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摘要: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培养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就是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重要的课程改革目标。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并且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1]。

1.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1.1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仅仅依靠原有的旧知识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此更新、充实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及知识体系。

在学校里有教师仔细的讲解和辅导,教师的责任就是一丝不苟地把所掌握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对许多学生来说,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园或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的结束,相反,它是更深层次自主学习英语的开始,并且走上社会后,更新知识主要就是靠自己自学。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个人的自学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然而强大的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激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在长期的训练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相伴终身的素质。

最好的方式就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若在高中阶段就掌握了英语自主学习技巧,那么将来的一切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

1.2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要求、进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集体教学的弊端在于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去学习,并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教师不能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顾此失彼,造成课堂教学较大浪费。

新课改初中英语论文3篇

新课改初中英语论文3篇

新课改初中英语论文3篇设计合理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材料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问题来指导学生的阅读,使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层次,理解其内涵。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篇幅较长,且内容丰富,不仅有名人故事、生活常识,还包括了一些生物、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可谓包罗万象。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阅读性的文章,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且要保证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讨兴趣,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兴趣十足地进入到阅读中,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在吃透课文的前提下设置问题,而且问题要层层递进,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这样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阅读,才能使他们更迅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是仅仅靠教材中有限的课文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必须要将阅读的视野拓展到课外,而面对琳琅满目的阅读材料学生不知从何看起,从何选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

在具体的选择中,英语教师应当把握几个原则,这样才能使阅读材料更贴近和适合学生。

首先,要把握联系性原则,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要考虑材料与课本中的课文内容、词汇,以及学生已经语法知识和句型等方面的联系。

其次,要把握专题性原则,即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几篇讲同一话题的文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积累某一话题的背景知识,为他们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打下基础。

再次,要把握时效性原则,即教师帮助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要贴近现实和社会,要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一致,比如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等。

最后,要遵循难度适中原则,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词汇量,材料中的生词不应超过全文词汇量的2%,新句型不应超过5%,否则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语言障碍。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应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论文]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应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论文]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应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认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改变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高耗低效之现状。

基于此,笔者又进一步提出英语教师须把真诚态度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结合起来方能打造新型师生关系,获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新时代师生关系措施当前,初中各学科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英语教学也大力提倡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创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英语的兴趣。

可见,新课改理念要求坚决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倡导通过引导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根据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就必须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

因为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对很多初中生而言都较为陌生,甚至不少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就产生了“望而生畏”的不良情绪,随之而来的学习效果极为不佳。

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在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对教师信赖,那么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将逐渐在教师亲切的教学行为中消失,取得代之的将是对英语的热情;反之,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将日益加重,以致最后完全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而这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用心去打造温馨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铸就。

现笔者将就英语教学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展开相关探讨。

一、对学生要以诚相待古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真诚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

同样英语教师要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须坚持以诚相待的原则,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任何细微动作都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纳教师,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前初中英语新课改理念也再三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摒弃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教学观念,用真诚之心去感化每个学生,打造新型师生关系,方能走出初中英语教学高耗低效之现状。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英语,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似乎是一门令他们头痛不已的学科。

许多家长都说: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农村的孩子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他们大多都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的。

因此,对教他们英语的中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新课改进行地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更是需要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基本理念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活动应体现“生本原则”,即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积极能动的参与者。

从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互动,从单纯的讲解到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共存。

教师应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转变角色,把放飞心灵和思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建议在中学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英语的学习基础和内容,是基本功;而情感态度(学习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祖国意识、国际视野)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认知、调控、交际合作、资源策略)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保证;而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知识、文化理解、文化交际、文化意识和能力)是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有力保证。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把这几方面都要考虑进去,并使他们为自己的教学而服务。

1、因为英语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所以课堂活动的整体设计目标,要灵活开放。

课堂活动要有层次感,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合适的活动途径,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对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过程要给予有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这些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发展。

鼓励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教师要创造条件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寻求同学或者教师的帮助。

新课改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巧设悬念,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推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景英语教学自学能力斯宾塞告诫我们:“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英语作为新课改的基础学科,我们英语教师就要把学习英语的钥匙交给学生。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更要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美的气质,给予学生文化熏陶。

那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梏桎,教师就应该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基本语言知识训练上,学生就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体现不出英语学科的特点。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推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其口语课的主要内容为:对所给图片中的人物进行描述,你认为她们是怎样的人?描述她们所具备的品质。

在描述完这几个图片中的人物后,结合你所熟悉的名人(伟大的女性)以及她们的一些事迹及成就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it has often been said that life is difficult as it is. for women it sometimes seems twice as difficult. is it more difficult for women to become famous or get jobs in high positions? what do you think? 即:生活本来就很难,对女性来说有时候似乎要难上两倍。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探讨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方案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老师只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而学生扮演合作者的角色,高中英语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综合素质,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方法措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应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保守的教学思想,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一、我国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程资源较为短缺,课本课程的开发不够老师和学生的资源意识较为薄弱,老师缺少驾驭教材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很多老师还是完全依赖课本知识,将课程资源当成练习册使用;学校不能够独立开发校本课程;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操作方法和具体程序仍然不清楚。

在资源不充足的条件下,老师和学生开发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2.教学方式还是很落后,学习方式转变的较为缓慢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坚持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很好地落实自主体验以及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教学行为和课程理念不一致。

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改变高中英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引起课堂的教学变革,老师教学主要还是讲授知识点,课堂还是充斥着很多模仿、句型练习、转换、重复等语言练习,很少提供给学生真正的语言运用的机会。

