均无分隔。

这次爆炸首先是从一台滤尘器开始而后波及到其他的,全厂17台滤尘器几乎全部被毁,只有3号滤尘器因与其他设备有墙隔开,才得以免遭厄运。

安装这些设备的厂房都未考虑泄压条件,尤其是地下室的泄压条件更差,因而发生爆炸时威力较大。

此外,厂内许多沉重的设备安装在地沟盖板上,地沟内发生爆炸时压力难以泄出,结果,强大压力炸翻地沟盖板,掀翻了机器。

中央换气室两侧是砖砌承重墙,爆炸时,墙壁倒塌,楼板塌下,造成重大损失。

有些厂房的大型屋面板只是浮搁在钢梁上,相互间没有施焊,爆炸时屋面迅速掉落。

(5)地下麻库位置不当,麻库设在前纺车间的地下室,当时难有数百吨亚麻,而且麻难紧挨着容易爆炸的集尘器系统,集尘器系统又和电气线路并行。

在这次事故中,地下麻库爆炸剧烈,使上面钢筋混凝土楼板、主梁遭到严重破坏,麻库上方的前纺车间破坏程度最为严重。

爆炸后库内燃烧猛烈,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十分困难,这里的延烧时间也最长。

(6)必须高度重视纤维粉尘的防爆问题。

①防止粉尘爆炸的最基本措施是做好除尘工作,除尘效果差的老式除尘装置要尽早进行改造;建筑物、机器设备、通风管道上的积尘都要及时清除;通风管道要尽量设置得短些,少用弯管、反管、渐缩管,以减少积尘;风速要适当控制,以防风力过大搅动粉尘而形成“尘云”(大量粉尘悬浮)。

一般说来,棉纺厂通风管道的风速直在8-15米/秒。

麻纺厂的宜在18-20米/秒,杂尘气流通风管道应与其他通风管道分开,袋式滤尘器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②要有良好的泄压条件。

经常容易产生粉尘的车间,特别是安装除尘设施的建筑,一定要注意泄压要求,宜采用框架结构。

袋式滤尘器、集尘斗不宜过分集中安置。

更不可安装于难以泄压的地下室内。

除尘系统的管道也要有泄压装置,以便在爆炸压力上升前能立即关闭与生产系统的连结口。

③选用建材时和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防尘要求,容易产生粉尘的建筑物,其墙体、屋顶、楼板等应保持表面光滑,不宜采用有凹形的建筑材料,以防积尘。

哈尔滨亚麻厂有些厂房的屋面承重梁是工字钢,下缘积存了大量粉尘,发生爆炸时,这些积尘和地面、设备上的积尘同时扬起,连续发生空间粉尘爆炸,加剧了破坏威力。

④建筑布局要合理。

各车间之间要按规定留出防火间距;有爆炸危险的梳麻、前车间、换气室等,要布置在厂区边缘,与其他建筑物保持较大的距离,各车间应留出必要的疏散通道,其宽度、疏散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以便万一发生事故时人员能及时疏散。

⑤严格控制火源。

在有粉尘的场所,要严格控制一切火种,电气要符合G一1的要求,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产生和积聚静电,除尘装置的金属部分要完全接地;吸尘装置要加装金属网,以防杂物混进除尘系统摩擦、撞击而产生静电;布袋滤尘器应尽量采用容易吸湿和导电的天然纤维织物和抗静电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