3.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导致忽略了真正的目的有的英语课堂很热闹,但是学习活动中所承载的实际教学内容较少,不能够真正发展学生的技能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有的老师的探究活动太过形式化,只是片面的追求一些活跃场面和气氛,其探究过程缺少思维深度,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很大的欠缺,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情感体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和错位。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一)创造良好的语言情景,开展情境课堂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语言情景,提供给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的机会。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活动等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搞活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乐于接受和掌握课堂内容。

在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精心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

笔者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一课时,让学生搜索了martin luther king 的相关背景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其补充了martin luther king 的精彩演讲。

并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播放了一系列关于梦想的歌曲。

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又搜索了很多相关知识。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

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

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

英语新课改教学[论文]

英语新课改教学[论文]

英语新课改教学探索【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一、新旧教材对比分析1.词汇方面。

新课程标准七级目标将词汇量定为2400~2500个,八级目标定为3300个,九级目标定为4500个。

这样的词汇量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一般性词汇障碍。

高考考纲要求至少掌握3500个左右。

2.语法方面。

在语法教学中,新课程主张尽量使用归纳法,即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结构。

而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演绎法呈现语法结构,即由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

新课程考纲中要求的语法项目为24种,是历次中最多的,任务比较繁重。

3.听力许多教师对听力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而导致“听”这一环节成为影响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瓶颈”,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薄弱环节。

二、实践中总结出的具体建议1.善于结合教学的需求,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对教材进行补充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舍弃,但以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准则。

(2)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

当然,新课标课本设计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极少有需要替换的地方。

(3)调整教学顺序。

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

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这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学方法可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心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原则。

2.对已学的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对已学的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使英语词汇网络化和系统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这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观念上的转变,要注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注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要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改革还要求教学内容上的充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学生交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学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情感投入,分层次激励设计教法,并要以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法。

[关键词]:情感自信创新分层激励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12- 0132 -01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巨大工程,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这一系列改革无疑将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情感投入
情感是语言的内核。

有的人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仍然不会说,不敢说,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重视认知成分,而把情感从语言中剥离了,使语言成了空壳。

而语言一旦有了情感就变得鲜活,有趣,富有创造力。

由于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要想使课堂充满活
力,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备课时着力去备学生,即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去背课。

授课形式越接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就越能收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每当面临一个新的内容时,我便根据教材创设真实的情景,利用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简笔画,挂图,肢体语言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一堂课下来,他们不仅轻松的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展开了理想的翅膀,在模拟的情景中多实践,学好英语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先给孩子,可见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应该说在学生成功时一个赞许的目光,失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上我对同学们的表现会作出及时的评价,如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吝啬的说出good, not bad,excellent,take it easy. try it again.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等赞扬语句。

另外,学生作业本上经常写一些鼓励性的话,如:书写有进步,朗读流利,上课能积极发言,学习有进步,请继续努力等。

在批改作业时,尽量避免出现那个刺目的错号,而是在错误的地方划上“---------”再加上“?”,同时在一边批注“请更正字样”,时间一长,同学们对作业的态度就会越来越积极,认真,课堂所学知识就会得以巩固。

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各种思维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惯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

同时英语具有丰富的词汇和多变的句型,如讲“spend…….on”的句型时,我举例“我花了五十元钱买这件大衣”,有一个学生立即就用“i spend 50 on the coat”,我进一步启发其他同学,这个句子有了多种译法,同学们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还有在复习“find the night way”是,我要求各组学生回忆,讨论已学过和见过的有关问题的用法,在轻松愉快的竞争教学气氛下,各组说出了与问题有关的英语用语比我想象的要多。

因此,在学习中,哪怕学生有点地进步,教师都应立即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学生获得了一些成就感之后,学习情绪就会持续高涨。

另外,还要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表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并加以赞扬,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

三、分层激励
由于学生的层次需求不一,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客观现状,开展分层激励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从而不断进步。

在听写单词时,我通常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进行教学,并且按不同的需求分层次进行操作。

第一次快速完整的读完一句或一段,有的同学一动笔书写,我就给与鼓励和表扬。

第二次我再慢读一遍,
让需求层次较低的同学能听懂,了解大致内容。

同时让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第三次,我一字一词的读,而且多读几遍,让需求层次更低的同学能跟上,并要求他们基本能把我读的内容听写下来,同时让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默写,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

讲课文时,我让学生先听上两遍,让同学们了解一个大概,然后用一般疑问句进行对话,这时大多数同学能举手发言,我提问一些需求层次较低的同学,只要他们回答得对,都给予表扬,接着再听一遍,用特殊疑问句对文中的细节进行回答。

这样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就会抢着回答,而需求层次较低的同学也可试着回答。

只要基本对都给与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再听一遍,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对层次较高的同学是一种激励。

分层激励使不同需求层次的同学得到了满足,因而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

因此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实物演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善模仿的特点,我利用实物,简笔画,录音,动作为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耳,口,手,眼交替使用。

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语言游戏,信息交流,扮演角色等双边活动。

我要求他们坚持“daily talk”,“free talk”,如在讲初一英语unit 10时,
围绕go shopping,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充当售货员,顾客与朋友,运用课文里的购物用语及如何证明货物好坏,既加强了语言材料的积累,又增加了实践运用的机会,并进行听,写,读,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曾经举办过一学期的英语角,开始时,口语好的同学十分积极踊跃,我多方鼓励口语好的与口语差的学生组成“一帮一”活动小组,一学期下来,他们的语音,语调,语感及实际运用语言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平时上课之余,还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纸,杂志及文学名著,随时记录经典段落词句。

做到“活学活用,入乡随俗”。

还抽时间给同学们播放一些原版电影片段及一些有声杂志书籍,如《疯狂英语》《走遍英国》等,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感悟英语。

以上几点仅仅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在新课改的潮流下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将是大快人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